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構建“五育”并舉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育人模式,是高職院校培養全面發展型人才、滿足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需求的必然之舉。文章首先闡述“五育”并舉概念,其次點明“五育”并舉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要點,最后提出打造“德育領創―智育啟創―體育助創―美育浸創―勞育踐創”的育人格局,構建“五育”并舉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育人模式,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 高職院校;“五育”并舉;創新創業教育;育人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5.04.043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Mode of Integrating the Five-Education System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Jun
(School of Marxism,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 Wuhan, Hubei 430205;
School of Marxism, Wuhan Ope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Constructing an educational model that integrates the \"Five-Education\"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education, aesthetics, and labor)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move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all-round developed talents and meet the current needs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the new era. Firstly,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concept of the \"Five - Education\" simultaneously. Then, it points out the key point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Five-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inally, it proposes to create an educational pattern of \"morality - leading innovation, intelligence - inspiring innov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 facilitating innovation, aesthetics - immersing innovation, and labor - practicing innovation\", and construct an educational model that integrates the \"Five-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oping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relevant worker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ive-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ducation mode
1" “五育”并舉的內涵
所謂“五育”,即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由此可知,“五育”并舉即意味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理念。高職院校應以“培德正心”“培智創新”“培體固本”“培美修身”“培勞強技”為目標,努力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創新能力、身體素質、審美水平以及實踐能力等,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 “五育”并舉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要點
2.1" 德育鑄基
德育可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價值引領,具體表現如下: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使其能在參與創新創業過程中做到講道德、守規則。②引導學生形成創新意識,使其能夠在足夠有利的外部環境支持下,找準創業方向,實現創新目標。③引導學生具備社會責任意識,使其能在參與創新創業的過程中,成長為有魄力、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愿為社會獻青春、作貢獻。④引導學生形成團隊合作意識,使其能夠摒棄“自我中心”觀念,做到與他人、與團隊合力完成創業項目。
2.2" 智育固本
智育即開發學生智力的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學科基礎,并能深入洞察、準確把握行業市場的發展趨勢等,而這對于創新創業來講至關重要。學生進行創新創業需以一定的知識與能力作為支撐,如此方才可以找準創業方向,從這個角度來看,智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具備現實交集,智育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所需創新思維的形成與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2.3" 體育強魄
體育鍛煉可以強健體魄,使學生的身體處于健康狀態。而健康體魄又可以為學生應對創新創業過程中的高強度工作壓力提供有力支撐,使其得以更好地應對挑戰、完成項目。同時,參與競技性體育項目還可有效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其能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優勢、應對挑戰。此外,合作型體育項目還能幫助學生形成團隊意識、提高協調能力,而這對其參與創新創業活動至關重要。
2.4" 美育浸潤
美育是形式多元、內容豐富的藝術體驗,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可為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提供更多視角,激發其創新靈感、拓展其創業路徑;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并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從而幫助學生敏銳捕捉市場需求、感知市場變化,成功挖掘市場中存在的創新創業機會;能夠引導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并且提高鑒賞能力,從而在精準評估創新創業項目市場風險的基礎上做出明智決策。
2.5" 勞育促能
勞育致力于引導學生養成勞動意識,提高動手能力;創新創業教育則致力于學生創業精神與創新創業能力的形成。二者從本質上講是相輔相成的,實現二者的融合,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勞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主張以實踐為導向,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參與勞動實踐的過程中養成創新思維與創業意識,并且不斷提高自身的問題解決能力,積累必要的實踐經驗。
3" 高職院校“五育”并舉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育人模式
本研究旨在探索高職院校“五育并舉”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育人模式,打造“德育領創—智育啟創—體育助創—美育浸創—勞育踐創”的育人格局,為建設創新型社會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
3.1" 打造思創融合模式,實現“德育領創”
