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發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當病毒入侵人體后,會主要攻擊呼吸道黏膜,觸發一系列免疫反應。在感染初期,免疫系統積極“應戰”,患者會出現發熱、頭痛、肌肉酸痛等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 呼吸道黏膜在經歷病毒的“攻擊”與免疫反應的“修復”后,會變得異常敏感,稍有外界刺激或自身分泌物的影響,就容易引發咳嗽反射。因此,很多人在甲流其他癥狀有所緩解后,咳嗽卻依舊持續,這正是氣道高反應性的體現。
“白肺”并非專業的醫學診斷名稱,而是一種影像學上的通俗描述。在正常情況下,胸部CT等影像學檢查中,肺部因含有氣體而呈現黑色影像區域。然而,當肺部出現大面積炎癥滲出,如重癥肺炎時,滲出物會填充肺泡等結構,導致肺部在影像學上呈現大片白色致密影,這就是所謂的“白肺”。
感染甲流后咳嗽不止, 并不直接等同于患上了“白肺”。實際上,大部分甲流患者的咳嗽僅是感染后氣道高反應性的表現,與肺部大面積實變導致的“白肺”有著本質區別。然而,若咳嗽不止且伴有嚴重呼吸困難(表現為正常活動或休息時均感氣促,呼吸頻率明顯增快,正常成人安靜時一般為12~20次/分鐘)、胸痛(尤其是咳嗽加劇時疼痛明顯加重)、持續高熱不退(即便經過常規退熱治療后體溫仍居高不下)以及咳出大量黃膿痰、血痰等異常痰液等特殊癥狀時,則需高度警惕肺部病變加重,甚至存在“白肺”的風險。
對于大多數感染甲流后單純咳嗽不止的患者來說,可以先在家中進行自我觀察和對癥處理。保證充足的休息,避免勞累和再次著涼,多喝溫水以稀釋痰液,同時可按照醫囑或藥品說明書合理選用止咳藥物,如右美沙芬(干咳為主時適用)、氨溴索(痰液黏稠時選用)等。
然而, 如果出現上述伴隨癥狀,或者咳嗽持續時間很長(超過2~3周甚至更久),且沒有任何緩解的跡象,抑或是屬于老年人、兒童、患有慢性基礎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臟病等)的高危人群,即便咳嗽程度不是特別嚴重,也建議盡早到醫院就診。醫生會通過肺部聽診、評估病情,必要時安排胸部CT等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肺部嚴重病變。
感染甲流后咳嗽不止,是否需要拍CT排查“白肺”,需結合具體癥狀綜合判斷,既不應過度恐慌而盲目就醫增加醫療負擔,也不可忽視可能預示肺部嚴重問題的危險信號。為有效預防甲流及其并發癥,我們可采取多項措施:首先,及時接種流感疫苗以增強免疫力;其次,注重個人衛生,勤洗手并避免用手觸摸口鼻眼;同時,通過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來增強體質;最后,在流感高發季節,應盡量減少前往人群密集且空氣不流通的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
總之, 面對甲流后的咳嗽不止,我們應保持科學、理性的態度。通過了解甲流與咳嗽的關系、認識“白肺”的真正含義、掌握咳嗽不止與“白肺”的關聯判斷方法以及就醫決策建議,我們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希望這篇科普文章能幫助大家在面對此類情況時作出恰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