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問題視角下特殊學生教育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文章嘗試從優勢賦能的角度出發,結合實際工作的成功案例探討特殊學生的有效教育策略,同時將優勢賦能的有效教育策略向家庭教育延伸,充分發揮特殊學生的優勢與潛能,減少心理無力感,達到長善救失、有教無類的目的。
關鍵詞:中職;優勢賦能;特殊學生;教育策略
特殊學生是一個含有多重意義的名詞,包含了學習或行為困難的、生理上有障礙、感官有缺陷的學生及資賦優異和有特殊才能的學生。今天討論的特殊學生,是指中職的輕度智障與自閉癥學生。在接觸特殊學生后,你會發現他們的特殊性,都能在認知能力、溝通能力、行動能力等方面找到表現各異的障礙特征。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因糾正他們的特殊行為問題、情緒問題,弄得焦頭爛額。這不僅影響學生的積極性,還會花費教師大量的精力卻收效甚微。國外有學者認為優勢賦能是個體自身心理感知的過程,運用相關策略給予個體優勢賦能,可以促進個體向積極方向發展,達到發掘潛能,發揮優勢的目的。那么,嘗試從優勢視角的角度出發,結合實際工作中已有的成功案例探討特殊學生的有效教育策略,同時將優勢策略模式向家庭教育延伸,發揮特殊學生的優勢,達到長善救失、有教無類的目的。
一、問題視角下特殊學生的教育問題分析
(一)強化問題出現的頻率
在面對特殊學生時,由于他們有著不一樣的缺陷,我們經常會把關注的焦點放在障礙、缺陷、能力不足、情緒問題、行為問題等的異常表現上。那么,這種只關注“不會”,而不去看他們“會”什么,會導致我們想辦法去糾正問題。可是,如果糾正的方法不正確,反而帶來反效果,強化了問題出現的頻率。
(二)標簽帶來的負面影響
標簽往往會讓人聯想學習困難是一個學生與生俱來的問題所造成的結果,因而會讓人認為無須對他做系統化的評量及轉換教學方法。于是,教師會對特殊學生有著較低的學習期待,也會對他有較少的要求,這樣反而造成他在這方面的表現不佳,從而缺失了習得正向行為的機會。
(三)使學生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過多的干涉特殊學生的問題會讓教師指責、嫌棄學生,這不僅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造成他們焦慮、緊張的心理,對生活充滿無助感,而且還會引起同學對他們的拒絕與嘲笑,使他無法較好地融入集體生活,適應社會的要求。
二、優勢賦能視角下教育策略的研究意義
優勢賦能的意義在于可以減輕無能感、無力感,增強對生活的意義,增加工作的信心。有研究表明,優勢賦能有助于培養青少年的批判思維和批判意識,使其形成準確的自我角色定位,增強對生活的控制感,減少越軌行為等。那么,優勢賦能理論是一種看到人的潛能與可能性的理論。運用優勢賦能視角對特殊學生進行教育,研究有效的教育策略,有利于保護特殊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并能更好地利用自身優勢和身邊的有效資源。
三、優勢賦能視角下特殊學生的教育策略運用
(一)優勢賦能的基石——發現優勢,了解學生
“你說,我記”成為兩個老師包班的重要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觀察。在觀察、記錄、分析的過程中,筆者總能找到一些行為發生與變化的規律,也會找到適合特殊學生的學習方法。班上的小樂是自閉癥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經常自言自語。一開始,筆者想盡了辦法來控制他的不良行為,結果都不行。筆者開始反思,如果方法不行,那是否說明對他的了解還不夠?如果方式不適合,那是否說明,關注的焦點不準確?于是,筆者放下一切假設,靜下心觀察,把小樂自言自語的頻率、神態、情緒狀態、發生時的課堂情境等一一觀察記錄下來。就是這樣,時間久了,記錄的內容豐富了,筆者開始發現小樂的一些學習規律:1. 他看似心不在焉,但筆者講的內容,他能理解并能接收;2. 他也存在一些安靜的片刻,雖然短暫,但可以專注;3. 原來自言自語是他排解苦惱、自我放松的重要方式。
(二)優勢賦能的重點——分析優勢,教育個別化
特殊教育最首要的工作在于設計有目的性的介入方案,以消除或克服學生從學校和社會中獲得成就的阻礙。一開始,特殊學生吸引我們的就是那些怪異的行為方式、奇怪的語言邏輯、學不來的風趣。但當我們撥開眼前的云霧,我們發現無論是哪個特殊學生,哪怕是同一類群體,都擁有著特殊的優勢。那么,對特殊學生進行詳細的個別化教育計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發展狀況,而且可以詳細地分析學生的優勢、劣勢,并根據優勢設計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相關課程,幫助學生發展,達到有目的的介入,為他參與學習而獲得成就提供助力,并消除不必要的阻礙。小樂的優勢包括:1. 理解力較好;2. 記憶力較好;3. 詞匯量較豐富;4. 反應較快;5. 認知能力較好。
(三)優勢賦能的關鍵——運用優勢,強化行為
