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種文化相互交融,音樂藝術領域也不例外。傳統音樂元素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在當代古典舞音樂中的運用和演變,不僅反映了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體現了藝術家對創新與融合的探索。古典舞音樂作為一種融合了多種藝術形式的綜合藝術,其音樂創作往往深受傳統音樂影響。然而,近年來,傳統音樂元素在古典舞音樂中呈現出消解與轉化的趨勢,引發了學術界一定程度的關注。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傳統音樂元素在當代古典舞音樂中的消解現象,以及其如何通過轉化與創新來保持生命力。
[關鍵詞]"傳統音樂元素;古典舞音樂;消解;轉化
[中圖分類號]"J7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24)12-0198-03
傳統音樂元素在古典舞音樂的歷史發展中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不斷地被吸收、改造并融入新的音樂語境,反映了各個時代的文化精神和社會變遷。傳統音樂元素的轉化不僅豐富了古典舞音樂的表現形式,也為作品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傳統音樂元素的轉化,使得古典舞音樂在保持其藝術精髓的同時,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變遷,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
一、傳統音樂元素概述
傳統音樂元素源于特定文化背景,經過長時間積累和傳承,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歷史烙印。其構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旋律、節奏、和聲、音色、演奏技巧及音樂結構等形式,是各民族音樂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
傳統音樂元素通常具有以下特點:首先,地域性與民族性顯著。傳統音樂元素往往深深植根于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民族習俗中,反映了一個地區或民族的歷史、信仰、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其次,口傳心授的傳統。許多傳統音樂元素并非以書面形式記錄,而是師徒相傳或社區共享,保證了音樂的鮮活性和獨特性。再次,多樣性與靈活性。傳統音樂元素多樣豐富,既有固定的曲調模式,也有即興創作的空間,允許演奏者在遵循基本框架的同時,進行個性化的表達。最后,社會功能與儀式意義。傳統音樂元素往往與特定的社會活動、節日慶典或宗教儀式緊密相連,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社會功能。
二、傳統音樂元素的分類與表現形式
傳統音樂元素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別:(1)音調與旋律,是傳統音樂最直觀的表現形式,包括獨特的音階、調式及旋律線條。例如,中國的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在古典舞音樂中常被用來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旋律。(2)節奏與節拍。不同地區的傳統音樂有著獨特的節奏模式。(3)和聲與配器。傳統音樂的和聲結構往往反映其地方特色,如歐洲的復調音樂和東方的單音音樂。在古典舞音樂中,不同的樂器組合和聲,如古箏與鋼琴的結合,能創造出新穎的聽覺效果。(4)歌詞與歌唱方式。歌詞的內容和歌唱方式(如詠嘆、吟唱、說唱等)也是傳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使在沒有歌詞的古典舞音樂中,歌唱的韻律和情感表達也能通過樂器模仿來傳達。(5)表演形式與舞蹈動作。傳統音樂與舞蹈緊密相連,如印度古典舞中的手勢語和芭蕾舞中的足尖技巧,都是音樂與舞蹈結合的體現。
三、傳統音樂元素在當代古典舞音樂中的消解現象
(一)消解的原因與過程
在當代古典舞音樂中,傳統音樂元素的消解是一個復雜而微妙的現象,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消解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一是文化全球化的影響,二是現代音樂創作理念的變遷。全球化進程加速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碰撞,西方古典音樂與世界各地的傳統音樂相互滲透,導致傳統元素在新的音樂語境中被稀釋或改變。同時,現代作曲家傾向于探索新穎的音樂表達方式,追求個性化的藝術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或摒棄了傳統音樂元素,以創造獨特的聲音景觀。消解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傳統音樂元素可能在作曲家的創新嘗試中逐漸弱化,或者在與其他音樂風格的融合中變得模糊。例如,一些古典舞曲開始融入交響、流行或電子音樂的元素,傳統的旋律線、節奏模式或和聲結構可能被打破或重組,原有的音樂符號和象征意義逐漸淡出,轉而形成新的音樂形式。但是傳統音樂元素的消解并不意味著完全消失,而是轉化為更為抽象或象征性的存在,或是以新的形態融入到當代古典舞音樂之中。
