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 theefect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nursingeffectand sleepqualityindexof childrenwithbloodcancer.Methods:Atotalof8Ochildrenwithbloodcanceradmitedtothehospitalfrom March2O23toMarch 2024 were includ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namely the control group( n=40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ing care,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evidence-basednursing interventions.Thepsychological status,sleepquality,dversereactionsandpatientsatisfactionofthetwo groups wereobserved.Results:Thescoresof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and Self-rating Depresion Scale(SDS)were decreasedeffctivelyafterintervention;score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lowerTherewassignificantdecreaseinPitsburgh SleepQualityIndex(PSQI)inboththetwo groupsandthePSQIscores of theobservation group werelower thanthoseof thecontrolgroup,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Inthenursingofchildrenwithbloodtumors,evidence-basednursingcaneffectivelyaleviat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children,improve thequalityof sleep,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words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s;Blood cancer;Sleepquality;Self-rating anxietyscale;Self-ratingdepresion scal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中圖分類號:R338.63;R7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5.04.053
血液腫瘤主要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該類疾病種類較多,最常見的有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腫瘤疾病特點為高發病率、高致死率,兒童是該種疾病的高發人群,同時兒童作為家庭中最為重要的樞紐,一旦患上該疾病,會給患兒及家屬的心理及生理帶來很大影響,對家庭的打擊也是巨大的。患兒生病以后家屬可能會因為擔心經濟或擔心疾病發展而整日擔驚受怕,精神壓力較大,容易出現睡眠障礙。多發性骨髓瘤是常見的血液腫瘤,其特征為骨髓漿細胞異常增生伴有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輕鏈過度生成。骨骼疼痛是該病最常見的癥狀,而且疼痛通常比較劇烈,導致患兒出現因身體疼痛而失眠、入睡困難等情況,同時該疾病也容易誘發自主神經紊亂,發生失眠、頭暈等不適癥狀。因此,需要采取有效、全面的護理幫助患兒減少傷害,提高治療效果[1]。常規護理缺乏針對性、全面性等特點,采取的措施與護理手段,不足以提高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給患兒帶來不良的感受
近年來,兒童血液腫瘤的發病率逐漸上升,患兒的睡眠質量問題也日益引起關注。睡眠質量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心理健康和生命質量具有重要影響。循證護理作為一種以最佳證據為基礎的護理實踐,能夠為改善兒童血液腫瘤患兒的睡眠質量提供有效的干預措施。研究表明,循證護理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可以顯著提高患兒的整體健康水平,尤其是在睡眠質量方面的改善[1]。通過整合最新的臨床研究和專業指南,護理人員能夠制定出更為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從而有效提升患兒的睡眠質量。在兒童血液腫瘤患兒中,睡眠障礙的發生率較高,常見的表現包括入睡困難、夜間覺醒及早醒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還可能導致心理問題的加重,如焦慮和抑郁[2]。循證護理通過對患兒的個體化評估,結合科學的干預措施,如環境優化、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等,能夠有效緩解這些睡眠障礙。研究發現,實施循證護理后,患兒的睡眠質量有了顯著改善,且滿意度也隨之提高[3]。本研究旨在研究血液腫瘤患兒實施循證護理干預的護理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兒科收治的血液腫瘤患兒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2組患兒一般資料見表1,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納入標準 1)經診斷為血液腫瘤患兒;2)患兒精神狀態正常;3)治療與護理依從性較佳者。
1.3排除標準 1)神志模糊或昏迷者;2)對護理方案抗拒,拒不配合的患兒;3)病情特別危重的患兒
