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素養導向的小學數學
“套餐式”作業設計的實踐與研究
鄧慶賽
摘 要:通過設計包含基礎性、理解性和發展性三類作業的“套餐式”作業體系,能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需求,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全面發展。采用對比實驗研究方法,對廣西賀州市某實驗小學三年級的兩個班級進行了為期一個學期的“套餐式”作業實踐研究,并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和學業成績分析等手段,評估了該作業設計模式的實施效果。研究結果表明,“套餐式”作業設計顯著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學習興趣,為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創新提供了有益參考。
關鍵詞:素養導向;小學數學;“套餐式”作業設計;實踐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賀州市平桂區教育科學規劃2024年度C類立項課題“構建素養導向的小學數學‘套餐式’作業設計的實踐與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項編號:pgktC047。
作者簡介:鄧慶賽(1986—),女,廣西賀州市平桂區第二實驗小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育正逐步由單純的知識傳授向全面的素養培養轉型。數學素養作為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關系到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還直接影響到他們邏輯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1]。因此,構建以素養為導向的“套餐式”作業體系尤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套餐式”作業設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效果,以期為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創新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啟示,從而推動小學數學教育向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方向發展。
一、以素養為導向的小學數學“套餐式”作業設計體系概述
(一)“基礎餐”:基礎性作業
“基礎餐”是面向全體學生設計的,其核心在于完善學生的基礎知識體系[2]。此類作業的設計應嚴格遵循課程標準,確保學生能牢固掌握數學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過一系列基于教材內容的練習題,“基礎餐”能滿足學生的共性學習需求,為他們后續學習奠定堅實基礎。這些練習題不僅涵蓋了數學學科的核心知識點,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能力和解題技巧[3]。通過反復練習和鞏固,學生能逐步鞏固數學基礎,為后續接觸更高難度的作業做好準備。
(二)“提高餐”:理解性作業
“提高餐”適用于那些基礎一般但思維比較敏捷的學生。此類作業注重數學與生活的深度融合,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數學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餐”旨在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激發他們的思維活力[4]。其通常包括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需要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5]。通過完成“提高餐”,學生能在實踐中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升數學素養。
(三)“營養餐”:發展性作業
“營養餐”主要針對那些基礎較好、思維敏捷且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此類作業強調學習路徑與梯架的構建,通過提出關鍵問題,驅動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深度探究[6]。“營養餐”旨在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鼓勵他們勇于探索未知領域,充分挖掘個人潛力。其通常包括一些開放性數學問題或項目式學習任務,需要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新和探索。通過完成“營養餐”,學生能在挑戰中不斷成長,提升數學素養和創新能力。
二、以素養為導向的小學數學“套餐式”作業設計實踐過程與數據分析:以廣西賀州市某實驗小學數學教學為例
(一)研究背景
本研究選取了廣西賀州市某實驗小學三年級的兩個班級,共105名學生(實驗組52人,對照組53人),進行了為期一學期的“套餐式”作業設計實踐研究。實驗組采用數學“套餐式”作業設計,而對照組則繼續采用傳統作業設計。這一實踐探索旨在通過實施個性化的作業設計,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并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實踐初期,教師團隊對實驗組學生的學習狀況與興趣偏好進行了深入分析,以此為基礎,精心設計了符合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套餐式”作業。在接下來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團隊將密切關注實驗組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與學習反饋,對作業設計進行動態調整與優化,以確保其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習進度。此外,教師團隊還將綜合運用問卷調查、深度訪談以及學業成績分析等多種方法,對“套餐式”作業的實踐效果進行全面評估,以期為后續的數學教學改革提供有益的參考。
(二)研究過程
在實踐階段,教師團隊始終秉持素養導向的教育理念,通過每周一次的作業反饋會議,密切關注學生的作業進度與學習反饋。這一機制確保了教師能迅速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并根據實際情況對作業設計進行靈活調整與優化。
首先,教師團隊依據實驗組學生的基礎性作業完成情況,評估了他們對數學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水平。針對基礎扎實的學生,教師團隊適時增加了拓展性作業的比例,這些作業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有效激活了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了他們數學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其次,教師團隊也高度關注實驗組學生在探究性作業中的表現。對于在探究性作業中遇到困難的學生,教師團隊及時提供個性化的指導與幫助,不僅解決了學生的當前難題,還教會了他們如何更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和深度探究,確保他們能順利完成作業并從中獲得實質性成長。
