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真實場景中的英語學習,關注學生學習體驗、情緒融合、探究合作。在精準研讀教材、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基于主題圖,構建學習場景;聚焦板塊間,延續學習場景;聯系真生活,創設學習場景,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實現深度學習。
關鍵詞:真實學習場景;有效建構;小學英語;深度學習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要促進學生在真實場景中解決真實的問題,促進學習真實地發生。將真實場景中的學科教學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建立密切聯系,是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學科層面落實核心素養的有效路徑。真實場景中的英語學習,關注學生學習體驗、情緒融合、探究合作中形成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匯集表達等過程中達成的深度學習。那么,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建構真實的學習場景,展開教學?筆者結合近期的一次新教材單元整體教學磨課進行闡述。
一、精準研讀教材,把握教學內容
教師要研究教材,讀懂教材,只有精準把握教學內容,才能有效展開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新教材三年級上冊Unit 4 This is my friend,單元主題為“介紹朋友”,屬于“人與社會”的范疇。在社交場合中,學生通過向他人介紹自己的朋友,幫助他們更好地相互了解,促進人際關系的建立。
Lead-in直觀呈現閱覽室里王兵向張華介紹楊玲的語言學習情境,圍繞Big question “How do you introduce your friends?”設置“朋友間相互介紹”和“向家人介紹朋友”這兩個學習目標。
Cartoon time語篇講述了Bobby向姐姐Tina介紹自己的好朋友Sam的故事,給學生提供初步感知單元核心知識語言的情境。Letters in focus聯系卡通故事內容,聚焦字母Ll、Mm、Nn的學習。本板塊重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初步回應Big question,引導學生初步掌握“This is ... He’s / She’s my friend.”這種介紹朋友的句型。
Story time語篇講述王兵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劉濤與張華彼此認識、劉濤又向張華介紹自己的朋友蘇海的故事。此板塊在Cartoon time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再現了單元的核心語言,深化學生對核心語言的理解與學習,加強了學生對介紹朋友及禮貌回應的技巧和意識的培養。本板塊進一步回應Big question,通過向他人介紹自己的朋友,促進學生相互了解,從而培養和拓展人際交往能力。通過制作朋友卡片向班級同學展示,引導學生理解語言、運用語言,進一步探究單元主題意義。
Wrap-up time創設綜合性學習活動Introduce a friend,設置向家人介紹自己朋友的活動,提供綜合運用核心語言進行交流的契機,將課堂所學遷移運用到實際生活。在向家庭成員介紹朋友的情境中分享自己對單元Big question的理解,培養學生交際能力,促進其核心素養的綜合提升。
Assessment time回應Lead-in板塊的學習目標,借助自評表幫助學生診斷學習效果。
教師只有建構真實的學習場景,才能圍繞單元主題、緊扣學習目標、聚焦核心問題、結合板塊特點,展開相互關聯、逐層遞進、螺旋上升的課堂教學。
二、建構真實場景,有序展開教學
(一)基于主題圖,構建學習場景
譯林版小學英語新教材三年級上冊增加了Lead-in板塊,其中的單元主題圖形象直觀,很好地創設了情境。
1. 運用主題圖,引出目標語
本單元呈現的是學生在閱覽室看書的場景。教師可以運用主題圖片,分六步展開教學。
(1)T: Who can you see?
學生看看、想想、說說圖上都有哪些認識的朋友。
(2) T: Does Zhang Hua know Yang Ling?
(3) Let’s listen.
學生聽一聽,了解王兵是如何介紹楊玲的。
PPT同步呈現介紹朋友的目標語This is Yang Ling. She’s my friend.
學生簡要、快速學說。
(4)T: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How are they?
學生結合中文提示,輔助理解,給出不同的回答。
(5)觀察閱覽室墻上的標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6)小結:As friends, we can read together.
