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改革的深化使鄉村中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成了教育界的關注點。以衡陽市縣域鄉村中學為例,分析英語教師隊伍現狀,探討其專業發展的路徑。認為當前鄉村中學英語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主要挑戰有教師編制數不足、教師學歷未達標、教師專業匹配度偏低、教師專業等級證書持有率不佳以及教師課堂組織和執行能力不足等問題。為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提高鄉村教育質量,提出了加強合作學習、完善知識學習、提升數字素養、完善培訓體系和健全評價機制等方法。
關鍵詞:鄉村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鄉村教育質量;教育公平
鄉村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教師是鄉村教育的基石,中國教育的發展離不開鄉村教育的進步。鄉村教師在國家教師隊伍中占有重要比例,其專業發展對鄉村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其專業化水平是衡量全國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指標。與城市中學的教師相比,鄉村中學英語教師面臨更加困難的教學環境,這影響著鄉村中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當前,中央政府已實施多項政策以全面提升鄉村教育質量,特別是2018年1月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在新時代背景下,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推動教育事業均衡發展。
本文以衡陽市縣域鄉村中學英語教師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衡陽市縣域鄉村中學英語教師隊伍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探討鄉村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
一、衡陽市縣域鄉村中學英語教師隊伍現狀分析
為落實《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2021年修訂版)》,在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的統籌協調下,2022年5月,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組織開展了第一輪國家義務教育英語學習質量監測工作。該次監測工作的重點是:測查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英語學習態度和習慣等,以及對基礎教育四年級和八年級的教師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抽樣調查。
(一)教師編制數不足
鄉村中學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是教師編制數量的不足。教師編制指一個正式的、有保障的教師職位,這樣的職位能夠為教師提供更穩定的工作環境和發展前景。據調查,衡陽市縣域鄉村中學的教師編制不足的問題相對嚴重,英語教師缺編的學校比例在6.5%—58.1%。在教師編制不足,以及部分教師教學任務重、工作壓力大的情況下,學校難以吸引和留住優秀教師。編制外的教師還面臨著工作不穩定、福利待遇較差等問題,這進一步加劇了教師的流動,導致鄉村中學難以建立起一支穩定且高效的教師隊伍。
(二)教師學歷未達標
教師學歷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是衡量教師專業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據調查,衡陽市縣域鄉村中學英語教師之間有一定的學歷差異。目前,八年級英語教師學歷在本科以下的比例在0%—14.0%。這種學歷差異可能對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不利影響。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學歷水平,對于提升鄉村中學英語教育質量至關重要。
(三)教師專業匹配度偏低
專業對口指教師的專業背景與其教授的科目相匹配。在衡陽市的鄉村中學中,教師專業對口率低、學非所用的現象仍存在。由于師資力量不足,部分學校不得不安排其他學科的教師來教英語。據調查,衡陽市縣域鄉村中學中,八年級英語教師專業不對口的比例在1.9%—15.8%。這種現象限制了教師在優化教學方法和拓展專業知識上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四)教師專業等級證書持有率不佳
英語學科教師資格證書是評估教師具備教授英語學科所需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標準。部分教師認為取得英語學科教師資格證書就可以上崗教學,忽視了取得英語專業等級證書的重要性。據調查,衡陽市縣域鄉村中學中,八年級英語教師無英語專業等級證書人數比例在4.1%—28.9%。英語教師的專業等級證書持有率不佳是一個顯著的問題,基于此,提升鄉村中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五)教師課堂教學執行力不足
有效的課堂管理和教學執行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英語教師的課堂組織和執行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也是對教師專業素養的衡量[1]。據調查,衡陽市縣域鄉村中學中,八年級英語教師課堂活動組織與實施能力水平低和較低的比例之和在18.9%—53.9%。教師在課堂組織和執行方面存在不足,會直接影響英語教學效果,此類不足包括課堂管理不當、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創新和互動性等,既會降低教學效率,又會降低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動力。
二、鄉村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路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探討鄉村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路徑,對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提升鄉村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專業培訓、資源共享和教學理念更新等措施,提高鄉村英語教師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培養鄉村學生國際視野和英語溝通能力,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提升,能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基礎。突破鄉村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推動鄉村教育振興,實現教育公平,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合作學習,促進共同成長
教師群體的專業發展,單靠教師個體是很難實現的,在鼓勵鄉村中學英語教師持續自主豐富專業知識儲備的同時,還應建立以教師為主體、學校為主導、學校與教師相互協作的教師群體專業發展新模式,使教師通過共同學習增進合作與交流,從而增強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在鄉村中學,由于學校辦學條件有限,教育教學資源不足等因素,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會受到限制。但鄉村中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建立以“英語教學研究小組”為依托的教育科研共同體,由學校領導、骨干教師和年輕教師組成。如此可在教研活動中充分發揮教研組成員的優勢和特長,教師在學科組內集體備課,共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2]。
