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養已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熱點話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不僅是學生語言技能提升的重要手段,更是培養其跨文化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需求和多元文化背景,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需求。因此,探究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路徑,對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探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新路徑,以期為教學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
1.增強學生的語言技能
語言技能是英語學習的核心組成部分,它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其中,閱讀作為信息輸入的重要途徑,對提升其他語言技能具有基礎性和促進性作用。通過閱讀,學生能夠接觸到豐富的詞匯、多樣的句型以及地道的表達方式,這些語言素材的積累為學生構建了一個龐大的語言庫。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細節信息以及作者的情感態度,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促進了詞匯量的擴大和語法知識的內化。另外,通過閱讀英文材料,學生能夠模仿和學習地道的英語表達,從而提高口語和書面語的流利度和準確性。例如,通過閱讀英文故事、新聞、科普文章等,學生可以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并記憶新詞匯,學會如何根據不同情境靈活運用這些詞匯,進而提升整體的語言運用能力。
2.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不僅是語言學習的過程,更是思維訓練的過程。閱讀要求學生進行深度思考,理解文章背后的邏輯、推理關系以及作者的意圖,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分析文章的結構,識別主題句、支持句和結論句,這鍛煉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和歸納能力。同時,面對不同觀點的文章,學生需要學會辨別信息的真偽,評估論據的有效性,形成自己的判斷,這促進了批判性思維的發展。另外,閱讀還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尤其是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學生可以通過文字構建畫面,想象故事情節的發展,這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對于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3.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英語閱讀材料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從日常生活到歷史文化,從科學技術到社會現象,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了解世界、拓寬視野的窗口。通過閱讀,學生能夠接觸到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習俗、價值觀念和社會現象,進而增進對多元文化的認知與尊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舉例來說,通過閱讀關于節日的文章,學生可以了解到各國慶祝節日的獨特方式和其背后的深厚文化意義;通過閱讀歷史題材的文本,學生能夠追溯人類文明的演進歷程,深入理解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通過閱讀科普文章,學生可以緊跟最新的科學發現和技術進展,從而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的熱情。這些閱讀體驗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還促進了學生對不同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包容,培養了全球視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通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策略,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平臺和動力。首先,閱讀是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當學生對閱讀材料感興趣時,他們會自發地投入時間和精力去閱讀、理解和思考,這種內在的學習動機是推動自主學習的關鍵。其次,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學生可以學會如何快速獲取信息、篩選重要內容、提煉核心觀點,這些閱讀策略的應用不僅提高了閱讀效率,也為學生自主學習其他學科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最后,面對閱讀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學生學會利用各種資源,如查閱詞典、上網搜索或向他人請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路徑
1.多維度選材,拓寬閱讀視野
在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應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精心挑選與學生認知水平、興趣點及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閱讀材料。這些材料不僅要注重跨文化性、時效性,還應蘊含一定的思想深度,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全面提升他們的語言技能、思維能力和文化素養。比如,在講到“Happyholidays!”時,教師可以圍繞這一主題,選擇涵蓋科技、文化、歷史和環保等多個領域的閱讀材料。比如,引入介紹世界各地節日慶典中科技應用的文章,如電子煙花、虛擬現實體驗等,讓學生在了解節日文化的同時,也感受到科技對傳統節日的革新影響;也可以選取關于節日起源的歷史故事,以及節日習俗如何體現當地環境保護意識的文章,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增強他們的文化素養。
在體裁方面,教師應鼓勵學生接觸并適應不同類型的閱讀文本。除了傳統的說明文和記敘文,教師還可以引入新聞報道、小說節選、詩歌等,以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例如,在“Happyholidays!\"這一主題下,可以選取一篇關于某個國家節日慶典的新聞報道,讓學生感受節日氛圍的同時,學習新聞報道的寫作特點和語言風格?;蛘撸x擇一段關于節日慶典中小人物故事的短篇小說,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人物情感,培養同理心和批判性思維。通過這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和活動,學生不僅能夠提升閱讀技能,還能在潛移默化中發展核心素養。
2.情境化引導,強化語言實踐
在閱讀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應積極創設與閱讀材料緊密相關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且生動的語境中學習和運用語言,從而切實提升他們的語言技能、思維能力和文化素養,全面符合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以“Ourshoppinglist\"這一閱讀材料為例,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模擬超市購物的情境,將課堂變成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購物環境。課前,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商品圖片、價格標簽和購物筐等道具,同時準備一份包含各種商品名稱、數量和價格的購物清單。在課堂上,學生被分為幾個小組,每組輪流扮演顧客和店員的角色。顧客需根據購物清單上的具體需求,在模擬超市中精心挑選商品,同時與店員進行流暢的英語對話,內容包括詢問商品價格(如“Howmuchisit?\")、比較不同商品(如\"Whichoneischeaper?\")、討論購買決策(如“Shouldwebuythisorthat?\")等,以此方式來強化語言實踐,進一步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和聽力理解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突發情況,如商品缺貨、價格變動等,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語言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有效培養他們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適時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語言支持和文化背景知識,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理解和運用英語;還應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更多有趣且實用的購物對話和情節,以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語言創造力和思維能力。通過這種情境化引導的教學方式,學生不僅能夠在真實的語境中高效地練習英語,還能在模擬的購物過程中學習到實用的購物用語和社交技巧,從而有效增強他們的文化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3.數字化輔助,創新教學手段
