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結合臨床實踐的案例式PBL(基于問題導向的學習方式)教學在醫學影像學五年制本科生核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2.9-2023.1就讀于皖南醫學院醫學影像學專業五年制本科學生87名作為教學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45名學生,采用常規教學方式,研究組42名學生,采用案例式PBL教學方式比較兩組影像核醫學考試成績及對核醫學課程教學的滿意度。結果:研究組影像核醫學課程考試成績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對影像核醫學課程教學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從學生學習態度和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案例式PBL教學因其基于實際問題、剖析真實案例的教學模式,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積極性方面較傳統教學具有更大優勢,值得在影像核醫學課程的教學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案例式PBL教學;基于問題導向;教學方式;影像核醫學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case-based"PBL"(problem-based"learning)"teaching"combined"with"clinical"practice"in"the"nuclear"medicine"teaching"of"medical"imaging"undergraduates."Methods:"A"total"of"87"five-year"undergraduate"students"majoring"in"medical"imaging"in"Wannan"Medical"College"were"selected"as"teaching"objects"from"September"2022"to"January"2023."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including"45"students"in"the"control"group"and"42"students"in"the"research"group."PBL"teaching"method"was"used"to"compare"the"two"groups'"test"scores"and"their"satisfaction"with"nuclear"medicine"teaching."Results:The"test"scores"of"the"study"group"were"bett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P"lt;"0.05)."The"teaching"satisfaction"of"the"study"group"was"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nbs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lt;"0.05)."Conclusion:"From"the"perspective"of"students'"learning"attitude"and"actual"teaching"effect,"case-based"PBL"teaching"has"greater"advantages"than"traditional"teaching"in"stimulating"students'"learning"interest"and"enhancing"their"initiative"in"independent"learning"because"of"its"teaching"mode"based"on"practical"problems"and"analyzing"real"cases,"and"is"worthy"of"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in"the"teaching"of"nuclear"imaging"medicine.
Keywords:"case-based"PBL"teaching;"problem-oriented;"teaching"methods;"nuclear"medicine"and"molecular"imaging
影像核醫學(Nuclear"Medicine"and"Molecular"Imaging,"NM)是現代醫學中利用核科學技術和手段對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一門學科。在大型綜合性醫院中,核醫學科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標記物進行臨床診斷、疾病治療以及生物醫學研究的專科機構,其主要業務包括核素顯像與功能診斷、標記免疫分析、放射性核素治療等。而在高校教學型直屬附屬醫院中,核醫學科不僅要完成醫院臨床工作,更要作為核醫學教研室這一基本教學單元,在高校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過程中支撐起重要的一環,是“醫學影像學”“影像核醫學”“核醫學”等課程教學的中堅力量。
影像核醫學作為核物理學與臨床醫學的交叉學科,具有專業性強、涉及知識面廣、理論與實踐結合度深等特殊性,客觀上導致影像核醫學相關課程內容抽象、各章節系統性強等特點,給教學培養效果帶來一定的難度。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意識到,傳統的教學模式僅通過課堂講授的方式,即以教師為中心的基于講授式的教學模式[1]難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系統、全面的掌握核醫學相關課程的基本知識,在有限的學時完成后不能形成醫學生應該具備的核醫學領域基本素養。近年來,許多高校開始嘗試新型的教學方法并取得了高質量的教學成果,其中包括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problem"basednbsp;learning)教學方式[2-3]。筆者嘗試根據醫學生培養目標,通過精選案例引導學生進入特定情境,再結合案例以問題為導向,通過PBL教學方式展開“影像核醫學”課程教學,探討該教學模式用于“影像核醫學”課程教學實踐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希望為提高影像核醫學相關課程教學效果提供有益的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2.9-2023.1就讀于皖南醫學院醫學影像學專業五年制本科學生87名作為教學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45名,男生21名(46.7%),女生24名(53.3%),平均年齡為(21.45
