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proved desig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for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FAN MeirongXinyi People′s Hospital,Kangda Colleg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2214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FAN Meirong,E-mail:1455041072@qq.com
Keywords peritoneal dialysis;chronic kidney disease;exercise therapy;rehabilitation exercise;nursing
摘要 目的:改編腎臟復健操使其適用于腹膜透析病人。方法:總結腹膜透析病人運動的最佳證據(jù),為改編復健操提供理論依據(jù);組織專家小組會議,研討適合腹膜透析病人的運動方案,改編復健操。選取2021年12月—2022年2月在新沂市某醫(yī)院腹膜透析中心規(guī)律復診并且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病人4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改良復健操鍛煉,干預3個月后,采用生活質(zhì)量量表(SF-36)和疲乏評定量表(FAI)比較兩組病人干預后生活質(zhì)量、疲乏情況。結果:干預后觀察組病人SF-36量表得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觀察組FAI量表得分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 結論:改良復健操的應用有助于降低腹膜透析病人的疲乏感,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生活質(zhì)量。
關鍵詞 腹膜透析;慢性腎臟病;運動治療;復健操;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13.021
腹膜透析病人的體能相當于腎功能正常的同齡人群的60%,并且在開始透析后逐漸下降[1-2]。隨著透析時間延長,病情進一步惡化,逐漸喪失自理能力,不能獨立生活[3]。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身體活動能力、有氧運動能力、機體功能、肌肉力量、心血管功能和營養(yǎng)狀況[4];還可以改善認知功能,減緩認知障礙的進展[5]。腹膜透析病人的體力活動/運動臨床實踐指南明確指出,醫(yī)護人員應鼓勵腹膜透析病人增加體力活動,提高運動功能[6]。目前,臨床上還沒有專門為腹膜透析病人設計的運動項目,本研究旨在針對腹膜透析病人自身特點設計安全有效的鍛煉項目。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2月—2022年2月在新沂市某醫(yī)院腹膜透析中心規(guī)律復診并且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通過醫(yī)院倫理審查(倫理號:新沂人醫(yī)-2021-048)。納入臨床研究對象共4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研究過程中,對照組有2例病人依從性較差,未按規(guī)定完成整個過程,退出研究;1例病人研究過程中復查血鉀6.7 mmol/L,終止試驗,最終共有37例病人順利完成本研究,其中觀察組20例,對照組17例,試驗過程中無不良事件發(fā)生。兩組病人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工作狀況、家庭收入、醫(yī)療支付方式、運動階段、宗教、原發(fā)病、并發(fā)癥個數(shù)、文化程度、身高、體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腹膜透析病人復健操的改良設計
1.2.1 文獻研究
