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當前高校內部傳統(tǒng)審計模式與方法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文章針對高校存在的內部審計制度不完善、審計隊伍力量薄弱及審計技術落后等典型問題,從審計準備階段、數據分析階段、生成報告階段、整改追蹤階段探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策略,并提出高校內部審計智能化改進的新方向。
[關鍵詞]高校;內部審計;人工智能技術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14.032
[中圖分類號]F239.45;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4)14-00-03
0" " "引 言
2021年,中央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審計署印發(fā)了《“十四五”國家審計工作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國家審計工作發(fā)展的新理念、新目標、新舉措。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內部審計面臨著新形勢、新挑戰(zhàn)、新格局[1],研究高校內部審計工作如何適應新常態(tài)、創(chuàng)造新理念、構建新戰(zhàn)略、走出新路線、實現新發(fā)展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國內外學者從多個維度進行了人工智能與審計相結合的研究,布朗(Brown)和墨菲(Murphy)強調人工智能審計會影響審計結果的一致性和決策等[2]。埃利奧特(Elliott)等認為智能審計對員工要求比較高,因此工作人員要積極參與智能審計方面的培訓[3]。劉國城等利用大數據技術搭建審計平臺,提出了大數據背景下實現智能審計的方案[4]。陳耿等通過分析“大智移云物區(qū)”等信息技術對審計技術方法的影響,研究了智慧審計的內涵與應用,提出了審計線索篩選問題的理論與解決方案[5]。吳勇等認為可以利用深度學習擴大審計證據的范圍,為復雜的審計決定提供良好的判斷依據,提高審計效率與審計結果的質量[6]。張莉以國家治理新政策為背景講述了智能審計對審計目標、監(jiān)管體系和審核機制等方面的影響[7]。王陽等從4個內部控制環(huán)境要素出發(fā),分析高校控制環(huán)境的現狀,提出了高校開展內部審計的方法[8]。
綜上所述,目前智能化審計處于理論分析和框架設計階段,缺少實踐經驗,且因審計創(chuàng)建的大數據平臺主要是針對企業(yè)內部審計所展開的研究,高校的應用研究較少。本文從實踐應用出發(fā),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湖北省屬高校審計智能化創(chuàng)新的可行性路徑,為有效提高審計效率提供理論依據。
1" " "高校內部審計的現狀
1.1" "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晚
國家“金審工程”自2002年啟動以來,經過20多年的建設與實踐,已取得比較優(yōu)異的成績。但目前高校審計信息化建設仍發(fā)展緩慢,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水平遠低于科研、管理、財務等業(yè)務系統(tǒng),大數據與高校審計結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不夠深入,需要繼續(xù)挖掘,以滿足高校對復雜審計活動的需要。
1.2" "審計制度不完善,“免疫”作用不強
高校內部審計是內部管理規(guī)范化、決策科學化和預防風險管理的重要保障。它旨在預防與應對風險,確保高校各項活動正常開展。通過內部審計,高校可以更好地實現自我監(jiān)督和規(guī)范管理,為高校長期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通過對湖北省屬高校的調研發(fā)現,高校均設置了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其主要負責高校內部財政支出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方面的審計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審計部門并未受到足夠重視,人員配置不足,審計部門與學校其他管理部門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審計工作主要關注財務審計,而忽視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審計,導致未能充分發(fā)揮內部審計的“免疫系統(tǒng)”功能。
1.3" "審計人員素質不高,審計隊伍力量薄弱
隨著高校建設改革的推進,內部審計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對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應對這一挑戰(zhàn),高校需要建立一支理想信念堅定、業(yè)務精通和公正廉明的高素質審計隊伍。但是,高校內部審計隊伍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審計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參差不齊;二是學歷層次偏低,缺少技能操作型審計人才;三是持有審計專業(yè)技術職稱或專業(yè)資格證書的人員較少。綜上所述,當前高校內部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專業(yè)人才嚴重不足,大大限制了高校內部審計作用的發(fā)揮。
1.4" "審計技術落后,審計效率較低
時代的發(fā)展對高校內部審計的理論、機制和技術方法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其不斷創(chuàng)新,實現自我完善和發(fā)展。與傳統(tǒng)管理服務系統(tǒng)相比,大數據、云存儲、云計算、區(qū)塊鏈作為智慧校園管理服務的重要支撐可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幅提升管理服務效能。但湖北省屬高校內部審計的調查結果顯示,針對日常財務審計工作中諸多重復執(zhí)行項目,多采取人工抽樣的方法,很難達到憑證數據的全覆蓋,且數據分析結果受主觀性因素影響較大,審計結果的公正性有待增強。
2" " "人工智能技術在高校內部審計業(yè)務中的應用
高校在內部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首先需要厘清高校財務收支審計業(yè)務,制定一套標準化審計流程(見圖1),明確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場景,推動高校內部審計由事后審計向事中、事前審計轉變,靜態(tài)審計向動態(tài)審計轉變, 強化高校內部審計的風險防范作用和治理作用[9]。
2.1" "計劃準備階段
在審計準備階段,高校內部審計數據收集是審計項目開展的重要基礎,對增強審計信息的全面性至關重要。被審單位的數據資料多由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以及半結構化數據組成。可將從各部門獲取的財務數據導入ChatGPT進行處理、清洗、轉換與歸類[10]。基于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ChatGPT可將獲取到的非結構化數據轉化為機器可識別分析的結構化數據,并將收集到的海量數據進行分類管理,對各數據間的深度關聯進行建模和表示,全面提升數據收集效率。同時,面對審計人員提出的問題,ChatGPT能快速作出回應與檢索,幫助其更加高效地查詢信息。
