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傳統的單篇教學已經難以適應小學生日益變化的需求。對此,教師需要立足單元整體,對單篇教學的范式進行重構和探究,打破單篇教學與單元教學之間的壁壘,將新理念融入語文教學實踐中。以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猴王出世》為例,探索單篇教學范式重構的方法,并基于范式重構的理念,鉆研單篇文本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單篇教學;范式重構;《猴王出世》
作者簡介:楊成(1972—),男,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符家川中心小學。
傳統的單篇教學割裂了文本與其他文本、習作、口語交際等內容之間的關系,強調的是對單篇文本的精細研究和深度品讀。而本文所提到的單篇教學,是單元視角下的單篇教學,它是“這一類”中的“這一篇”,能起到“例子”的作用。本文以《猴王出世》為例,對單篇文本教學進行范式重構,并圍繞目標、任務和評價三個要素,探索范式重構視域下單篇文本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小學語文單篇教學范式重構的基本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
基于范式重構的單篇教學與傳統的單篇教學有著明顯區別,它要求教學中既要具備完整的教學邏輯,也要擁有相互關聯的教學內容。基于此,教師應當在實施單篇教學范式重構的過程中,堅持整體性原則,重點考慮單篇文本在單元中的基本定位以及單篇文本與其他文本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而做好整體性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工作。
(二)生本化原則
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以生本化原則為基本原則,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在單篇教學的范式重構中,依據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學習表現,調整單篇教學的目標以及內容,創建真正為學生服務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體現范式重構的實際價值。
(二)創新性原則
范式重構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對單篇教學進行范式重構,應當建立在創新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堅持創新性原則,積極地探尋范式重構的新方法以及新路徑,改變以默讀和背誦等為主的傳統單篇教學模式,創建形式多變和內容豐富的新模式。
二、單篇教學的范式重構——以《猴王出世》為例
文本解讀是語文教學備課階段的重要內容,也是保證教學效果的關鍵舉措。在基于范式重構的單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文本自身的價值和教學價值進行解讀,還需要立足“這一類”的視域,探討“這一篇”在單元內的地位和價值。
從單篇文本看,《猴王出世》截取自明代吳承恩《西游記》第一回(選入課文有改動),它是中國古代神魔小說巔峰之作的一部分,展現了白話文小說的藝術特征。整篇課文再現了石猴出世的過程,表現了石猴頑皮可愛、機智勇敢的特點,其語言風趣幽默,情節豐富,且形象靈動鮮活,具有極強的語言價值、審美價值以及文化價值。從單元視域看,《猴王出世》是一篇自讀課文,是古典小說單元的一部分。其單元主題為“中國古典小說”,語文要素為“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學習寫讀后感”。從這一角度來看,《猴王出世》的文本教學,需要引導學生探索古典名著的閱讀方法,讓他們將《草船借箭》《景陽岡》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經驗,遷移到《猴王出世》的閱讀過程中,以此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形成一套個性化的古典名著學習方法[1]。
結合上文分析可以確定,在立足單元視域的單篇教學中,教師要在充分了解文本價值和教學價值的基礎上,融入單元主題和語文要素,架構以雙主線為基本框架的文本教學模式(如圖1),讓學生在單篇閱讀的過程中鞏固知識、掌握方法,以此提升文本閱讀的深度,提升文本閱讀的質量。
如圖1所示,教師圍繞“走進猴王的世界”的真實情境和“為猴王立傳”的閱讀任務,設置了“梳理猴王經歷”“品鑒猴王形象”“為猴王寫傳記”三組活動,確定了單篇文本教學的具體路徑。在范式重構的前提下,教師需要進一步探尋單篇文本的教學策略,增強《猴王出世》單篇文本教學的有序性和實效性,進而提升學生文本解讀的能力。
三、基于范式重構的單篇文本教學策略——以《猴王出世》為例
(一)重構目標
目標決定著教學實踐活動的基本方向。目標是否清晰合理,直接關系到最終的教學成果。在《猴王出世》的單篇文本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四項內容,對教學目標進行重構和優化,以此推動后續教學活動的有序銜接,其教學目標具體見圖2。
圖2中的四組教學目標,對應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在核心素養目標的驅動下,學生可以結合文本的內容,對其語言風格、邏輯結構、文化內涵、審美特征等進行多元化的解析。通過此過程,學生可初步了解古典名著的特點,大致掌握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2]。
(二)重構任務
學習任務是單篇教學實踐的主要載體,是學生主動學習和深度探究的驅動力。鑒于學習任務的重要性,教師應在單篇文本閱讀教學中,以真實情境為載體,呈現學習任務,讓學生在情境的引領下產生閱讀熱情,明確閱讀方向,并知曉學習任務的主要內容和具體要求[3]。以《猴王出世》為例,教師可建構如下情境:假設你是一個時空穿越者,你有機會采訪孫悟空,與孫悟空進行對話,并針對他成為花果山猴王的經歷向他提問,你會提出哪些問題呢?請你結合《猴王出世》的內容,梳理石猴成為猴王的經歷,明確猴王的形象特點,并想一想你想對猴王說的話。基于這一情境,教師可以聚焦單篇文本的內容,設計多樣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梳理情節、品鑒形象等過程中,體會猴王的形象特點。具體任務內容如下。
任務一:通讀《猴王出世》整篇課文,提煉課文中的關鍵信息,并在圖3的空格中填寫相應的詞匯,概括石猴成為猴王的具體過程。