1)檢索策略:按照“6S”證據(jù)模型[7]檢索與腹膜透析病人運動相關的指南、專家共識、系統(tǒng)評價、原始研究。檢索數(shù)據(jù)庫包括:BMJ Best Practice、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美國國立指南庫(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國際指南協(xié)作網(wǎng)(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Network,GIN)、蘇格蘭校際指南網(wǎng)絡(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網(wǎng)站、英國國家衛(wèi)生與臨床優(yōu)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網(wǎng)站、循證衛(wèi)生保健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UpToDat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醫(yī)脈通、中國知網(wǎng)、萬方數(shù)據(jù)庫、維普數(shù)據(jù)庫。檢索時間從建庫至2021年11月1日,檢索語言限定為中文和英文。以中國知網(wǎng)為例,檢索式為(篇關摘=鍛煉+運動+操) AND (主題=腹析+腹透透析,持續(xù)不臥床+腹膜透析療法);英文檢索以PubMed為例,檢索式為:(\"peritoneal dialysis,continuous ambulatory\"[MeSH] OR \"peritoneal dialysis\"[MeSH]) AND (\"exercise\"[MeSH])。2)文獻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腹膜透析病人運動相關文獻;文獻類型包括指南、證據(jù)總結、系統(tǒng)評價、Meta分析、專家共識;語種限定為中文、英文;排除無法獲得全文的文獻、計劃書、會議報告及質(zhì)量評價較低的文獻。3)文獻質(zhì)量評價:專家共識和系統(tǒng)評價采用JBI循證衛(wèi)生保健中心評價標準(2016)[7]。研究人員均需接受循證研究的系統(tǒng)培訓,有一定的循證研究經(jīng)驗,2名研究人員獨立進行文獻質(zhì)量評價,第3名研究人員在他們意見不統(tǒng)一時進行判定。4)證據(jù)的提取、整合及評價:對納入文獻的證據(jù)進行提取,提取內(nèi)容包括文獻的發(fā)表時間、來源數(shù)據(jù)庫、證據(jù)類型、文獻研究主題、作者的主要觀點等。2名研究人員獨立提取證據(jù),對同類或相似內(nèi)容,進行歸類或概括,第3名研究人員在他們意見不統(tǒng)一時進行判定。證據(jù)納入的等級根據(jù)澳大利亞JBI循證衛(wèi)生保健中心證據(jù)分級及證據(jù)推薦級別系統(tǒng)(2014)[7]確定,分為1~5級,設計越嚴謹,證據(jù)等級越高(1a為最高級別,5c為最低級別),結合JBI證據(jù)推薦強度分級原則確定證據(jù)推薦級別。
1.2.2 專家小組會議
專家納入標準:考慮專家的基本條件(學歷、職稱、專業(yè)),對專家進行嚴格篩選。專家遴選條件:1)從事腹膜透析相關領域或康復醫(yī)學領域5年及以上;2)本科及以上學歷;3)中級及以上職稱;4)自愿參加本研究。專家會議主題:根據(jù)研究目的,確定本次專家小組會議的主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討論腎臟復健操對于腹膜透析病人適用性;2)確定改編腎臟復健操方案;3)對腹膜透析病人運動方案的進一步建議。實施過程:組織專家小組會議,主持人現(xiàn)場發(fā)放研究相關資料,介紹本次會議的目的、內(nèi)容和方法等。專家根據(jù)會議主題發(fā)表意見和建議,填寫專家一般資料表。會議結束后,研究人員梳理和總結專家意見,統(tǒng)一建議達成共識。
1.2.3 文獻研究結果
1.2.3.1 文獻篩選結果
通過檢索數(shù)據(jù)庫初步獲取文獻995篇,其中EMbase 392篇,Web of Science 208篇,PubMed 39篇,the Cochrane Library 3篇,萬方數(shù)據(jù)庫89篇,中國知網(wǎng)169篇,維普數(shù)據(jù)庫26篇,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69篇。經(jīng)過EndNote和人工去重,剔除173篇,閱讀文題、摘要剔除文獻791篇,閱讀全文剔除文獻26篇,最終納入文獻5篇[8-12],其中4篇為系統(tǒng)評價及Meta分析,1篇文獻為專家共識,納入文獻特征見表1。
1.2.3.2 納入文獻質(zhì)量評價結果
本研究納入1篇專家共識、4篇系統(tǒng)評價及Meta分析,專家共識評價除條目6為“否”,其余均為“是”,文獻質(zhì)量較高予以納入;4篇系統(tǒng)評價及Meta分析均設計完好,研究嚴謹,整體質(zhì)量較高,予以納入。
1.2.4 證據(jù)匯總結果
