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主游戲已成為幼兒園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開展自主游戲,幼兒園教師能夠更細致地觀察兒童行為,深入了解兒童的思想與意識,從而探索出更具針對性和多元化的教學措施與方法。文章對幼兒園自主游戲中兒童行為的觀察與評價進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當前幼兒園自主游戲中兒童行為觀察與評價存在的問題,并基于這些問題,積極拓展觀察視角,做好觀察準備工作,制訂了多方面的觀察內容,以確保兒童行為觀察的全面性。其次,實施了兒童自主評價、同伴評價、家長評價和社會評價這四種評價方式,以實現對兒童自主游戲行為的綜合分析。此外,通過引入大數據分析技術、開展跨學科合作觀察、建立觀察反饋機制以及提升教師能力等措施,強化了對兒童行為的系統觀察與評價。這些策略的實施,使教師能夠更好地把握兒童在自主游戲中的行為表現與發展趨勢,為后續幼兒園自主游戲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關鍵詞】 幼兒園;自主游戲;兒童行為;觀察與評價
幼兒園自主游戲是兒童在一定的游戲環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滿足為目的,自由選擇、自主開展、自發交流的活動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兒童興趣得到滿足,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和人格建構的重要環節。在兒童自主游戲中,幼兒園教師應尊重兒童的個性發展需求,培養他們自主游戲、探究、學習的能力,這需要教師對兒童的自主游戲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觀察與評價。然而,當前如何準確分析兒童的自主游戲行為,并給予幼兒科學、恰當的評價,仍是幼兒園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次研究將深入探討幼兒園自主游戲中的兒童行為觀察與評價,希望能夠為后續幼兒園自主游戲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幼兒園自主游戲中兒童行為的觀察與評價現狀
(一)行為觀察片面
為了更好地提升幼兒園自主游戲效果,幼兒園教師要對兒童在自主游戲中的行為進行實時觀察,分析兒童行為的趨勢與變化,為后續兒童自主游戲的創設提供有力支持。但在實際兒童行為觀察中可以發現,當前大部分幼兒園教師在觀察時,更多地將目標聚焦在兒童的外在行為表現上,如是否按照教師的要求始終如一地遵守游戲規則、是否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等,而忽視了兒童在自主游戲中的內心變化與情感體驗。另外,幼兒園的自主游戲是在一定的時間段或活動區域開展的。在自主游戲剛開始時,教師往往會加強關注兒童的行為與活動表現,但隨著自主游戲的逐步開展,其觀察力度會逐漸減弱,導致未能對兒童全程的游戲進行多角度觀察,影響了教師對兒童行為的全面了解與準確判斷。
(二)評價形式單一
除兒童行為觀察外,自主游戲中兒童行為評價是對兒童在自主游戲中的表現進行評判的重要依據。但當前的自主游戲中兒童行為的評價形式過于單一,大部分幼兒園教師將評價重點放在游戲任務完成、整個游戲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等核心方面,并且只進行了教師的單獨評價。而自主游戲本是兒童在游戲中的自主探索與發現,通過游戲促進兒童創造性行為和表達能力的產生。這種單一的評價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兒童在自主游戲過程中創造思維、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進而會對兒童的個性化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缺乏系統方法
利用科學的方法和適宜的途徑對自主游戲的各個方面進行觀察與評價,突出觀察與評價的發展性、可持續性是兒童自主游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但在當前幼兒園自主游戲中,教師普遍缺乏系統的觀察與評價方法。如很多教師在進行兒童行為觀察時,缺乏觀察目標、觀察計劃與觀察方法的指引,只是進行隨機的自主游戲觀察,并未進行兒童游戲興趣、溝通方式、合作行為、問題解決等方面的針對性觀察,導致觀察結果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其次,在觀察結果記錄方面,有些教師只是對兒童游戲狀態進行簡單描述,未對兒童的行為特點、變化過程及結果進行深入反思,使得在進行評價時缺乏相應的理論依據。另外,還有一部分教師在觀察與評價中,不知如何將兒童發展理論與兒童的行為觀察、行為評價進行有效銜接,使得在觀察結果分析中難以獲取更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影響了自主游戲觀察與評價的科學性。