0.95),采用講授式教學模式。研究組42名,男生20名(47.6%),女生22名(52.4%),平均年齡為(21.03
0.88),采用案例式PBL教學模式。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上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學生既往成績進行對比,對照組與研究組成績無顯著差異(P>0.05),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兩組學生在課程學習前總體成績、學習能力、學習態度上無顯著差異,另外,兩組授課教師均無人員調整。
1.2方法
按照五年制醫學影像學專業培養方案,于第七學期分別予以對照組和研究組傳統教學模式及案例式PBL教學模式,具體情況如下:
1.2.1傳統教學模式
教研室根據教學大綱,按照教學進程設定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計劃,以多媒體課堂教學為主,輔以規定課時的實踐教學,完成規定的教學工作量。課程結束兩周內完成課程結束考試。
1.2.2案例式PBL教學模式
為研究組提供案例式PBL教學模式,具體教學設計如下:由教研室主任主持、教研室教學秘書根據五年制影像影像專業本科培養方案,安排全體授課教師結合課程各章節內容編寫典型案例,病例資料主要包含主訴、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結果、初步診斷、治療過程及療效隨訪等。教研室主任對全部案例的教學適配性、教學功能、教學效果進行評估、篩選,對每個案例的問題設計組織集體討論、測試,保障問題導入的教學效果符合預期。選取符合條件的案例及相關問題編為臨床典型病例講義作為實施案例式PBL教學的依據。教學過程中將研究組按學號隨機分為6個小組,每組7人,各組自行推薦組長與授課教師進行對接,分四個階段實施教學。第一階段:依據課程章節重點內容,提前一周將典型病例及問題分發各組并下達具體任務,督促各組結合案例立足教材參考文獻、查閱資料進行自主學習。第二階段:授課教師在授課前兩天通過線上教學分組發起案例討論,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記錄各組留言情況作為平時成績的依據,并在討論后收齊各組關于案例分析及問題解答的報告。第三階段:教師根據學生案例式PBL學習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課堂理論課教學,圍繞各組案例問題分析、解答情況進行點評,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第四階段:每章節理論課程結束后,安排各組輪流到學校直屬第一附屬醫院弋磯山醫院核醫學科進行實踐教學,教師結合討論、學習過的典型案例引導學生觀察影像學檢查過程、驗證治療方案,從而進一步掌握影像核醫學課程內容。最后,與對照組相同,在課程結束兩周內完成課程結束考試。
1.3觀察指標
(1)比較對照組、研究組學生課程結束考試成績,包括基礎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均采用百分制計分法,其中實踐技能包括病例分析、實驗操作及實驗報告書寫,總成績=理論成績*65%+實踐成績*35%。(2)比較兩組學生對課程教學模式的滿意度,以電子問卷的方式由學生自主評估,采用百分制,內容包括激發興趣、拓展知識、增強協作、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各項指標評分為"0-25"分,評分越高則滿意度越高,將滿意度分成兩級,分別為滿意(≥70分)、不滿意(<70分)。
2"統計學方法
以SPSS"23.0軟件處理并分析所得數據,以(`x±s)表示計量資料,以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c2檢驗比較計數資料,P<0.05"則表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3"結果
在研究組、對照組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年齡、性別構成等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的前提下(P>0.05),對比研究組與對照組的考試成績,研究組在課程結束考試成績、實踐技能表現兩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對影像核醫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滿意度為85.7%,高于對照組的48.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4討論
影像核醫學為臨床醫學本科專業必修課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中心的多媒體授課作為主要教學形式,教師立足于課本授課,教材唯一、課件統一、教學設計單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動力,造成學生短期內被動接受大量新領域知識,大部分學生無法及時理解和消化所學內容,學生對教學滿意度評價不高,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這種教學方式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臨床思維及思辨、創新精神等存在局限性[4-5]"。