(二)消解對古典舞音樂的影響
傳統音樂元素的消解對古典舞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方面,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種音樂風格的交融使得古典舞音樂的界限變得模糊,傳統音樂元素的淡化可能導致作品失去獨特的文化身份,削弱了音樂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例如,一些當代古典舞劇在追求普世美學的過程中,過度追求國際化,導致原有的本土音樂特色被沖淡。另一方面,消解傳統音樂元素也可能帶來創新的空間。促使作曲家探索新的表達方式,嘗試將古典舞音樂與現代審美相結合,創造出新穎的藝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古典舞音樂的表現領域,吸引了更廣泛的觀眾群體。以民族舞劇《李白》為例,該作品融合了中國傳統音樂與當代流行音樂元素,展現了新的藝術生命力。然而,過度的消解可能導致傳統音樂遺產的流失,影響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因此,如何在保持傳統音樂元素的同時,尋求與當代審美的平衡,是古典舞音樂面臨的重要挑戰。
四、傳統音樂元素在當代古典舞音樂中的轉化策略
(一)轉化的形式與手法
傳統音樂元素在當代古典舞音樂中的轉化,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作曲家通過抽象和提煉,將傳統音樂的旋律、節奏、和聲等核心元素融入到現代音樂結構中,創造出既有傳統韻味又不失新穎感的音樂作品。例如,中國傳統五聲音階可以被巧妙地應用到復雜的十二平均律中,形成獨特的調式色彩。其次,跨文化交融是另一種常見的轉化手法。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不同地域的傳統音樂元素可以相互借鑒,產生新的音樂語言。最后,技術手段的創新也為轉化提供了可能。電子音樂技術的運用,使傳統樂器的聲音得以模擬和變形,甚至創造出傳統音樂無法達到的效果。電子合成器可以模擬出各種中國傳統樂器的音色,同時結合現代和聲,賦予古典舞音樂更寬廣的表現空間。
(二)轉化傳統民歌元素,凝聚地域色彩
傳統民歌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著豐富的地域特色和情感表達。在當代古典舞音樂中,通過巧妙地轉化民歌元素,可以賦予作品獨特的地域色彩,使聽眾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感受到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例如,作曲家可以將民間旋律作為主題,經過和聲與節奏的現代化處理,使其融入到古典舞音樂的架構中。例如,《茉莉花》的旋律在多個古典舞作品中被重新演繹,其悠揚的旋律線與西方交響樂結合,既保留了原有的民族風味,又展現出全新的藝術風貌。此外,民歌的節奏模式和調式特點也是轉化的重要手段。比如,借鑒非洲打擊樂的復雜節奏,或者中東地區的不規則節拍,可以使古典舞音樂更具異域風情。
(三)轉化古樸元素,創新拓展寓意
在當代古典舞音樂中,古樸元素的轉化不僅是一種對傳統的致敬,更是一種創新拓展寓意的重要手段。古樸元素通常包括古老的旋律、節奏、和聲及音樂結構,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記憶。通過巧妙的轉化,傳統音樂元素能夠賦予古典舞音樂新的生命和深遠的意義。例如,作曲家可以將古代民謠的主題作為靈感來源,通過對原始素材的重構和變形,創造出既保留古樸韻味又具有現代感的音樂作品。
轉化可能體現在旋律的變奏、節奏的創新或者和聲的豐富上。以中國古代音樂為例,五聲音階的運用在當代古典舞音樂中可能會被重新解讀,通過添加半音或者非傳統的調式結構,形成一種既古典又現代的聽覺體驗。同時,古樸元素的轉化也可以體現在舞蹈編排和舞臺設計中,通過現代藝術手法,將古老的故事或神話融入到舞蹈敘事中,增強作品的藝術表現力。比如,將《白蛇傳》的中國傳統故事中的元素轉化為舞蹈語言,結合古典舞的優雅與力量,使觀眾在欣賞舞蹈的同時,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蘊。
(四)轉化戲曲元素,實現與古典舞音樂的融合
戲曲元素作為中國傳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獨特的旋律、節奏和表演方式在古典舞音樂中具有豐富的轉化潛力。戲曲音樂中的唱腔、曲牌和打擊樂等形式,為古典舞音樂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提取戲曲的精髓,結合現代作曲技法,可以實現戲曲元素與古典舞音樂的深度整合。一方面,戲曲的唱腔可以轉化為古典舞的音樂主題,如采用京劇的“西皮”“二黃”等不同板式的旋律,經過重新編排和配器,形成具有中國風格的背景音樂,為古典舞的敘事提供情感表達的載體。例如,在《牡丹亭》等古典舞劇的音樂創作中,就巧妙地融入了昆曲的旋律,使得舞蹈與音樂之間達到了和諧統一。另一方面,戲曲的打擊樂部分可以作為古典舞音樂的節奏支撐。例如,鑼鼓點的運用不僅能夠增強舞蹈的節奏感,還能營造出戲劇性的氛圍。在《大紅燈籠高高掛》舞蹈作品中,傳統戲曲的鼓點被巧妙地融入到現代音樂結構中,為舞蹈動作的展現提供了有力的節奏支持。此外,戲曲中的角色行當和表演程式也可以啟發古典舞的動作設計。比如,借鑒旦角的婉約身段和生角的剛勁動作,結合古典舞的技巧,可以創造出富有中國特色的舞蹈語匯,不僅豐富了古典舞的表現手法,也使得傳統戲曲文化得以在新的藝術形式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五)轉化運用傳統樂器,促進古典舞音樂的創新
