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某市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的現狀,包括業務指標、來源構成及分配去向,揭示了住房公積金資金管理運營中的難點,如存款收益大幅收窄、沉淀資金投資渠道單一及業務支出費用較大且難以縮減。針對這些問題,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三項針對性建議。首先,加大資金管理力度,平衡資金安全與保值增值的關系,提高沉淀資金運作效率。其次,推動搭建數據模型,動態監測資金流動性,科學預判資金使用情況,保障流動資金運轉提質增效。最后,探索統一集中管理,增強與金融機構的議價能力,增加住房公積金資金收益。文章以期通過財務管理策略的優化,實現住房公積金資金的保值增值,滿足繳存人住房需求,促進住房公積金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住房公積金;資金管理;增值收益;財務管理建議
引言
住房公積金制度作為國家重要的住房社會保障體系組成部分,其資金管理和運作效率直接關系到繳存人的住房權益和住房市場的健康發展[1]。在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的決策指導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承擔著資金運作、銀行專戶存儲及接受財政監督的重要職責。隨著住房公積金資金池的日益充裕,如何在確保資金安全穩健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成為當前住房公積金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議題。
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不僅關乎繳存人購房需求的滿足和居住條件的改善,更是落實中央文件精神、助力構建多元化住房供給體系的重要支撐。然而,當前住房公積金資金管理在面臨市場利率波動、存款收益收窄、投資渠道單一以及業務支出難以縮減等多重挑戰,增值收益的提升空間受到制約。因此,本文從某市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的現狀出發,通過詳細剖析其業務指標、來源構成及分配去向,深入揭示資金管理運營過程中的難點與問題。在此基礎上,文章將從財務管理的專業視角,提出針對性的策略建議,以期在保障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提升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為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某市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概況闡述
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的統計口徑是住房公積金業務收入與住房公積金業務支出的差額,該指標是絕對數指標,反映了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實際運營情況[2]。從該指標的來源構成、分配去向、較往年增幅變動等情況著手深入對比剖析,其縱向分析的結果可用于衡量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運營效果。
(一)某市住房公積金收支及增值收益分析
2023年,在業務收入方面,全年實現收入總額5.53億元,同比增長4.62%。其中,存款利息收入0.93億元,占全年業務收入的16.82%;委托貸款利息收入4.39億元,占全年業務收入的79.39%;其他利息收入0.21億元。在業務支出方面,全年總計支出為2.33億元。其中,向繳存人個人住房公積金賬戶支付的住房公積金利息支出高達2.05億元,占全年業務支出的87.98%;支付給各受委托銀行的委托貸款手續費支出為0.22億元,占全年業務支出的9.44%;其他業務支出0.06億元。在增值收益方面,可供分配的增值收益總額為3.20億元,同比增長23.72%。在分配過程中,計提貸款風險準備金0.19億元;計提管理費用0.39億元;剩余的2.62億元已作為廉租住房建設補充資金全額上繳至本級財政部門。
(二)某市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來源構成
增值收益來源于資金管理運作過程中業務收入與業務支出之間的差額。若此差額為正,則意味著本年度資金運營實現了增值收益,這些收益可用于分配;反之,若差額為負,則表明本年度運營虧損,需用后續年度的收益來彌補當前年度的虧損。業務收入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住房公積金資金存儲過程中產生的利息收入,包括活期資金、定期存款、大額存單以及協定存款;二是委托銀行發放個人住房貸款所產生的利息收入。業務支出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向繳存人個人住房公積金賬戶支付的利息支出;二是支付給受委托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手續費支出。
(三)某市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去向
