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深入研究企業經營管理中人才核心競爭力培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核心競爭力愈發依賴人才核心競爭力。這就需要構建基于勝任力選拔機制、供需平衡培養規劃和多元化激勵與保障等動態培養策略。研究得出,人才核心競爭力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未來研究可從深化動態培養策略、拓展研究領域和視角等方向展開,為企業提供更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策略,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企業經營管理;核心競爭力;人才培養
引言
企業競爭日益激烈,人才核心競爭力培養成為關鍵。當前研究多聚焦傳統方法,缺乏動態視角。在當今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下,企業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的激烈競爭。隨著科技飛速發展和市場不斷變化,企業要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高度重視人才核心競爭力培養。本文旨在從動態視角出發,深入研究企業經營管理中人才核心競爭力培養,為企業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和策略。
一、理論基礎
(一)人才核心競爭力內涵
人才對企業價值不言而喻,他們是企業創新源泉、發展動力。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核心競爭力越來越依賴于人才核心競爭力。人才在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創新、效率和影響力三個方面。以京東為例,京東擁有近52萬員工,其中有超7萬名員工負責倉儲,近36萬名員工負責配送。京東公司技術體系多位科學家入選IEEE Fellow,為京東技術創新做出重要貢獻。通過對采銷、客服等員工多次漲薪,提高員工工作效率,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
(二)動態培養理論依據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企業發展呈現出明顯動態性。市場變化對企業人才需求產生深遠影響。科技飛速發展推動著產業不斷升級和轉型,消費者需求多樣化和個性化也促使企業不斷調整產品和服務策略,從而對人才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具備動態性人才培養策略才能滿足企業不斷變化的人才需求,如果人才培養策略不能及時調整,就會導致培養出的人才與企業需求脫節。動態人才培養策略為人才提供持續學習和發展機會,幫助他們提升自己能力水平,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通過不斷培養適應企業發展需求的人才,企業保持創新活力和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1]。
二、企業人才現狀對核心競爭力的影響
(一)規模與結構問題
企業人才隊伍規模與結構問題是影響企業人才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當前企業人才結構存在諸多問題。企業人才隊伍規模較小,難以滿足企業快速發展需求。據相關數據顯示,有超過60%的企業認為人才短缺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部分企業存在人才老齡化或年輕化傾向,缺乏不同年齡段人才合理搭配。高學歷人才占比較低,難以支撐企業高端技術研發和管理創新。某些企業缺少跨學科、復合型人才,使企業應對市場變化能力不足。見下表1。
(二)引進與培養機制缺陷
企業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對于提升企業人才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2]。然而,當前許多企業在這方面存在明顯缺陷。當前企業人才引進渠道存在局限性。企業在引進人才時,往往過于依賴傳統招聘渠道,難以滿足企業對高端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而且企業在人才引進過程中,缺乏有效宣傳和推廣。很多優秀人才對企業了解有限,不知道企業發展前景和人才需求,從而錯過與企業合作機會。
三、企業人才核心競爭力對企業發展的積極影響
(一)創新驅動與適應市場變化
具有高創新能力的人才能夠敏銳洞察市場趨勢、消費者需求變化以及技術發展前沿。他們憑借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創造力,為企業開發出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新產品和服務創新人才在企業內部營造創新氛圍,鼓勵團隊成員勇于嘗試新想法、新技術,促進企業整體創新能力的提升。這有助于企業不斷優化現有產品和服務,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增強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二)人才吸引與企業可持續發展
人才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為企業提供了持續發展的動力。從短期來看,人才的高效運營和創新能力有助于企業實現當前的經營目標,如提高市場份額、增加銷售收入等。從長期來看,人才的培養和儲備為企業的戰略轉型、業務拓展和傳承奠定了堅實基礎。例如,家族企業通過培養新一代具備現代管理知識和創新能力的家族成員和職業經理人,實現企業從傳統經營模式向現代化、國際化企業的轉型,確保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都能保持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3]。
四、動態培養策略構建
(一)基于勝任力選拔機制
核心人才選拔對于企業構建強大人才隊伍至關重要,為將選拔標準量化,企業采用多維度評價體系。例如,對于道德素質,通過員工誠信記錄、職業道德評價等方面進行量化,設定一定分值區間。專業貢獻方面,根據員工科研成果、專利數量、項目成果等進行量化評分。團隊效應從團隊成員滿意度、團隊績效等指標進行考量。引領作用通過員工對行業趨勢把握程度、提出戰略建議被采納情況等進行量化。發展潛力從員工學習能力、創新能力、適應能力等方面進行評估。通過對員工在各個維度表現進行打分,綜合得出員工選拔得分。這樣量化評價指標體系,為企業選拔出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人才提供有力保障。見下表2。
