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層住宅建筑以其樓層高、人員密集的特點,對消防安全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強消防安全宣傳,以提升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識,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議題。通過梳理高層住宅建筑面臨的主要消防安全隱患,并從高層住宅建筑安全、宣傳資源、宣傳途徑、公眾意識等方面,深入剖析當前消防安全宣傳面臨的挑戰,進而積極探索優化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教育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安全教育
中圖分類號:TU998.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4)07-0075-04
2022年全年我國發生高層住宅建筑火災1.7萬起,造成260人死亡,252人受傷,與2021年相比,起數上升276%,死亡人數上升44.4%,受傷人數上升53.7%[1]。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刻不容緩,2023年3月20日發布《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高層住宅建筑重大火災風險專項整治的通知》(安委辦函〔2022〕37號),全國各級應急管理部門、政法部門、學校、社區等多主體積極參與相關整治專項工作,利用各媒體平臺,廣泛宣傳高層住宅建筑火災危險性和逃生自救知識,增強群眾安全防范意識。然而,在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教育方面仍面臨一些挑戰。
1 高層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隱患
1.1" 高層住宅建筑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
高層住宅建筑在建設過程中不達標或違規操作,已成為消防安全領域的隱患。首先,建筑材料使用不達標帶來的消防風險。鑒于高層住宅建筑的高度及廣泛的陽光照射面積,國家對其建筑材料、施工設計均有嚴格規定,然而,部分施工單位為了節約成本,擅自使用劣質或者易燃建筑材料,加之長期缺乏維護,極易導致火災、爆炸等消防事故,嚴重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其次,高層住宅建筑消防整體規劃的不合理也是引發消防安全隱患的重要因素。部分項目在設計時忽視了消防基礎信息系統的建設,未能充分預見住宅區公共設施的需求增長,導致消防基礎設施與居民生活空間的實際需求不匹配,導致消防設施配置不足、使用不當等問題。最后,住宅建筑內存在違章建設、違法占用消防通道、消防設施缺失等行為,進一步加劇了消防安全風險。
1.2" 高層住宅建筑物內設備使用與管理不當
高層住宅區作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部設施與設備的妥善管理直接關系到居民的安全與生活質量。然而,當前高層住宅區內存在一些不當行為會引發各種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①違規使用消防通道、亂拉電線引發的消防安全隱患。隨著新能源汽車與電動自行車的普及,充電需求激增,由于高層住宅建筑在規劃時前瞻性不足,導致充電樁與停車位匱乏,居民為圖方便,亂拉電線、隨意停車等問題突出,甚至非法占用消防通道的情況時有發生[2]。②高層住宅區的消防基礎設備維護狀況堪憂。滅火器過期未檢、應急燈失靈、消火栓水管堵塞、消防門損壞等問題頻出,卻因管理疏忽而形同虛設,物業管理部門對一線工作人員的消防培訓缺乏重視,導致安防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流動性大,難以保證消防檢查的有效執行。
1.3" 高層住宅建筑緊急避險、救援難度較大
高層住宅建筑樓層較高、人口密集,緊急避險通道相對有限,一旦發生消防安全事故,居民可能因恐慌而采取非理性的自救行為,如盲目開窗跳樓,導致消防事故二次傷害事件時有發生。此外,在消防救援過程中,由于救援梯、水壓槍施救距離有限,對于高層住宅的火災救援構成嚴峻的挑戰?;诖耍龊酶邔幼≌ㄖ南腊踩O施管理尤為重要。
2 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宣傳的困境
2.1" 資源局限性導致宣傳效果不佳
豐富宣傳資源是提高消防安全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推動宣傳模式的多元化發展。目前,高層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教育資源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教育知識體系的局限性。該知識體系涵蓋了建筑安全、設備安全、日常管理安全、生活用電用氣安全及緊急疏通等方面。然而,每個知識模塊涉及的行業標準、技術標準、管理制度、應急預案等具有高度差異性,要將這些復雜的理論與實踐知識,以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給群眾,需要消防安全教育人員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須掌握宣傳教育技巧,才能將消防安全教育深入人心。在實踐調查中,部分居民反映無法找到權威、系統、全面的消防安全知識。網上有些視頻或者消防安全公益廣告簡短、知識點不夠。甚至有些網絡自媒體為了達到流量效果,夸大某種消防技能,誤導了群眾正確的判斷力和執行力。
