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的教育理念得到了進一步的創新。在小學體育教學領域,現代體能訓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探索有效途徑,將現代體能訓練與小學體育教學有機融合,為學生的學業奠定堅實的身體基礎,確保學生以健康的體魄投入文化知識的學習。這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還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在具體實踐中,教師應結合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改進,通過有效的策略充分發揮現代體能訓練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現代體能訓練;教學策略;小學體育
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知識技能,還要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思想道德及審美能力,以實現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小學階段作為培養國家未來棟梁的基礎時期,其體育教學尤為重要。現代體能訓練作為一種契合新時代健康標準的科學方法,對小學體育教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現代體能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在當今時代,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和科技的發展,現代體能訓練作為一種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逐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關注學生的體能提升,更強調通過多元化的訓練手段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盡管現代體能訓練在全國范圍內的小學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但在實際操作層面,體育教師仍面臨著諸多挑戰與困境,這些挑戰不僅關乎技術層面的實施,更涉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以及資源整合等多個方面。
首先,從規劃與策略的角度來看,許多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現代體能訓練時顯得力不從心?,F代體能訓練并非簡單的體能鍛煉,而是一個涵蓋了力量訓練、速度訓練、耐力訓練、柔韌性訓練以及協調性訓練等多個維度的綜合體系。這一體系的實施需要體育教師具備全面的知識和技能,能夠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身體狀況以及興趣偏好,制訂出既科學又有趣的訓練計劃。然而,現實情況卻是,不少教師在缺乏系統培訓和指導的情況下,僅憑個人經驗或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訓練,導致訓練內容單一、方法陳舊,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長此以往,這種缺乏創新和變化的訓練模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甚至對體育活動產生抵觸心理,從而大大降低了現代體能訓練的效果。
其次,現代體能訓練強調的不僅是個人能力的提升,更是團隊協作意識和社交技能的培養。在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社會化的關鍵時期,通過體育活動中的團隊合作,可以有效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協作能力以及團隊意識。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許多體育教師過于注重體能指標的達成,忽視了對學生協作能力的培養。以足球訓練為例,足球作為一項典型的團隊運動,不僅要求球員具備出色的個人技術,更需要團隊成員之間的默契配合和有效溝通。但部分教師在訓練過程中,往往只關注學生個人技術的提升,如射門、傳球等基本技能的練習,而忽視了通過團隊比賽、小組對抗等形式來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和策略布局能力。這種單一的訓練方式不僅限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也錯過了培養團隊精神和社會交往能力的良好機會。
再次,現代體能訓練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其跨學科性和實用性。它不僅僅局限于體育領域,還融合了生物學、心理學、營養學等多學科的知識,旨在通過體能訓練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體育技能,還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遷移到日常生活中,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積極的生活態度。然而,許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忽略了這一點,他們往往將體能訓練局限于體育課堂之內,沒有意識到體育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比如,教師可以講解運動對人體健康的好處,鼓勵學生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如步行上學、參與家庭體育活動等,從而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的價值和意義。但由于部分教師自身缺乏這方面的意識和能力,導致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所學體育知識難以轉化為實際行為,影響了現代體能訓練的長遠效果。
最后,最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在實施現代體能訓練時,仍受到傳統體育訓練理念的束縛。傳統體育訓練往往強調“苦練”和“競爭”,而忽視了學生個體差異和興趣的培養。這種以成績為導向的訓練模式,雖然可能在短期內提高學生的體能水平,但長期來看,卻可能抑制學生的創造力和個性發展,不利于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和習慣。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現代體能訓練倡導的是“快樂體育”“健康第一”的思想,強調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通過多樣化的訓練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其自主學習和終身鍛煉的能力。然而,由于新舊理念之間的沖突和交融,一些教師在實踐中難以找到平衡點,導致教育形式難以向現代化轉型,影響了現代體能訓練的整體效果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現代體能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增強現代體能訓練的趣味性
長時間進行體能訓練,學生難免會產生厭倦心理,這種心理疲勞往往源于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壓力,甚至可能導致學生產生消極情緒,乃至放棄體能訓練。為有效改善這一狀況,激發學生的體能訓練熱情,小學體育教師需緊密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著力提升現代體能訓練的趣味性。通過合理的改進與創新,使現代體能訓練更加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在享受樂趣的同時,也能積極參與體能訓練。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這種好奇心是他們參與訓練的重要驅動力。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體能訓練方式,并對這些方式進行不斷創新與優化。雖然傳統的訓練方式,如引體向上、俯臥撐等,具有顯著的鍛煉效果,但長期單一的訓練模式容易使學生感到厭倦,且這些方式主要聚焦于學生體能的提升,忽視了其他能力的全面發展。
為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體能訓練,小學體育教師需勇于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通過持續創新來發掘體能訓練中的樂趣。以鍛煉上肢力量的訓練為例,許多教師常采用引體向上、俯臥撐等單調的方式。特別是某些地區,受中考影響,學生從小學階段就開始練習引體向上,以提高上肢力量。然而,這種訓練方式枯燥乏味,需要學生通過不斷地重復練習來積累經驗,不僅缺乏團隊合作,還難以讓所有學生得到充分的練習機會。