二、幼兒園自主游戲中兒童行為的觀察與評價策略創新
(一)拓展視角,做好兒童行為全面觀察
在自主游戲中,幼兒園教師首先要拓展視角,做好兒童行為的全面觀察工作。在觀察中,教師要關注兒童的獨立性與成長性,在分析兒童表層顯性行為的基礎上,挖掘兒童行為背后的心理動機與情感需求。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關注兒童在自主游戲整個過程中的行為與變化,以更好地把握兒童行為的實際情況,為后續的游戲提供支持。在兒童全程觀察之前,教師要做好兒童行為觀察的準備工作,包括確定觀察目標、選擇合適的觀察工具、進行合理分工等,以確保教師在觀察中有的放矢,提高兒童行為觀察的準確性。另外,在觀察中要制訂不同的觀察內容,如自主游戲興趣、游戲專注力、語言使用能力、溝通能力、創造力、情感反應、社交技能、解決問題能力、事件決策力、身體發展、游戲技能、對材料與環境的運用等各方面。通過多個內容的觀察,可以拓展觀察視角的同時,全面分析兒童的游戲行為,進而為兒童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自主游戲引導與支持。
例如,在進行“搭積木”的自主游戲中,在游戲開展前,教師可根據搭積木游戲的特點,做好兒童行為觀察準備。搭積木游戲是兒童自主游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兒童利用各種積木進行建筑與構造的活動。通過搭積木游戲,能夠有效鍛煉兒童的空間感、手眼協調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教師可以將觀察目標涵蓋創造力、自我表達、問題解決、專注力、社交活動這幾個方面。在游戲開始前,教師可將關注點放到兒童的情緒狀態與選擇行為上,觀察兒童的實際行動,并記錄不同情緒反應與選擇傾向。在游戲開展中,教師可以詳細記錄兒童的對話與行為,如記錄不同兒童在挑選積木中的社交互動情況,關注每個孩子的活動情況,如有的兒童進行獨立搭建,而有的兒童則是與其他同伴協作搭建。另外,教師可以結合兒童的實際搭建情況,對某些兒童進行重點觀察,如在觀察中可以重點分析那些在搭建中存在困難、有獨特創意的兒童,觀察他們是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并進行針對性的記錄。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引導兒童分析自身在搭建積木中的體驗與收獲,通過兒童的講述,進一步了解他們在游戲中的行為發展情況。進而通過全過程的多視角分析,為兒童后續自主游戲的創新設計提供支持。
(二)豐富方式,實現兒童行為多元評價
幼兒園自主游戲是以兒童為中心,讓兒童在安全的環境下自由選擇游戲內容、伙伴的一種游戲方式。在這種游戲方式中,兒童是整個游戲的主導者。因此,在自主游戲中,為更好地促進兒童的全面成長,需要豐富兒童行為的評價標準,實現兒童行為的多元評價。首先,每名兒童的個體差異性較大,他們在自主游戲中的表現與行為各有不同。在制訂評價標準時,要尊重這種個體差異性,針對不同兒童的需求與特點進行評價。其次,幼兒園的自主游戲開發價值在于促進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所以幼兒園教師要在關注兒童行為結果性評價的基礎上,充分重視過程性評價,這樣既可以關注到兒童在游戲中的實際情況,又能夠看到其在游戲后所取得的成果。另外,在評價中,可以涵蓋兒童的自主評價、同伴評價、家長評價、社會評價這幾個方面。通過自主評價,可以讓兒童對自身的游戲行為表達出最為直接的感受。如教師可以讓兒童分享自身在游戲中的優點與不足,以及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在同伴評價方面,可以讓兒童互相觀察、交流,對同伴們在游戲中的實際表現情況進行評價。在家長評價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家?;顒?,與家長進行線上、線下溝通的方式,了解兒童在家庭自主游戲中的行為表現,并引導家長對其進行評價。同時,也可以利用社會資源,觀察兒童在校外自主游戲中的表現,并引導社會相關人士進行兒童行為評價。家長與社會評價的方法可以為口頭評價、填寫評價單、線上投票等形式。在評價后,教師可以整合多方評價結果,進行兒童行為的綜合評價,這樣可以讓兒童在自主游戲中得到持續的進步與成長。
