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供應鏈運營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通過對當前高職供應鏈運營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存在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實踐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為了探究如何更好地對接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通過分析高職供應鏈運營專業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的差距和原因,提出校企合作模式創新、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構建、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需求的同步更新、教師隊伍的產業背景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機制設計、對接過程中的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建立的對接策略,有助于提高供應鏈運營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關鍵詞:供應鏈運營專業;實踐教學;企業需求;對接研究
中圖分類號:F252;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9052(2024)08-0183-03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供應鏈管理在各個行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供應鏈運營專業旨在培養能夠熟悉和掌握供應鏈運作的專業人才,為企業提供有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競爭力。目前企業對高質量供應鏈人才的需求遠遠超過了市場的供應,因此,培養此類人才已經成為高職教育的緊迫任務。為滿足需求,需確保教學內容和方法與實際情況相符。通過研究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的對接關系,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適應和應對日益復雜的供應鏈運營環境。
一、高職供應鏈運營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分析
(一)目前高職供應鏈運營專業實踐教學安排
供應鏈運營專業的課程設置有《供應鏈智慧倉配運營》《供應鏈數據分析》《供應鏈數字化運輸》等理實一體化課程,通過案例分析、模擬實驗等形式,讓學生親身體驗供應鏈運營的實際工作場景。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引入最新的企業案例,邀請企業舉辦講座和指導,幫助學生掌握供應鏈運營的實踐技能,培養解決問題和溝通合作的能力。學校與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提供實踐項目和實習機會,學生親身參與供應鏈運營的實際工作,提升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此外,學校還建立專業實踐基地,提供現代化的實驗設備和模擬操作平臺,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進行實踐,鍛煉實際操作技能。
(二)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首先,部分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仍停留在傳統的理論教學,缺乏行業前沿技術和企業實際運作流程的了解,導致學生難以適應快速發展的供應鏈行業。其次,實踐教學方法缺乏創新,往往采用傳統的案例分析、模擬演練等方式,缺乏真實性和靈活性,難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實踐教學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部分教師缺乏企業實踐經驗,對行業發展和企業需求了解不足,難以提供有效地指導和幫助。另外,實踐教學資源的匱乏,一些高職院校缺乏先進的實踐教學設備、軟件和實驗室等條件,與企業的合作不夠緊密,缺乏實踐基地和實習機會。
(三)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對接的現狀與不足
目前,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意識到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對接的重要性,并嘗試通過校企合作、實習實訓等方式來加強聯系。盡管一些高職院校引入企業資源,共同開發實踐課程,但合作多停留在表面層面,缺乏深入地合作和有效的對接機制。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對接仍存在不足,例如,高職院校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實際操作和職業素養的培養;企業缺乏對實踐教學的深入了解,僅視實習學生為臨時勞動力;實踐教學條件相對較差,缺乏先進的設備和軟件支持,難以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
二、企業對供應鏈人才的需求分析
(一)企業對供應鏈人才的技能要求
首先,企業需要供應鏈人才具備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在供應鏈運營中,涉及多個環節和多個部門的協作,供應鏈人才需要與各方進行有效地溝通,協調各環節工作。其次,供應鏈人才還要能夠運用分析工具和方法,快速識別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此外,企業還重視供應鏈人才的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以實現供應鏈運營的優化和高效。
(二)企業對供應鏈人才的知識要求
首先,企業要求供應鏈人才掌握供應鏈管理的核心知識,供應鏈領域涵蓋了采購、物流、庫存管理、銷售預測等多個方面,因此,供應鏈人才需要了解并熟練掌握這些業務知識。其次,企業還要求供應鏈人才具備供應鏈技術的應用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供應鏈管理也越來越依賴于技術手段,供應鏈人才需熟練掌握供應鏈管理軟件和工具的使用,以提高供應鏈的效率和準確性。另外,供應鏈人才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知識,例如熟練運用供應鏈管理系統和數據分析工具,以提高供應鏈運作的效率和準確性。
(三)企業對供應鏈人才的素養要求
企業需要供應鏈人才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夠熟練運用供應鏈管理工具和技術,進行物流規劃、庫存管理、采購和物流運輸等工作。同時,供應鏈人才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與供應商、生產部門、銷售團隊等多個部門的合作和協調。此外,企業希望供應鏈人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夠迅速應對供應鏈中的挑戰和問題。另外,供應鏈人才還需要應變能力和抗壓能力,面臨一些緊急情況和壓力,如物流延誤、供應鏈中斷等情況,能夠冷靜應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四)企業需求與高職教育供應鏈人才培養的差距分析
供應鏈領域發展非常迅速,企業需求量大,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高職教育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實踐能力培養不足,導致企業招聘困難,產生企業與高職教育間的差距。供應鏈行業技術和工具在不斷更新和發展,要求人才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和數字化操作能力,但高職教育的相關教學往往滯后于行業的發展。供應鏈行業對溝通和協調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需要人才具備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但高職教育在這方面的培養還有待加強。
三、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對接的策略研究
(一)校企合作模式創新
首先,積極推動校企合作項目的開展,與供應鏈運營相關的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踐機會[1]。其次,建立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將學生和企業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企業的運營實踐并進行實踐操作[2]。邀請企業代表來校園講座,分享實際案例和經驗,幫助學生理解企業需求和行業趨勢。此外,加強教師與企業的交流合作,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以適應行業的發展變化。為提高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新水平,可以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通過與科研機構和行業協會的合作,促進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的結合,共同開展研究項目,解決實際問題。同時,與企業進行技術轉移、產品開發等合作,將學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企業創造價值。此外,還可以開展校企聯合培養項目,通過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培養供應鏈運營專業人才。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有機會到企業實習,親身參與實際項目,并獲得實際經驗。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能夠讓企業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能力和潛力,為企業的人才需求提供有針對性地培養。
(二)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構建