2.2" "數據分析階段
面對信息龐大的來往賬單、財務報表及訂單合同,因人力投入成本有限,傳統(tǒng)模式下使用抽樣審計得到的數據準確性有限。增強審計數據的準確性可以有效降低審計風險,智能化時代逐漸使用全樣本審計代替抽樣審計。將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技術應用于智能審計流程中,一方面可代替人工完成那些重復性高且需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的標準化操作,將審計人員從煩瑣的、基礎的審計工作中解放出來,進而將審計工作的重心移交到后續(xù)的財務預測、風險評估等工作中;另一方面,RPA技術還能根據所設置的規(guī)則查找數據漏洞,并對報表數據進行歸類與存儲,為后期資料查詢、其他審計方查閱提供便利。
2.3" "生成報告階段
內部審計報告包括審計概況、審計依據、審計發(fā)現、審計結論、審計意見和審計建議等,作為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ChatGPT能夠模擬人類創(chuàng)作進行智能寫作并生成高質量的文本。內部審計報告的編制需要遵循相應的規(guī)則,在得到分析結果后,審計人員可直接根據業(yè)務需求與流程向ChatGPT提出要求。ChatGPT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與條件,協(xié)助審計人員在短時間內生成格式統(tǒng)一、清晰易懂的審計報告,提高整體辦公效率,加快審計進程。同時,對于已編制完成的審計報告,還可應用ChatGPT進行文本的糾錯與校對,增強報告內容的準確性。
2.4" "整改追蹤階段
傳統(tǒng)高校內部審計工作往往是以審計報告生成作為審計工作的結束,對報告中反映的問題和提出的建議難以整改落實。為提升審計監(jiān)督成效,可構建基于區(qū)塊鏈、云平臺等技術手段的多元主體共享的協(xié)同信息平臺,詳情如圖2所示。實現財會部門、人事部門以及群眾間的信息傳遞與共享,有效消除監(jiān)督“死角”。借助信息化平臺,各部門之間可以實時傳遞疑點信息,監(jiān)督整改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與矛盾得到及時解決,強化審計監(jiān)督與咨詢職能。同時,通過共享信息平臺,能最大限度擴大高校內部審計的覆蓋范圍,突出審計過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化,有效遏制上下級串通違法舞弊行為。
3" " "高校內部審計智能化改進方向
3.1" "健全智能審計制度
加強高校內部審計制度建設,既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建立審計結果公開制度,確定好審計結果公開的范圍、對象、時間后,借助學校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及時公開審計結果,保障師生的知情權,加強校內外人員對審計工作的關注。制定審計整改考核制度,追蹤審計整改情況,定期組織審計整改“回頭看”相關活動,當有未落實情況時,直接列為下一次活動的重點內容與關注對象,杜絕屢審屢犯現象。
3.2" "加強智能審計平臺數據安全監(jiān)管
加強智能審計風險識別,保障數據安全。高校要確保將人工智能應用于內部審計時,保障相關數據的安全融入和智能算法模型的準確構建,建立一套適合自身監(jiān)管治理的數據收集、處理與分析的管理流程。同時,為了防止數據信息泄露,應細化相關人員的數據訪問權限。在高校的日常運營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信息化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和修復,定期進行漏洞掃描、病毒查殺、數據備份與恢復。
3.3" "培養(yǎng)數智化內部審計人員
構建人員專業(yè)多元化的審計隊伍,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增強審計隊伍人員專業(yè)多樣性。目前,高校內部審計人員的構成單一,主要以財會類專業(yè)為主,缺乏法律類、管理類專業(yè)人才。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依托審計智能化趨勢,未來的審計工作開展將著重考驗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一方面,審計人員不僅要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精通審計業(yè)務流程;另一方面,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要不斷加強自身知識更新與技能學習,努力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技巧。
4" " "結束語
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本文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高校內部審計的計劃準備階段、數據分析階段、生成報告階段、整改追蹤階段的場景進行了具體的分析,有效增強了數據收集的全面性、數據分析的精確性、報告生成的規(guī)范性和實效性,促進審計工作的高效開展,及時應用審計結果,從而達到評估、預防風險的目的。ChatGPT、RPA、區(qū)塊鏈等技術及其他智能化工具與內部審計相結合,將推動傳統(tǒng)審計向智能化審計轉型發(fā)展,高校應緊跟時代發(fā)展趨勢,抓住機遇,大力開展相關研究與實踐。
主要參考文獻
[1]周美華.數字經濟時代高校內部審計職能轉型及路徑創(chuàng)新研究[J].審計與理財,2023(6):46-49.
[2]BROWN C E,MURPHY D S.The use of auditing expert systems in public accounting[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1990(1):63-72.
[3]ELLIOTT R K,KIELICH J A.Expert systems for accountants[J].Journal of Accountancy,1985(3):126-134.
[4]劉國城,王會金.大數據審計平臺構建研究[J].審計研究,2017(6):36-41.
[5]陳耿,王士通,韓志耕.智慧審計理論中的若干問題研究[J].財會通訊,2023(3):116-122.
[6]吳勇,余潔,王尚純,等.人工智能審計應用的國際進展[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1(6):121-126.
[7]張莉.云時代的舞弊審計:基于國家治理的新戰(zhàn)略[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51-122.
[8]王陽,許靜嫻,李健.“雙一流”背景下內部控制審計改善高校控制環(huán)境的思考[J].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20(21):75-79.
[9]鄔迪.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內部審計優(yōu)化研究[J].投資與創(chuàng)業(yè),2022(7):220-222.
[10]程平,喻暢,龔悅.基于ChatGPT的智能內部審計研究[J].會計之友,2023(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