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制訂審慎的人工智能政策?
對于高校而言,制訂審慎的人工智能(AI)政策有7個步驟。1.明確目標:清晰說明AI如何支持學校的使命、愿景與核心價值。建議制訂與機構目標一致的AI使用聲明。2.啟動協作:從一開始就邀請教師、學生、管理者等各方參與。建議制訂利益相關方參與計劃,定期反饋。3.建立倫理準則:制訂涵蓋隱私、公平與問責的原則。建議起草AI倫理章程并廣泛征求校內意見。4.建立治理結構:設立委員會或專責小組監督AI實施。建議指定專門團隊確保政策執行。5.試點與評估:在低風險領域試行AI應用并收集反饋優化策略。建議按既定關鍵指標評估成效。6.透明溝通:公開AI相關信息,包括成果與挑戰。建議制訂溝通計劃,定期更新并舉辦交流活動。7.持續改進:定期評估AI影響并調整政策。建議建立年度AI政策審查機制。(來源:https:/campustechnology.com/Articles/2025/03/26/Crafting-Thoughtful-AI-Policy-in-Higher-Education-A-Guide-for-Institutional-Leaders.aspx)
在教育中實施負責任、有針對性、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至關重要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發揮著變革性的作用,可提升教學效率,實現個性化學習。但其應用需兼顧倫理與實效,強調增強而非取代教師作用,確保信任與透明。1.負責任的AI。AI需透明運行,清晰說明訓練方式與數據來源,避免偏差并符合教學標準。持續優化機制是保障公平與可靠性的關鍵。2.有針對性的AI。AI設計應貼合教學目標,優化任務分配,減輕教師負擔,提升師生互動。輸出內容必須符合教育規律,支持學生發展。3.安全可靠的AI。學校必須掌握數據所有權,AI平臺應遵循嚴格的隱私保護政策,采用安全架構,確保數據不被濫用,維護教學自主性與安全。總之,AI應在透明、安全、目標明確與持續改進的基礎上,助力建設智能、適應性強的學習環境,賦能學校師生。(來源:https://www.ecampusnews.com/ai-in-education/2025/03/19/ai-reshaping-lms-responsible-implementation/)
在線學習的目標應是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成功
以學生為中心的在線學習有望深刻變革高校教育理念。高校應超越招生導向,聚焦學生成功,實現教育質變。1.推動教學創新。在線教學平臺應便于開展教學實驗,如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通過虛擬現實開展生物實驗,助力線上線下融合發展。2.提升可及性與包容性。在線學習突破地域與物理障礙,需高校主動設計在線課程,如美國田納西大學查塔努加分校借助評估工具優化教學。3.實現個性化學習。借助分析工具與自適應系統,學生可靈活掌握進度。例如,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等提供訂閱制課程,提升學習自由度。4.支持終身學習與就業發展。在線課程應助力在職者提升技能,例如,美國霍華德大學設有成人學士學位項目,可滿足學習者的靈活學習需求。(來源:https://www.ecampusnews.com/teaching-learning/2025/03/17/online-learning-transforming-student-out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