任務二:細讀課文,批注課文中的重點語段,體會古典小說的語言風格。請你依據下列提示語,對示例中的語段進行多元化的賞析。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①賞析批注——( )
②感想批注——( )
任務三:精讀課文,提煉課文中的主要信息,為猴王制作一份簡歷,見表1。
任務四:拓展閱讀,結合《西游記》的其他章回,分析猴王的形象特點,并依據他的典型事跡,為猴王撰寫一篇傳記,展現他的性格特點以及其形象背后映射的文化意義。
從以上四個學習任務中可以看出,教師在設計單篇文本的閱讀任務時,融合了核心素養的目標以及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學科教學要求。首先,在完成“任務一”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通篇閱讀課文,按照課文中的主要情節,梳理石猴成為猴王的具體過程,運用簡單、凝練的詞匯進行概括,并借助思維導圖,展現石猴成為猴王的歷程,以此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其次,在完成“任務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聚焦課文中的經典語段,著眼整篇課文的語境,深層次地解讀語段的內容。比如,在賞析批注中,學生可以從“文段巧妙地運用了動作描寫和景物描寫等手段,介紹了石猴的生活場景,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石猴的狀態”等方面,對文本進行批注和分析。在感想批注中,學生可以從“雖然石猴過著十分快樂的日子,但是它難以融入猴群的生活中,所以它一直在等待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等角度,抒發自己的主觀感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細致地品味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再次,在完成“任務三”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著重提取課文中的關鍵信息,了解石猴的誕生過程、生存環境以及稱王的過程,并以制作個人簡歷的方式,呈現一個完整的神話形象。最后,在完成“任務四”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從讀寫結合的角度出發,根據單篇文本閱讀中獲得的信息以及積累的知識,為猴王撰寫一篇傳記,并結合《西游記》的相關篇章,寫出猴王的成長歷程。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更直觀地了解猴王的形象特征,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形象映射的人文精神[4]。
(三)重構評價
在范式重構視域下的單篇教學中,除了重構目標和任務,教師也要重構教學評價的內容和方式,對學生的單篇文本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以此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5]。以《猴王出世》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重構以下評價標準。
標準一:能否厘清石猴成為猴王的具體過程,明確石猴在每一個階段的表現。
標準二:能否快速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并利用多種批注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解,抒發自己的閱讀感悟。
標準三:能否全面地提取課文中的重點信息,并制作圖文結合的猴王個人簡歷,更直觀地感受猴王的形象特點。
標準四:能否結合名著的不同章回,完整地概述猴王的成長歷程,并為其撰寫個人傳記。
依據以上四組評價標準,教師可以在單篇文本的教學過程中實行過程性、總結性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成果等展開全方位的考查。比如,教師可以借助表現性評價任務,要求學生展示他們所創作的猴王傳記,讓他們利用PPT或者思維導圖,與其他同學分享為猴王立傳的過程。在此期間,教師要鼓勵其他同學暢所欲言,驅動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并為其他同學提出可行性意見或建議。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上述四組標準,制作評價量表,將四組評價標準轉化為量化評價的準則,并劃分自評、互評和總評等評價模塊,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和他人的真實表現,給出客觀公正的評價。通過全方位、系統化的考查,教師即可明確學生在文本閱讀、語言品讀、形象鑒賞和情節梳理等多個方面的優缺點,并有針對性地給予學生一些意見或建議,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單篇文本學習能力。
結語
在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基于傳統教學經驗,引入大單元教學、學習任務群等新概念和新方法,能打破傳統單篇教學的局限,對單篇文本的教學進行范式重構。從最終的實踐成果來看,基于范式重構的單篇文本教學,有助于重整教學資源,也有助于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真正起到“例子”的作用。
[參考文獻]
吳為為.任務群視域下的單篇課文教學:以《猴王出世》教學為例[J].小學語文教學,2023(36):29-31.
王耀億,朱煜.興趣為先 素養為本 評價為要:五年級下冊《猴王出世》教學設計與評析[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23(5):30-32.
戴桂英,劉佳琪.依標扣本定任務言意兼得培素養:以《猴王出世》為例談“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下的單篇教學[J].小學教學設計,2023(合刊1):32-35.
蔣寧.小學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點線面:以《猴王出世》為例[J].語文新讀寫,2022(14):32-33.
王林波,李斬棘.運用閱讀方法自主閱讀名著:《猴王出世》教學實錄及評析[J].小學教學(語文版),2022(3):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