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化教學不僅可以豐富小學數學的教學手段,也能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本文旨在探討數字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應用,分析其積極作用,并提出相應的實踐策略。通過數字化教學,小學數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能顯著提升。本文將從模擬具體情境、直觀呈現復雜概念、創新教學、強化練習效果等方面,詳細闡述數字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應用。
【關鍵詞】數字化教學;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數學作為一門抽象性強、邏輯思維要求高的學科,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數字化教學以其獨特的優勢,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運用數字化資源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清晰易懂的表現形式。本文將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探討數字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應用。
一、模擬具體情境,增強學習體驗與理解
利用數字化教學手段,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當前能用于創設情境教學的數字化資源主要有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多媒體素材、視頻教學等。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和數字化教學手段使學生能更直觀地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課程為例,教師將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到教學中,直接用多媒體圖片或動畫演示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繪畫過程,可以減少教師板書的時間,將課堂時間更多用于讓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親身體會繪畫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整個流程,加深學生記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課前教師使用課件向學生展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先清晰地了解本節課的主要學習目標,學生對課程內容有一個明確的認知,便于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
導入課程階段,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如電子白板、投影儀)展示一段關于學生課外活動的視頻或圖片,如學校運動會的場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在學習運動會中,我們如何知道每種活動參與的人數呢?”從而引出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學習。在學生對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在統計中的作用有了簡單的認知后,使用課件展示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示例,通過動畫或標注功能解釋統計表的結構和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然后播放一段微課視頻,為學生介紹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步驟和注意事項。教師利用數字化教學降低了教學難度,縮短了教學時間,也提高了學生對統計知識的接受程度。
學生實踐操作階段,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課本上的例題或教師提供的數據,利用電子表格軟件(如Excel)或在線統計工具制作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將學生分組,每組負責一項統計任務,如統計班級學生最喜歡的書籍類型、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等。各組將統計結果匯總整理后,利用大屏幕展示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和統計表,分析數據背后的信息,如哪種類型的書籍或運動最受歡迎、數據之間的差異等。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根據統計結果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問題。讓學生統計同學的喜好信息,不僅便于學生實踐操作,也易于引導學生將統計知識用于實際生活中。
通過數字化資源,教師展示了生活情境的統計數據和圖表,這不僅可以縮短教師在課堂上畫圖表的時間,并且這些數字化圖表在之后的教學中也可向學生反復展示。在動畫、圖表等形式的幫助下,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概念和應用,且通過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的刺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和理解統計知識。
二、直觀呈現復雜概念,促進深度理解
針對小學數學中抽象性強的知識點,利用數字化教學手段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可視化,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便利。數字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等,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可視化圖像和動畫。這種可視化方式有助于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數學概念的本質和內在邏輯,從而降低理解難度。如在教授幾何圖形時,教師可以通過三維動畫展示圖形的旋轉、平移和變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圖形的性質和關系,有助于學生空間思維的形成。
例如,在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和圓錐”教學中,教學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結構和基本特征,教師可以借助數字化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數學思考能力。教師利用三維動畫展示幾何立體圖形,將抽象的圓柱和圓錐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利用動畫旋轉圖形使其變換方位,讓學生充分認識圓柱和圓錐的圖形特征,還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立體概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在教授“圓柱和圓錐”課程時,教師使用多媒體軟件或在線平臺展示圓柱和圓錐的三維模型,這些模型可以360度旋轉,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其形狀和結構,并且教師可以控制模型的透明度,讓學生看到圓柱內部的底面、側面及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頂點,從而更清晰地理解其結構。這種新穎的教學手段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學習時的注意力更集中,提升了接受新知識的效率。三維模型使學生能直觀看到圓柱和圓錐的立體形態,而不僅是停留在二維圖形的認知上。這種直觀感受有助于學生提高空間想象能力,加深對幾何形狀的理解。這種深刻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在記憶中形成更為穩固和持久的印象,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和記憶效率。