通過與企業合作開展實踐課程,讓學生親身參與供應鏈運營的實踐工作,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設置實際案例分析和解決方案的課程,培養學生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建立實習基地或實驗室,提供更真實的供應鏈運營環境,讓學生參與模擬運營活動,增加實際工作經驗和技能。邀請企業的專業人士來指導和輔導學生,進行實際的項目合作,接觸行業中的最新動態和趨勢。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還能夠培養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環境。學校和企業可以共同舉辦供應鏈運營相關的學術研討會或論壇,為學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機會,增加學生與企業的互動和合作。通過產學研合作,學校能夠更好地了解企業的需求,調整和更新課程內容,以適應行業的發展和變化。
(三)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需求的同步更新
供應鏈運營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在不斷發展和變化,企業對供應鏈運營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演變。為了確保教學內容能夠與企業需求保持一致,教育機構應定期與企業進行溝通,了解當前業界的最新趨勢和需求。教學內容的更新也應該基于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如通過與企業合作開展實踐項目、實地考察等方式,將最新的供應鏈運營實踐案例納入教學內容中。通過同步更新教學內容和企業實際需求,可以確保供應鏈運營專業的實踐教學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和適應性,培養出與企業需求相匹配的人才。還可以通過與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來促進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的同步更新,這種合作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企業的實際需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教育機構可以及時了解企業對供應鏈運營專業人才的需求,調整教學內容和形式,以更好地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
(四)教師隊伍的產業背景強化
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方面,擁有具備產業背景的教師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企業需求,從而能夠將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通過教師的產業背景強化,他們可以將自身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行業知識融入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具實際價值和應用性的教育內容。教師的產業背景強化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際案例和經驗分享,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供應鏈運營的理論知識[3]。教師隊伍的產業背景強化還可以促進高職供應鏈運營專業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的深度合作。通過與企業緊密聯系和溝通交流,教師們可以及時了解到行業的最新動態和需求變化,從而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教師們可以將企業需求納入實踐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貼近實際的項目實踐,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并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團隊與企業的合作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習和就業機會,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和發展。
(五)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機制設計
建立多樣化的實踐教學平臺,例如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提供實踐機會和實習崗位,并提供相關的培訓指導。可以設置實踐項目,讓學生在實際的供應鏈運營環境中進行實踐操作,并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此外,還可以開設實踐課程,讓學生通過實踐項目、案例分析和模擬活動等形式,深入了解供應鏈運營的實際應用。通過這些實踐教學活動,學生可以獲得實際操作的經驗,并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然而,與實際企業對接可能存在一些限制,例如企業資源有限、行業機密等問題。因此,在設計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機制時,需要權衡各種因素,確保教學方案的可行性和實效性。實踐教學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培養他們適應工作環境的能力。然而,這種機制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由于實踐教學需要與企業進行合作,可能受到企業資源限制和合作意愿的影響。學生的實踐時間和資源有限,可能無法覆蓋所有供應鏈運營的領域和實踐項目,為了克服這些限制,可以與多個企業合作,擴大學生的實踐機會,并結合其他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和模擬實驗,進行綜合培養[5]。
(六)對接過程中的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建立
利用學生的反饋和評價,以及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對接后學生的就業率、薪資待遇等數據來評估對接的質量。通過設立專門的質量監控機構或團隊,對對接過程進行跟蹤和監管,并定期進行評估和反饋,確保對接的質量和效果。通過建立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可以不斷提升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對接的水平,更好地滿足高職供應鏈運營專業的需求。對接過程中還應注重質量監控與評價的及時性和全面性。及時性可以通過建立定期匯報和評估的機制來保證,及時獲取對接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并及時調整和改進。全面性則需要綜合考慮多個維度的指標和評價因素,如對接效果、學生滿意度、企業認可度等,以全面評估對接的質量和效果[6]。在建立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時,還應充分考慮企業需求的變化和發展趨勢。供應鏈運營領域是一個快速發展和變化的領域,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會隨之變化。在監控和評價對接質量時,應關注企業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和優化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的對接策略,以適應行業的發展趨勢和企業的需求。
結語
實踐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并直接將其運用到供應鏈運營實踐中。企業需求對接也能夠確保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需求保持一致,從而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只有將實踐教學與企業需求緊密結合,才能培養出具有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優秀供應鏈運營專業人才,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和適應市場需求的能力。通過與企業的深入合作,不斷調整和更新教學內容和方式,可以使高職供應鏈運營專業教學更加貼近實際,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為行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田怡,葉雨欣.供應鏈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綜述[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23,11(05):76-83.DOI:10.16130/j.cnki.12-1434/f.2023.05.008.
[2]于梅.高職“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1(06):71-74.DOI:10.16279/j.cnki.cn34-1214/z.2022.06.027.
[3]李婷婷,鐘燕,包訓艷.基于“崗課賽證”融合的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物流科技,2023,46(02):161-163.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02.044.
[4]馬翔,奚道同,杜宇.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應用型物流管理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1,(02):64-65.
[5]韓彤雨,何建佳.新工科背景下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教學研究[J].物流科技,2020,43(03):175-177.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0.03.044.
[6]石貴舟,余霞.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型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實踐[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2(04):69-73.DOI:10.13960/j.issn.2096-238X.2022.0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