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教師要關注幼兒創新思維的發展,培養善于思考、勇于創新的人才。在幼兒園中,繪本作為一種以圖畫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讀物,因內容生動有趣、配圖和諧精美而受到幼兒的喜歡。教師可借助繪本開展游戲教學,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繪本教學;創新思維;小班幼兒
作者簡介:黃雯嫣(1996—),女,福建省廈門康樂新村幼兒園。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培養幼兒創新思維成為當前幼兒教育的重要目標。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應認識到繪本教學對于幼兒創新思維發展的重要性,根據幼兒的發展需求,將教育活動與繪本內容相結合,設計能夠激發幼兒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活動,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幫助幼兒為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基礎。
一、創新思維的內涵與發展價值
(一)創新思維的內涵
創新思維是一種不同于常規思維的思維方式,具有敏捷性、獨特性、流暢性與變通性的特點[1]。
具備創新思維的人能夠在舊的方法無法有效解決問題時,突破慣例,探索出新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二)幼兒創新思維的發展價值
1.滿足幼兒探究的需求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對新鮮的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問問題,求知欲比較強。在此過程中,幼兒會接觸到新知識、新事物,從而產生探究的需求。此時,創新思維可以幫助幼兒進一步觀察、對比、發現,從而從不同角度了解新知識、新事物。
2.滿足時代對人才的需求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社會,創新型人才能夠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幼兒教師需要側重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幫助幼兒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二、繪本對于小班幼兒創新思維發展的價值
繪本的內容非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通過閱讀繪本,可以得到知識啟蒙。筆者所帶班級的幼兒處于小班階段,在一次區域游戲中,幼兒來到“娃娃家”玩起了“喂寶寶吃飯”的游戲,由于“娃娃家”缺少一張桌子,因此他們奇思妙想,萌發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造一張可以旋轉的桌子。基于此,筆者和幼兒共同開啟了一段“造桌之旅”。在此過程中,筆者借助繪本引導幼兒利用猜想、對比、觀察等方式攻克種種難題,進行創新實踐,最終和幼兒一起造出了一張雙層可轉動的桌子。可見,繪本對于幼兒創新思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啟發幼兒創造性解決問題
在小班階段,幼兒的思維開始由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當幼兒遇到難題時,教師如果只是單純地依靠語言進行解說而非借助具體事物進行引導,那么幼兒很難自主思考出解決問題的方法[2]。
對此,教師可以借助繪本引導幼兒思考和解決問題,促進幼兒創新思維的發展。