在當代古典舞音樂中,傳統樂器的轉化運用成了一種重要的創新手段。傳統樂器,如古箏、琵琶、二胡等,因其獨特的音色和表現力,為古典舞音樂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現代作曲技巧和演奏技法的結合,樂器得以在新的音樂語境中展現其魅力。例如,作曲家可以將中國傳統樂器的音色與西方交響樂團相結合,創造出既有東方韻味又不失現代感的音樂效果。在一些作品中,古箏的清脆悠揚與鋼琴的宏大旋律相互交織,形成鮮明對比,豐富了音樂的層次感。同時,通過電子音樂技術的處理,傳統樂器的聲音可以被擴展和變形,產生出前所未有的聽覺體驗。此外,傳統樂器的演奏方式也在創新中得到發展。比如,二胡演奏者可能借鑒西方小提琴的弓法,或者采用現代即興演奏的理念,使得原本固定的傳統演奏模式變得更為自由靈動,不僅提升了傳統樂器的表現力,也為古典舞的編排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使得舞蹈與音樂之間產生了更深層次的交流。
(六)轉化傳統聲樂藝術,提升古典舞音樂鑒賞力
傳統聲樂藝術,如戲曲唱腔、民間歌謠,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情感表達。在當代古典舞音樂中,通過轉化傳統聲樂藝術元素,不僅能夠賦予作品獨特的韻味,還能提升觀眾的鑒賞體驗。例如,將京劇的韻白與昆曲的婉轉融入交響樂編制,可以創造出新穎的音樂語言,使聽眾在欣賞舞蹈的同時,感受到傳統聲樂的獨特魅力,不僅豐富了音樂的層次感,也使得古典舞的敘事更為生動,增強了觀眾的情感共鳴。同時,傳統聲樂的旋律線條和節奏模式可以為古典舞音樂提供靈感。比如,借鑒川劇變臉的快速轉折,可以設計出緊張刺激的音樂段落,配合舞蹈的快速變換,形成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沖擊,不僅豐富了音樂的表現手法,也提升了古典舞的整體藝術效果。此外,傳統聲樂的和聲與音色也是轉化的重要方向。利用古箏、琵琶等傳統樂器的音色,結合現代電子音樂技術,可以營造出既古典又現代的音樂氛圍,使古典舞音樂在保持傳統韻味的同時,展現出時代的新鮮感。跨文化的音樂對話,無疑能提升古典舞音樂的包容性和國際影響力,吸引更多觀眾關注并理解這一藝術形式。
(七)轉化傳統音樂元素,創新古典舞音樂創作
傳統音樂元素的轉化不僅體現在古典舞音樂的形式和內容上,更在于其對創新過程的激發。通過汲取傳統音樂的精髓,作曲家能夠為古典舞音樂注入新的生命力,創造出既具有歷史底蘊又富有現代感的作品。在古典舞音樂的創作中,傳統音樂元素的轉化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采用傳統音樂的調式和和聲,如五聲音階,來構建新穎的音樂結構,打破西方傳統和聲體系的限制,賦予作品鮮明的民族特色。二是,借鑒傳統音樂的節奏模式,如民間歌舞的復雜節奏,為古典舞音樂帶來豐富的律動和節奏變化,增強舞蹈的表現力。三是,利用傳統音樂的旋律素材,經過改編和再創造,形成具有辨識度的主題,使音樂與舞蹈的敘事更加生動。四是,將傳統樂器的音色與西洋樂器相融合,如在古典舞劇目《覺》的音樂創作中,簫與鋼琴的對話,既保留了傳統韻味,又增加了現代感,取得了顯著的藝術效果。五是吸收傳統聲樂藝術的演唱技巧,如詠嘆調、吟唱等,將其融入到器樂作品中,使古典舞音樂的情感表達更為細膩和深沉。
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音樂元素是音樂文化的重要載體,其特性既體現了歷史的積淀,也彰顯了文化的活力。在古典舞音樂中,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入,賦予了古典舞音樂作品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傳統音樂元素在古典舞音樂中的轉化,不僅豐富了音樂的語言,也拓寬了創作的視野,使得古典舞音樂在傳承與創新之間找到了平衡,在世界舞臺上保持著生命力。
參考文獻:
[1]朱日東.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音樂創作中的發展與傳承[J].神州,2020(25):28.
[2]劉可.戲曲元素在古典舞中的運用研究[J].戲劇之家,2023(10):39-41.
[3]李雨薺,馬靜.中國古典舞與太極文化的深層關聯探究[J].藝術科技,2024,37(1):79-81.
[4]李智英.戲曲程式化對中國古典舞身韻影響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3.
[5]周一凡.“中國風”流行歌曲《煙花易冷》的作品詮釋[D].保定:河北大學,2020.
(責任編輯:金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