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近年來,傳統文創的開發持續升溫,相關文創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促進了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表明傳統文創產品開發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省作為實至名歸的文化大省,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鑒于此,從山西傳統文化中汲取創作靈感和元素,并將其融入文創產品中具有現實意義,“晉在眼前”項目應運而生。方法:本項目精心研發了各具特色的三大主題系列產品。生活實用類產品注重實用性、平民化和生活化;旅游紀念產品強調獨特性、紀念性、唯一性和便攜性;文化娛樂衍生產品通過純手工打造,極具觀賞性和收藏價值。結果:如今已成功推出多個引人矚目的文創產品系列,如“晉在咫尺”辦公用品系列、“日晉斗金”飾品掛件系列、“情布自晉”旅游紀念品系列、“開拓晉取”晉商文化系列、“晉享太平”民俗民風系列、“晉水樓臺”佛教建筑文化系列以及“根晉一步”根祖文化系列產品。結論:“晉在眼前”項目不僅展現了山西深厚的文化積淀,增強了民眾的文化自信,還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也帶來了更多的市場機遇和可能性。該項目的成功推進,為山西省開辟了新的文化傳承與創新路徑,為人們更深入地了解和領略山西文化的獨特魅力提供了契機。
關鍵詞:山西;傳統文化;文創產品
中圖分類號:G124;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11-0-03
山西有“三大精神”與“五種傳統文化”,其中“三大精神”分別是呂梁精神、太行精神、右玉精神,“五種傳統文化”分別是炎帝農耕文化、堯舜德孝文化、關公忠義文化、能吏廉政文化和晉商誠信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呂梁考察工作時強調,“革命戰爭年代,呂梁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呂梁精神。我們要把這種精神用在當今時代,繼續為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與此同時,要全面挖掘和利用豐富多樣的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持續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入探究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打造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創產品。
1 傳統文化創意產品的概念
文化創意產品,是指與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所有制品(服務)的組合[1]。在發揮原有商品用途的基礎上,融入文化創意,豐富傳統商品的文化內涵。簡單來講,文創產品可分為一般文創產品與傳統文化創意產品。一般文創產品基于流行藝術,針對產品的材質、色彩、形態進行創意設計;而傳統文化創意產品則將重點放在傳統文化的表達上,更加注重文化內涵,在將商品功能與傳統文化元素相結合的同時,兼具使用功能與文化體驗。
當前,傳統文化創意產品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文創產品相比以往已有顯著進步。然而,當下諸多文創產品價格偏高、實用性偏低,文化與產品的結合顯得頗為生硬。隨著人們物質生活需求得到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漸提升,對具有文化傳播功能的文創產品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人們對其的關注與發掘熱情高漲。在此背景下,傳統文化創意產品受到更廣泛的關注。
2 傳統文化創意產品的特點
文創產品是將文化創意與產品相結合,核心在于創造力。與此同時,文創產品不能只具備實用價值,還應兼具傳承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軟實力等功能。這要求文創產品設計師在追求美感的同時,將文化自覺、民族精神等融入文創產品中,以更好地走向市場。
2.1 文化與商品屬性的統一
論及文化,狹義上指社會群體、個人的受教育程度;從廣義上來看,“文化主要是指人類活動的模式以及強調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號化架構”[2]。就產品屬性而言,傳統文化創意產品兼具文化屬性和商品屬性。其中文化屬性指的是從傳統文化中汲取設計靈感,更注重情懷展現;而商品屬性則指以獲得經濟利潤為目的,所生產出來的以消費為導向的文化商品,借由商品實現文化變現。
2.2 消費與體驗的統一
從產品功能上來說,傳統文創產品已不再局限于觀賞之用,而是致力于拉近傳統文化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達成產品功能性與文化體驗性的融合,從而變得更貼近人們的生活,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消費者只有仔細觀察、親身使用和體驗,才能了解文化創意產品的關鍵屬性,并引發精神共鳴。由此可見,消費與體驗的統一對文化創意產品來說至關重要。
2.3 產品營銷與文化傳播的統一
當前,產品營銷與文化傳播相結合的形式得到了廣泛應用,產品銷售渠道也進一步拓寬。這種模式不僅提高了產品銷量,還豐富了消費者的文化體驗,在獲取產品銷售利潤的同時強化了文化傳播效果。
3 傳統文化在文創產品中的應用