歷年數據顯示,某市住房公積金資金管理及運營均實現了增值收益,且均為正值,未出現虧損情況,亦無須彌補過往年度的損失。每一會計年度終了,將可供分配的增值收益按照既定順序進行分配:首先,計提個人住房貸款風險準備金,以防范個人住房貸款逾期及不良信用風險,該部分按照當年貸款余額凈增值的1%進行提??;其次,計提管理費用,以保障人員經費、公用經費、信息系統建設維護費等專項經費的開支,該部分按照政府部門公開批準的年度預算支出總額進行提取;最后,剩余部分將全額上繳至本級財政部門,作為廉租住房建設的補充資金。某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不留用盈余資金,上繳本級財政部門的專項資金逐年穩定增長。截至2024年末,已累計上繳本級財政部門用于廉租住房建設的補充資金共計17.59億元,預計到2025年分批次上繳完成后,該數值將超過20億元,為該市保障房建設作出了顯著貢獻。
綜上所述,作為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增項的業務收入呈現來源穩定且單一的特征。與此同時,業務支出類目固定但金額較大,且逐年變化甚微,難以壓縮。另一方面,在現行制度的管理模式下,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的來源及途徑是由國家統一規定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沒有自主權。
二、某市住房公積金資金管理運營的難點
(一)存款收益大幅收窄
近年來,因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倡議,金融機構的市場存款利率數次下調。某市住房公積金的沉淀資金多存放于國有商業銀行,該地級市現有11家住房公積金受委托銀行,其中國有商業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3家、城市商業銀行1家、農村商業銀行1家。截至目前國有商業銀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僅為1.90%。相比于前些年,國有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均穩定在一年期1.95%—2.1%,兩年期3.15%,三年期3.575%—3.9875%,五年期4.75%。
人民銀行宣布自2024年5月18日起,再次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住房公積金存量房貸款利率在2025年1月1日同步下調,至此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5年(含)以下和5年以上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分別調整為2.35%和2.85%,5年(含)以下和5年以上第二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分別調整為2.775%和3.325%[3]。至此,某市住房公積金已出現存款利率低于貸款利率的情況,作為收入主要來源的存款利息收入、回收貸款利息收入將難以維系原狀,業務收入較往年將有所減少。
(二)沉淀資金投資渠道單一
近三年某市住房公積金資金存儲情況分析:2021—2023年末,住房公積金資金規模分別為24.01億元、32.72億元、29.50億元。住房公積金資金主要用于三方面的存儲:一是活期資金,近三年分別為0.06億元、0.06億元、0.08億元,活期資金較為穩定,變化較小。二是協定存款,近三年分別為1.67億元、2.97億元、1.78億元,協定存款趨于平穩,變化不大。三是定期存款及大額存單,近三年分別為22.28億元、29.69億元、27.64億元;其中一年(含)以下定期存款及大額存單分別為2.24億元、1.99億元、0.11億元。沉淀資金占資金存儲比重最大,且逐年變化顯著,規律難尋。
該市住房公積金資金管理通過與11家合作銀行簽訂活期賬戶協定存款協議,旨在提升流動資金的運作效率,并引入競爭性存放機制,以增加沉淀資金的收益。然而,各合作銀行的協定利率和日協定資金下限存在差異,定期存款及大額存單的利率也相差懸殊。相較于其他類型的銀行,國有商業銀行雖然資金安全保障系數較高,但在資金運用的靈活性方面表現不足,協定利率較低,日協定資金下限較高,且定期存款利率及大額存單利率較低,并存在額度限制。據此可見,該市住房公積金資金存量規模龐大,沉淀資金的投資渠道相對不靈活。同時,由于受到國家政策的限制以及作為非營利性公益單位的性質約束,住房公積金資金僅可選擇收益穩定、風險較低的投資方式。
(三)業務支出費用較大且難以縮減
支付給繳存人個人住房公積金賬戶的利息支出一直保持在高水平,并且呈現出逐年增長且難以削減的趨勢。根據人民銀行及其他相關部門聯合發布的通知,自2016年2月21日起,繳存人賬戶存款利率有所調整,活期和三個月存款基準利率統一提升至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4]。盡管市場利率已經多次下調,但繳存人住房公積金賬戶的存款利率并未隨之調整。自2016年起,每年6月30日,繳存人賬戶存款利息按年利率1.50%支付。這一利率遠高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下,部分金融機構能夠兌付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如果主要考慮沉淀資金的兌付周期性,將大部分沉淀資金存放于一年(含)以下定期存款及大額存單,可能會導致利率倒掛的現象。
