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醫精神融入醫學高等院校思政課具有重要意義,其有利于豐富教學素材,有利于創新教學形式和方法,有利于傳承和培育紅醫精神。紅醫精神融入思政課具有理論上的同質性、實踐上的可行性及教育對象上的適恰性,有其內在的邏輯。在紅醫精神融入醫學高等院校思政課的過程中,應找準內容契合點,講好紅醫故事,拓展融入渠道,多方探尋有效路徑。
[關鍵詞]"紅醫精神;融入;醫學高等院校;思政課
[中圖分類號]"G413""""""[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4.33.019
紅醫精神是指在中國革命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中涌現出的紅色醫生所具有的高尚精神品格和人格特質。紅醫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鑄就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革命精神。這些偉大革命精神跨越時空、永不過時,是砥礪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竭精神動力”[1]。新時代高等醫學教育應開展紅醫精神教育,在當代醫學生中傳承和培育紅醫精神。目前,高等醫學院校開展紅醫精神教育有多條路徑,紅醫精神融入思政課是重要途徑之一。
1""紅醫精神融入醫學高等院校思政課的重要意義
紅醫精神融入醫學高等院校思政課既有工具層面的價值,又有目標層面的價值。從工具價值層面來看,將紅醫精神融入醫學高等院校思政課有利于推進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學的生動性、針對性和吸引力;從目標價值層面來看,其有利于傳承和培育紅醫精神,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
1.1""有利于豐富教學素材
“革命傳統資源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每一個紅色旅游景點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要把這些革命傳統資源作為開展愛國主義和黨性教育的生動教材”[2]。"""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揭示革命傳統資源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和教學素材,具有極大的育人價值。思政課教材是全國統編教材,特色內容不足。要上好思政課,須避免照本宣科與空洞說教,要變教材體系為教學體系,在教學中增加豐富的教學素材,用鮮活的故事、客觀的事例、真實的情景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實效性。紅色衛生文化資源是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衛生事業發展壯大的歷史見證。紅色衛生文化資源形態多樣,包括紅醫人物、紅醫故事、紅醫文物、紅色醫院舊址等,蘊含著極其豐富的紅醫精神,是一種歷久彌新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在醫學生思政課中融入紅色衛生文化資源、開展紅醫精神教育具有重要價值和作用。紅色衛生文化資源的融入使思政課教學素材更加豐富,使教學更加有血有肉,更有感染力、親和力、吸引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1.2""有利于創新教學形式和方法
傳統思政課的滿堂灌式教學方法從理論到理論的空洞說教、從老師到學生的單向灌輸、大水漫灌式的講解曾嚴重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學生的到課率、抬頭率和認同度極低。在醫學生思政課中運用紅色衛生文化資源,融入紅醫精神教育,開創思政課教學形式和方法改革新路徑,拓展教學方式方法,增強教學效果。將紅色衛生文化資源融入醫學生思政課中,主講教師必須采用系列新的教學形式和方法。通過講紅醫故事、演紅醫話劇、看紅醫視頻、聽當代紅醫專題報告、訪紅色衛生遺址、觀紅色衛生史博物館等多種形式使思政課真正鮮活起來。醫學生在多樣化的教學過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逐漸接受和認同紅醫精神。紅色衛生文化資源的多樣形態和載體決定將其融入教學時教學形式的靈活多樣,以充分發揮其在育人方面的價值和作用。
1.3""有利于傳承和培育紅醫精神
教育要解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上,紅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3]。在革命斗爭的艱苦歲月,廣大紅色衛生工作者忠于黨的事業,懷抱堅定的理想信念,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救死扶傷,披荊斬棘,開拓創新,最大限度保障革命戰士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衛生健康,他們是后輩醫者學習的榜樣。在和平建設時期,同樣涌現出大量醫術精湛、品德高尚的紅色衛生工作者。感人至深的紅醫故事、歷歷在目的紅色衛生文物和紅色醫院舊址遺存見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色衛生事業的發展歷程,蘊含著寶貴的紅醫精神。在醫學生思政課中充分發掘并利用紅色衛生文化資源,開展紅醫精神教育,不但能夠實現思政課的一般性目標,也能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實現對醫學生教育的特殊性目標,傳承和培育紅醫精神,培養又紅又專、德技雙馨的醫學人才。
2""紅醫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內在邏輯
2.1""理論上的同質性