縱觀我國傳統文化創意產品,故宮文創產品可謂個中翹楚。故宮文創產品已涉足實體產品和內容產品等多個方面。其中,實體產品往往具備實用價值,如鑰匙扣、文具、服裝等;而內容產品則是指利用新媒體平臺,打造新媒體團隊,設計的動漫作品等。
山西文化底蘊深厚,其文創產品設計要以加強山西文化傳承與創新為目標,將藝術與技術有機結合,增強山西傳統文化創意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文化傳承和創新。
3.1 “晉在咫尺”辦公用品系列
“晉在咫尺”辦公用品系列設計靈感來自世界文化遺產云岡石窟和五臺山的標志性建筑,并且與佛教建筑文化有機結合,在保證實用性的同時,彰顯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鍵盤設計將云岡石窟形態各異的小佛像與按鍵有機結合(見圖1),白塔筆筒臺燈則從五臺山白塔中汲取臺燈造型靈感,并將周邊建筑元素融入筆筒設計中,體現出濃郁的山西文化氣息,賦予辦公用品更多的文化意蘊(見圖2)。白塔筆筒臺燈致力于為用戶營造安靜祥和的工作和學習氛圍,整個產品采用木板和金屬制成,臺燈高450 mm,建筑底座高200 mm。
3.2 “情布自晉”旅游紀念品系列
“情布自晉”系列設計源于民間傳統工藝品,將大花布與時尚設計元素相結合,制作了布偶、香囊、頭巾、魚形掛件、頭飾等。用大花布制作的民俗玩偶掛飾,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見圖3)。
3.3 “開拓晉取”晉商文化系列
以“開拓晉取”系列中的屏風為例,其從晉商大院中提取設計元素,將幾座著名的晉商大院重新組合設計,傳承和弘揚開拓進取的晉商文化。屏風高2200 mm、
寬3600 mm,以顏色深淺不一的牛仔布為媒材,采用拼布工藝,創作出獨具山西魅力的屏風,以弘揚晉商精神(見圖4)。
3.4 “晉水樓臺”佛教建筑文化系列
“晉水樓臺”系列裝飾畫采用晉繡技藝,將佛光寺和雙塔寺呈現在消費者面前,傳遞了山西佛教建筑文化。裝飾畫的尺寸為1200×800 mm、1000×900 mm(見圖5、圖6)。
3.5 “晉享太平”民俗民風系列
“晉享太平”系列裝飾畫主要圍繞獅子展開設計。外形威武的獅子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物,設計師通過獅子表達了對吉祥如意、河清海晏等的追求。裝飾畫的尺寸為600×600 mm(見圖7)。
3.6 “根晉一步”民俗民風系列
《根晉一步》取材山西洪洞大槐樹,此裝飾品通過不同顏色的絲帶編織而成,希望人們緊密聯系在一起,表達了難以割舍的血脈親情,彰顯了民族感情、愛國之情(見圖8)。
4 傳統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策略
整合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創產品開發的基礎,亦是文創產品開發的起點。零散雜亂的文化概念及資源無法提煉出文化特色,創意設計也不會完整。因而在開發文創產品之前,必須充分整合傳統文化資源。例如,在歷經多年提取和整合百萬件藏品元素的基礎上,對故宮文創進行深入的開發和設計,必須做到事無巨細地收集傳統文化元素,構建相應的資源數據庫,以獲得源源不斷的創意[3]。
在確立市場方向時,需要基于文化資源整合,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探索市場方向。同時要做好調研工作,精準定位此類文創產品的消費群體。要明晰文創開發地、文化開發地是以旅游業為主導還是以制造業為主導,進而確定將目標消費者定位于當地群眾還是外來游客。
應將內容作為文創產品開發的重點,這也是將其與其他文創產品區別開來的一個重要標志。若沒有創意性的內容,文創產品便和一般商品沒有明顯差異。所以,在文化創意衍生品的開發中,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產品的創意性。對于文創產品而言,獨特的設計與文化符號的甄選至關重要。因此,必須突出產品的高質量、個性化定制等特色及時尚創意,以促進文化創意衍生品被消費者廣泛接納,進而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
在產品營銷方面,主要采用社群營銷模式,借助線上體驗式營銷和線上品牌推廣兩種方法拓展市場、樹立產品品牌。另外,還應依據自身優勢設定體驗式營銷,讓目標受眾通過在網上觀看視頻、直播、圖片等形式來體驗相關產品與服務。同時搭建網上商城,大力推廣自身品牌,并且建立粉絲社群,開展具有黏性的精準營銷。
5 結語
文創產品研發要以文化為核心,將傳統文化與產品有機結合,持續拓展自身優勢,只有這樣才能產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文創產品。開發文創產品不能局限于宏觀層面,還要進行基礎模式的研究。山西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要充分發揮這一優勢,持續深挖民俗文化,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廣普及民間技藝,成為傳統工藝的傳承者,同時為文創產品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劉曉東.基于價值增長機制的文化創意產品價值共創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17.
[2] 薛琛瑤.從文化到藝術 從創意到關懷[C]//民族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論叢(第一輯).昆明:大家文學雜志社,2011:122.
[3] 王勇風.從特征和功能分析文化市場的獨特性[J].現代商業,2007(17):244-245.
作者簡介:李弘 (1982—),女,講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