特殊學生經常會伴隨著多種的問題行為,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在問題行為上,就會忽略了正向行為的形成。糾正,往往無法讓特殊學生知道下一步該怎么做,而特殊教育的其中一個任務就是要為特殊學生提供有目的性的、功能性的學習內容。那么,當他學會了一個技能,我們就應該給予及時的強化,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其成長上。筆者發現了小樂的“胡言亂語”是一種自我放松的表現,當他焦慮時、緊張時、不耐煩時、興奮時,都會“胡言亂語”。于是,筆者開始拋開對小樂奇怪語言的關注,忽視他的胡言亂語,把焦點放在如何發揮他的優勢上,當出現一個正向行為時,筆者就及時強化,慢慢地,他開始可以安靜地坐半個小時。
(四)優勢賦能的補償性介入——創造優勢,滿足需要
補償性介入專注于教會特殊學生替代的技巧,好讓個體不因其障礙也可以執行他的工作?!敖虩o定法”,對于教育特殊學生來講,更是非常重要的嘗試。我們堅持,學生學不會,并不是他的問題,而是教學的方法出現了問題——不適合他!那么,如何才能為他們創造優勢,筆者根據不一樣的課程、學生不一樣的障礙特征,創新了許多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他們重拾學習的自信。
1. 輔助工具開發。在上面點課時,針對特殊學生對形狀、份量、大小等的認知能力的缺陷,我們設計了不同的輔導工具,包括形狀框、份量冰格、大小格子、標簽配對紙等,有利于幫助學生完成不同環節的學習。小樂很喜歡上中式面點的課,每次做花卷、合桃酥,他都能參與。但在操作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小樂對面點的形狀、份量、大小等無法作出準確的把握。每次到這些步驟,他就緊張得開始自言自語。但是,通過使用輔助工具,他開始可以操作一種面點的所有步驟了。這時,他自言自語的情況減少了,專注的時間就增加了。
2. 朗朗上口的口訣。理論知識的識記常常會成為特殊學生的共同難題,因為他們的理解力、記憶力較差,邏輯思維能力較弱。那么,筆者大膽假設,在某些學習上,嘗試用不一樣的方式——口訣,記住相關的內容。計算機一級證考試和中式面點師考試,理論題占有一定的比例。雖然小樂的記憶力相對比較好,但他難以專注。筆者想到他喜歡唱歌,于是,筆者將理論知識編成朗朗上口的口訣,嘗試讓小樂來唱。結果,他非常喜歡讀口訣。后來,又將口訣變得更口語化,讓他在輕松幽默的氣氛中學習知識。結果,其他自閉癥學生和智障學生也輕松地記住了大部分的理論題。
3. 工作分析法。特殊教育里的工作分析法,就是把學習的任務切分為不同的小單位,分部分、分步驟地進行學習的教學方法。在計算機一級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把一套題拆分為幾個部分,把一道題拆分成數十個操作步驟。當學生完成一個步驟的學習時,及時給予強化,再進行下一個步驟的學習。當學生完整地把一道題目做下來后,再重新復習,最終達到讓學生掌握一道題的所有操作步驟的目的。在面點課與烘焙課的學習,筆者也是用這種工作分析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四、延伸
優勢賦能視角下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學習上獲得了較好的效果。那么,與家長溝通聯系,讓家長也用同樣的教學策略模式來培養學生,使學生的進步更大。對于小樂的“胡言亂語”,家長也表示相當的無奈,媽媽更是經常因為孩子的這一怪異行為與他起沖突。筆者經常家訪,并幫助家長分析小孩的行為原因,讓家長明白,這是他的特點,要學會忽視“胡言亂語”的怪異行為,關注他的正向行為。為了使學校的發現、成效在家里復制,讓家校形成合力,筆者成立了“監督小組”,讓同學監督他的學習,家長鼓勵他的正確行為,他開始在家也能形成好習慣。
五、小結
關注問題的視角,只能使特殊學生知道什么不好、什么不能做,卻無法讓特殊學生知道該如何做、怎樣做。而關注優勢賦能的視角,不僅可以發掘學生的潛能,而且可以使學生充滿信心地習得相關的技能與新的行為模式,達到“有事可做,有能力完成”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謝明.維果茨基與皮亞杰關于兒童發展理論對特殊教育實踐研究的指導意義初探[J].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07(02).
[2]趙小霞.論特殊兒童社會化的社會工作介入——基于通用過程模式運用的分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7).
[3]趙明思.優勢視角: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新模式[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3(08).
[4]趙羅英.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的“優勢視角”模式[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