摘 要:鄉村醫療衛生體系不僅是農村居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河南省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目前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人才、設施、資金、醫保政策配套、信息化建設等方面仍面臨一定的挑戰。應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改善基礎設施和醫療設備,強化醫保政策支持,加強信息化建設,以有效提升河南省鄉村醫療衛生體系的整體水平,推動醫療衛生服務的均衡發展,提高廣大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關鍵詞:河南省;鄉村醫療衛生體系;現狀;問題;對策
近年來,我國致力于加強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人才的支持力度,促進醫療資源下沉到鄉村地區。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投入大量資金與資源推動鄉村醫療衛生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一、河南省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的現狀
2023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南省鄉村醫療衛生體系改革提升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全省2025年鄉村醫療衛生體系改革發展的目標和要求。近年來,河南省在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農村地區的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
(一)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覆蓋廣泛
河南省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末,河南省共有醫療衛生機構85 038個,其中醫院2 528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81 645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 993個、衛生院1 998個、村衛生室59 447個、診所13 730個。河南省共有1 192個鎮、567個鄉,鄉鎮衛生院分布與鄉鎮行政區劃相對應,形成了覆蓋廣泛的服務網絡。《河南省鄉村醫療衛生體系改革提升攻堅行動實施方案》中規定了對中心鄉鎮衛生院進行提質升級等任務,以進一步優化和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機構的布局和服務能力。
(二)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完善
河南省先后兩次印發了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為解決老年村醫生活補助、在崗村醫收入待遇和養老保險等問題提出了建議方案;還實施了“鄉聘村用”政策,讓在崗村醫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加快鄉村醫生新老更替。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河南省培訓17余萬名基層衛生工作者,組織16.37萬人參加年度能力考試。為提升基層醫務人員技術水平,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制定了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服務技能培訓項目實施方案。此外,河南省啟動了鄉村醫生3個專項計劃,以確保每個村莊都有合格的鄉村醫生。
(三)公共衛生服務品質持續優化
通過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包括疾病預防、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等,河南省提高了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數據顯示,河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人均財政補貼由2015年的40元增至2023年的89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范圍、覆蓋人群和內容均有所擴大,為改善居民健康狀況、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供了廣泛的支持。
(四)醫療保障覆蓋范圍不斷擴大
近年來,河南省提高了居民醫保門診統籌年度支付限額,并逐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通門診統籌醫保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減輕了農村居民就醫的經濟負擔。河南省人民政府網站數據顯示,全省醫保基金年度支付醫療費用從2018年的977.91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 305.18億元,醫保覆蓋范圍在不斷擴大。
(五)分級診療制度實施持續推進
河南省通過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組建醫療聯合體、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等多項措施,逐步形成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同時,河南省也明確了各級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各級醫院承擔不同的診療和健康管理服務。河南省人民醫院率先在全省實施覆蓋省域的互聯智慧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具有典型示范意義。
二、河南省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的制約因素
雖然河南省鄉村醫療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一些成效,但是面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河南省的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也存在一些制約因素。
(一)資金投入不足
資金投入不足嚴重制約著河南省鄉村醫療衛生體系發展,雖然政策上由國家財政主要負責基層醫療機構的投入,但多數地方政府的財政投入不及時、不到位。據統計,截至2024年年初,河南省僅有22個縣(市、區)落實了鄉鎮衛生院在編人員經費全供政策,全省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政補助收入占比僅為32.6%。
(二)基礎設施較薄弱
截至2024年年初,河南省仍有823個鄉鎮衛生院未能實現基礎設施標準化,許多衛生院缺乏必要的醫療設備,如X線檢查、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影響了農村居民就醫的便利性、就醫體驗和對基層醫生的信任度。
(三)人才短缺問題仍然突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河南省農村地區共有衛生技術人員400 71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63 134人,共有鄉村醫生和衛生員61 426人;河南省農村地區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執業(助理)醫師、注冊護士分別為6.29人、2.56人、2.58人,而全國農村地區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執業(助理)醫師、注冊護士分別為6.55人、2.53人、2.79人,河南省只有執業(助理)醫師剛剛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盡管河南省已經實施了訂單定向培養全科醫生計劃等一系列培養人才的措施,但是由于基層工作環境的艱苦、職業晉升的限制以及相對較低的薪酬待遇,基層醫療機構仍難以吸引足夠的醫學生和年輕醫生到基層工作。