第二,高層住宅建筑社區消防安全教育宣傳模式的局限性。一方面,在社區消防安全教育這一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由于缺乏人力、物力的支持,只能采取專項行動的方式,選取部分高層住宅區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活動,這種方式難以形成持續且廣泛的內生式宣傳效果,宣傳力度有待加強。另一方面,社區消防安全演練機會較少,大多集中在學校、單位及特殊行業等重要場所,針對居民日常組織的消防安全演練活動少之又少。特別是對于老年人群體,他們對消防知識演練的認識與參與度遠低于中青年,兒童及青少年雖然在學校有機會參與演練,但在缺乏成年人指導的情況下,很難及時作出正確的反應。成年人接受相關消防安全教育理論的成分多,實地演練機會少,未能真正掌握相關技能[3]。因此,需要采取更加全面、有效的措施來加強高層住宅建筑社區的消防安全教育宣傳,增強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
2.2" 部門職能差異帶來更多溝通成本
消防安全宣傳工作是一個需要多主體協同參與的過程,需各方共同努力以形成合力。隨著高層建筑的快速發展,消防安全宣傳工作面臨著一些挑戰[4]。一方面,部門職責差異導致消防安全教育聯動不足。參與社區消防安全教育的部門主要包括社區民警、網格員、消防專業人員、物業管理人員、保安、社區管理人員、居民等,由于各部門的工作重點、職責范圍及評估標準不一樣,消防安全教育的側重點存在差異。在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教育協同治理中,缺乏統一的信息交流平臺,導致部門之間溝通不暢,聯動機制不健全,難以形成有效的合力,從而影響了宣傳教育的整體效果。另一方面,高層住宅區消防信息資源整合有待提升。高層住宅建筑小區的消防安全知識體系分散于不同部門與行業之間,這在教育信息資源的整合過程中帶來諸多挑戰,如人員協調、標準統一、考核機制等問題,由于部門信息共享機制不健全,信息共享范圍、標準存在差異,導致在溝通過程中協調時間長、數據轉化成本高。
2.3" 居民消防安全防范認知有待提高
在消防安全管理與培訓中,個體的參與度和響應率直接關乎其有效性。在實踐中發現,居民消防安全防范認知方面存在較大提升空間,主要表現在:①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不強,日常生活中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識。如亂丟煙頭、私拉電線、使用燃氣后未及時關閉閥門,吹風機等電器在停用后仍帶電放置等不當行為,這些都構成了潛在的消防安全隱患。居民家里很少配備如滅火毯、逃生繩、滅火器等必要的消防應急設施,一旦發生火災,若應急通道受阻,將嚴重降低被困居民的逃生機會。②居民對消防安全教育案例或活動的響應度不足。他們對消防安全事件的敏感度不高,即使在媒體上接觸到相關的安全事件報道,也是以旁觀者的心態對待,未能結合自身居住環境的安全隱患,有針對性地、自主學習高層住宅區的消防安全知識。對于社區工作人員、社區民警、物業等部門組織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動,參與度不高。
2.4" 消防安全學習渠道難以滿足公眾需求
系統性、全面性地學習是保障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風險識別、風險預警、風險管控與應對的關鍵。當前消防安全學習渠道尚未滿足多元化需求。①居民消防安全學習資源豐富但缺乏系統性。居民一般通過小區宣傳欄、朋友圈、微信群、自媒體、公眾號、電視新聞等途徑獲取消防安全知識。盡管新技術、新平臺為居民學習提供了便利,但同時也伴隨著風險。比如,部分博主為了流量效益,存在言辭不當、夸大事實,甚至誤導公眾的情況,這不僅未能有效發揮宣傳教育的作用,反而削弱公眾對消防知識體系的客觀性和科學性認識。②缺乏專業的消防安全培訓人員。消防安全知識的培訓主要由消防部門、基層派出所、街道辦及社區工作人員承擔。消防部門的宣傳工作專業強,案例豐富,但是工作強度大,只能覆蓋部分社區和學校。而一線物業管理人員、居委會、業委會等因缺乏專業知識、工作繁重且待遇較低,自主學習的動力不足,導致消防文件管理和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流于表面,對消防安全教育宣傳缺乏興趣和執行力。③高層住宅區內部的消防安全教育形式單一且缺乏針對性,多數社區僅通過發放傳單、張貼公告欄和業主微信群中偶爾發一些信息,鮮有結合社區實際情況開展專門的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和實戰演練。
3 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教育優化路徑
3.1" 加強社區居民自主學習意識
自主性是公民安全管理的核心,也是強化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鑒于高層住宅建筑住戶數量快速增長,提升社區居民的自主學習意識顯得尤為迫切。①激發居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一方面,鼓勵居民利用權威平臺主動學習消防基礎知識及典型案例,以增強其理論素養。另一方面,重視“貼近生活”的消防教育模式,通過“身邊人講身邊消防故事”的方式,激發居民對所在區域消防安全的關注與熱情,培養居民的消防責任意識,使其主動關心身邊的消防安全問題,積極監督并自覺維護住宅區消防安全基礎設施。②鼓勵居民對本轄區消防安全隱患進行討論與監督。通過居民的自我發現、自主管理、自發行動,將社區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內化為個人行為準則,外化為實際行動,提升居民對安全風險的感知能力、回應速度、行動效率,共同營造安全、和諧的居住環境。③開展高層住宅區消防安全教育情況大調查。利用入戶走訪、微信群互動、網絡問卷、設置意見箱等多種形式,全面收集居民對消防安全知識的需求點及宣傳教育方式,在調查、訪談中促進居民對消防知識、消防安全活動的了解與參與,加強多主體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構建和諧的鄰里關系、物業關系、政社關系,最終形成“人人關心消防,人人參與消防”的良好氛圍。
3.2" 建立多渠道、多維度安全教育平臺