隨著信息技術的持續進步,數字化教學手段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如多媒體教學軟件、在線教育資源庫等,為閱讀教學搜集呈現豐富的數字化素材。例如,在教授“Sametime,differentweather”這一主題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生動展示世界各地在同一時間呈現出的迥異天氣狀況,包括澳大利亞陽光明媚的海灘、中國銀裝素裹的雪景、非洲廣袤干旱的土地等圖片或視頻,以此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和好奇心。同時,教師可以借助豐富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如在線英語角、英語學習軟件等,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和練習機會。學生可以參與天氣相關的在線討論,或利用英語學習軟件中的天氣話題文章進行深度閱讀,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數字化平臺,如學校網站、英語學習論壇等,搭建在線互動空間,鼓勵學生積極分享個人的閱讀感悟和創意作品。學生可以撰寫一篇描繪自己所在地獨特天氣特征的英語短文,或制作一個介紹世界各地天氣的英文PPT,并在平臺上進行展示和交流。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還能有效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意識和國際視野。通過數字化輔助和創新教學手段的靈活運用,教師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能有效培養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素養,全面踐行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
4.個性化定制,關注學習差異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閱讀興趣、能力和風格各不相同。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差異,并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指導。以“Myfavouriteanimal\"這一閱讀內容為例,教師在課前應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學習風格,并據此為每位學生量身定制個性化的閱讀材料和任務。具體而言,對于熱愛動物且英語基礎扎實的學生,可以提供涉及珍稀動物保護、動物行為學等領域的英文文章,鼓勵他們進行深度閱讀和批判性思考;而對于對動物有一定興趣但英語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則可以提供簡單有趣的動物故事或科普短文,并附上生動的圖片和詞匯注釋,以幫助他們培養閱讀興趣,逐步增強語言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應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除了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動物模仿秀”,用英語描述并模仿自己最喜歡的動物,從而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和增強課堂趣味性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各自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及背后的原因,或者組織一場關于動物保護的英語演講比賽,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公眾演講技巧。在閱讀學習結束后,教師應定期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展,并根據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閱讀材料,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節奏下學習;還應鼓勵學生設定個人學習目標,如每周閱讀一篇關于動物的英文文章,并分享學習心得,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意識。
5.策略性指導,深化閱讀理解
閱讀教學不僅關注學生的閱讀成果,更加重視學生閱讀策略的培養。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預覽、預測、提問、總結等閱讀策略,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還應鼓勵學生開展批判性閱讀,學會對文本中的觀點、論據和邏輯結構進行質疑和評價。以“TipsforlearningEnglish\"為例,在正式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快速瀏覽文章的標題、副標題、圖片以及段落開頭和結尾,以便他們對文章的主題、結構和主要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隨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已有信息進行預測,例如提問:“根據標題,你認為這篇文章會介紹哪些學習英語的小貼士?”這樣的預測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促使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積極尋找信息來驗證或反駁自己的預測。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如:“這個技巧為什么有效?”“有沒有其他類似的方法?”等問題,以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引導性問題,例如:“作者在介紹每個技巧時是如何進行說明的?”以幫助學生更加細致地分析文本。在閱讀結束后,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出文章中的關鍵信息和主要觀點,并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獲和感悟。
另外,在“Tipsforlearning English”的學習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觀點進行批判性思考。例如,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這些技巧中哪些最適合你?為什么?”“有沒有哪些技巧你覺得不太實用或需要改進的地方?”通過這樣的討論,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還能夠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亟需不斷探索與創新。通過多維度選材、情境化教學、數字化工具融合應用、個性化學習方案設計以及策略性閱讀指導等多元化路徑,教師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思維能力、文化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這些路徑的實施不僅有助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更能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應繼續探索和實踐更多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以適應教育改革和學生發展的新需求。
【參考文獻】
[1]王俊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探究[J].中學生英語,2024(28).
[2]劉燕.初中英語閱讀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教學策略[J].學苑教育,2024(26).
[3]崔麗麗,指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深層閱讀教學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4(26).
[4]張雪梅.核心素養視域下構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課堂的策略分析[J].中學生英語,2024(30).
[5]蔡莉娟.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思考[J].校園英語,20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