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健康至關重要。作為天津構建\"1+3+4\"現代產業體系的核心支柱產業,自2021年《天津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十四五”專項規劃》發布以來,生物醫藥產業便迎來了政策利好的密集期。2023年9月,依托經開區豐富的生物醫藥產業資源,生物醫藥產教聯合體獲批設立。成立以來,聯合體緊密結合經開區產業集群優勢,堅持融合發展,持續深化人才培養、教學改革、學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為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支撐。
以需求調研為基石,全面了解產業人才培育需求。為進一步快速、真實、全面了解生物醫藥相關企業的真實需求,聯合體創新性地設計了企業人才政策培訓需求清單、企業專家市場推廣清單、企業融資需求清單、上下游投資需求清單等四份調研工具。通過政府銜接、協會引薦、交流會舉辦、線上訪問等渠道,不斷完善四類清單,對收集的信息進行詳盡整理分析,為開展校企合作、推動產教融合奠定了基礎。
以開展實驗班等形式,推動人才定點定制化培養。一是建立人才實驗班。聯合體積極推動院校與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創立“天津生物醫藥產教聯合體實驗班”,以生物制藥技術、醫學生物技術等專業群為依托,聘請企業資深專家擔任行業導師,參與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課程體系構建等工作,確保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緊密對接;邀請企業高級技師進校園,承擔實訓、實踐、實習任務,將先進技術和實戰經驗傳授給學生。
二是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與人才訂單班。聯合體推動院校與賽諾醫療科學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共同成立校外實訓基地,搭建實訓與就業培訓平臺,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啟動訂單班培養,邀請企業技術人員進校園開展針對性教學,實現知識技能與崗位需求的精準對接。

三是以創建應用中心為平臺,服務人才高水平發展。為進一步服務京津冀區域人才培養與產業行業發展的深度融合,聯合體成立“京津冀生物醫藥課程開發應用中心暨職業教育教材教法研究基地”。首先,引入前沿的生物醫藥技術和理念,將生物學、化學、醫學、工程學等多學科知識進行融合,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將企業實際項目引入課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其次,借助平臺機制,邀請京津冀區域的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擔任中心的顧問,共同開發課程、開展科研項目,實現生物醫療領域資源的共享和互補。最后,建立政、行、企、校、研“五方攜手”的課程研究與開發應用協同機制,推進共研共創共建共享共用,服務國家和天津市職業教育發展和教材建設。
在校企雙元人才培養升級的實踐中,生物醫藥產教聯合體通過精準對接產業需求,創新定制化人才培養模式,搭建資源共享平臺,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以及激發企業活力,持續推動產業升級等舉措,縱深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為京津冀生物醫藥人才的不竭發展提供動力。
(單位:生物醫藥產教聯合體;作者:潘麒程、徐韻淇、馬菲菲、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