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教育研究工作的不斷發展與深入,在立德樹人目標的引導下,大批教育工作者對于體育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和價值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探尋,其促進了體育教學工作改革的不斷深化并推動了體育學科教學地位的進一步提升。在本文中,筆者對于2022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梳理并針對新課標下如何有效開展體育大單元教學工作進行了分析并總結了相應的教學活動推進策略,希望能夠有效促進我國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工作綜合水平的提升和優化,繼而引導學生強化對于體育知識的認知能力。
關鍵詞:新課標;中小學體育;大單元教學;推進策略;應用效果
一、引言
從教學工作的角度分析,隨著立德樹人目標的明確,體育學科的教學價值和地位逐漸受到了教師們的關注,其進一步促進了我國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在此基礎上,大批教育工作者結合新課標對于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進行了分析與梳理,其進一步促進了大單元教學體育教學工作組織形式的拓展和延伸[1]。在這一問題上,大量教學資料顯示,通過積極帶領中小學的學生開展體育大單元教育教學工作,不僅可以充分發掘體育教師的專長,還可以使學生在整個體育項目的學、練期間對于體育專業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長期下來能夠使學生深刻地學習多種體育項目,為學生找到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學生群體的全面成長提供了強勁的助力。
二、新課標及其對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影響
新課標對于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任務進行了有效的梳理,在這一問題上,相關內容明確指出,新時期,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工作應秉承“健康第一”的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健康體魄為己任,有效引導學生實現對于具體問題的分析和充分梳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中的作用,促進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持續拓展[2]。在此基礎上,通過及時做好對于學生的合理引導,教師可以進一步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起終身體育運動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對于學生成長均具有積極價值[3]。與此同時,通過上述工作的合理開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探索知識的同時強化對于有關問題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并樹立培養一個良好的質疑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其為小學生體育綜合素養的優化和日后學習工作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組織體育大單元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體育教學模式的多元化發展
通過結合大單元教學模式組織中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體育工作者能夠拓展教育教學新模式的可持續發展,也能夠助推體育教育教學模式的多元化。基于此,教師可以更好地實現對于大單元內容的充分分析與整合,從而結合大單元教學工作中涉及的相關體育項目和知識點進行教授,有助于促進學生對體育知識理解與掌握水平的持續優化,對于學生體育綜合素養的培養具有良好的導向價值[4]。另一方面,相關活動的推進還可以引導教師及時做好對于體育教育教學主體內容的有效整理,促使教師能夠根據大單元教學內容合理地設計并做出有針對性的創新,從而更好地促進體育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豐富。
(二)有利于提升中小學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
對于中小學階段的學生群體而言,在大單元教學模式引導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更為系統地對于不同體育運動項目進行學習和充分認識,這一點可以促進學生體育綜合素養的優化和持續改進,借助此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對每個項目進行深入且有效地思考,這對學生的思維拓展極具價值。另一方面,上述活動的推進還可以使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于不同體育運動的技巧和相關知識進行充分掌握,其可以使學生更加游刃有余地參與相應體育運動,對于學生群體體魄的強化和體育知識認知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進意義,其對于學生體育綜合素養的培養至關重要。
(三)有利于推動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合理養成
從思維意識層面的角度分析,大單元教學模式可以幫助教師更加流暢地實現對于教學工作計劃的有效推進,這一點有利于引導學生在參與學、練的同時對體育運動有更為直觀和系統的認知,對于學生體育綜合素養的培養具有良好的輔助價值[5]。眾多的實踐恰恰說明大單元教學的實施,體育教師可以發揮其特長積極引導學生,不僅可以促進我國中小學階段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的拓展和充分延伸,有利于鼓勵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體育運動參與積極性,對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和優化具有重要的導向價值。體育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及時應用大單元教學模式,充分加強教學效果,不僅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運動技能,更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新課標下體育大單元教學在中小學課堂中的推進策略
(一)做好教學觀念的調整,充分審視大單元教學工作的作用
從教學工作的視角分析,為了進一步促進體育大單元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新課標的引導下,教師在組織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注意對自身教學觀念進行調整與變革,從而充分審視大單元教學模式的意義價值。基于此,教師更為主動地結合相關內容對教學進行合理調整,其有助于促進教學模式的優化和充分拓展[6]。改變著以往“蜻蜓點水”式的教學,也意味著教師的教學方式的轉變,大單元教學時間跨度大,內容充實,不能簡單采用之前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多思考,在此過程也是對學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提升。
例如:在進行足球項目的教授時,通過及時做好對于大單元教學理念的引入和應用,教師可以結合此前教授的相關體育運動知識以及總結出的一些經驗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合理調整。在此過程中,通過結合足球運動過程中的接球、傳球、運球以及射門等知識點進行充分整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更為全面地實現對于足球運動的理解和認識。過程中,多舉一些例子或者多設計幾個相關的疑問(為何不能這樣接,為何這樣傳等等)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這樣可以同時鍛煉學生體和腦,也更加有助于后續教育教學的不斷深化。對于教學活動的動員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和輔助價值。與此同時,在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教師作為教育教學計劃的實施者要不斷增強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這樣才能更好地不斷激發學生體育思維。
(二)落實教學資源的開發,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