紅醫精神和思政課在內容上具有同質性。其一,二者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文化成果。二者既秉持相同的無產階級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又都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現代化建設、改革實踐相結合的文化創新成果。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線,集中闡述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創新理論。紅醫文化和紅醫精神作為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文化創新結晶,盡管表現形態有一定差異,但二者的精神淵源和文化特質相同。其二,二者都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既是紅醫精神的重要思想源泉,又是思政課的理論淵源之一。無論是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還是紅醫精神強調以人為本,都是對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2.2""實踐上的可行性
將紅醫精神融入思政課不但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而且在實踐上也具有可行性。其一,這符合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方針。紅醫文化和紅醫精神體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醫療衛生領域的光榮傳統和紅色血脈。“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4]。其二,紅醫聯盟的成立為兄弟院校開展紅醫精神的研究和傳承提供合作平臺,也為各學校思政課教師開展紅醫精神教育提供互相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其三,思政課教師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職業情懷為開展紅醫精神教育提供不竭的干勁和動力。擁有教書育人的職業使命和熱忱,就會有干好工作的切實行動,用紅醫精神教育和引導學生便是一種自發的工作。
2.3""教育對象上的適恰性
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針對性。紅醫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紅醫精神內涵豐富,既有普遍適用的共性精神,如政治堅定、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勇于開創等精神內容,又有只針對醫務工作者的專業職業精神,如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等精神品格。將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思政課可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有的放矢地對醫學生進行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和職業價值觀教育,讓新一代醫學人繼承和弘揚先輩的光榮傳統。將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思政課,用醫學前輩的感人事跡和歷史故事教育并感染學生,在醫言醫,可讓醫學生有更深切的感受,增加教育的親和力。概而言之,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思政課,在教育對象上具有適恰性。
3""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思政課的實踐路徑
醫學院校將紅醫精神融入思政課,應根據課程特點,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探索多種可能的實踐路徑,努力實現教學目標。
3.1""找準內容契合點
要將紅醫精神融入思政課,必須找準內容的切入點,尋找契合之處,使融入過程自然順暢,而不是生硬強塞,造成學生思路不連貫,思維跳躍,顯得突兀。以將紅醫精神融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為例,筆者認為在2023年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材中的以下章節處融入紅醫精神教育較為適宜:其一,在第1章第2節“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部分,在闡述實事求是觀點時,可用蘇區衛生機關根據調查研究確定重點防治的傷病種類等事例說明在蘇區衛生工作中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精神。用依靠蘇區群眾開展衛生防疫運動等事例說明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其二,在第2章第3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部分,闡述開創革命新道路的時候,融入開創紅色衛生事業的歷史事跡,講述艱難的創業過程,闡述紅色醫生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精神;其三,在第6章第2節“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部分,在講授精神文明建設內容時,通過介紹紅色衛生史和紅醫事跡,闡述蘊含在其中的價值觀和精神品格;其四,在第7章第2節“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部分,通過講述紅色衛生工作者在艱難困苦條件下選擇中國共產黨,忠貞不渝地跟中國共產黨走的事例,如傅連暲舍家為革命的故事,揭示紅色衛生工作者堅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在融入紅醫精神教育過程中,一定要找到紅色衛生文化資源與思政課教材的契合點和連接點。
3.2""講好紅醫故事