例如,在幼兒提出要制造一張旋轉桌子的想法后,筆者和幼兒共同梳理了旋轉桌子的基本特征。接著,幼兒遇到了第一個挑戰—“用什么來當桌子的轉盤呢?”幼兒圍繞這個難題熱烈地討論了起來。由于幼兒對轉盤材料的認知有限,因此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材料。對此,筆者決定以繪本為載體豐富幼兒對材料的認知經驗。筆者借助繪本《轉不停的小狗》,帶領幼兒走進繪本,了解生活中一些可以旋轉的物品,豐富幼兒的認知經驗。通過閱讀、觀察和思考,最終幼兒發現最適合當轉盤的材料應當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第一,物品表面必須是平的;第二,物品不能太重也不能太小;第三,物品要能夠旋轉。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利用繪本幫助幼兒解決了“尋找能做轉盤的物品”這一難題。在繪本內容的啟發下,幼兒聯系現實生活,萌發新的想法,創造性地解決了問題。
(二)提高幼兒創新思維的科學性
幼兒對旋轉這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找到了廢舊的方向盤、蛋糕裱臺、收納旋轉盤等生活中可以旋轉的物品,并且從輕重、大小、表面的傾斜度等方面進行觀察和對比,篩選出最合適的轉盤替代物—蛋糕裱臺。在此過程中,幼兒發展了“以物代物”的意識,并積極地通過操作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根據驗證的結果及時調整操作方法。由此可見,幼兒的創新思維初步具備了科學性。
(三)增強幼兒創新思維的敏捷性
在“尋找大小合適的桌面”這一游戲階段,幼兒需要用地墊裁剪出一個比蛋糕裱臺面更大的圓形,于是他們在地墊上畫圓形,但畫出來的圓形不圓。筆者提示幼兒可以借助圓形物品來畫圓。因此,尋找合適的畫圓工具成為他們本環節的挑戰。基于此,筆者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數學認知”的相關目標,選擇《圓形骨碌碌》這一繪本開展教學活動。通過閱讀繪本,幼兒了解到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圓形通過不同的組合變成了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這加深了幼兒對圓形的認知。最終,幼兒在教室里找到最大號的臉盆,將臉盆反扣在地墊上,用描邊的方式在地墊上畫出了一個比蛋糕裱臺還大的圓形。
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主動思考,快速遷移繪本知識,順利找到教室中比蛋糕裱臺還大的臉盆,并借助其來畫圓。這說明幼兒通過繪本的啟發,能夠敏銳地發現問題,迅速找到解決方法,提升了思維的敏捷性。
三、借助繪本發展幼兒創新思維的策略
根據前面“制作旋轉桌子”的案例,筆者研究出借助繪本發展幼兒創新思維的策略,具體如下。
(一)善于傾聽幼兒,基于最近發展區,挑選合適的繪本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到,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借助繪本發展幼兒的創新思維,要求教師耐心傾聽幼兒的想法,支持他們的奇思妙想,從中挖掘幼兒的待發展經驗,為幼兒選擇合適的繪本,促進幼兒更多經驗的形成。
例如,幼兒提出“制作旋轉桌子”的想法,從成人視角來看,有的教師可能會覺得這個想法不切實際,因此否定這個想法,并建議幼兒提出別的想法。如此,幼兒難免會受到打擊,從而降低積極性。其實,看似難以實現的想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幼兒的創意,教師應從幼兒的視角出發,保護幼兒心中創造思維的稚嫩種子,讓其茁壯成長。筆者首先為幼兒創設寬松、愉悅的環境,仔細聆聽幼兒的想法,支持幼兒探索,并通過觀察挖掘幼兒的待發展經驗:對旋轉概念的認知不足、對生活中圓形物品的認知經驗有限、對剪刀與刻刀工具之間的差別感興趣等。基于此,筆者為幼兒挑選繪本《轉不停的小狗》《圓形骨碌碌》《大剪刀小剪刀》等,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為幼兒繼續萌發創新想法鋪墊基石。如此,既推動了游戲進程,又促進了幼兒創新思維的發展。
(二)基于兒童視角,聚焦幼兒興趣點,將繪本內容與生活連接起來
1.開展集中活動,利用繪本激發幼兒的創新想法,解決實際問題
繪本中的內容蘊含著許多教育價值,僅依靠幾次簡單閱讀是無法充分發揮其教育價值的。對此,教師可以將繪本與幼兒的實際問題相結合,開展相關集中活動,在集中活動中引導幼兒多角度研讀繪本,激發幼兒的創新想法,充分激活幼兒的創新思維[3]。