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驅動力既源自學校內部的機制,也來自校際教師之間的互動、協作與交流。通過與非本校同行互動,教師可為自身成長注入更多的新鮮活力,汲取更多的智慧與知識。
(二)完善知識學習,提升專業素養
教師的專業素質和知識水平是衡量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教育質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素質的提高,而這通常源于教師的持續學習和自我提升。對于鄉村中學英語教師來說,持續的理論學習與知識更新至關重要。通過多樣化的學習途徑來豐富自身知識儲備,提升專業素養,這不僅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也能推動教育質量整體提升。
教師應成為自身專業成長的主導者,主動加強學習,創造有利于自身專業發展的條件。尤其在鄉村中學環境中,英語教師通過加強理論學習以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尤為重要。一位杰出的鄉村教育工作者需要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扎實的教學技能,具備深入研究的精神。通過深入和持續學習教育理論和學科知識,教師可以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拓寬知識面、激發教學創新意識。這有助于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促使教師掌握學科前沿知識,實現自身職業發展目標,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滿足教育改革的需求[3]。
(三)提升數字素養,助力教育教學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在此背景下,數字素養提升對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英語教師,需要不斷強化數字技術能力,適應日新月異的教學環境。
然而,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專業發展認知上不完善,固守傳統僵化的教學模式,對教學內容缺乏獨立理解和理論建構,不愿嘗試數字化教學方法,從而限制自身專業發展的步伐。數字技術可為教師的持續自我進修和職業成長提供便利,幫助教師了解最新的教學方法和研究成果,不斷提升專業素養。
數字素養提升后,英語教師可以運用數字技術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數字技術還能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如網絡教學平臺、多媒體教材和教學軟件等,實現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和個性化,使教學策略的設計和實施更加靈活高效。借助數字化工具,教師還能打造互動性更強的學習環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課堂參與積極性。
(四)完善培訓體系,滿足實際需求
教師面對的是不同的個體,每個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差異,要想把每一個學生培養成人才,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成長規律,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通過系統科學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傳授經驗和教導學生。為了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專業能力,建立有效的培訓體系至關重要。針對鄉村地區的特殊環境和需求,教師教育培訓內容應更加貼近實際,注重實用性,培訓的形式應豐富多樣。比如,實施在線培訓,通過網絡平臺為鄉村中學英語教師提供豐富資源。在構建完善的培訓課程體系的過程中,還應重視培訓的持續性。學無止境,教師只有持續參與培訓與學習,并將所得應用于實際教學中,才能切實提升自身專業能力。
(五)健全評價機制,促進持續發展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這強調了自我認知與改進的重要性[4]。評價反饋可助力教師深入了解自身,有針對性地優化教學方法,為鄉村教育振興貢獻力量。一個完善的評價機制能夠為教師的持續發展提供動力,促進其專業能力的提升。
健全評價機制能夠激活教師持續發展的動力。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明確目標與激勵措施,構建科學、公正、全面的評價體系,對教師教學能力、課堂教學效果、教育教學研究等層面進行全面評估,并施以相應的獎懲措施,能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動力,推動鄉村中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
評價結果還能為教師培訓提供依據,優化培訓課程體系,從而為鄉村中學英語教師提供符合其實際需求的專業知識、教學技能和教育教學研究方法,有效提升其專業素養。
三、總結
“郡縣治,則天下安;縣中興,則縣域教育興。”[5]提高鄉村中學英語教師的專業水平,不僅關系到鄉村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還能推動我國鄉村基礎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本文探討了衡陽市縣域鄉村中學英語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繼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強合作學習、完善知識學習、提升數字素養、完善培訓體系和健全評價機制等方法,以助力鄉村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鄉村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困境的突破不僅對于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提升鄉村基礎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還能為鄉村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實現教育公平。
[參考文獻]
杜尚榮,朱艷.論教師教學執行力的內涵、特征及功能[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2,36(2):50-59.
劉先強,劉華錦.鄉村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踐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21.
施志艷,翟君,尹靜.教育現代化視域下實踐共同體賦能教師專業發展的思考[J].當代外語研究,2023(6):127-135.
趙杰,劉歌紅,楊璐.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內涵及其促進策略[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2):161-165.
丁百仁,王毅杰.地方性文化的力量:張謇教育思想與區域縣中繁榮[J].復旦教育論壇,2024,22(1):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