紅醫故事是在中國革命、現代化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圍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色衛生事業的創辦、發展與紅色衛生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而產生的感人至深的事跡,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教學素材。把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思政課,必須講好紅醫故事,培養教師善講故事的能力。其一,必須精選紅醫故事。故事要有典型性,能夠代表紅醫的事業追求和價值選擇。情節要曲折生動,跌宕起伏,這樣才能扣人心弦,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故事要鮮活有趣,不能老生常談。時代在發展,當代紅色衛生工作者身上不斷有新故事發生,要善于發現新故事,選取新故事,并盡可能選用身邊新的紅醫故事,這樣學生會更感興趣。選取的故事材料要語言精練優美,言簡意賅,微言大義。其二,要練就嘴上功夫,講述要出彩。有好的紅醫故事,還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講述要精彩,要抑揚頓挫,飽含感情,以情感人;要擺事實,講道理,有理有據,讓人信服;要語言流暢,表述暢達。要結合學生情況取舍材料,加強講述的針對性。為將故事講述出彩,還要對故事材料進行二次加工,錘煉語言,善用修辭。適當運用修辭手法可增強演講的效果,如排比能增強氣勢,對比和夸張能形成強烈反差,比喻能使表達更加形象生動。對一些有教育意義但平鋪直敘的故事材料,可進行再加工,開發其教育價值。為使講述出彩,有必要在課前預演預練,探索增強效果的方法。其三,要深挖故事背后蘊含的豐富精神內涵。講故事不是目的,目的是要通過紅醫故事揭示其所蘊含和彰顯的政治立場、價值取向和精神品格,并以之教育學生。教師在講述紅醫故事后,或自己抽絲剝繭、條分縷析地闡釋清楚其背后的精神內涵,或通過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3.3""拓展融入渠道
紅醫精神融入醫學生思政課,除要抓住課堂教學主渠道外,還應拓展融入渠道,多管齊下,形成合力,才能獲得更加扎實的教育效果。本研究認為應拓展以下渠道:其一,開展相應的實踐體驗活動。一切真知均發源于直接經驗[5]。思政課中要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作用,做好紅色衛生史方面的實踐教學。贛南位于原中央蘇區地域內,有著豐富的紅色衛生文化遺跡。可帶領醫學生就近參觀當地的紅色醫院舊址、紅色衛生史博物館等,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感受紅醫精神的魅力;可帶領醫學生參觀訪問當代紅醫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讓學生體會當代紅醫的可貴精神品格;也可組織相應的調查活動,在活動中鍛煉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其二,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宣傳紅醫精神。在互聯網時代,應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紅醫精神教育。在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可設置紅醫故事專欄,宣傳紅醫事跡和紅醫精神;可利用虛擬仿真技術,把實體的紅色衛生史博物館、紀念館、紅色醫院舊址等搬上網絡教學平臺,方便醫學生隨時參觀訪問;可在網絡教學平臺開設紅醫講壇,把有關紅醫精神的專題宣講報告視頻上傳,使其發揮長久的教育作用。在紅醫文化資源缺乏的醫學院校,可利用虛擬仿真技術,構建虛擬實踐基地,彌補線下資源的不足。其三,將紅醫精神教育融入校園文化活動。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巨大影響[6]。講授思政課的教師要積極參與校園文化的創建活動,把紅醫精神教育融入其中。可與宣傳部門合作,利用校園宣傳欄、廣播、校報等宣傳陣地推出宣傳紅醫故事與紅醫精神的節目和專欄;可與校團委等部門合作,開展紅醫故事演講比賽、紅醫話劇演出、傳承紅醫精神主題征文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在各種校園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其四,將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結合起來,幫助非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紅醫精神教育。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人民網."習近平江西考察之行特意囑托這些事[EB/OL].(2019-05-23)[2024-10-27].http://news.cctv."com/2019/05/23/ARTIYb6Yb3UEq8PtqwMZFCG4190523."shtml.
[2] 周金堂."革命傳統教育概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 習近平."貫徹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N]."解放軍報,"2014-12-16.
[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5]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何國山."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良好品質培養關系辨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5):"82.
(收稿日期:2024–08–07)
(修回日期: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