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西安”作為我國西部地區的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和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近年來,西安充分發揮高校資源優勢,積極推進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為地區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在此背景下,西安高校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研究與實踐不斷深入,為行業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本文旨在研究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的超前消費趨勢與社會經濟效應。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超前消費;社會經濟效應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服務模式,已經深刻改變了傳統金融行業的面貌。互聯網金融將互聯網與傳統金融業務相結合,通過技術創新、信息共享和網絡平臺,實現了金融服務的便捷、高效和安全。在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為經濟增長、金融普惠和創新創業提供了強大動力。從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背景看,我國互聯網金融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市場份額不斷上升。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規模已占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成為全球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的引領者。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不僅為傳統金融業務注入新活力,還催生了眾多新型金融業態,如網絡支付、P2P借貸、眾籌、互聯網保險等。這些新型金融業態在滿足人們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的同時,也為我國金融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以西安市為例,西安市擁有眾多知名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這些高校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研究與實踐具有明顯優勢,為地區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一方面,西安高校在互聯網金融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另一方面,高校與企業合作,共同開展互聯網金融實踐項目,為行業培養了大量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互聯網金融在西安的發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西安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互聯網金融產業創新發展。例如,《西安市互聯網金融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將互聯網金融作為西安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培育和發展,推動互聯網金融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此外,政府還積極推動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金融服務水平,為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在此基礎上,西安高校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取得了顯著成果。高校通過優化課程設置、加強實踐教學、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等方式,培養學生的互聯網金融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同時,高校與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和就業機會,助力學生順利融入互聯網金融行業。此外,西安高校還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教育理念和資源,以提升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質量。
一、超前消費現象概述
超前消費,這個在現代社會中廣泛存在的現象,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大量的消費者。超前消費是指當下的收入水平不足以購買現在所需的產品或服務時,以貸款、分期付款等形式提前進行消費的一種消費模式。這種消費模式使得消費者在享受產品或服務的同時,也能夠承擔起未來的財務壓力。超前消費現象的出現,與社會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改革開放后,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費需求不斷升級。在這個大背景下,超前消費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消費方式。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消費需求嚴重低迷,為了刺激消費,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了超前消費的發展。
超前消費有一系列的特點和影響。首先,超前消費使得消費者能夠提前享受產品或服務帶來的便利和快樂,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超前消費同時也帶來了財務壓力,消費者需要為未來的消費支付利息和本金,承擔著一定的風險。其次,超前消費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念,使得消費變得更加便捷和靈活。但超前消費也容易導致消費者過度消費,陷入“消費陷阱”。最后,超前消費對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過度的超前消費也可能導致經濟風險。在當前社會,超前消費現象已經普遍存在,涉及各個年齡層和行業。大學生作為網絡購物的新興消費群體,超前消費現象更為明顯。調查顯示,大學生中超前消費的比例較高,他們更愿意通過貸款、分期付款等方式購買心儀的產品或服務。但大學生由于自身經濟能力有限,過度超前消費容易導致財務困境,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超前消費現象應該被理性看待,既要看到其帶來的便利和快樂,也要警惕其潛在的風險。對于大學生而言,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合理安排消費,避免過度超前消費。同時家庭和學校也應加強對大學生的消費教育,引導他們理性消費,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
