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
月色朦朧霜滿天,
油燈搖曳映舊檐。
慈母飛針圍巾暖,
佳兒遠行御霜寒。
(白)那是1958年冬日一個夜晚,粵東山村民房里坐著一位老媽媽。她雙手如飛編織著一條藍色圍巾,一邊織一邊念叨:“北方呀,冷,媽給你織條圍巾戴著,就不冷啦!”這時,隨著門外一聲雞啼,天邊泛起魚肚白,老媽媽手上不由得加快了動作,等圍巾趕織完成,天已大亮。老人輕手輕腳推開臥房門,想叫醒兒子,卻發現屋里空無一人。大兒子從外面走了進來:“媽,三弟說軍令如山,要提前出發,怕吵醒你,半夜里悄悄走了。”“走啦?那這圍巾……哎,你弟弟體弱,怕他冷啊!”“媽呀,三弟過幾天就回來了,再給他戴上嘛!”“嗯,那就等幾天吧。”
(白)好一個等幾天啊!兒子不辭而別,奉命出征,從此遁名匿跡、渺無音訊,等到母子再相見,整整等了30年!他,就是中國核潛艇之父、總設計師黃旭華!
30年,面對無圖紙、無專家、無經驗的“三無”絕境,黃旭華和同事們嘔心瀝血突破無數技術難關,中國第一艘自主研發的核潛艇——誕生了。
(唱)
臥薪嘗膽30年,
“三無”絕境闖難關。
核光閃耀撼五洲,
潛艇破浪四海藍。
報國心懷凌云志,
鎮守海防換新天。
30年,無數的突破、成就、功勛、榮耀,卻難以化解黃旭華對母親的心疼。黃旭華不敢想象,世界上哪有一位母親,明知親兒子活著卻不能通信、相見,媽媽是如何熬過那一個個孤單的夜晚。
(唱)日日倚門框,望瘦遠炊煙。頓頓添碗筷,怕兒歸家晚。都說你名字藏進國家里,媽煨熱飯等你30年。
(白)春秋飛度,光陰似箭。一晃到了1977年,80歲的黃媽媽終于等回了黃旭華。黃旭華身穿掛滿勛章的軍服,一頭跪倒在母親面前:“娘,三兒……回來了。”母親昏花的雙眼久久望著兒子和他胸前的勛章:“……回來就好。”老人指指自己脖子上的圍巾:“那年,沒來及給你帶走,想你想得厲害,我就戴上,戴上又更想,就摘不下來了,一直戴著,這是娘的……念想啊!”聽到這,黃旭華不由淚流滿面。
(唱)
兒幼時夜夜聽母言,
岳母刺字表忠賢。
銘刻在心軒轅薦,
娘、娘、娘,
娘最懂兒忠孝兩難全。娘!
(白)黃媽媽彌留之際,黃旭華徹夜守在床前。突然,他發現母親眼神漸漸暗淡,黃旭華明白,到了分離的時候:“娘,有啥話,兒在呢。”老母親顫抖的手,從脖子上解下了那條藍圍巾,用盡全身的氣力,把它圍在旭華脖子上:“兒啊,戴上……不冷。”
(唱)
從此后,
黃旭華整理數據寫專著,
這圍巾,化作護頸小爐暖。
中南海盛大慶功宴,
這圍巾,和首長光榮合影留瞬間。
這圍巾,
線腳是娘心頭熱血滴滴燙,
紋路是兒肝腸寸斷縷縷牽,
磨痕是家國情懷粒粒染,
斷線是兒送慈母九重天!
這圍巾,
包住勛章沉甸甸,
這圍巾,
化作深海巨龍鉆!