由2名經(jīng)過循證護理培訓的專科腹膜透析人員,獨立閱讀納入的文獻,共提取16條證據(jù),最終歸納運動類型、運動時間、運動強度、運動頻率、停止指征5個方面共16條證據(jù)。證據(jù)匯總結果見表2。
1.2.5 專家會議結果
本次專家會議共有14名專家參加,年齡(41.5±9.7)歲;工作年限(16.35±6.66)年;碩士5人,本科9人;高級職稱9人,中級職稱5人;專業(yè)方向:腎內(nèi)科腹膜透析醫(yī)學專家5人,康復科醫(yī)學專家3人,慢性管理專家1人,腹膜透析護理專家2人,腎內(nèi)科護理專家3人。專家的權威程度以權威系數(shù)(Cr)表示,專家對方案的判斷依據(jù)以Ca表示,專家對問題的熟悉程度以Cs表示,Cr=(Ca+Cs)/2,Cr≥0.70為可接受值。專家Cr=(0.886+0.914)/2≈0.900。在腎臟復健運動療法基礎上,根據(jù)現(xiàn)有最佳證據(jù),結合臨床實踐經(jīng)驗,專家建議腹膜透析病人每周進行3次或4次,每次30~60 min的有氧運動;每周不低于2次抗阻訓練;建議從低強度運動過渡到中等強度運動;建議開始運動前先做熱身操;為了防止腹膜透析管漂管,不建議腹膜透析病人做平臥位時腹部運動,如臥位抬臀。具體內(nèi)容如下。
1.2.6 改編復健操
1.2.6.1 熱身操
1)顛腳:動作持續(xù)10~15 s,5 s慢慢抬起腳跟,5 s慢慢放回地面,重復5~10次。2)抬腿:5 s慢慢往前抬起一邊的腳,5 s慢慢彎曲膝蓋往上抬,重復5~10次,換另一邊。3)舉手:5 s慢慢抬起兩邊手臂,5 s慢慢把兩邊手臂放下來,重復5~10次。4)半蹲:5 s小幅度彎曲膝蓋,5 s回到原來的姿勢,重復5~10次。
1.2.6.2 健步走
每日20~60 min,每周3~5次。
1.2.6.3 抗阻運動
1)單腳站:維持1 min,換另一邊做一樣的動作,以上動作為1組,每日3組。2)深蹲:邊慢慢彎曲膝蓋往下蹲3~5 s,一邊吸氣一邊伸直膝蓋回到原本的姿勢3~5 s,重復5~10次,以上動作為1組,每日3組。3)膝靠胸:腿靠近胸部3~5 s,靜止1 s,回到原本的姿勢3~5 s,換另一側做同樣的動作,重復5~10次,以上動作為1組,每日3組。4)抬臀:抬起臀部3~5 s,靜止5~10 s,慢慢放下臀部3~5 s,重復5~10次,以上動作為1組,每日3組。
1.3 干預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住院期間維持原有的護理健康宣教內(nèi)容,發(fā)放腹膜透析健康手冊,護士每日進行生命體征測量,檢查腹膜透析管情況。每天進行20 min的健康教育,包括腹膜透析導管的維護、每日出入量的記錄、如何合理搭配膳食以及鼓勵病人運動等。出院后病人維持原有的運動鍛煉習慣,護士按照科室計劃,按時進行電話或微信隨訪。
觀察組干預方法: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改良復健操鍛煉,病人入院前3 d,由腹膜透析中心護士,對病人進行復健操的指導,病人在住院期間即學會鍛煉方法,出院后,根據(jù)制定的鍛煉計劃,按時完成。鍛煉每周3次或4次,每次30~60 min,每次開始運動前,評估病人身體狀況,有高血壓病史的病人鍛煉前測量血壓,要求血壓不超過180/110 mmHg,不低于90/60 mmHg,檢查腹膜透析管是否固定妥當,出口處是否有滲血、滲液、紅腫壓痛等情況,無特殊情況開始鍛煉。此項內(nèi)容住院期間由護士完成,出院后由病人完成。
1.4 效果評價
干預3個月后,采用生活質(zhì)量量表(SF-36)和疲乏評定量表(FAI),比較兩組病人干預后生活質(zhì)量和疲乏情況。SF-36是一種常用的評估個體生活質(zhì)量的工具,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系數(shù)gt;0.8,包括生理功能、身體疼痛、身體角色功能、總體健康感覺、社交功能、情感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生活滿意度8個維度,共36個條目[13]。得分gt;117分定義為生活質(zhì)量良好,得分為72~117分定義為生活質(zhì)量中等,得分lt;72分定義為生活質(zhì)量差。FAI是一種用于評估疲勞感的自評量表,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系數(shù)gt;0.9,由13個問題組成,涵蓋了疲勞的頻率和嚴重程度、疲勞的影響范圍、疲勞與情緒的關系、疲勞的起始時間和持續(xù)時間等方面的內(nèi)容,用于測量疲勞的頻率、嚴重程度、影響范圍以及疲勞對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14]。該量表使用方法簡單,容易完成,提供了可靠和有效的疲勞評估結果,可用于評估各種疾病引起的疲勞癥狀。FAI得分lt;4分表示無疲乏,4分為一般性疲乏,5分為中度疲乏,≥6分為重度疲乏。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Excel軟件錄入數(shù)據(jù),為確保數(shù)據(jù)錄入準確無誤,一人錄入,一人核對。采用SPSS 21.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 描述,行t檢驗;偏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M(P25,P75)]表示,行秩和檢驗;定性資料采用例數(shù)、百分比(%)描述,行χ2檢驗。