二、西安高校超前消費的特點
西安,這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城,不僅文化底蘊深厚,同時也是高校云集之地。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安高校的學子們消費觀念也日益更新,超前消費特點愈發明顯。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西安高校的超前消費特點。在電子產品方面的消費,西安高校的學子們表現出強烈的熱情和追求。他們熱衷于購買最新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高科技產品,以追求更高的性能和更時尚的外觀。此外,對于電競游戲設備、攝影器材等電子產品,他們同樣展現出極大的興趣。這種追求最新科技的消費觀念,反映了西安高校學子們對現代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生活品質方面的消費,西安高校學子們同樣表現出較高的追求。他們注重生活環境的舒適度,愿意為高品質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用品支付更高的價格。在美食方面,他們不僅追求口感的享受,更注重食材的健康和營養價值。此外,對于旅游、健身、養生等,他們也有較高的關注度和投入。這種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體現了西安高校學子們積極向上、注重自我成長的生活態度。在時尚潮流方面的消費,西安高校學子們展現出獨特的審美和個性。他們熱衷于追求時尚品牌,注重個人形象的打造。在服飾、鞋帽、配飾等物品上,他們更愿意選擇有設計感、個性化的產品。此外,對于藝術、文化、娛樂等活動,他們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參與熱情。這種追求時尚潮流的消費觀念,反映了西安高校學子們獨立、自信、敢于表達自我的特點。在社交消費方面,西安高校學子們注重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維護。他們愿意在聚餐、聚會等社交活動中投入較多的精力和資金。此外,他們還善于利用網絡社交平臺,通過虛擬禮物、轉賬等形式的消費來增進彼此的感情。這種注重社交的消費觀念,體現了西安高校學子們友善、熱情、善于溝通的性格特點。西安高校的超前消費特點表現在電子產品、生活品質、時尚潮流和社交消費等多個方面。這種消費觀念的轉變,既受到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也反映了新一代年輕人對生活態度和價值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在享受超前消費的同時,也應關注理性消費、綠色消費的重要性,引導高校學子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三、互聯網金融與超前消費關系分析
當代社會互聯網金融的崛起與年輕人的超前消費現象緊密相連。互聯網金融以其便捷、快速的特點滿足了年輕人即時消費的需求,而超前消費則成了推動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這個背景下,本文分析互聯網金融與超前消費之間的關系。互聯網金融為超前消費提供了便利。互聯網金融平臺憑借其低門檻、快速放款和高額度的特點,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借款消費。在短時間內獲得資金變得相對容易,使得年輕人更容易陷入即時滿足的消費陷阱。此外,互聯網金融的普及也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消費選擇,如分期付款、白條等,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消費欲望。超前消費推動了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發展。隨著年輕人消費觀念的改變,他們更傾向于通過借貸來實現消費需求,這為互聯網金融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促使更多的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公司涉足互聯網金融市場。為了吸引消費者,這些平臺不斷推出各種優惠政策,如低利率、無抵押、無擔保等,進一步推動了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發展。然而,互聯網金融與超前消費之間的關系也存在一些問題。超前消費可能導致年輕人負債累累。在借貸過程中,部分年輕人由于缺乏金融知識和風險意識,容易陷入高利率、還款規則復雜的陷阱,使得債務不斷累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不規范運營也帶來了諸多風險。一些平臺存在虛假宣傳、誘導消費等行為,甚至涉及暴力催收、隱私泄露等問題,對年輕人的經濟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針對這種現象,我國政府和相關部門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治理,加強金融知識和風險意識的普及教育,從而提高年輕人的理財能力。通過常態化的金融理財教育,幫助年輕人形成健康的金融理財觀念和消費觀念,引導他們理性消費、合理負債。完善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體系,提高準入門檻,規范市場秩序。加強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信息披露要求,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同時,也需要從社會層面來引導年輕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在當前社會,消費主義觀念盛行,一些年輕人為了追求所謂的“品質生活”,盲目攀比、過度消費。針對這種現象,社會各界應當共同努力,加強對年輕人的消費觀念教育,引導他們樹立理性、健康的消費觀念。
四、超前消費的社會經濟效應