最后,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參加實踐學生的真實需求和反饋,教師團隊還定期通過學生訪談和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他們對“套餐式”作業的意見和建議。這些寶貴的信息是教師團隊優化作業設計的重要參考,使作業更加貼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學習特點,從而進一步提升了作業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三)研究數據與分析
1.問卷調查
為了了解學生對“套餐式”作業設計的反饋,教師團隊首先采用了問卷調查方法,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了數據收集。問卷采用無記名形式,從“作業內容新穎有趣”“作業有助于提升學習興趣”“作業有助于提升參與度”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學生需在“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選項中進行選擇。數據匯總后,按照參加總人數計算出相應的百分比,具體數據見表1。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對“套餐式”作業的滿意度較高。超過70%的實驗組學生認為作業內容新穎有趣,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度。相比之下,對照組學生的滿意度較低,這進一步凸顯了“套餐式”作業的優勢。這一結果表明,“套餐式”作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從而可能對學生的學業成績產生積極影響。
2.訪談記錄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數學“套餐式”作業設計對學生和教師的影響,教師團隊采用訪談記錄的方式,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了面對面的反饋。隨機抽取了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及教師進行訪談,并整理了具有代表性的訪談記錄摘要,具體見表2。
訪談數據進一步揭示了“套餐式”作業設計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實驗組學生能更加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展現出更強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他們不僅完成了作業任務,還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樂趣和成就感。相比之下,對照組學生則在這些方面表現平平,甚至出現了學習興趣下降的現象。這進一步驗證了“套餐式”作業設計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有效性。
3.學業測試成績
為了直觀評估“套餐式”作業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影響,本研究對參加實踐的兩個班級(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了為期四個月的月度測試。為確保成績的保密性,所有記錄和數據均經過初步處理。以下是實驗組和對照組每月末的平均成績以及成績等級的人數分布情況,具體數據見表3和圖1。
參與“套餐式”作業實踐的實驗組學生在數學期末考試中取得了明顯進步。從月度測試成績來看,實驗組的平均成績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從實驗1月末的80分逐漸提高至實驗4月末的92分,總共提高了12分。這一提高幅度不僅顯著而且穩定,這表明“套餐式”作業對學生的學業成績產生了積極影響。
相比之下,對照組的平均成績雖然也有所提高,但幅度較小,僅從78分提高至82分,總共提高了4分。這一對比進一步驗證了“套餐式”作業的有效性。實驗組學生在接受“套餐式”作業實踐后,不僅在平均成績上取得了顯著提高,而且在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方面也表現出更高的水平。
此外,通過對學生成績等級人數的分析,可以發現實驗組中成績等級較高的學生人數逐漸增加,成績為A的學生人數由15人增至27人,增長率達到80%;而成績等級較低的學生人數則逐漸減少,成績為C和D的學生總人數由18人降至6人,降幅約為56%。這一趨勢進一步證明了“套餐式”作業在提升學生學業成績方面的有效性。
綜合月度測試成績的分析結果,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套餐式”作業對學生的學業成績產生了積極影響,提高了學生的平均成績,促進了學生整體學業水平的提升。
三、結論
本研究表明,以素養為導向的小學數學“套餐式”作業設計體系在提升學生數學素養方面成效顯著。該體系通過多樣化的作業形式與內容,滿足了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需求,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更重要的是,它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問題解決和創新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關注并付諸實踐,共同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馬九生.小學數學“套餐式”作業設計與實踐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12):80-82.
林詩柔.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數學課堂作業設計[J].當代家庭教育,2023(21):240-242.
謝美麗.“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套餐式”作業設計策略[J].亞太教育,2023(15):189-192.
黃海泳.“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理念邏輯、內在訴求與實踐路徑[J].生活教育,2023(12):61-65.
肖雪蓮.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單元作業設計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29):44-46.
許敏鑄.“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新思路探析[J].知識文庫,2022(2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