高層住宅建筑等級各異,受眾也不同,遵循的標準和采取的方法自然有所區別。這種復雜性已成為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特征,基于此,構建多渠道、多維度的消防安全教育平臺已成為勢在必行的發展趨勢。①強調“平臺效應”,擴大消防安全教育的覆蓋面。充分利用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業主群等多平臺,對高層住宅區居民進行消防安全教育。通過建立社區融媒體中心,定期發布形式多樣的消防安全知識以及火災典型案例。②注重“科技賦能”,開發消防安全教育新技術。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仿真等技術,研發趣味性的消防安全闖關小游戲,使群眾在娛樂中潛移默化地掌握消防安全知識。由于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演練危險系數高,可借助虛擬仿真技術,建立社區消防安全AI體驗室,模擬各類高層住宅區火災情景,使居民在火災急救、人員疏散、設備使用等模擬情境中親身體驗火災的危害與現場急救的復雜性[5],這種全方位的教育方式不僅從情感、心理上增強了人們對消防安全知識的領悟力,還能在思維層面形成條件反射,確保在真實火災發生時能夠積極、科學、及時地應對。
3.3" 建立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教育資源庫
消防安全教育資源對于提升教育效果和影響力至關重要,構建多元化、模塊化的教育資源體系尤為必要。具體建設策略可圍繞以下幾個核心模塊進行建設:
第一,構建消防安全典型案例庫,廣泛搜集全國范圍內、區域級及本轄區內的典型消防安全案例,并進行分門別類,深入剖析每個案例,提煉經驗教訓與啟示,形成具有指導意義的分析報告。通過多部門協同,加強社區消防安全法制法規、管理機制及應急預案的資源庫建設,通過協同管理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提升社區工作人員、安保人員及居民的消防安全法律意識和綜合應對能力。
第二,建立社區消防安全教育師資庫。遴選消防部門經驗豐富、表達能力強、思路清晰的精英消防員,經省級進行宣傳業務培訓后,由市一級主管部門進一步發掘和培養,各消防大隊負責做好培樹工作。其他職能部門市區、縣級政府部門應整合各方資源,不斷挖掘具有實戰經驗、基礎理論扎實、政治素養高、教學能力強的實戰業務能手及大中小學教師等,納入師資人才庫。根據消防安全教育的不同需求,精準化、科學性地選派優秀消防人員深入社區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宣傳工作。通過“大宣傳”“大走訪”“大覆蓋”的策略,廣泛傳播消防安全知識,提升群眾的消防安全防范能力。
第三,加強社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廣泛收集各行業的消防安全標準,并以簡潔明了的方式發布到各類平臺,便于社區居民、對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者及管理者參考執行,減少信息壁壘,提高宣傳的權威性和實戰效果。
3.4" 整合基層社區消防安全教育資源
消防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和不懈努力。為了摒棄以往“形式主義”的宣傳方式,構建消防安全教育長效機制,以下是幾點建議:①建立基層社區消防安全教育網絡體系。在市、區、縣黨委的領導下,各相關部門應明確職責,分工合作,以社區為基點,整合社區工作人員、居委會、社區民警、物業公司、消防部門等多方力量,形成常態化的合作機制。針對社區內消防安全隱患難點問題,應及時溝通協作,通過定期開展聯合安全隱患排查和消防安全教育宣傳活動,強化社會網格化管理責任,鼓勵社會治安積極分子和志愿者積極參與,以擴大社區消防安全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6]。②加強技術創新,推動社區消防安全網絡化教育。加強政府指導、企業投入、公民參與消防安全教育活動。針對重點區域和安全隱患較為突出的住宅區,政府應加大投入和引導,結合社區現狀,增設防火、逃生、報警設施等。③建立高層住宅建筑安全教育委員會。該委員會由消防部門、居委會、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居民代表、第三方平臺等多方主體共同組成,定期召開會議,交流工作經驗,制定科學、有序、貼近實際的消防安全教育宣傳計劃,降低消防教育成本,提高宣傳教育效果。
4 結束語
高層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教育全面性、系統性、常態化建設,已成為當前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鑒于高層住宅建筑的快速發展,亟須轉變以往單一依賴職能部門主導消防安全教育的模式,積極探索并構建一種新型教育體系,該體系應涵蓋政府指導、企業投入、公民參與、社會互動、行業監管等多主體、多平臺、多維度的綜合框架。
參考文獻
[1]國家消防救援局.2022年全國警情與火災情況[EB/OL].https://www.119.gov.cn/qmxfxw/xfyw/2023/36210.shtml
[2]劉明.居民小區消防車道管理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J].今日消防,2023,8(9):77-75.
[3]徐凡.城鎮居民消防安全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以杭州市為例[J].今日消防,2022,7(5):127-129.
[4]邵介.自媒體時代消防安全宣傳新思路探究[J].今傳媒,2023,31(2):15-18.
[5]姜曉偉.如何構建智慧消防救援宣傳平臺[J].消防界(電子版),2022,8(3):55-56.
[6]慕洋洋,王婕,董里,等.中小學消防安全教育模式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9,38(8):1174-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