超前消費作為一個社會現象,已經成為當前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超前消費,即消費者在當前收入水平無法滿足其消費需求時,通過借款等手段提前消費。這種消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增長,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經濟效應。超前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經濟增長。當消費者通過借款等方式進行超前消費時,消費需求增加,從而帶動了生產的發展。生產者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會加大投資,擴大生產規模,進而促進了經濟的增長。特別是在我國,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貸款等融資渠道越來越便捷,超前消費成了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但超前消費過度發展也會帶來負面影響。超前消費容易導致消費者負債累累。當消費者過度依賴借款消費,其負債水平會不斷上升,一旦無法償還債務,消費者將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超前消費容易引發通貨膨脹。當消費者過度消費,市場需求過于旺盛時,企業為了追求利潤,可能會提高價格,進而引發通貨膨脹,影響社會經濟的穩定。此外,超前消費還會導致資源配置不合理。在超前消費的背景下,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即時滿足需求的商品和服務,而忽視了長期投資和儲蓄。這會導致資源過多地投入短期消費領域而非生產性和長期性的投資領域,從而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針對超前消費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國政府和社會應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應對。其一,加強金融監管,規范貸款市場。政府部門應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防范金融風險。同時,加大對違規貸款行為的懲處力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其二,提高消費者的金融素養。通過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提高消費者對金融產品的認知,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培養消費者理性消費的習慣。其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消費者的安全感,降低消費者對借款消費的依賴(見圖1)。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深入研究了互聯網金融助力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環境下超前消費趨勢及社會經濟效應。本文以西安高校為例展開探討,發現互聯網金融與超前消費緊密相關,互聯網金融為超前消費提供便利,其低門檻、快速放款及多樣的消費選擇激發了年輕人的消費欲望,西安高校學子在電子產品、生活品質、時尚潮流和社交消費等方面表現出明顯的超前消費特點。然而,這也帶來部分年輕人因缺乏金融知識和風險意識陷入債務困境以及互聯網金融平臺不規范運營的不良影響。超前消費雖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經濟增長,但過度發展會帶來消費者負債累累、引發通貨膨脹和資源配置不合理等負面效應。
未來全社會要加強金融教育,政府、學校和社會應協同合作,通過開設專門的金融課程、舉辦金融知識講座、開展線上線下的金融科普活動等多種方式,全面提高年輕人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意識。要讓年輕人了解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特點、風險以及正確的使用方法,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避免盲目跟風和過度超前消費。規范互聯網金融市場,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提高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準入門檻,加強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信息披露要求。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嚴厲懲處虛假宣傳、誘導消費、暴力催收和隱私泄露等不良行為,確保市場秩序穩定,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積極引導正確消費觀念,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抵制消費主義的不良影響,弘揚理性、健康的消費觀念。針對年輕人開展有針對性的消費觀念教育,通過案例分析、榜樣示范等方式,幫助他們認識合理消費的重要性,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時,能夠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消費,避免過度負債。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意義重大。通過不斷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增強消費者的安全感,減少消費者對借款消費的過度依賴。合理規劃資源配置,引導資金流向更具生產性和長期性的投資領域,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西安高校應重視對學生的消費教育,通過開展主題班會、社團活動等形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家庭也應發揮積極作用,家長要以身作則,教育孩子理性消費,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全社會共同努力,為年輕人創造一個健康、理性的消費環境,推動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互聯網金融環境下超前消費帶來的問題,實現互聯網金融與超前消費的良性互動,為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黃少婷,羅美君,李冠華,等.大學生對超前消費的認知現狀調查——以桂林地區為例[J].統計與管理,2017(8): 39-41.
[2]孔琳含.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大學生超前消費調查現狀分析——以開封高校為例[J].商場現代化,2023(9):1-3.
[3]周靜,徐東陽.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比較及發展趨勢研究[J].黑龍江金融,2021(1):59-61.
[4]武亞凡,洪瑤.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大學生超前消費的現狀及研究對策[J].營銷界,2021(12):98-99.
[5]孔怡然,孔瀟婉.互聯網金融視角下大學生理財觀念和消費觀念探析[J].商業觀察,2021(15):42-44.
[6]鄭琳琳.新疆高校大學生互聯網分期消費影響因素分析[J].對外經貿,2021(5):153-156.
[7]彭波.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大學校園網絡借貸現象探析[J].黑河學院學報,2018(5):71-72.
作者簡介:王穎璞(1995.04— ),女,漢族,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