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發展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要方向,小學體育課程作為培養小學生身體素質的主要渠道,要主動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轉變傳統技能訓練的教學模式,創新應用游戲化教學手段,打造趣味化的體育課堂,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價值和應用要點,最后提出了幾點教學策略,旨在實現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游戲化改革,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體育游戲
一、引言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為主要方向,應用高強度體能訓練方法,但這也導致學生的運動興趣較低,直接影響了體育教學效果。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創新體育課堂教學方法,要從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的角度出發,優化游戲教學模式,將體育游戲與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相融合,構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運動興趣的同時。使學生經歷學中玩、玩中學的過程,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探索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途徑是當前體育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
二、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利于豐富體育課堂形式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中,為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掌握運動技能,教師往往應用程序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經歷學習體育知識、模仿體育技能的過程,這類教學形式較為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應用體育游戲活動,將枯燥的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以學生感興趣的游戲內容呈現出來,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也能潛移默化地內化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豐富了體育課堂形式。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以完成教學任務為主要教學目標,并未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應用體育游戲,使枯燥乏味的體育運動活動更具有趣味性,同時此類游戲活動符合小學生喜歡趣味性元素的特點。在寓教于樂的游戲活動中,消除小學生對體育教學活動的刻板印象,緩解小學生的心理壓力和學習壓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要教學方向。小學體育課堂作為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小學生運動水平的主要渠道,更要以推動學生綜合發展為主要教學目標,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應用體育游戲促使小學生展開體育技能的練習與應用,同樣,體育游戲活動并非簡單的體育技能整合,例如:在團隊競技游戲活動中,學生要應用體育技能完成體育挑戰任務,同時在游戲活動中也關注學生團隊合作能力、體育競爭意識的發展。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要點
(一)考慮學生學習特點設計具有教育性的游戲活動
探索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要遵循教育性的基本原則,深入分析小學生的成長規律、學習需求以及小學體育的課堂教學目標,選擇具有教育價值的游戲內容,整合豐富的教學素材與體育教學內容相融合,在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和參與積極性的同時,完成體育課堂教學目標,落實培養學生身體素質、體育技能、體育精神的教育目的。
(二)分析體育教學目標設計典型性游戲活動
在新時代背景下,體育項目豐富多樣,體育游戲種類繁多,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應用體育游戲活動展開教學,教師就要結合體育教學目標,選擇與設計典型性的游戲活動,使游戲內容、游戲活動形式與體育教學目標相契合,進而充分發揮體育游戲活動的教育優勢,提升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
四、小學體育課堂中應用體育游戲的教學策略
(一)分析體育教學內容。融入體育游戲活動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用體育游戲活動教師要認識到游戲的選擇并非隨機的,而是要遵循體育教學目標和學生的運動水平,實現體育教學內容與體育游戲活動相融合,這就考驗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把握。教師也要發揮自身專業素養將體育知識與技能與體育游戲活動相融合,并準確把握各個游戲環節與游戲階段應達成的教學目標,以此使體育游戲活動遵循教育規律,同樣也能發揮體育游戲活動的教育價值,提升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2]。
比如:針對小學二年級學生開展跳躍技巧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分析小學生的運動能力發展水平以及學習特點,認識到二年級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較弱,且課堂注意力保持時間較短。傳統以直接傳授跳躍技巧、重復練習跳躍技能的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也影響著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小學體育課堂中融入體育游戲活動。教師深入理解與掌握跳躍技巧的教學內容。將跳躍技巧教學元素與游戲活動深度融合。例如:在本節課中。教師將民間體育游戲融入于課堂中,設計了“跳房子”的小組游戲活動。在該游戲活動中,教師向小學生講解“跳房子”游戲規則,并將本節課教學內容與游戲規則相融合,小學生需要應用單腳起跳、雙腳落地、連續跳躍等跳躍技巧完成“跳房子”游戲。在學生基本掌握跳躍動作后,教師提升了跳房子的游戲難度,例如:增加跳躍距離、變換跳躍方向等,使“跳房子”游戲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戰性。在本節課中,將枯燥的技能練習與趣味的游戲融合起來,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也能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增強學生的身體協調性與靈敏性。
(二)關注學生能力差異,設計分層游戲活動
受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的影響,小學生運動能力和體能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開展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就要關注學生的能力水平,設計分層次的游戲活動,使學生與水平相當的同伴展開游戲活動,進而降低小學生的游戲難度,減少小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壓力和挫敗感,使小學生更深刻地體會體育游戲的魅力和價值。
