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銀杏達莫注射液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認知功能、炎癥反應的影響,為臨床治療急性腦梗死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回顧性分析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133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不同治療方法進行分組,所有患者均進行降顱內壓、改善微循環等常規治療,共分為單一組(66例,常規治療聯合丁苯酞注射液)與聯合組(67例,單一組的基礎上聯合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均治療14 d。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認知、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及神經功能指標、炎癥因子,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與治療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聯合組均低于單一組;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Barthel指數(BI)評分及血清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水平均升高,且聯合組均高于單一組(均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銀杏達莫注射液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減輕炎癥反應,更有利于促進患者認知功能、生活能力恢復,且聯合治療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 ; 銀杏達莫注射液 ; 臨床護理路徑 ; 神經功能 ; 認知功能 ; 炎癥反應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11.0109.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1.035
急性腦梗死的致病因素較為復雜,目前尚未明確具體病因,多認為動脈粥樣硬化為其主要的病理機制,患者發病后臨床常將營養腦細胞、降顱內壓聯合丁苯酞注射液作為常規治療方式,可有效溶解患者血栓中的纖維蛋白,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情況,但難以達到較為理想治療效果。在中醫學中,急性腦梗死被歸屬于“中風”范疇,多因腦脈痹阻、氣血逆亂而發病,治療應以祛風益氣通絡、活血祛瘀為主[1]。銀杏達莫注射液屬于一類復方制劑,藥物主要成分為銀杏提取物,可行氣通絡、化瘀活血[2]。同時,為保證治療效果,臨床多給予相關護理措施進行干預,臨床護理路徑可完善院內交接、急診護理搶救流程,有利于督促腦梗死患者盡快接受治療[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銀杏達莫注射液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于2021年10月至2023年11月期間收治的133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組。單一組(66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31例;發病至入院時間1~12 h,平均(5.59±0.51) h;梗死部位:基底節27例、腦葉23例、丘腦16例;年齡50~80歲,平均(62.29±3.64)歲。聯合組(67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9例;發病至入院時間1~12 h,平均(5.55±0.46) h;梗死部位:基底節29例、腦葉24例、丘腦14例;年齡51~80歲,平均(62.34±3.5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西醫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 [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中醫符合《中醫臨床診療指南釋義:腦病分冊》 [5]中“中風”的標準,且辨證為氣虛血瘀證:氣短乏力,面色晄白,自汗出,口角流涎,手足腫脹,心悸便溏,舌質暗淡,舌苔白膩,脈沉細,有齒痕;⑵均為首次發病且在發病24 h內入院。排除標準:⑴合并其他類型腦血管疾病;⑵凝血功能障礙影響研究;⑶對研究藥物存在過敏反應;⑷入組前接受相關治療。本研究經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與護理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需接受營養腦細胞、降顱內壓、控制血壓、改善微循環等常規對癥處理,同時嚴密監測患者病情變化。單一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靜脈滴注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041,規格:100 mL∶丁苯酞25 mg與氯化鈉0.9 g治療),100 mL/次,2次/d。聯合組患者在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基礎上靜脈滴注銀杏達莫注射液(山西普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3516,規格:10 mL),取10~25 mL溶于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中,2次/d。兩組患者治療周期均為14 d。
1.2.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于治療期間接受臨床護理路徑干預,⑴首先需建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組內成員均在組建團隊后參加院內知識講座,講座內容為急性腦梗死的治療及護理措施,組內成員均需熟練掌握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與干預流程。⑵在初步病史采集過程中應對患者癥狀開始時間進行詳細記錄,若患者意識狀態欠佳則需由其家屬代為描述;調查患者近期疾病、用藥史,保證其呼吸道通暢,及時予以吸氧、吸痰等相關護理措施,將患者具體情況錄入系統,通知院內醫護人員做好接診準備。⑶院內接到患者后應即刻開啟綠色通道,并準備好搶救用品,盡快協助患者進行各項檢查,明確病情狀態后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遵醫囑用藥,均護理至患者出院。
1.3 觀察指標 ⑴神經、認知、生活能力評分。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6]評估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總分42分,評分越高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認知功能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分[7]評估,總分30分,評分越高代表認知功能恢復越好;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數(BI)[8]評分評估,總分100分,評分越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⑵神經功能指標。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靜脈血3 mL,
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⑶炎癥因子。采血、血清制備、檢測方法均同⑵,檢測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⑷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統計患者治療期間牙齦出血、皮膚瘀斑、食欲缺乏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牙齦出血+皮膚瘀斑+食欲缺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均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lt;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NIHSS、MoCA、BI評分比較 相比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均降低,與單一組比,聯合組NIHSS評分更低,MoCA、BI評分均升高,與單一組比,聯合組MoCA、BI評分均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比較 相比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Hcy、NSE水平均降低,與單一組比,聯合組Hcy、NSE水平均更低,血清BDNF水平均升高,與單一組比,聯合組BDNF水平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相比治療前,兩組患者治療后炎癥因子水平均降低,與單一組比,聯合組炎癥因子水平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住院期間,與單一組比,聯合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更低[單一組(9.09%)對比聯合組(7.46%)],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具有發展迅速、發病突然等特點,因該疾病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其病情進展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故存在一定的治療難度。丁苯酞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梗死病灶腦組織缺血程度,增加存活神經元數目,但僅依靠常規治療、丁苯酞注射液已無法充分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且難以徹底改善患者病情。