為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小學體育教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包含男生和女生,然后組織小組間的競爭與比賽。比如,通過接力方式進行引體向上訓練,每位學生完成自己的引體向上后,迅速換下一位學生接力,最終由完成引體向上數量最多的小組獲勝。這種方式不僅能有效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還能讓學生在溝通協商接力順序的過程中鍛煉思維能力。同時,這種新穎的訓練方式也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外,小學體育教師還可采用推小車等合作方式來鍛煉學生的上肢力量。在雙人推小車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通過合作獲得樂趣,還能在競技氛圍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這種方式既具有趣味性,又能實現體能訓練的多元化目標。
(二)提高學生對現代體能訓練的認知
小學體育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現代體能訓練時,必須深刻認識到學生自我認知對訓練效果的重要影響。因此,教師應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現代體能訓練,并加深他們對各種訓練方式的理解。
在課堂講解過程中,教師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闡述現代體能訓練的理論內容。在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時,要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描述,確保學生能夠深入理解。例如,在進行跑步訓練時,教師應避免使用過多學術性詞語,而是通過示范讓學生模仿,并在模仿過程中及時糾正錯誤,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技術動作,避免意外發生。在講解籃球等項目的技術性動作時,由于學生可能對專業詞匯感到困惑和厭倦,教師需要將這些動作完整地展示出來,讓學生進行模仿。在模仿后,再引導學生獨立完成操作。
在現代化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小學體育教師還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現代體能訓練。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搜集優秀的網課資源來普及現代體能訓練知識。同時,也可以錄制微課,讓學生在家里或課余時間進行基礎性訓練。例如,教師可以錄制一些簡單的健身操微課,讓學生在放假回家時每天練習一小時?;蛘咄ㄟ^網絡教學平臺安排訓練任務,讓學生回家后利用手機打卡完成體能訓練。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正確認識體能訓練,還能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提高體能,并培養學生經常鍛煉的良好習慣。在安排體育任務或錄制微課演示健身操時,教師應注重選擇簡單易懂的訓練方式,并合理安排任務量。過大的任務量可能使學生將體能訓練視為負擔,從而產生敷衍心理。因此,教師需要確保任務量適中,既能讓學生感受到挑戰,又不會讓他們感到壓力過大。
(三)完善現代體能訓練的科學考核體系
小學體育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現代體能訓練時,應深刻認識到科學考核方式對學生成長與進步的重要性。鑒于小學階段學生對成績的高度關注,若教師采用統一標準進行評價,很可能導致部分學生因無法達到標準而受挫。然而,過于寬松的考核體系又可能使學生輕視體能訓練,將其視為次要科目,進而在訓練過程中產生懈怠情緒,甚至提出以其他課程取代體育課的要求。
因此,在制定體能訓練考核方式時,小學體育教師需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體能狀況。以引體向上這一鍛煉上肢力量的項目為例,教師應認識到男女學生之間以及同性別學生之間存在的體能差異。男生與女生因身體條件不同,考核標準自然應有所區別;同時,即便是同齡男生,由于生長發育速度的差異,其上肢力量也會有所不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采取過程性評價方式,記錄學生初始的引體向上數量,并結合各階段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著重關注學生的進步與提高。
在考核過程中,教師應綜合考慮學生的平時成績、進步幅度以及考勤情況等多個方面。這種考核方式有助于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體能狀況,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訓練積極性,使他們能夠正視并珍視自己的進步與成長。
(四)合理應用現代體能訓練方法
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現代體能訓練時,應緊密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科學選擇訓練方法。經調研發現,當前小學體育教師常用的訓練方法主要包括負重法、游戲練習法和持續練習法。
負重法則是指教師在體能訓練過程中,利用額外重量或學生自身體重進行鍛煉以提升體能的方法。啞鈴、實心球等器材以及引體向上、俯臥撐等練習方式均屬于此類。在應用負重法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靈活調整。例如,針對體重較大的學生,應避免使用自身體重進行負重練習,可以通過實心球、杠鈴等器材來鍛煉其上肢力量。
游戲練習法以其獨特的趣味性、互動性和情境性,深受學生們的喜愛。這種方法將體能訓練融入游戲之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鍛煉身體,提升體能。游戲練習法的形式多樣,如推小車、接力賽、跳繩比賽等,這些游戲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訓練興趣,還能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通過游戲,學生們能夠在不知不覺中達到鍛煉的目的,避免了傳統體能訓練的單調和枯燥。同時,游戲練習法還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創造,鼓勵他們在游戲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進一步提升體能訓練的效果。
持續練習法,亦稱重復法,指的是在一段時間內,讓學生以相對固定的訓練強度進行不間斷的連續練習。這種方法旨在保持學生的生理負荷在一定水平,通過重復性練習來提升學生的體能。盡管其效果顯著,但長期單一的練習方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在運用持續練習法時,教師需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部分學生身體素質較差,長時間統一強度的練習可能使其身體承受能力達到極限。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訓練強度。例如,在日常訓練任務安排中,可先讓學生每次完成5~10個動作,間隔一段時間后再逐步增加到10~15個。這樣既能確保學生身體素質得到持續提升,又能避免挫傷學生的自信心。
三、結語
小學體育教師在運用現代體能訓練法進行體育教學時,必須充分考慮小學階段學生的身體發展狀況,作出合理安排。教師應科學選用現代體能訓練方法,增加訓練的趣味性,并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訓練方式,從而引導學生進行科學訓練,確保他們的身體素質水平得到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 謝宏彬. 對現代體能訓練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 家長,2021(27):12-13.
[2] 俞顏. 體能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價值取向與發展路徑[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21(18):171-172.
[3] 高淑麗. 體能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科幻畫報,2021(05):254+256.
[4] 任逸. 體能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開展[J]. 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0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