在主題圖的幫助下,教師帶領學生進入單元核心語言學習,學生嘗試學說,會讀即可,對介紹朋友有一個初步感知。同時,根據主題圖進行多個提問,讓學生關注閱覽室墻壁文化,體會閱讀的快樂和讀書的重要,從小樹立“好好學習、報效祖國”的志向。學生可以與自己的朋友一起,快樂閱讀,健康成長。
2. 切換主題圖,強化目標語
本單元Get ready部分,融合了視頻語篇,讓學生在看、聽之后,了解Who is Xu Tiantian’s new friend?這部分內容。然而,學生只從主題圖中是無法看出的。為此,教師構建以“課后服務”為背景的大場景,將主題圖的閱覽室場景,進行平行切換。
(1) T: 課后服務時,有的同學在閱讀,有的同學在踢球……
教師通過PPT呈現語篇視頻的截圖(如圖1)。
(2) Let’s say.
T: Look, who can you see?
教師呈現單幅圖片,配上人名Xu Tiantian、Xu Fengfeng,引導學生用“This is ...”介紹。
(3) Watch the cartoon.
了解:他們在玩的時候,誰來了?
(4) Let’s find: Who is Xu Tiantian’s new friend?
嘗試說:This is Zheng Lei. He’s my friend.
(5) 小結:As friends, we can play together.
大場景的構建避免了活動任務與教材主題圖之間的脫節。課后服務中多元活動的開展符合常理,由閱覽室切換到操場,場景的設計真實而自然。學生在新場景中結識新朋友,了解新朋友的介紹方法,真正做到“學習熱身”。至此,本單元的核心語言“This is ...He’s / She’s my friend.”均有了一次呈現,學生對介紹朋友的單元主題,也有了較為完整的初步感知。
(二)聚焦板塊間,延續學習場景
1. 鎖定細節,挖掘藏在圖片里的智慧
Cartoon time作為單元主要語篇學習板塊之一,通過卡通人物Bobby和Sam等的故事,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向他人介紹自己的朋友,幫助學生了解如何用英語進行社交互動,形成友好和禮貌的社交態度。
Lead-in在兩個不同的小場景里,分別介紹朋友Yang Ling和Zheng Lei,而這里Bobby要向Tina介紹他的朋友。關于如何平衡這之間的跳躍式跨度,教師鎖定單元主題圖中的局部細節:閱覽室的一角,Bobby和Sam也在快樂地閱讀。
(1) 教師繼續利用大場景——延長服務時段
T: Bobby and Sam are reading in the library. Now the bell is ringing.
PPT播放下課鈴聲。
T: School is over. Bobby and Sam are going home.(PPT切換到Cartoon time插圖1) On the way, who do they meet?
(2) Watch and find
學生看動畫,勾出他們在路上遇見了哪些朋友。
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學習名字:Max、Willy、Tina。
(3) T: Who knows the other characters?
學生通過自讀、交流等方式,展開對Cartoon time語篇的學習。
插圖作為教材的重要資源,教師在此巧妙發掘,反復利用。Bobby和Sam形影不離,延時服務時段,他們在圖書館一起閱讀,享受讀書的快樂;放學時,他們一起回家,享受同行的快樂。鎖定圖中的細節,進行學習場景的延續,讓新的語篇故事導出更具邏輯性。學生隨著場景,跟著Bobby與Sam的步伐,一起學習、理解和探究故事,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參與不同形式的語言學習活動。
2. 自然過渡,發現藏在名字里的玄機
譯林版小學英語新教材的一大特點,便是將字母、語音學習融合在Cartoon time板塊中。作為這一板塊的拓展性學習內容,教師要將字母和語音知識的學習與Cartoon time的語篇建立關聯,而不再是孤立地呈現。
本單元Letters in focus聚焦于字母Ll、Mm、Nn的學習。在教學中,教師在Cartoon time語篇學習結束時進行小結。
(1) T: In Cartoon time, we know Max, Willy and Tina. They are our new animal friends.
PPT圖文并茂呈現三個動物朋友。
(2) T: Look, there are also our three letter friends. Who are they?