2 結果(見表3)
3 討論
3.1 改良復健操運動項目適用于腹膜透析病人
運動可以減緩慢性腎臟病的疾病進展,提高病人的軀體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降低腹膜透析病人的死亡率[15]。研究顯示,游泳可能會導致透析管感染[15],復健操可以在家中也可在戶外進行,不需要進行水中鍛煉,可以規(guī)避此類風險。復健操鍛煉可以采用拉伸彈力帶、拮抗自身重力等方式進行抗阻訓練,和舉重相比,通常不會增加腹內(nèi)壓力,避免給腹膜透析病人造成不良后果[10-12]。復健操的部分動作與太極、八段錦等中國傳統(tǒng)鍛煉項目相似[16],可以提高病人的肢體靈活性和柔韌性。改編復健操將不同的鍛煉方式聯(lián)合起來,而不是只做某一種方式的鍛煉,能夠達到多種鍛煉效果。
3.2 改良復健操鍛煉強度適合腹膜透析病人
人體在進行高強度運動時,需要更多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肌肉、心臟、肺等器官需要更多的血液供應,腎臟血液分配相應減少,可能導致腎小球濾過量下降,進而影響腎功能。腹膜透析病人進行復健操鍛煉時使用主觀疲乏感覺評分為11~13分[17],是適合腹膜透析病人的運動強度。基礎功能較差的病人,可以先從低強度熱身操開始,逐漸過渡到有氧運動,增加運動強度,從而改善機體功能。熱身操可以每天進行,有氧運動時間為每周3~5 d,抗阻運動時間為每周不少于2 d,每次30~50 min。在進行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時,人體會產(chǎn)生不同的代謝產(chǎn)物,對肌肉組織的修復和再生產(chǎn)生影響。因此,腹膜透析病人應避免在同一天進行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對于基礎功能差的病人,可以分時間段進行運動,如上午運動15 min,下午運動15 min,從而達到累計目標時間。
3.3 改良復健操能夠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減輕病人疲乏感
除了疾病影響因素外,腹膜透析病人需要定期進行透析治療,包括透析液交換、管路維護、飲食管理、用藥管理等,給病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壓力。改良復健操鍛煉可以提高病人的身心健康水平,通過戶外運動,增加社交互動的機會,有助于增強社會支持,提高自信心和幸福感。與徐蕓等[18]研究結果相同,改良復健操能夠降低腹膜透析病人的疲乏感,提高生活質(zhì)量。
4 小結
腹膜透析是治療慢性腎衰竭的一種方法,與血液透析相比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病人可以在家中進行治療,靈活性更高,透析效果更穩(wěn)定。對于需要長期透析治療的病人來說,腹膜透析可以成為他們的首選治療方式。此外,腹膜透析相對于血液透析而言,對病人的心腦血管系統(tǒng)和骨骼代謝系統(tǒng)的保護更好,受到腹膜透析病人的青睞。腹膜透析也有一定的缺點,由于需要頻繁更換透析液和日常攜帶透析管,導致部分病人活動受限,或者擔心活動會導致不良后果,身體活動減少,身體功能退化。本研究根據(jù)腹膜透析病人疾病特點,檢索循證醫(yī)學的證據(jù),設計腎臟復健操,應用于腹膜透析病人中,為醫(yī)護人員指導腹膜透析病人運動提供參考。本研究臨床試驗部分樣本量較少,后續(xù)研究可以擴大樣本量,設計嚴謹?shù)碾S機對照試驗,驗證改良復健操對腹膜透析病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影響。
參考文獻:
[1]MORISHITA S,TSUBAKI A,SHIRAI N.Physical function was related to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dialysis[J].Hemodialysis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ome Hemodialysis,2017,21(4):483-489.