隨著信息化的推進,教師學習充電越來越方便,在帶領中小學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過程中,為了確保學生學習能夠順利接受,在難度方面的合理降低,循序漸進,教師也應嘗試利用發達網絡收集更多、更前沿、更適合所教授學段的教學資源,以便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及時對于相關內容進行展示,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新鮮感”,還可以更好地提升課程的趣味性,這對教學工作的長期多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課堂趣味性持續推進可以使教師在獲取新鮮知識的同時更好地掌握教學的節奏,這一點有助于教師更加游刃有余地利用海量教學資源來組織教學,其對于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與學生群體知識理解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輔助價值[7]。另一方面,通過結合視頻和音頻等資料進行教學工作的組織,教師可以使體育教育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對于激發學生學、練主觀能動性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例如:在進行羽毛球項目的教授時,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羽毛球動作慢放解析,讓學生在視頻的逐幀解析下更加直觀地了解發球、接發球、吊球及扣殺等不同羽毛球技巧的使用方法。與此同時,在鼓勵學生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緊張經驗的賽事強化學生對羽毛球知識的探索意識和分析能力,其對于學生羽毛球知識學習興趣的強化具有重要的輔助價值。另一方面,通過利用網絡資源對教學工作加以輔助,教師可以進一步促進新時期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多元化發展,這一點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強化對于體育運動認知水平,對于教育教學工作的網絡化轉型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促進了“互聯網+教育”模式在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工作中的推廣和深入,為教育教學工作的不斷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三)探索教學工作的方法,穩步強化學生知識自主探究能力
從教學工作的視角來看,為了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進一步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教學計劃的實施者在運用大單元教學模式下進行教學工作時,應積極嘗試創新和調整教學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法,從而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探索機會,鼓勵他們以實踐作為出發點養成知識自主探究能力和意識。實踐表明,上述工作的開展可以使學生們有效實現對于知識的技術剖析和解讀并結合具體問題進行相應的探索,其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進一步延伸。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繼而利用實踐活動對于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探索和梳理,這一點有助于強化學生對于具體問題的認知能力。
例如:在進行乒乓球項目的教授時,講述了相應的乒乓球知識后,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各個小組,讓學生們兩兩進行乒乓球實踐練習。實踐表明,相關工作的開展可以使學生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更好地體會到乒乓運動的樂趣所在,這一點對于學生探究意識的培養優化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另一方面,在結合大單元模式組織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上述工作的持續推進可以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將所學的知識真正應用到運動中去,這一點可以強化學生對于乒乓球運動的認知水平,為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提供了發展空間。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以上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幫助學生實現對于乒乓球知識的合理認知,其促進了學生體育素養的優化。
(四)完善體育教學的點評,依據學情做好教學側重點的調整
在新課標背景下,為了促進大單元教學模式在中小學體育課堂中的合理滲透,教師在結合這一模式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時應提前備好學生、備好教材,這一點至關重要,要做到對所教授的內容和學生有著清晰的認知,這樣才能便于教師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不斷地調整與完善。眾多的案例證明上述工作的科學展開,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在實施體育大單元教學中不斷地進行梳理與反思,還對教學方式的變革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在體育大單元模式下,有了更加清晰的學情分析,也更好地促進教師教學模式的進一步拓展,對于促進育人目標的達成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進行籃球項目的教授時,先讓學生以自己的理解進行小比賽,教師再進行點評,指出學生的優點與不足。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結合籃球大單元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活動,不僅講授最基礎的動作規范,還要結合體育的競技性適時安排對抗比賽,再點評分析進步和退步。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教師不斷地思考授課的質量,還可以以實踐作為出發點對于教學工作的教訓和經驗進行充分總結。在總結的基礎上,教師更加明確了對于后續教學環節的目的性,不斷推動其教學模式的合理化。在體育大單元模式下,課堂的實施者可以更好地達到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的教育需要與目標達成,對于教學方法進行充分調整,其對于后續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積極的導向意義。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背景下,為了促進體育大單元教學工作在中小學課堂中的合理開展,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應及時對教學方法進行適時調整,轉變傳統刻板的教學理念并嘗試對教學資源進行挖掘。與此同時,其應積極鼓勵學生以實踐作為抓手對于體育運動進行充分參與,從而促進學生體育能力的拓展。此外,認真備課根據學生具體身體和心理認知情況對固有的授課方式和方法進行調整和轉變,教師不僅可以促進自身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還為學生的收獲健康體魄實現“一生一長”“終身體育”的長遠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蔣新成,曾斯琪,劉猛.新課標視域下體育\"學-練-評\"一致性的大單元教學設計[J].教育科學論壇,2023(23):30-34.
[2]蔣新成,劉堅.新課標視域下體育\"學、練、評\"一致性的大單元教學建構[J].新課程研究,2023(28):18-21.
[3]本刊記者.新課標導向下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研討會成功舉辦[J].體育教學,2023,43(10):88.
[4]陳露,祝鋒棚,劉坤,等.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大單元教學實施困境與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24):145-149.
[5]徐帥帥,李彥龍.新課標背景下中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培育的困境與紓解[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3,41(4):70-76.
[6]曾王飛,柴晨曦,徐志紅.指向課堂教學轉型的\"教學組織小組化\"探究[J].體育教學,2023,43(2):24-26.
[7]鐘恒炳,王興發.\"大\"教學單元范例展示教研活動互聯網直播-浙江省九城區中小學體育教學聯盟小學組第七屆研討活動在溫嶺市舉行[J].中國學校體育,2016(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