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探討在師生融創理念指導下,如何有效地進行“計算機通信網”的教學改革。通過分析當前“計算機通信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師生融創理念,提出了一系列教學改革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加強項目式學習、推行翻轉課堂、鼓勵師生互動和合作學習等。研究表明,這些改革措施不僅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促進了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應用能力的增強,從而顯著提高了“計算機通信網”課程的教學質量,對培養具備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通信專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師生融創;計算機通信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一、概述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計算機網絡已成為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計算機通信網”作為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必修課,其在人才培養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然而,傳統的“計算機通信”網課程的教學模式在適應快速變化的網絡技術和需求上面臨一些挑戰[14]。
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師生融創理念下的“計算機通信網”課程教學改革已成為當前教育界的研究熱點之一。該理念強調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密切合作與互動,追求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個性化學習支持的提供。
本文旨在探討師生融創理念下的“計算機通信網”課程的教學改革,并研究其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的影響。通過深入分析“計算機通信網”課程的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們將提出一系列教學改革的策略和措施,以期為“計算機通信網”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師生融創理念概述
師生融創理念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的一種合作、共同成長的關系,強調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教學理念。在這種理念下,教師不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而是充當引導者和激勵者的角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力;學生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而是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和教學資源的建設中,發揮自己的主體性和創造性。
師生融創理念注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與溝通,倡導教師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尊重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動力;同時也要求學生尊重教師的專業性和經驗,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與教師共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實現師生雙向互動、共同成長。
在“計算機通信網”課程的教學改革中,師生融創理念可以促進教師更好地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對“計算機通信網”課程的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促進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師生融創理念下的“計算機通信網”課程教學改革,將為教師和學生創造更加積極、健康、和諧的教學環境,推動教育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
三、師生融創理念下的“計算機通信網”教學改革策略
(一)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及參與微課資源建設
在教學實踐中,倡導師生融創理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重要策略。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深化這一理念的實施。
首先,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教師不僅精心選擇和提供在線學習資源、教學視頻和案例分析,還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資源的共同構建。例如,在教授完“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基礎知識后,教師可以激勵學生以小組形式制作名為“常見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微課。這種項目不僅要求學生深入理解和總結課程核心概念,還需要他們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的網絡系統中,如5G網絡或物聯網,并在制作過程中融入相關的學科與思想教育內容。通過這樣的實踐,學生不僅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還培養了視頻制作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其次,精心設計學習導引。明確的學習目標、詳細的學習計劃和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教師應確保學生了解課程的整體結構和重點,幫助他們合理安排學習進度,以確保學習過程既系統又有目標性。
最后,鼓勵學習小組的形成和活動。學習小組不僅提供了一個互動和合作的平臺,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學術交流和學習動力。通過小組學習,學生可以共同解決問題、互相激勵,并通過討論深化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通過以上策略的有機結合,教師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升他們在“計算機通信網”課程中的學習效果和綜合能力。這種師生融創的教學模式不僅使學生在專業知識上取得更深入的理解,還培養了他們在現實工作中所需的團隊合作和自主學習能力,為其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項目化學習
項目化學習在“計算機通信網”課程中的應用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首先,確定項目目標是項目化學習的第一步。教師根據課程要求和學生的學習目標,制定清晰的項目目標。這些目標應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與課程的核心概念緊密相關。例如,在“計算機通信網”課程中,一個項目的目標可能是設計一個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能要求的網絡系統或協議。
其次,分工合作是項目成功的關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技能,在小組內分工合作。分工可以根據項目的復雜性和任務的特性進行調整,確保每個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也能夠全面理解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例如,團隊中可能有學生負責系統設計,有學生負責網絡搭建,還有的學生負責性能測試和優化。
再次,實施項目是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的核心部分。學生按照項目計劃進行詳細的設計、網絡搭建、系統測試和優化等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解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技術挑戰和問題。例如,他們可能需要考慮網絡拓撲結構的選擇、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和效率等方面的技術細節。