案例式PBL教學方式是以核醫學教研室全體臨床教師工作實踐中遴選的典型案例為基礎,精心設計出結合核醫學臨床實踐的,符合學習規律的相關問題為導向,綜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職業道德水平、分析問題能力、思辨創新能力的多維度教學模式。教師團隊以課前充分醞釀好的教學思路以及核醫學實踐相關的問題為導向[6],引導學生分組探討核醫學典型案例,在探討中倒逼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理論知識水平。按照事先的教學設計在研究組中的應用,觀察學生在案例探討、問題解決方案設計、線上教學發言積極性方面的表現,可明顯發現各小組學生在自主思考探索問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方面的潛力得到了深度的挖掘,且通過教師隨機增加提問、暗示解決問題思路的方式,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隨機應變能力明顯提高,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教學目標[7-9],尤其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作用明顯"。研究發現[10-11],PBL教學能夠讓學生深入且多方面了解各個典型病例,消除醫學生在基礎知識與臨床工作銜接之間局限性,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分析能力,為今后臨床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在完成連續兩個學年、相同學期的研究后,從不同教學方式的效果來看,案例式PBL教學促進了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各章節主講教師通過與研究組各小組學生的線上、線下流暢互動,也提升了學生對教學整體過程的滿意度。研究發現,研究組的教學效果滿意度為"85.7%",高于對照組的"48.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教師通過案例導入問題再線上線下循循善誘,學生課前主動學習、積極分析、集體討論導出初步答案,再緊跟課堂授課最終驗證答案并不斷優化自身的學習路徑,結合案例的PBL教學方法確實能有效加深核醫學課程各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對提高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起到了促進作用。從而在最終的課程結束考試中提升了理論成績,在實踐教學環節提高了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的準確度。從數據分析的結果看,在不同年級相同學期、相同課時且試卷難度、信度、效度無顯著差異的情況下,研究組理論、實踐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影像核醫學課程教學中采用案例式PBL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顯著提升學生對核醫學領域及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其教學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方式,為醫學影像專業本科生提升職業能力素養提供了一種新模式,值得在影像核醫學及其他影像醫學、臨床醫學相關課程的教學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鄭家深,黃澤禮,黃琦,等.淺析新形勢下核醫學本科教學面臨的問題[J].醫學信息,2019,32(01):20-22.
[2]PIRES"C,"CAVACO"A."Scoping"pharmacystudentslearning"outcomes:"Where:"do"westand?"[J"]."Pharmacy"(Basel),"2019,"7"(1):23.[3]"LUKE"A"M,MATHEW"S,KURIADOM"S"T,et"al."Effectiveness"of"problem-"based"learningversus"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s"in"impro-ving."acquisition"of"radiographic"interpretationskills"among"dental"student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Biomed"Res"Int,"2021",24":9630285.
[4]田國梅,康正.PBL"教學法在核醫學課間實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10):19-21.
[5]胡永全,郭道華,任麗,等.以問題為基礎結合比較影像學在核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0,41(8):1010-1012.
[6]劉妍,李薇,趙艷軍,等.臨床病房護士對核醫學檢查的了解和配合狀況調查[J].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2020,40(12):726-730
[7]林偉雄,林華蘭,林輝,等.PBL"聯合案例分析教學法在醫患溝通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0,30(06):109-110.
[8]何正中,柴華,李寧,等.基礎核醫學課教學方法探索[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01):185-187.
[9]呂雪兒.PBL聯合案例教學法在老年病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20):47-49.
[10]賈博,"劉偉,"郭慶東."初步探討"PBL"教學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和優化[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8,"17(03):"262-264.
[11]趙超男,"葛艷."微信平臺聯合"PBL"教學法在手術室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12):"1472-1474.
基金來源:皖南醫學院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影像核醫學》課程思政示范課(2022kcszsfk08);皖南醫學院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2022jyxm23);2021年度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項目(2021jyxm1602)
作者:王瑩瑩(1989—"),女,漢族,安徽泗縣人,碩士,主治醫師/講師,研究方向:核素顯像與治療。
*通信作者:馮蕾(1989—""),女,漢族,安徽涇縣人,碩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放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