例如,在“制造大小合適的桌面”這一游戲中,幼兒因對圓形認知不足而遇到“畫不圓”的問題。對此,筆者依據《指南》中“科學探究”的目標,利用繪本《圓形骨碌碌》開展了一節集中活動課。筆者首先讓幼兒自由欣賞繪本中不同的圓形圖案,從大小、顏色、組合形狀等方面對比各個圓形,加深幼兒對圓形的認知;接著,引導幼兒將從繪本中習得的經驗遷移到實際游戲中,啟發幼兒思考可以利用哪些合適的圓形物品畫出所需要的圓形。在幼兒的思維被充分激活后,筆者組織幼兒開展了“尋圓”游戲,讓幼兒在生活中尋找更大的、能夠用來畫比蛋糕裱臺還大的圓形的物品,并進行操作驗證。
2.巧用班級區域,投放繪本拓寬幼兒的創新思路,豐富認知經驗
除了開展集中活動,教師還可以開展區域游戲,依據幼兒在各個階段的不同興趣將繪本分類投放到不同的區域,借助繪本推動區域游戲的開展,拓寬幼兒的創新思路。
例如,在造桌子游戲中,集中活動結束后,筆者將繪本靈活地投放到各個游戲區域。在游戲的第一階段,筆者發現幼兒對桌子感興趣,但對旋轉的概念認知不足,于是就在建構區投放《桌子就是桌子》《我的瘋狂桌椅》等繪本,在閱讀區投放《轉不停的小狗》等繪本。在游戲的第二個階段,幼兒的經驗需求轉移到“圓形的認知”“剪刀與刻刀的區別”上面。于是,筆者在美工區投放了《小剪刀大剪刀》《切水果的刀》《圓滾滾》《圓形骨碌碌》等繪本。在游戲的最后階段,幼兒已經成功制作出旋轉桌子,此時,他們的經驗需求轉向“裝飾桌子”。于是,筆者把原先的繪本替換為與裝飾有關的繪本。在整個區域游戲過程中,教師充當幼兒的支持者,根據幼兒不同的需求不斷調整繪本的內容,隱性支持幼兒的想法,從而促進幼兒創新思維的發展。
(三)及時肯定幼兒,以問題啟發式教學,助推幼兒的創新想法
在活動中,幼兒的創新思維被充分激活,此時,有的幼兒會提出偏離活動主題的想法。對此,教師不應立即糾正幼兒的想法,否則會打擊幼兒的自信心,對幼兒創新思維的培養不利。教師可以先耐心傾聽幼兒的表達,及時肯定幼兒的創新想法,再利用多元的提問方式,如啟發式提問、開放式提問、思辨性提問等,幫助幼兒分析自己想法的可行性,從中選擇具有操作性的創新想法,由此發展幼兒創新思維的變通性。
例如,在制作桌腿環節,幼兒依據《桌子就是桌子》等繪本提供的經驗,用奶粉罐充當桌腿,隨意擺放在桌子下面,導致桌子不穩固,容易倒塌。幼兒經過反復嘗試仍沒有發現是桌腿的原因,游戲就此停滯。幼兒知道桌子應有四條桌腿,但不知道四條桌腿的擺放會影響整個桌子的穩定性。看到這里,筆者思考了一會兒,上前對幼兒說:“我們教室里的桌子都很牢固,你們可以看看這些桌子和你們現在做的桌子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教室里桌子的桌腿是怎么樣的?它們桌腿擺放的位置和你們擺放的有什么不同?”幼兒聽完后,立刻圍到桌子邊,蹲下來仔細觀察。幼兒發現教室里桌子的桌腿分別安置在桌底的四個角,兩兩對齊,而自己卻隨意安裝桌腿,如此自然會導致桌子不穩固。于是,幼兒和同伴一起調整了奶粉罐的位置,讓它們恰好立在桌面的四個角下。此外,幼兒還用透明膠把奶粉罐與桌面黏在一起,這下桌子終于穩固了,不管在桌面的哪個地方放置東西都不會導致桌子倒塌。
結語
通過本次研究,筆者發現繪本以其豐富的內容為幼兒創新思維的培養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因此,教師應充分把握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表現出的興趣點與遇到的問題,以繪本為載體,采取多元且適宜幼兒的支持策略,幫助幼兒突破常規思維的局限,促使幼兒在觀察、思考、探索、表達中不斷萌發創新想法,助推幼兒創新思維的發展。未來,筆者還將繼續結合幼兒的發展特點,繼續深化這一實踐研究,為幼兒創新思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助力幼兒在成長的道路上綻放獨特的思維光彩。
【參考文獻】
[1]邊宇曉.如何在繪本教學中培養幼兒創新思維[J].科技資訊,2020,18(18):125-126.
[2]馬志秀.情境繪本閱讀影響幼兒創造性思維發展的探究[J].知識文庫,2021(17):31-33.
[3]楊曉琪.幼兒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智力,2023(2):18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