(四)醫保政策配套不足
基層醫療機構在醫保基金的總額控制下,有部分常用藥品限制使用,限制性的醫保報銷政策使得一些常規和必需的醫療服務無法得到適當的醫保支持,基層開展的一些常見手術無法報銷,甚至容易受到處罰。這導致基層醫療機構不敢貿然收治病人,或者留不住病人。據醫保補償數據統計,從2008年到2021年,居民醫保患者在鄉級醫療機構的住院人次占比大幅下降,從56.78%降到20.52%,住院醫保基金占比從31.67%下降到14.72%。在醫保政策實施的背景下,鄉村醫療機構面臨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病人的就醫選擇,也會直接接影響鄉村醫療機構的經濟效益,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提供,進而也影響到鄉村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的提升。
(五)信息化建設進度較為滯后
信息化建設的滯后制約了鄉村醫療衛生體系的現代化進程,盡管相關部門推動了電子病歷系統、健康檔案的建設和互聯互通,但很多鄉村醫療機構仍然面臨網絡不穩定、數據共享不暢、應用軟件不匹配等問題,難以保證醫療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此外,鄉村醫生對于高科技醫療信息系統的操作技能不足,也是影響信息化建設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河南省加強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
一是提高薪資待遇和福利。相關部門要做好資金投入落實工作,做好鄉鎮衛生院在編人員經費全供政策。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應根據實際情況為工作人員提供具有一定競爭力的薪資待遇和福利,以吸引和留住醫療人才,可設立針對鄉村醫生的專項津貼,包括崗位津貼和績效獎金,確保他們的收入水平能夠與城市醫生持平。對注冊全科執業醫師和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含中醫類別)可提升崗位津貼標準。此外,對在鄉鎮衛生院工作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初、中、高級注冊全科醫師(含中醫類別),縣級財政應給予不同級別的專項補助。
二是實行靈活的職稱評審和晉升機制。鄉鎮衛生院可以設立靈活的職稱評審和晉升機制,以解決鄉村醫生晉升較難的問題。鄉鎮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護理類基層高級職稱名額,允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自行設置初、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允許符合晉升條件的基層醫務人員申報高一級技術職務,為基層醫療人員提供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提升其職業滿意度和留職意愿。
三是提供繼續教育和培訓。為提升鄉村醫生的專業能力和醫療技術水平,相關部門可為其提供更多的繼續教育和培訓機會,縣級以上醫院可定期派遣專業技術人員到鄉鎮衛生院進行技術指導和臨床培訓。同時,鼓勵和支持鄉村醫生參加各類醫學培訓和研討會,不斷提升鄉村醫生的臨床技能和診療水平。
(二)改善基礎設施和醫療設備
一是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可持續發展。基礎設施的完善是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相關部門應加大對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確保每個鄉鎮衛生院都具備現代化的醫療設備和舒適的就診環境,盡快解決省內一些鄉鎮衛生院未能實現基礎設施標準化的問題,為鄉鎮衛生院配備必要的醫療設備,并定期對鄉村醫療衛生機構的設備進行升級和維護,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和使用。為確保鄉村醫療衛生體系的可持續發展,相關部門可設立專項基金用于鄉村醫療衛生建設發展,包括醫療設施建設、醫療設備采購、人才培訓等。在醫療基礎設施和高科技醫療設備方面,可以探索采用公私合作模式引入更多的資金和技術資源。
二是做好技術支持,提高設備使用率。鄉村醫療設備尤其是高端設備成本較高,應建立設備維護和保養機制,確保醫療設備的正常運行,醫院可設立專門的維護基金,用于設備的定期維護和保養。同時,對鄉鎮醫療衛生人員定期進行設備操作和維護培訓,提升其設備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
(三)強化醫保政策支持
一是擴大醫保覆蓋范圍。為了降低鄉村居民的就醫負擔,可適當擴大基本醫保的覆蓋范圍,提高報銷比例,簡化報銷流程。優化大病統籌、門診統籌相關政策,確保更多的醫療服務項目能夠得到醫保報銷。
二是調整醫保支付結構。增加對基層醫療機構的資金支持,可以實施按病種付費、按服務包付費等多樣化支付方式,確保醫療機構在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的同時控制醫療成本。這將有助于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經濟效益,增強其服務能力。
三是促進合理就醫。完善轉診轉院管理辦法,加大醫保基金對基層首診、簽約服務、慢病管理、遠程醫療服務等政策的支持力度,促進居民在基層就醫。賦予基層全科醫生首診責任和轉診審核權限,引導形成合理的就醫理念和有序的就醫秩序,減少患者不必要的上級醫院就診,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利用率。
(四)加強信息化建設
一是提升信息技術水平。加強對鄉村醫生的信息技術培訓,提升他們對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和遠程醫療服務平臺的使用能力。定期組織培訓和技術交流,確保鄉村醫生能夠熟練操作和應用各類數字化醫療設備和系統,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二是推廣遠程醫療服務。對于偏遠地區和醫療資源匱乏地區,鄉村醫生可通過遠程醫療平臺與上級醫院的專家進行實時交流和咨詢,提高疑難病癥的診療水平。遠程醫療還可以用于健康教育和疾病預防,增強居民的健康意識。
參考文獻:
[1]河南省鄉村醫療衛生體系改革提升攻堅行動實施方案[N].河南日報,2023-11-17(007).
[2]崔天意.河南省鄉村醫療衛生體系現狀及發展建議[EB/OL].(2024-02-05)[2024-06-1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0021392799833603amp;wfr=spideramp;for=pc.20240205.
[3]葉春風,許博,張維寧.推進改革 創新管理 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河南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編制服務保障調研報告[J].行政科學論壇,2023,10(12):4-6.
[4]張培奇,王帥杰.河南開展鄉村醫療衛生體系改革提升攻堅[N].農民日報,2023-11-28(001).
[5]路修德.河南:推動鄉村醫療衛生體系高質量發展[J].中國衛生,2024(3):92.
[6]陸黎.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改進的新思路:基于公共服務邏輯理論視角[J].創新,2023,17(5):37-43.
[7]張敏,王爾誠,王志勝,等.加強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J].中國發展,2024,24(2):76-79.
[8]程雅清.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醫療衛生服務供給現狀及高質量發展路徑[J].中國農村衛生,2023,15(5):42-44.
[責任編輯:朱松琳]
基金項目: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42400410428);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23BZZ003)
作者簡介:徐春光(1978—),男,河南永城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公共組織人力資源管理、教育管理及實踐。
通信作者:董云寧(1994—),女,河南尉氏人,助教,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