最后,展示和評價階段是項目化學習的收尾工作。學生將完成的項目成果通過演示、報告或展示會議的形式展示給全班同學、教師或者相關領域的專家。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展示他們的成就,還能夠接受來自學生和專業人士的寶貴反饋和建議。評價過程應當全面、客觀,不僅包括項目成果的技術實現情況,還應當考慮到團隊協作的效果和學生個人的專業能力成長。
例如,在學習了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SPF)的理論知識后,學生們被要求設計實驗項目,以驗證OSPF的原理和基本工作過程。第一,學生們需要設計網絡拓撲結構(見圖1)。第二,他們需要為網絡設備配置正確的IP地址(見下表)。第三,學生們需配置路由器的OSPF協議(見圖2)。第四,通過觀察數據傳輸過程來驗證OSPF的原理和基本工作過程。在項目設計階段,每個小組的設計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甚至可能會遇到網絡不通或OSPF協議無法運行等問題,這時需要同學們相互探討以解決問題。在項目展示階段,每個小組將展示其設計結果,其他小組將對其提出問題和評價。教師將留存較好的設計,作為下一階段課程教學的素材。
通過項目化學習,學生能夠全面了解計算機網絡的相關知識,培養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推行翻轉課堂模式
翻轉課堂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特別適用于計算機通信網課程中,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和效果。這種教學模式通過以下步驟實施。
首先是學習預習階段,學生在課前通過閱讀教材、觀看相關視頻等自主學習所需的基礎知識。這使得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有更充分的準備,可以更深入地參與后續的討論和實踐活動。
其次是課堂討論階段,在課堂上,教師不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討論和互動。教師解答學生的問題,進行案例分析,并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這種互動性強的課堂環境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的實際應用。
最后是深化學習階段,課堂結束后,學生通過課后作業、實驗和項目等方式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所學的知識。這種延續性的學習過程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確保他們能夠更加牢固地掌握課程內容。
推行翻轉課堂模式的最大優勢在于,它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和動力,使得他們在課堂上能夠更為積極地參與討論和實踐。通過這種互動和實踐,學生擺脫了被動地接受知識,能夠深度思考、合作探討,從而更加全面地掌握和運用所學的內容。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機制
在師生融創理念下,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機制對于教學改革至關重要。以下是采用的幾種建立師生互動機制的策略。
課堂互動:在課堂上,教師積極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及時、主動地回答,同時鼓勵學生之間展開討論和案例分析,這種互動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激發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關鍵。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得到啟發,還能夠從實際案例中學習應用知識的技能。
學習反饋:教師定期進行學習反饋,與學生深入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和遇到的困難。這種反饋機制不僅幫助教師調整教學策略,更重要的是及時為學生提供指導和解答,確保他們能夠順利掌握課程內容。
溝通平臺:為了進一步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課程在學習通上建立了一個在線溝通平臺,使得學生可以隨時與教師進行交流和咨詢。這個平臺不僅提供了學習上的支持和指導,也增強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與聯系,促進了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
通過這些有機的師生互動機制,教師能夠更加敏銳地捕捉學生的需求,因材施教,為每位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也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教學改革實施效果分析
在過去的3年里,我們對參與教學改革的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在實施師生融創的教學模式后,我們發現優秀人數和優秀率兩個指標都有顯著提高。例如,2020年的優秀率為62.3%,相較于2019年沒有采用教學改革時的23.5%,增長了38.8%。此外,學生的整體平均分數也提高了2%。在過去3年中,學生的期末考試平均成績和綜合平均成績都有明顯提升。在2021年,我們根據上一年積累的優秀實驗項目對實驗內容進行了優化,使得2021年的綜合平均成績達到了81.8分。基于這一基礎,我們進一步將學生制作的優秀微課納入線上學習資源,并優化了線上學習和小組學習的內容。這使得2022年的綜合平均成績達到了84.3分,相較于2021年提升了2.5分。這表明,在教學改革實施之后,學生在知識掌握和問題解決能力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步。
五、結論與展望
通過師生融創理念下的“計算機通信網”教學改革的實施,我們取得了以下成果和有了主要發現。
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缺乏實踐操作和互動性,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應用能力不足。而師生融創理念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思路,強調師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注重師生互動、項目實踐和團隊合作,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實踐能力。
師生融創理念下的“計算機通信網”課程教學改革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引入項目實踐、案例分析等活動,可以增加學生的實際操作經驗,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此外,優化教學資源和運用現代技術也能夠有效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為學生提供更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
未來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首先,可以進一步探討如何在“計算機通信網”課程中實施師生融創理念,包括具體的教學設計、課程內容設置和評價機制等方面。其次,可以對教學改革的效果進行實證研究,通過數據分析和學生反饋,評估改革舉措的實際效果,為進一步改進提供依據。最后,可以加強教師培訓和支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從而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揚武,李國和.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高教學刊,2024,10(05):112115.
[2]王巖,李照奎.“新工科”背景下的“計算機網絡原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24(01):6365+70.
[3]程慧,鄭晶晶,孫納新,等.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24(01):109112.
[4]桂林卿,胡素君,肖甫.以學生為中心、問題為載體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3(21):110112.
項目來源: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GXGZ"JG2023B088)《“理實一體、師生融創”理念下高職電子信息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2023年度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JGZD202304)《“理實一體、任務驅動、學生主導”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計算機通信網混合式課程教學改革》;2022年度廣西民族師范學院一流課程項目(YLHHKC202202)《計算機通信網》
作者簡介:嚴小黑(1982—"),男,漢族,湖北監利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專任教師,研究方向:通信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