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具備顯著的人文特性。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若能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思想,緊密圍繞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的核心與難點,設計文本的引入,便能促使學生迅速融入文本情境,提升閱讀的成效。有效的課堂引入設計應包括利用多媒體輔助引導、設置問題引導、情感渲染引導、分析題目引導以及結合時事熱點引導等多種方式。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學導入;教學設計
一堂完整的課堂教學涵蓋了導入、實施、總結等多個環節。在這些環節中,課程的導入尤為關鍵,它標志著課程的起始。富有經驗的教師普遍會注重導入環節的作用及其設計[1]。然而,審視現狀,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的研究與探索明顯不足,對導入原則的理解亦顯淺薄,且對學生的學情、學習及心理特點缺乏深入了解。這導致導入環節往往僅具形式,與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最終可能導致教學效果低下,甚至無效。鑒于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若能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思想,緊密圍繞教學目標,聚焦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并基于學情,確保每篇文本導入的創新性,定能促使學生迅速融入文本,提升閱讀效率。
現代中學生普遍對音樂抱有濃厚興趣,教師可以利用歌曲作為教學的切入點,這不僅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使他們迅速沉浸在文本所營造的氛圍之中。
例如,在教學《別了,“不列顛尼亞”》時,我引入的歌曲是《七子之歌》,歌曲充滿了濃郁悲壯的情感,透過歌詞能夠感受到中華百年所遭受的屈辱,也能夠體會人們眷戀祖國、渴望回歸的愛國之心。一旦學生對歌曲有了初步的理解,他們便能夠較為精確地掌握文本的深層含義,從而實現深度閱讀。
又如,在教學《沁園春·長沙》時,可以向學生播放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中毛澤東和同學們在校園內大聲朗誦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片段,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青年的昂揚斗志,還能讓他們感受到肩負天下重任的高尚思想與情感。這能使學生對文本所營造的意境產生更深刻的感性認識,為后續深入理解和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至關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愉悅的課堂氛圍,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2]。設置疑問的方式,能夠更好地聚焦學生注意,引發深層次思考。但是運用這一方法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其一要緊扣教學的重難點以及關鍵點巧妙設計,也可以立足于新的視角巧妙設問;其二,要能夠做到以疑促思。實際上,提出問題僅是教學導入階段的一個初步環節,最重要的是要能夠利用疑問激發學生思維,提高思維的活躍度。
例如,在對《阿房宮賦》這一文章進行教學時,可以對導入環節進行如下設計:《阿房宮賦》乃杜牧之杰作,歷代皆將其視為散文之典范,諸多散文選集均收錄此文。究竟其獨特之處何在?為何能夠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呢?大家可以細心研讀,深思其中蘊含的義理。
這種設疑的方式并不是為了獲得標準統一的答案,而是為了聚焦學生的注意、思維以及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問題的引導下展開全面深入的自主閱讀和思考,既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又能夠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奠定良好的根基。
教育心理學特別強調,情感是激發學生追求真理的根本動力,同時也是推動學生智力發展的核心因素。然而,情感的產生需要依托于特定的情境,只有在生動且真實的情境中,學生才能獲得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進而產生積極愉悅的情緒。因此,在教學的導入階段,教師宜采用深情而平和的言辭,將個人情感與文本情感相融合。這不僅能夠觸動學生的心靈,而且有助于激發他們與文本及作者產生精神上的共鳴,從而形成積極而良好的教學氛圍。
例如,筆者在教學《再別康橋》這首詩歌的時候,對導入環節進行了精心的設計:他悄悄地離開,正如他悄悄地到來一般,他的人生只有34個春秋,但是他以生命所凝結的精華閃耀在廣袤的蒼穹,給人們留下了永恒的思念。他是誰?他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課文的作者徐志摩。導語蘊含著深沉的懷念之情,對學生造成了情感上的深刻觸動,激發了他們深入文本學習的強烈愿望。
在審視任何文本時,標題是理解其主旨和提煉關鍵信息的重要途徑,深入剖析標題可作為引入新課程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據此設計一系列問題激發學生思考,促進其思維的深化。
例如,在教學《我與地壇》時,需要引導學生關注“我”與“地壇”之間的關系,理清這一點就能夠順利掌握文本的行文思路。于是,筆者選擇釋題入課:對每個人而言,皆擁有其精神的歸宿,如李白將精神寄托于山水之間,陶淵明則將情感傾注于田園生活。本文作者史鐵生,其精神的棲息地則是地壇。
經典論斷導入實際上就是在課堂教學之前引入與文本內容相關的經典論斷。大多數高中生會對生活中的許多事物投入相當多的關注,這些事物往往成為他們課余討論的話題。因此,若能在課堂教學中利用這些話題作為引入,一方面能夠顯著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
例如,在教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時,筆者對導入環節進行了以下設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論斷想必大家都已經了解,為什么這句話會成為當下人們最喜歡說的話?請同學們結合當下時代特征認真想一想。這時候,學生會思考發生在自己學習與生活中的時事的本質,然后積極去實踐。
總之,課堂教學應注重激發學生主體性和主動性,精彩的導入是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并積極與文本進行交流對話的起點。精心構思課堂的引入語,能夠切實、合理、有效地確立課堂學習的基調,促進學生帶著情感、問題與思考進行自主和主動地學習[3]。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課堂導入的方法論和藝術性,嚴格遵循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立足于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進行全面的優化設計和高效靈活的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媛.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設計的探討與實踐[J].學苑教育,2022(16):17-18+21.
[2]周毅.高中語文教學的導入設計與實踐[J].語文天地,2017(22):29-30.
[3]史文超.語文課堂導入問題分析及有效生成探討[J].課外語文,2015(18):120.
作者簡介: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尚德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