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STEAM教學模式,能夠整合以信息技術教學為核心的多個領域的知識,突破單一學科教學的局限,引領學生實現創新性學習,提升其綜合素養。文章對STEAM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分析STEAM教學模式的特點和應用價值,并結合具體教學案例提出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STEAM教學模式的策略,以期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STEAM教學模式;教學策略
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相關技能,解決實際問題。學生不僅需要夯實信息技術知識基礎,還需要在知識的實際應用中融合多個領域的理論知識,以提高自身解決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STEAM教學模式,能夠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多個領域的知識,深入理解信息技術知識,通過系統化學習鍛煉知識應用能力,從而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STEAM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更多探索與實踐的機會,引領學生高質量完成學習任務,將知識技能內化為能力素養,最終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一、STEAM教學模式的特點
1. 整合性
STEAM教學模式的整合性體現在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五個領域內容的全方位融合。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揮STEAM教學模式的整合性作用,以信息技術學科為核心,探尋其與相關學科之間的關聯性,全方位整合不同領域的教學資源,實現學科教學互聯互通,引導學生對各個學科的知識進行綜合性學習,實現融會貫通的學習目標。
2. 情境性
STEAM教學模式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強調深層次融合教學場景與教學內容,在特定情境下引導學生開展針對性學習,提高學科教學效果。在初中信息技術學科中應用STEAM教學模式,教師要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呈現問題,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探究,并將知識融入情境,實現知識的遷移運用,促進知識的內化和吸收,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使其熟練運用信息技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 實踐性
信息技術教學強調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STEAM教學模式,教師要結合多個領域的知識來設計實踐學習項目,為學生打造實踐學習環境,引導其在項目中靈活運用相關知識完成任務,提高實踐探究的能力。教師要注重實踐在實際教學中的作用,幫助其融合理性知識與感性認識,發揮STEAM教學模式的獨特優勢,發展學生的信息科技核心素養。
二、STEAM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 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STEAM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等領域的知識,并將其與信息技術知識相融合,開發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并以創新性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這有助于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引導其從多角度探究信息技術知識,實現對知識的全面理解。在STEAM教學模式的助力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將獲得較為自由和寬廣的思考空間,挖掘個人潛能,扎實掌握知識。
2. 促進師生有效互動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STEAM教學模式,教師可以依據STEAM教育理念的特點,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其從不同層面和不同角度對信息技術知識進行探究,了解信息技術知識與不同領域的知識相結合的特點,并將自己的學習成果與教師和同學分享。這能夠促進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使得教師通過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情況,并基于實際教學需求及時調整和優化教學策略,使學生以更積極的學習態度投入各項學習活動,由此構建高效課堂,在有效交互的基礎上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果。
3. 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STEAM教學模式中,教師將信息技術知識與其他領域的信息資源融合,設計具有實踐性的學習項目,并由此衍生出多樣化的學習活動,豐富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方式與獲取知識的途徑。這能夠給予學生自由探索的學習空間,為其創新意識和創造力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使其在教師的引領下,通過參與各項學習活動靈活掌握知識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方法,從而提高實踐能力,提升綜合素養。
三、STEAM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 制訂教學目標,培養跨學科學習能力
STEAM教學模式的應用以“橫向關聯,縱向深入”為基本原則。因此,教師要根據STEAM教學模式的基本構成,在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五個領域展開探索,圍繞各領域與信息技術學科的關聯制訂教學目標,促進信息技術教學內容與不同領域知識內容的交叉融合,實現STEAM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深度融入。教師應該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分析將不同領域的知識融入課堂的教學目的,并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出發,以教學目標為載體,為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STEAM教學模式提供指引。
例如,魯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信息技術》(以下統稱“教材”)第1冊“文件管理方法多”這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文件管理方法,教師可以在梳理、整合本課知識點的基礎上,思考文件管理與STEAM教學模式涉及的各領域知識的關聯性,通過“橫向關聯”與“縱向深入”,在整合不同領域知識和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同時,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制訂教學目標,如表1所示。
依據上述教學目標,教師可以有序開展在信息技術與各領域內容融合下的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探尋其在不同領域中的體現形式,提高跨學科學習的能力。