教師引導學生初識新字母:Ll、Mm、Nn(如圖2)
(3) Let’s find
PPT呈現活動要求:同桌合作,再讀故事。
學生用鉛筆圈出有Ll、Mm、Nn的單詞。
(4) Let’s read
學生相互交流后,跟隨教師逐個朗讀,如下:
Ll, Ll, Willy ..." "Mm, Mm, Sam ..." "Nn, Nn, Tina ...
接著,教師再展開字母的聽、讀、寫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將字母與語篇建立了巧妙的關聯。一是文本卡通人物到字母的引出,這幾個卡通人物名字里恰好含有本節課要學習的字母,教師發現了名字里的玄機,場景延續自然,過渡巧妙無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好奇心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二是將字母尋找融入語篇再讀,學生邊朗讀、邊思考、邊搜索。這樣,不僅強化了故事,加深了印象,也訓練了思維。完整地圈畫出所有單詞,需要靜心,也需要技巧,這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交流過后,教師引導學生打著節拍,以chant的形式同步朗讀字母與單詞,富有趣味,增強記憶。
(三)聯系真生活,創設學習場景
新課標提出“踐行學思結合、用創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即:秉持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的學習理念,倡導學生圍繞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激活已知,參與到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等一系列相互關聯、循環遞進的語言學習和運用活動中。
1. 學習到生活的遷移
本單元Story time語篇的故事場景發生在學校——文本人物在校學習期間,參加書法社團,成員們在認真書寫毛筆字,此時,朋友之間進行相互介紹,彼此問候,欣賞點贊。Wrap-up time繼續介紹朋友的話題,活動A“Look and say”場景為校門口——文本人物向家人介紹朋友。在學校關系較好的幾個同學,放學時段趁著父母接送,彼此介紹,合乎情理。
(1) T: At school, Wang Bing, Liu Tao can introduce their friends to each other. After school, can they introduce their friends to their family members? Let’s have a look.
(2)呈現Look and say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提問:Who’s he? Who’s she? 分別學習Dad和Mum。
(3) Look and say
T: What will they say? Please try!
學生根據氣泡空缺嘗試說。
(4)Try to act
要求:三人一組,任選一圖;加上表情、動作;加上更多語言。
本環節旨在讓學生進行語言的應用實踐。學生在學習、理解介紹朋友的相關結構化知識“This is ... He’s / She’s my friend.”的基礎上,結合場景,分析推敲,契合主題,展開語言實踐,內化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在嘗試表演階段,學生打開思路,將問好等語言及時融入對話,使表達更為合理、更為得體、更為流暢。此處,學生將Story time所學的核心語言自然應用到生活場景,實現了由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2. 場景與場景的切換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為英語教學提供多模態的手段,同時創設良好的、虛擬的、仿真的學習情境。Wrap-up time中的活動B“Do a role-play”,要求學生:Imagine you have a new friend. Introduce his / her to a family member.
細讀文字,內容豐富,但仍比較抽象,學生無法將其具象化。為此,教師可借助多媒體,配上圖片,創設新的學習情境。
場景一:放學時,你和朋友在學校門口遇到了爸爸,你會怎樣將他(她)介紹給你的爸爸呢?
場景二:周末,你和姐姐在宜興市圖書館門口遇到了好朋友,你會怎樣將他(她)介紹給姐姐呢?
活動要求:三人一組,選擇一個場景,演一演,可以加入自己的語言。
本環節旨在讓學生進行語言的遷移創新。教師設計了兩個常見的真實生活場景,引導學生圍繞認識新朋友的三個步驟——“打招呼”“作介紹”“示友好”展開對話。面對新情境,學生需要整合、內化本單元語篇中學習到的結構化知識,有邏輯、富條理、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角色扮演時,學生根據個人實際,合作探究,運用所學,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當學生能自信從容地介紹自己的朋友,并進行問候時,他們不僅有了豐富的英語學習體驗,也自然地形成了正確的交友態度和價值判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馮少民.基于主題意義探究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J].英語教師,2019(22).
(責任編輯:周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