(二)供需平衡培養規劃
企業要實現人才核心競爭力培養,需制定核心人才選用和培養總體規劃,以確保人才供需平衡。關鍵崗位人才市場供給情況對于企業人才規劃至關重要。以信息技術行業為例,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快速發展,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需求急劇增加。分析關鍵崗位人才市場供給情況,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地域因素對人才供給有顯著影響,人口政策等也會影響人才供給。
行業發展趨勢也會對關鍵崗位人才市場供給產生影響。以房地產行業為例,近年來,由于市場調控等因素,行業發展速度放緩,人才需求相對減少。而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則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人才需求不斷增加。
制定針對不同人才的個性化培養方案是提升企業人才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借鑒學生個性化培養方案,為企業人才制定個性化培養計劃。企業根據員工興趣、特長和職業發展規劃,為員工提供不同培訓課程和發展機會。企業還借鑒斯坦福經驗,設計和實施個性化培養方案,培養員工創新、創業、創造能力。
五、實踐案例分析——以中國鐵建為例
在當今全球化競爭的商業環境下,企業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才核心競爭力強弱。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全球大型綜合建設集團,其卓越的人才培養戰略堪稱眾多企業典范。
(一)構建堅實的人才培養體系
中國鐵建深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所在。相關工作為人才培養筑牢了技術與規范基礎。員工參與構建技術標準體系時,能深入了解行業前沿技術與規范要求,在標準化實踐中提升專業能力。在項目規劃、工程實施和質量管控等各個環節,員工都能依據明確標準開展工作,這樣既保證了工作的準確性,又提高了效率,有力地支持人才在專業領域持續深耕。這一系列舉措讓人才發展有了堅實依靠,也使得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更具優勢。
(二)打造國際化復合型人才隊伍
公司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著力打造國際標準專家團隊。強化國際標準化人才建設,助力標準化專家走向國際。眾多人才在此過程中嶄露頭角,大幅提升企業在國際工程建設領域的人才核心競爭力。在此過程中,不同專業人才共同解決難題。例如在某大型海外橋梁建設項目中,結構工程師和設備工程師密切協作,依據項目實際需求創新技術,既推動技術進步,又增強協作能力。
六、未來研究方向展望
(一)深化動態培養策略研究
進一步細化基于勝任力選拔機制,不僅要明確選拔標準和量化評價指標,還要探索更加精準的測評工具和方法,以提高選拔準確性和有效性[4]。例如,結合人工智能技術,開發智能化人才測評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算法,對人才能力、素質和潛力進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評估。持續優化供需平衡培養規劃,加強對外部人才市場動態監測和分析,及時調整培養計劃,以更好地滿足企業人才需求。同時,深入研究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企業人才培養特點和需求,制定更加個性化、針對性的培養方案。不斷創新多元化激勵與保障機制,除現有激勵方式,探索更加靈活多樣的激勵手段,如彈性福利、遠程辦公、職業發展休假等,以滿足不同人才需求。同時,加強對人才職業發展規劃研究,探索更加科學、合理的職業發展路徑和晉升機制,提高人才滿意度和忠誠度。見下表3。
(二)拓展研究領域和視角
隨著經濟全球化加速,企業越來越需要具備跨文化溝通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未來研究將深入探討跨文化人才選拔、培養和管理策略,以及如何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人才之間合作和創新。關注新興技術對人才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發展,將對企業人才需求和人才培養帶來深刻變革。未來研究將探索這些新興技術在人才選拔、培訓、激勵等方面的應用,以及如何培養適應新興技術發展的人才。企業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經濟上成功,還需要考慮社會和環境責任。未來研究將探討如何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的人才,以及如何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人才培養各個環節。見下表4。
結論
本研究深入探討企業經營管理中人才核心競爭力培養,通過對理論基礎梳理、現狀分析以及動態培養策略構建和實踐案例研究得出結論:人才核心競爭力對于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當前企業在人才核心競爭力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構建動態培養策略是提升企業人才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總之,企業要高度重視人才核心競爭力培養,不斷探索和創新培養策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企業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林建飛.企業經營管理中人才核心競爭力培養[J].上海商業,2024(07):91-93.
[2]楊愷.新經濟環境下企業經營管理方法探討[J].現代商業,2024(02):94-97.
[3]胡遲.打造核心競爭力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成效分析[J].中國發展觀察,2022(12):21-24,38.
[4]代敬輝.打造人才核心競爭力堅持國際標準制用結合——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工作成果及經驗[J].工程建設標準化,2022(1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