例如,在超市角色扮演的自主游戲中,教師首先要觀察兒童的個體差異,并針對不同的兒童制訂不同的評價標準。如在游戲中有一名兒童的性格較為內向,但對數字敏感,能夠自覺整理貨架商品,觀察商品的標簽。進而對該名兒童的評價中可以增加數字運用、專注做事、提高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評價內容。再如,有一名兒童性格熱情,善于與人溝通,進而在評價中可以增加社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做事細心等方面的評價。其次,在游戲中,教師要將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觀察兒童挑選商品、互相商量價格、進行交易等環節,并給予相應的過程性評價。在游戲結束后,分析貨架整理情況、收銀臺賬目情況等方面的內容,對兒童的成果進行評價。同時,在游戲結束時,教師引導兒童進行自我評價與同伴評價。如有的兒童在自主評價中認為,在當收銀員時下次一定要計算得更加精準、快速。在同伴評價中,有的兒童認為同伴整理貨架很認真,讓客人很快能找到東西等。
(三)完善方法,強化兒童行為系統觀察與評價
強化兒童行為系統觀察與評價是提升幼兒園自主游戲中兒童行為認知的重要途徑。在系統觀察與評價中,首先,教師可以引入大數據分析技術,為每一名兒童建立自主游戲行為觀察庫,將日常觀察的相關數據、作品等內容進行大數據錄入與分析,探討兒童行為趨勢。其次,教師可以開展跨學科合作觀察,引導不同學科的教師在自主游戲中進行兒童行為觀察。在觀察前,教師團隊可以共同制定觀察的目標、方法等不同方面的內容。并在觀察后,從心理、教育、藝術等不同方面對兒童的自主游戲行為進行分析,為綜合評價提供豐富的數據。再次,教師可以結合傳統觀察數據表及相應的觀察APP、攝像機等記錄兒童在自主游戲活動中的行為,同時還可以采用敘事觀察法、掃描觀察法、定點觀察法等觀察方法,以更細致地捕捉兒童在自主游戲中的行為表現。另外,在觀察后,要將觀察的結果反饋給家長與兒童。對兒童反饋時,需要運用肯定、鼓勵的語氣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并給予兒童相應的建議與意見。在與家長反饋時,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平臺分享兒童在自主游戲中的行為表現及發展情況,以更好地調整改進評價策略與方法,形成良性的評價反饋循環機制。此外,需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兒童自主游戲、兒童行為觀察、信息技術運用等方面的培訓與教研,不斷更新觀察與評價理念與方法,進而確保為后續兒童自主游戲行為的觀察提供更為有效的支持。
例如,在進行自主繪畫游戲中,首先,可以引導心理、美術、語文、數學、體育等幼兒教師共同參與到兒童的行為觀察中。在觀察前可以共同制訂觀察目標、方法。如在繪畫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APP記錄兒童繪畫過程、運用錄像錄制兒童的行為表現,通過敘事觀察分析兒童在繪畫游戲中問題解決能力等。在觀察后,對兒童整個繪畫過程中的表現及作品進行分析。如心理學教師認為兒童在繪畫中的顏色表現與兒童的性格有明顯的關聯,如使用明亮的顏色則表示該名兒童具有樂觀、積極、向上的性格特點,而使用黑色、灰色等顏色,說明兒童內心敏感、細膩,在表達上更為謹慎。同時,語文教師認為有的兒童在繪畫中嘗試不同的繪畫技巧,說明該名幼兒具有探索精神與豐富的想象力。在繪畫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將本次自主繪畫游戲中的作品、繪畫過程中的表情、動作、行為等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
三、結語
在幼兒園自主游戲中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觀察與評價對兒童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幼兒園教師要在兒童自主游戲中認識到觀察行為片面、評價形式單一、缺乏系統方法會對兒童行為觀察與評價造成負面影響,進而能夠從全面觀察、多元評價、完善方法這三個方面,制訂相應的創新策略,并能夠通過策略的實施,更好地把握兒童在自主游戲中的行為表現與發展趨勢,為兒童的后續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蒙姣妮,劉萍萍. 運用“3+3日記”可視化評價工具開展幼兒自主游戲評價的探索:以幼兒園積木搭建游戲“超級賽車”為例[J]. 廣西教育,2024(22):47-51.
[2] 馬麗. 自然環境下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開展[J]. 求知導刊,2024(17):116-118.
[3] 林喜梅. 戶外游戲,帶領幼兒走近大自然[J]. 讀寫算,2023(2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