委托貸款手續費按各受委托銀行每月回收住房公積金貸款利息的5%支付。自2018年起,隨著住建部“雙貫標”項目的實施,以業務為導向,業務驅動財務,實現了業財融合,并且系統運行穩定,目前貸款業務已實現自主管理。因此,手續費的支付方式已調整為每半年對受委托銀行進行業務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分級支付手續費,同時手續費率也有所降低。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住房公積金業務的順利運行仍然高度依賴于受委托銀行的配合。若完全取消該手續費,實際執行將面臨較大難度,難以有效
推進。
三、提高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的財務管理建議
(一)加大資金管理力度,提高沉淀資金運作效率
近年來,為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惠民性,進一步優化繳存結構,同步比對人社部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在職參保人員,推廣靈活就業人員個人自愿繳納住房公積金,將非在編人員、新市民群體納入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住房公積金繳存人數、繳存總額、繳存覆蓋率逐年穩定增長。從財務管理方面,要加大資金管理力度,務必做到把控好房地產市場發展態勢與繳存人住房需求之間的走向,平衡好確保資金安全穩定運行與資金存儲保值增值之間的關系,匹配好沉淀資金規模與業務運營資金需求之間的銜接。
(二)推動搭建數據模型,保障流動資金運轉提質增效
住房公積金資金是動態的、流動的,與業務運營資金的供求關系是實時變動的,僅依靠人工管理難以做到無差異預估。若能依托住房公積金綜合業務系統數據為導向,通過搭建數據模型,建立資金應急預警體系,動態監測資金賬戶和流動性狀況,設置風險預警觸發條件,進而推演存款賬戶未來每日資金余額,科學預判未來一段時間內的資金使用情況。當預計資金流動性不足或過剩時,分別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制定資金調撥計劃。一方面資金流動性不足時,通過向金融機構融資或者提前兌付沉淀資金以緩解流動資金不足的壓力;另一方面資金流動性過剩時,購買定期存款及大額存單、其他相關制度允許的保值增值業務。
(三)探索統一集中管理,增加住房公積金資金收益
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與受委托銀行給予的存款利率水平息息相關。各受委托銀行在風險承擔能力、住房公積金業務的完成情況以及對繳存人提供的服務質量方面存在差異。同時,地方金融機構的引入相對容易,但退出卻較為困難。由于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實行屬地管理,導致管理較為分散且封閉,僅依賴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與地方金融機構進行談判,其議價能力有限,難以實現進一步的改進[5]。若能探索從省級層面乃至全國統一資金、集中管理,系統運營,打造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相統一的資金管理體系,并將住房公積金資金全面納入住建部住房公積金監管平臺,接受科學規范、公開透明的監管,確保住房公積金資金運行安全、風險可控、提高收益。
四、結語
隨著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的范圍日益全面,房地產市場回穩向好的發展態勢,繳存擴面工作的穩步有序推進等多方位形勢綜合驅動下,住房公積金資金規模持續增大。住房公積金的財務管理工作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規定,符合廉政建設的要求,有效防范資金存放安全風險,規范住房公積金資金管理,提高住房公積金財務管理工作者的職業勝任能力素養,科學合理地預估資金流動性變化規律以及存量資金增幅變動趨勢,在充分保障住房公積金業務運營資金的流入、流出等綜合情況下,落實提高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的各項措施,實現住房公積金資金的保值增值和效益最大化,從而使得繳存人的住房需求能夠得到有力保障,促進住房公積金的管理效率和服務能力不斷優化與改善,推動住房公積金事業全面長足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江蘇省常州市財政局課題組.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管理問題研究[J].新理財(政府理財),2021(01):60-63.
[2]曹彧.加強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管理的探討[J].財會學習,2021(2):157-158.
[3]許倩.持續用力推動樓市止跌回穩“拼經濟”新號角已經吹響[N].中國房地產報,2024-12-16(002).
[4]吳虹.提高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的建議研究[J].財經界,2024(29):15-17.
[5]孫玖陽.新時代住房公積金財務集中管理創新模式研究[J].財經界,2020(29):167-168.
(作者簡介:洪陽,九江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注冊會計師、中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