2. 整合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STEAM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科關鍵能力,開闊其學科視野。從實際教學的角度來看,教師要轉變教學思路,探究、整合跨學科融合教學資源的多種渠道,通過合理篩選和應用,為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中獲得發展提供必要支持。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師可以基于課程教學目標,從不同領域中獲取相關的教學資源。通過資源整合與創新設計,為學生呈現綜合性、系統性和立體化的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和探究,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例如,教材第2冊“海報設計藝術范”這節課旨在引導學生掌握色階、由線的應用,學會用濾鏡制作特殊效果,感受藝術效果給作品帶來的魅力。結合本節課知識的特點,在探究信息技術與各領域關聯途徑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有選擇性地整合相關資源,挖掘綜合性課程教學內容。在科學領域,教師可以下載關于濾鏡美化圖片作用中蘊含的科學原理的文章,引導學生從科學層面了解濾鏡能夠美化圖片的原因;在技術領域,教師可以利用圖像處理軟件演示運用濾鏡美化圖片的方法,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在工程領域,教師可以整合關于藝術海報的教學素材,使學生在了解海報藝術風格和特點的基礎上,能夠從海報元素構成等角度探究運用濾鏡設計海報的方法;在藝術領域,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海報鑒賞活動,評選出優秀的海報作品,調動學生學習濾鏡知識的積極性;在數學領域,教師可以運用圖像處理軟件向學生展示不同參數對濾鏡效果的影響,使其運用數學知識靈活調整濾鏡參數,制作出具有獨特美感的海報作品。
教師通過整合多種類型的教學資源,融合多個領域的知識,開發STEAM教學資源,輔助學生開展系統化學習,能夠使其全方位認識濾鏡,掌握操作濾鏡的技巧,學會靈活運用濾鏡制作不同風格的海報。
3. 創設教學情境,啟發學生多元思維
基于STEAM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特點,教師可以創設特定的情境,加深學生對拓展內容的認知,以真實場景為依托,引領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直觀感受不同領域與信息技術領域的關聯性。教師可以基于不同領域教學資源的特點創設情境,通過情境之間的融合,引導學生在系統的學習中發散思維,綜合利用不同領域的知識探究問題,促進其思維能力的多元發展。
例如,在教學教材第3冊“圖文共賞嘆古韻”這節課時,在講解完制作幻燈片的相關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后,教師可以將“制作古詩幻燈片”作為情境內容,融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嘗試、探究各種操作技巧在幻燈片制作過程中的綜合運用方法。在情境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圖片、藝術字、背景等優化幻燈片內容,強化對幻燈片制作技巧的掌握。學生通過對比不同顏色的藝術字搭配產生的效果,學會運用色彩搭配原理制作更為美觀的幻燈片,靈活調整圖片在幻燈片中的大小和位置,提升幻燈片的整體觀賞性。同時,運用數學知識優化幻燈片設計,并對制作的幻燈片成品進行鑒賞,指出其中需要完善的設計問題,精益求精,制作出具有藝術價值的古詩幻燈片。
在融合性情境的引導下,學生綜合運用各個領域的知識對幻燈片進行優化和完善,有助于其發散思維,在實踐中體驗創造的樂趣,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掌握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
4. 組織多樣化教學活動,提升綜合素養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STEAM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合理組織開展跨學科教學活動,實現綜合育人的教學目標,體現STEAM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基于不同領域知識的特點,教師要分析教學要求,設計具有不同指向性的學習項目,衍生出多種類型的學習活動,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實現不同學科內容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提升綜合素養。
例如,教材第4冊“趣味編程跟我走”這節課要求學生了解Python語言的特點,掌握從IDLE啟動Python的方法,以及Python的兩種編程模式,能運用Python的交互模式進行簡單到復雜的數據輸入和調試,養成正確的Python編程語言學習習慣,形成計算思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采取不同的學習方法全方位理解和掌握運用Python編程的技巧。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演示程序運行的過程,引導學生觀察、了解Python語言在當今社會多個領域中的應用,激發其學習編程語言的興趣,體會科技飛速發展帶來的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并從科學角度圍繞“Python的出現意味著什么?”這一話題展開討論,為其自主探究課程知識奠定良好基礎。其次,教師可以結合課程知識布置學習任務,要求學生運用Python的交互模式編程語言,練習字符串的輸入,如“用print(""" )函數輸入a”,引導其綜合技術、工程和數學等領域的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身編程語言成果的機會,在操作演示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到Python語言編程的多樣性,由此體會信息技術之美,為后續的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
基于STEAM教育理念,教師綜合信息技術知識與多個領域的知識內容設計教學指向不同的項目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使其對信息技術知識建立深層次認識,體會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從多角度出發思考問題,培養其創新意識與創造力。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把握STEAM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價值,注重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體現STEAM教育理念,完善課堂整體教學設計。教師要基于STEAM教學模式的應用要求,制訂教學目標,創新育人導向,整合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依托融合性情境啟發學生思維,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采取一系列教學策略構建高效課堂,發展學生的信息科技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丁紅. STEAM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界,2023(30):17-19.
[2]陳文銳. STEAM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 中學科技,2023(1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