按照中醫理論來說,急性腦梗死屬于“中風”范疇。古代醫書有言:“非風一癥,即所謂中風癥也,此癥多見卒倒,卒倒多因昏憒,”急性腦梗死患者發病后可以猝然昏仆、肢體不遂、言語不利、口眼喎斜為主要表現[9]。另有《醫學發明·中風有三》曰:“中風者,非外來風邪,乃本氣病也,”認為急性腦梗死的主要發病原因為瘀血阻絡,加之患者存在勞傷、情志、寒冷,進展為氣滯血瘀,陽氣上沖,擾動于頭,繼而病發。因此,中醫多將益氣活血化瘀作為主要治療宗旨。血清NSE主要存在于神經內分泌組織,當患者發生腦梗死時其腦組織多處于缺血狀態,可導致大量神經元細胞的凋亡、壞死,促使NSE大量釋放,進而加重患者病情;BDNF屬于一類有神經營養作用的蛋白質,當患者腦部處于缺血、缺氧狀態時其水平可異常降低,可進一步加重患者腦部神經的損害程度;Hcy作為一種氨基酸,其水平升高,表示患者機內產生了大量過氧化物與氧自由基,使腦梗死患者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障礙程度加重,不利于病情好轉[10]。銀杏葉甘、苦、澀,性平,歸心、肺經,屬化瘀活血藥。因未經加工的銀杏葉中含有烷基酚、烷基酚酸類毒素,臨床多提取其有效成分加工后應用于臨床,此次研究所應用的銀杏達莫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銀杏提取物,可有效減輕患者臨床癥狀,起行氣通絡止痛、化瘀調血之功效,銀杏達莫注射液可調節血管張力,改善腦部血液供應,糾正缺血、缺氧狀態,緩解患者腦組織氧化應激損傷,促進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恢復[11]。另外,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輔以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可構建更為系統化的搶救流程,協助腦梗死患者盡早接受檢查,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并在患者治療過程中可根據其病情狀態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康復措施,并指導其保持規律的生活、飲食習慣,更有助于改善腦梗死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機體各項功能的恢復[12]。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組患者NIHSS評分、血清Hcy、NSE水平均比單一組均更低,MoCA評分、BI評分、血清BDNF水平均比單一組均更高,這表示銀杏達莫注射液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減輕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癥狀,改善神經功能,且有利于促進認知功能、生活能力恢復。
急性腦梗死患者由于內皮功能發生障礙,會導致血管活性物質分泌、釋放不平衡,引發促炎因子釋放,血清CRP、IL-6、TNF-α均為臨床常用的代表性促炎因子,機體存在炎癥損傷,其水平異常升高,患者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氧化應激反應,加重患者病情[13]。銀杏達莫注射液屬于第4代銀杏提取物制劑,主要成分為銀杏黃酮、銀杏苦內酯、白果內酯及雙嘧達莫,可對機體內磷酸化B淋巴細胞瘤-2蛋白所致的神經毒性起到顯著拮抗作用,控制腦組織脂質過氧化,增強外周小動脈、微動脈的舒張能力,消除自由基,減少興奮性氨基酸的生成、分泌,以此抑制炎癥因子的異常聚集,減輕患者炎癥反應[14]。此外,銀杏達莫注射液為中藥制劑,在發揮治療效果的同時對機體刺激性較小,因此不良反應較少。而在藥物治療過程中聯合護理干預,其中臨床護理路徑強調院前急救、現場救治、治療等一氣呵成,幫助腦梗死患者度過危險期,促進康復;同時可以幫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肺部感染,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1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組患者上述炎癥因子水平均比單一組均更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表明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可減輕機體炎癥反應,且安全性良好。
綜上,銀杏達莫注射液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促進患者認知功能、生活能力恢復,更有利于減輕炎癥反應,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張柏揚, 王利東, 劉佳. 急性腦梗死經復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聯合奧扎格雷治療對TNF-α、Ang-1、VEGF水平、頸動脈狹窄程度的影響[J]. 吉林醫學, 2023, 44(10): 2902-2904.
吳雅坤, 史楠, 錢慶強, 等. 依達拉奉聯合銀杏達莫治療急性腦梗死對患者血液流變指標、炎性因子、神經功能的影響[J].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19, 22(5): 449-453.
林蘭姐, 林美蘇. 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腦梗死搶救過程中的護理價值[J]. 吉林醫學, 2024, 45(2): 490-493.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彭斌, 等.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J].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8, 51(9): 666-682.
高穎. 中醫臨床診療指南釋義: 腦病分冊[M].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5: 361.
李宏建.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較低的大血管閉塞患者的臨床轉歸[J].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20, 28(5): 380.
裴芳, 孟濤, 張凱旋, 等. 簡易智能狀態檢查量表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在老年人認知功能障礙篩查中的比較[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0, 20(11): 1771-1774.
李金艷, 賈秀萍, 邱波, 等. 提高 barthel指數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J]. 吉林醫學, 2020, 41(2): 433-435.
朱來清. 銀杏達莫注射液聯合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 2022, 17(24): 113-115.
彭祥, 陳春梅, 王任華. 血清Hcy、S100β、BDNF、NSE水平與皮質下腦梗死后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J]. 臨床誤診誤治, 2022, 35(2): 97-101.
俞梁, 楊越, 樓晶晶, 等. 銀杏達莫注射液聯合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研究[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23, 39(4): 459-463.
王富琴, 朱偉麗, 袁明, 等. 基于循證的臨床護理路徑對急診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應用效果[J]. 中華全科醫學, 2021, 19(6): 1057-1060.
朱睿奇, 朱凱. 銀杏葉聯合丁苯酞注射液對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炎性因子、血流動力學和氧化應激反應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3, 43(21): 5146-5149.
趙梅珍, 張蔚, 羅崢, 等. 銀杏達莫注射液聯合阿替普酶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 2021, 36(11): 2269-2273.
陳紅霞, 薛彬, 趙杭娟. 臨床護理路徑管理在急性腦梗死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河南醫學研究, 2018, 27(3): 555-556.
作者簡介:任永娜,大學本科,護師,研究方向: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