例如:在三四年級的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三四年級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水平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仍有身體素質發展水平較弱的學生,此時教師更要展開分層次的教學活動。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也要結合小學生身體素質發展水平的差異,開展分層次的游戲活動。例如:在足球教學活動中,教師分析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水平以及足球運動能力差異,將學生分為三組,并設計了對應的游戲活動。其中針對身體素質水平較弱和運動能力較弱的學生,設計足球場探險的游戲活動。在該游戲活動中以足球場為游戲場地,學生要按照固定的運動路線運球,同時為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教師在固定的運球路線上設置了豐富的障礙,包括體操墊、小圓錐等。在該游戲活動中,學生需要運球繞過圓錐并嘗試在體操墊上做出觸球或踢球的動作,以此提升小學生的足球基本技能水平。針對身體素質發展水平較高、運動能力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設計了足球對抗活動,以足球小英雄聯盟為主題設計迷你聯賽。在該活動中,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足球對抗,并附加特殊規則,即:團隊每完成三次精準傳球后,該團隊就獲得一次足球射門的機會。在基本規則與特殊規則的影響下,學生產生了極大的運動興趣,同樣在積極運動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不斷調整戰術方案,提升學生的運動素養。而針對具有一定運動基礎的學生,教師設計了以足球寶藏獵人為主題的游戲活動,在該游戲活動中學生需要在足球場內尋找隱藏的寶藏,并通過精準傳球和運球將寶藏運輸至指定地點,在收集一定數量的寶藏后即獲得足球貼紙或隊徽等小獎品,以此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此類分層次的游戲活動中,學生能夠與水平相當的同伴展開團隊合作與競爭對抗,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運動自信心,同樣也能使學生取得不同程度的進步與發展,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3]。
(三)引入團隊競爭機制,創新游戲活動形式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培養強健小超人,就要使學生形成團隊競爭與合作的意識。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應用游戲活動培養小學生的團隊競爭意識,要引入團隊競爭機制,設計具有挑戰性的游戲項目,并展開團隊對抗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團隊合作與團隊競爭的過程中,提升體育技能,形成團隊競爭與合作的意識,提高小學生的體育品質。
比如:在體育綜合活動中,教師設計了大比拼體育游戲活動,教師分析小學生的運動能力水平,將學生分為水平相當的五個小組,并設計多輪游戲挑戰。其中第一組游戲挑戰為跳繩接力,每一組小組成員要完成10次跳繩,在小組成員完成全部跳繩任務后,時間花費最少的小組獲勝。第二組游戲挑戰為球類接力,每組小組成員有不同的挑戰任務,學生按照自己的運動水平選擇相應的游戲任務,如:傳球、接球、射門。在本輪挑戰中,每一名學生完成游戲挑戰后記錄挑戰所用時間,用時最少的小組獲勝。第三輪游戲挑戰為接力跑,每一名小組成員完成100米的短跑,挑戰規則仍舊是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此時為增加游戲活動的趣味性,第一組跑完的小組可以在跑道上設計障礙,以此增加游戲挑戰的難度。在多輪游戲挑戰過程中,極大激發了學生游戲興趣和積極性,也提升了小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在游戲過程中,學生也能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進而培養小學生的競爭與合作的意識,實現小學生身體素質與體育精神品質的共同發展。
(四)優化游戲評價反饋,提升學生體育能力
探索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教師不僅要認識到體育游戲內容和游戲形式的教育重要性,同樣也要關注體育游戲活動的評價與反饋,開展過程性評價,評估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評估體育游戲活動效果。應用評價結果反饋學生的能力發展情況,優化體育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發展水平[4]。
比如:在明確體育游戲評價內容時,教師要結合小學體育的課堂教學目標和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發展水平,確定體育技能運用、團隊合作、意志品質等方面的評價標準。例如:在技能運用方面,教師要關注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的運動姿勢、運動熟練度、運動技能的發揮水平,以此了解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為后續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提供依據,優化體育技能教學效果。在團隊協作方面,教師關注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是否能夠積極配合團隊完成游戲任務、是否能夠主動承擔不同的游戲角色。在意志品質方面,教師要評價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是否能夠有毅力、勇氣和耐力完成游戲任務。
在明確體育游戲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后,教師要應用過程性評價方式,及時反饋學生的游戲表現,從學生表現、游戲進展和游戲成果的角度出發。比如:在反饋學生表現時,教師要使用激勵性與肯定性的評價語言,肯定學生的游戲表現,以此增強學生的游戲自信心和游戲積極性。在游戲進展方面,教師要發揮體育教學活動引導者的作用,及時調整與控制游戲開展方向。若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遇到困難與挑戰,則教師要及時介入,以推動游戲的順利進行。而在游戲成果方面,教師要及時總結學生的游戲過程,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學會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以此更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在游戲中的表現。借助此類游戲活動評價與游戲反饋,教師能夠更全面地評估學生在游戲中的能力發展情況,了解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的進步與成長,不斷優化體育游戲活動內容,促進學生身體素質與運動技能水平的提升。
五、結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應用體育游戲能夠推動教師摒棄傳統的教育理念,更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前充分調研與規劃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內容的融合方向,充分發揮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價值、豐富體育課堂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分析體育教學內容,實現體育游戲活動與體育教學的融合。教師也要關注學生的能力差異,設計分層游戲活動,推動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取得進步與發展,更要推動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引入團隊競爭機制、優化游戲評價反饋,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與個性化成長,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朱雨灝.淺談差異化游戲活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世界,2023,(11):73-75.
[2]陳寶慧.在游戲的愉悅中增強體魄——談小學體育課堂體能訓練游戲化策略[J].田徑,2023,(11):72-73.
[3]陳霞.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學刊,2023,(08):103.
[4]萬喆,殷懷剛,李錦鈺.“雙減”政策下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科技,2022,43(05):120-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