海風卷銀浪,
旭華望南天。
老驥伏櫪熱血鮮,
壯心不已天地間。
(白)2025年2月6日,黃旭華在湖北武漢追慈母而去,享年99歲。家人們恭恭敬敬珍藏了這條圍巾。
(唱)
母子分隔三十年,
圍巾結續曠世緣,
深海綻放報國情,
織就海疆萬里煙。
賞析:
湖北小曲《一條圍巾》以中國核潛艇之父、總設計師黃旭華為原型,講述他致力于中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30年埋名隱姓,與家人不能相見,一條圍巾成為母親寄托思念,承載家國大義與骨肉親情的永恒信物的感人故事。
圍巾是跨越時空的無盡思念。30年光陰如梭,30年默默守望。母親親手編織的一條藍色圍巾,本應親自讓兒子御寒,卻因兒子奉命出征,不辭而別,母親沒有將親手編織的圍巾給兒子戴上。因為思念兒子,老媽媽只好把圍巾系在自己脖子上,圍巾成為母親唯一可觸摸的慰藉。一條圍巾,在母親頸間纏繞30年,30年是娘的念想,30年早已超越了一般御寒的織物,升華為一部用體溫和淚水寫就的母愛偉大。作者正是抓住這一個值得思念的寄托物,讓守候和思念化作永恒的偉大母愛。
圍巾是牽系家國情懷的時代崇高。看似一條圍巾,卻牽系著大國與小家。作者從人物靈魂深處去體驗人物內心的感情變化和情緒抒發,并善于渲染氣氛營造情調,將詩意的抒情與真實的情感融合起來,形成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審美吸附力。“日日倚門框,望瘦遠炊煙。頓頓添碗筷,怕兒歸家晚。都說你名字藏進國家里,媽煨熱飯等你30年。”人物寓于個性化色彩的灼熱的語言,感動的是一種心靈的震顫,一種靈魂的宣泄,一種情感的燃燒,一種真善美的自然流露,一種大國與小家的感情迸發。一條圍巾交織著“小家”的牽腸掛肚與“大國”的赤膽忠誠,一條圍巾鐫刻著祖國至上和母愛深埋的綿綿情懷。
圍巾是鐫刻母愛親情的血脈傳承。傾情體驗、濃情演繹。一條圍巾,不僅系著兒子對母親的思念,更牽連著母親對兒子無言的體諒與驕傲。作者善于用凝練的筆法去傾注豐富的情感。黃媽媽彌留之際,黃旭華徹夜守在床前。老母親顫抖的手,從脖子上解下了那條藍圍巾,用盡全身的氣力,把它圍在旭華脖子上。從此黃旭華整理數據寫專著,這圍巾,化作護頸小爐暖。這圍巾,線腳是娘心頭熱血滴滴燙,紋路是兒肝腸寸斷縷縷牽,磨痕是家國情懷粒粒染,斷線是兒送慈母九重天!圍巾中線腳、紋路、磨痕、斷線,每一個細節富有穿透力、感染力。作者找準人物情感變化,抽絲剝繭地演繹母親的情感世界。這個段落里,是人物情感波瀾最集中、最豐富、最激烈的地方,這里的人物情感得到充分的宣泄。
圍巾是鐫刻家國情懷的永恒追求。作者用激越的感情,排比的手法,一氣呵成,一瀉千里,將母親編織圍巾的每一道磨損的紋路里,都深嵌著母親無盡的盼兒、念兒、想兒的涓涓母愛。30年,黃旭華的心底埋著一個秘密,那隱姓埋名之下,是如深海般遼闊的赤誠與擔當。那隱姓埋名之下,是傾盡全力為中國核試驗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的使命與擔當。在黃旭華的心中焦灼著游子對母親的思念。一條圍巾以最柔軟的質地,銘刻了最堅毅的忠誠,也以最滾燙的溫度,體悟著最宏闊的家國情懷與最崇高的事業。
總之,湖北小曲《一條圍巾》以其飽滿的感情、新穎的手法、宣泄的情感、豐富的心理、最激蕩的情感波瀾,絲絲入扣,引人啟發。衷心期待該作品能夠成為一部挖掘當代人精神價值追求、弘揚時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
(點評:中國曲協副主席、中國曲協曲藝創作委員會主任、一級編劇 暴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