教師還可以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制作動畫,以展示圓柱和圓錐的形成過程,如通過長方形紙繞一條邊旋轉形成圓柱,直角三角形繞直角邊旋轉形成圓錐的動畫,幫助學生直觀理解這些形狀的空間特性。這種動態的視覺效果比靜態圖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抽象概念變得具體化,幫助學生輕松理解復雜的空間變化過程,有助于學生發展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認知能力。動畫還可以展示圓柱和圓錐的切割、拼接等變化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其體積、表面積等概念,這些動畫還可以供學生在課后反復觀看,鞏固所學知識。
三、創新教學,激發學習興趣與潛能
數字化教學為拓展教材內容提供了便利,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搜索和整合網絡資源,豐富課堂內容。教師可以利用數字化平臺搜索教學前沿的教育資源和素材,如數學游戲、動畫演示、互動式練習題等,這些資源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興趣和學習水平進行選擇和整合。這種數字化教學打破了傳統教材的局限,讓學生接觸到更多元化、更前沿的數學知識,拓寬了其知識視野,使優質的教育資源能突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為更多學生所共享,有助于縮小城鄉、區域之間的教育差距。
以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簡易方程”教學為例,本節課程的知識教學目標主要幫助學生認識方程,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初步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質,能識別并列出簡單的方程,學會用等式的性質解一步計算的方程。普通的教學方法一般是教師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用以引出方程的概念,之后對方程的意義加以介紹,學生基本了解后再組織學生用一些典型習題進行鞏固練習,整個教學過程相對枯燥,內容也較為僵化,僅起到向學生傳播數學知識的作用。
教師在一些數學學習平臺上可以搜集新穎的教學素材或者教學方法,在豐富教材內容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在“簡易方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天平找平衡”數字游戲模擬等式平衡,先通過多媒體展示天平平衡的情境,引導學生理解等式的概念。然后,在天平的一邊加上十克砝碼,問學生:“現在天平還平衡嗎?如果不平衡該怎么辦?”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在天平的另一邊也加上十克砝碼。”之后重復上述過程,通過多次模擬天平找平衡的活動,讓學生逐步理解等式的性質。最后引導學生思考:“在天平找平衡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什么規律?”組織學生討論,教師在此基礎上做出總結。
通過模擬天平找平衡的過程,學生能深刻理解等式的性質,這種直觀感受有助于學生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具象化,從而加深理解。將數學概念融入游戲,可以減少學習的枯燥感,且學生需要主動觀察和思考,以找到使天平平衡的方法,這種主動探索的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四、強化練習效果,提升學習互動性
傳統的習題呈現形式往往單調乏味,數字化教學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改善習題的呈現形式,使其更生動有趣。傳統的習題冊往往只能提供靜態的題目和答案,而數字化習題則可以實現與學生的即時互動,學生可以在觸摸屏上直接操作,選擇答案、拖動圖形或進行模擬實驗,這種即時反饋和動手操作的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數字化教學平臺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能力水平,智能推送適合他們的習題,實現個性化教學,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難度上得到挑戰和提升。
例如,在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平移、旋轉和軸對稱”教學中,主要側重于學生對這三種圖形變換概念的理解、性質的掌握及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能力。傳統的習題呈現形式主要包括填空題,考查其基本概念或性質,如平移只改變圖形的( ),不改變圖形的
( )和( );判斷題則給出一些圖形變換的實例,讓學生判斷這些實例是否屬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畫圖讓學生根據給定的要求,在方格紙上畫出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變換后的結果等。雖然傳統習題形式有其優勢,但教師也可以嘗試結合數字化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元素和互動性的增強豐富習題的呈現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利用動畫軟件制作互動習題,根據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概念,設計生動的動畫場景,如小船在湖面上平移、風車在微風中旋轉、蝴蝶緩緩展開翅膀呈現軸對稱等。學生可以通過點擊屏幕上的按鈕控制動畫的播放、暫停和回放,觀察圖形變換的過程,并回答相關問題。在每個動畫結束后,彈出問題窗口,要求學生選擇或填寫答案,如“小船向右平移了幾格?”“風車旋轉了多少度?”“蝴蝶的對稱軸在哪里?”等。學生提交答案后,立即給出反饋,包括給出正確答案及學生選擇錯誤答案可能的原因,讓學生及時意識到自己在本次學習中的錯誤認知,在改正的過程中加深理解。這種數字化習題設計能有效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參與度。
五、結束語
總之,數字化教學通過多種數字化資源,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可視、生動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使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單易懂,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限制。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有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高效發展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燕.數字化技術在小學數學幾何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浦東教育,2024(4):70-73.
[2]賴珍花.對數字化教學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3(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