[2]ROSHANRAVAN B,GAMBOA J,WILUND K.Exercise and CKD:skeletal muscle dysfunc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xercise to prevent and treat physical impairments in CKD[J].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2017,69(6):837-852.
[3]ISNARD-ROUCHON M,WEST M,BENNETT P N.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for people receiving peritoneal dialysis:why not?[J].Seminars in Dialysis,2019,32(4):303-307.
[4]WILKINSON T J,MCADAMS-DEMARCO M,BENNETT P N,et al.Advances in exercise therapy in predialysis chronic kidney disease,hemodialysis,peritoneal dialysis,and kidney transplantation[J].Current Opinion in Nephrology and Hypertension,2020,29(5):471-479.
[5]臧銘,蔣佳慧,郭瑋.不同運動鍛煉方式延緩認知老化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24):5778-5782.
[6]張帆,廖婧,黃柳燕,等.《腹膜透析患者的體力活動/運動》臨床實踐指南解讀[J].護理研究,2022,36(12):2074-2077.
[7]胡雁,郝玉芳.循證護理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8:36-108.
[8]CLARKSON M J,BENNETT P N,F(xiàn)RASER S F,et al.Exercise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objective physic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kidney disease on dialys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Renal Physiology,2019,316(5):F856-F872.
[9]THANGARASA T,IMTIAZ R,HIREMATH S,et al.Physical activity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peritoneal dialys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anadian Journal of Kidney Health and Disease,2018,5:2054358118779821.
[10]AFSAR B,SIRIOPOL D,ASLAN G,et al.The impact of exercise on physical function,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J].International Urology and Nephrology,2018,50(5):885-904.
[11]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康復醫(yī)師分會腎康復專業(yè)委員會,馬迎春.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病患者運動康復的專家共識[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9,35(7):537-543.
[12]BOHM C,SCHICK-MAKAROFF K,MACRAE J M,et al.The role of exercise in improving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in individuals on dialysis:a scoping review[J].Seminars in Dialysis,2019,32(4):336-350.
[13]王港,袁移安,黃基立,等.SF-36量表在評估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zhì)量中的應用[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8,18(102):107-108.
[14]SCHWARTZ J E,JANDORF L,KRUPP L B.The measurement of fatigue:a new instrument[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1993,37(7):753.
[15]UCHIYAMA K,WASHIDA N,MORIMOTO K,et al.Effects of exercise on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itoneal dialysis:a post-hoc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herapeutic Apheresis and Dialysis,2020,24(6):668-676.
[16]林基偉.八段錦對腹膜透析患者臨床療效影響的非隨機對照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7.
[17]苗璐,田劭丹,李加葵,等.癌癥相關性疲乏評估量表研究進展與應用[J].中國全科醫(yī)學,2022,25(21):2686-2690.
[18]徐蕓,張偉,江守偉,等.有氧運動結合抗阻運動對化療期腫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zhì)量干預效果的Meta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23,38(5):424-430.
(收稿日期:2023-10-23;修回日期:2024-04-07)
(本文編輯張建華)
基金項目 南京醫(yī)科大學康達學院科研發(fā)展基金課題,編號:KD2022KYJJZD112;徐州市衛(wèi)生健康委科技項目,編號:XWKYHT20230004
作者簡介 范美榮,主管護師,碩士,E-mail:1455041072@qq.com
引用信息 范美榮.腹膜透析病人復健操改良設計及臨床應用[J].循證護理,2024,10(13):2398-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