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兩條重要分支,均以挖掘學生內在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旨歸。打造思創融合新模式,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出發點與落腳點。 ①以思政課程為平臺,開展德育教育,輸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了解國家大政方針、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等,進而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道德修養。②創設“思政大課堂”,做到“知識”與“實踐”兩手抓。高職院校可以組織圍繞思政教育目標開展多元化實踐交流活動,如合作性與競爭性突出的辯論賽、知識性與啟發性更強的講座等,使學生于交流互動中深切感受思政教育的力量,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真善美的品質,真正成長為可為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奮斗終身的高素質青年[1]。③開展紅色實踐,帶領學生參觀紅色基地,通過讓學生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跡與奉獻精神,潛移默化地點燃他們的愛國主義熱情。整體來看,思創融合模式從知識與實踐兩個維度打通了德育與創新創業教育之間的通道。此外,它還融入了紅色教育元素,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思創融合模式引領下,學生可將知識學習與行動實踐聯系起來,逐步成長為熱愛家國、甘于奉獻的時代新人。
3.2" 打造專創融合模式,實現“智育啟創”
專創融合是以突破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間壁壘、培養創新型人才為旨歸的一種新型育人模式,以專業課程打基礎、大創項目提能力、學科競賽拼水平為三個重要方面。 ①打造專業課程群,引導學生系統性地掌握專業知識,為個人日后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②開設三級三類大創項目,縱向看,橫跨國家、省、校三級;橫向看,包括創新訓練項目、創業訓練項目,以及創業實踐項目等,為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提高創新創業能力提供平臺。③組織學科競賽,為學生提供競技平臺和展示舞臺,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學術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2]。專創融合模式聚焦創新型人才培養,提倡在打造專業課程群的基礎上,建立大創項目立項機制,打造學科競賽體系,為培養學生知識、技能和智慧保駕護航,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3" 打造體創融合模式,實現“體育助創”
體育精神與雙創教育素養具備相通之處,這為實現體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提供了現實條件。構建體創融合模式,必須從體育課程入手,然后向外延伸,以運動俱樂部和體育嘉年華等為平臺,更好地引導學生挖掘創新創業潛能、掌握創新創業本領。①發揮體育課程主渠道作用,積極引入創新創業元素,以創新創業元素為傳統體育課程賦能,幫助學生在習得體育知識、掌握體育技能的同時,充分參與相關創新項目,從設計與實踐等多個環節中,樹立創新意識、提高創新創業能力。比如,學生可以參與“中國大學生路跑聯賽”、市級“大學生足球錦標賽”等體育賽事的策劃,以此鍛煉創新創業能力。此外,體育課程還為學生觀察相關產業與市場環境提供了一個現實窗口,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系統性認知,并且培養學生的發展興趣。②以運動俱樂部為平臺,延伸體育助創的“觸角”。高職院校可以圍繞創新創業教育目標打造主題不一、形式多元的運動俱樂部,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指導培訓,幫助學生找到個人發展方向。比如,高職院校可以組建創意健身俱樂部,鼓勵學生發揮創意思想,積極參與創業行動,為日后發展積累必要的經驗。此外,俱樂部還需負責對外聯絡,邀請行業專家來做講學,或者吸引項目關注者投資,為學生創業項目提供高技能與強經濟支撐[3]。③舉辦體育嘉年華活動,進一步拓展交流互動平臺。創新創業以“新”出奇、以“新”制勝,而以“體育+”模式為主導的體育嘉年華活動則是助力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又一有效方式。高職院校可以定期舉辦活動,并且邀請專業人士助陣,強化活動的知識技能含量。此外,高職院校還要注重環節設置,在開展優秀項目展示區的基礎上,增設路演環節,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吸引關注和投資。
3.4" 打造美創融合模式,實現“美育浸創”
將審美教育融入創新創業教育過程,能夠幫助學生增進對于“美”的認識,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美,并能做到創造美。打造美創融合模式,必須利用好美育課程這一基礎平臺,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藝術創作機會,同時做到定期組織文藝展演。①實現美育課程與創新創業相結合,將藝術元素滲透創新創業過程,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與藝術素養的同時,引導學生形成“審美經濟”思維,讓藝術與商業聯手,創造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藝術品牌、更有輿論關注度的藝術活動等。②將藝術創作與創新創業相結合,為學生提供進行創新性藝術創作的機會。參與藝術創作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創造出更具商業價值與市場競爭力的藝術作品[4]。③通過組織文藝展演拓寬創新創業路徑,鼓勵學生展示個人創意與作品,從而吸引市場關注、得到經濟支持。
3.5" 打造勞創融合模式,實現“勞育踐創”
勞創融合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又一突破,主張將勞動實踐與創新創業實踐相結合,鼓勵學生在勞動過程中習得知識、提升能力,這種教學模式不但貼近生活,而且更富實效。該模式同樣應以課程為基礎,繼而增加社會實踐,以為知識提供應用情境,并且實現“以賽促學”,通過開展創業競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5]。①開設“創勞”課程,在傳統勞育課程基礎上實現創新型轉變,鼓勵學生在探究知識、獲得能力的同時積累相關經驗,進而樹立創新思維、提高創新創業能力。②提供實踐機會,創設實踐情境,鼓勵學生深入企業一線參與實習實訓,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真實的情境當中,以此夯實課堂所學、鍛煉實操能力。③舉辦創業競賽,實現“以賽促學”。高職院校可以鼓勵學生以個人或者團體形式參與創業競賽,利用賽事平臺展示個人創業構想,并在競爭態勢下,通過聽取專業評審意見、吸收競爭對手所長等手段,不斷完善個人創業方案。與單純的教學相比,競爭賽事更能激發學生潛能、調動學生興趣,進而幫助學生拓寬視野、積累經驗、提升能力。在其他四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造勞創融合模式實現勞育踐創,可使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6]。
4" 結語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型人才,是當前時代的發展之需,也是高等教育的應然之舉。高職院校須在厘清“五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可行性的基礎上,積極打破傳統教育模式桎梏,構建全新育人格局,分別以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為抓手,構建德創融合育人模式,實現“德育鑄基”;構建專創融合育人模式,達成“智育固本”;構建體創融合育人模式,實現“體育強魄”;構建美創融合育人模式,實現“美育浸潤”;構建勞創融合育人模式,實現“勞育促能”。
基金項目: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終身學習專業委員會2024年科研課題“高職院校‘五育’并舉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育人模式研究”(YB202451)。
參考文獻
[1] 楊韞嘉,霍楷.高校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育人模式改革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16):86-89.
[2] 盛振文.“五育并舉”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22(6):59-61.
[3] 朱宏錦,霍楷.五育并舉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創新與實踐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5(15):94-97.
[4] 吳婧.“五育并舉”視域下本專科高校藝術設計創新創業工作實踐研究[J].鞋類工藝與設計,2024,4(20):74-76.
[5] 趙茜.“五育”并舉導向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6(4):113-118.
[6] 柏景嵐.高校創新創業育人體系的構建——以體育類高校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3,31(7):145-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