1.4研究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包括簡單的健康宣教活動,發放疾病管理手冊及口頭指導飲食,運動安排,做好患兒的各項生命體征測定,在平時生活中提供各項基礎護理等。觀察組接受循證護理,具體有:1)成立循證護理小組,小組成員需要聽從安排,遵守規章制度,同時對小組成員自身的責任感、服務意識及理論水平要有所要求,其中每個小組由病區護士長及擁有豐富護理經驗的護士組成。2)建立專屬檔案,整理患兒的年齡、地址等基本信息,對患兒的病情進行了解和評估,同時將臨床情況和文獻資料進行聯合,從而發現護理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提前做好預防,并將2者結合整理成檔案,便于后續護理工作。3)獲得循證支持,為佐證循證的權威性,通過搜索和查找資料,對前人研究的文獻資料展開收集、匯總,并進行討論、分析、探究,從中選取最具科學研究價值的理論依據。4)環境護理,入睡前,可以選擇適量的鍛煉或聆聽柔和的音樂,有助于身體與心靈的放松;同時需要避免在睡前進行劇烈運動或過度使用電子設備,以免刺激大腦皮質,從而干擾睡眠;為患兒提供較為舒適的環境,確保病房溫度適宜,對于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患兒,應盡可能保持病室的整潔與安靜,為睡眠創造良好條件。5)心理護理,血液腫瘤患兒在治療疾病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與其進行有效溝通,對其的心理狀況與身體狀況有充分了解,然后可通過接受患兒的傾訴和訴求,幫助其解決困惑,使其狀況得到改善,有勇氣面對接下來的疾病治療;同時提前教會患兒呼吸、咳嗽和肢體鍛煉的方法,讓其放松心情,緩解放化療治療帶來的壓力。6)健康宣教,在治療疾病前,對家屬先進行疾病知識普及,提高對血液腫瘤的認識,具體有病因、治療方案、預期效果、用藥目的、飲食禁忌等,盡可能幫助其了解病情的現狀和后續發展。7)預防出血,指導患兒合理休息,減少劇烈運動,從而預防活動后產生外傷出血,存在顱內出血有關傾向者應維持絕對臥床,告知患兒大便期間不要過度用力;告知家長,看管患兒減少用手挖鼻,防止出血,同時病室內保持適宜的溫濕度,若患兒鼻部干燥可以給予薄荷油滴鼻。
1.5觀察指標1)比較2組患兒干預前后心理狀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 Scale,SDS),對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評分,其中SAS評分,50~59 分輕度焦慮; 60~69 分中度焦慮;評分 ?70 分重度焦慮;SDS評分, 53~62 分輕度抑郁; 63~72 分中度抑郁;評分 ?73 分重度抑郁[4]。2)比較2組患兒干預前后睡眠質量情況: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SleepQuality Index,PSQI),對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評分,該量表由19個自我評定問題和5個由睡眠同伴評定的問題組成,包括睡眠質量、睡眠持續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使用等方面,每個項目的得分范圍為0~3分,總分為 0~ 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5]。
1.6統計學方法采用 SPSS 2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 ± 標準差 表示,進行 χ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 (%) 表示,進行 χ2 檢驗,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2組患兒干預前后心理狀況比較干預前,2組SAS和SDS評分基本保持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干預后,2組SAS和SDS評分出現有效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2。
2.22組患兒干預前后睡眠質量情況比較干預前,2組PSQI評分基本保持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干預后,2組PSQI評分出現有效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 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兒童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其中血液腫瘤是較為常見的一類,該疾病是一種惡性腫瘤,具有惡性程度偏高、難治愈等特點[67]。失眠作為血液腫瘤患兒常見的癥狀之一,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治療效果。尤其是在腫瘤治療中,采用手術或放化療方式治療,但是手術后的疼痛、化療的惡心嘔吐、放療的身體不適,以及某些治療藥物本身的不良反應,均會影響到患兒的睡眠質量[8]。同時腫瘤治療期間,患兒則需要改變生活方式,如飲食調整、避免過度運動等,這些改變會導致患兒難以適應新的生活習慣,進而影響睡眠質量。環境因素對患兒睡眠情況影響因素也較大,因為病房環境的噪聲、光線、氣味等會給患兒帶來不適感,繼而使其睡眠質量下降[9]。因此采取積極、全面、正確的護理措施,減少血液腫瘤疾病帶來的影響,緩解患兒的不良情緒,提高其睡眠質量。常規護理缺乏針對性、全面性等特點,采取的措施與護理手段對患兒的需求了解較少,無法給其帶來良好的護理
有學者[10]研究表明,作為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循證護理不僅有高水平的護理人員,還具備權威性,通過科學的檢測,深入了解和交流所出現的問題,其核心在于將臨床經驗、患者需求和最新研究成果相結合,以優化護理效果。在兒童護理領域,循證護理的實施對病情的管理和改善起到了顯著的積極作用。研究表明,循證護理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從而改善患兒的整體健康狀況。此外,循證護理還促進了護理人員的專業發展和團隊協作,通過系統地應用證據,護理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患兒的特殊需求,從而提供更加個性化和人性化的護理服務[11-2]。研究顯示,接受循證護理培訓的護理人員在臨床決策中表現出更高的自信心和滿意度,這不僅提高了護理服務的質量,也增強了護理團隊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13-4]。在兒童病房中,護理人員通過應用循證護理實踐,能夠更快地識別和響應患兒的變化,及時調整護理計劃,以適應患兒動態變化的需求。本研究表明,干預后,2組SAS和SDS評分出現有效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這是因為通過對患兒病情的了解和引起的不良情緒后,循證護理干預為患兒提供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提升患兒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減少雙方之間的矛盾,充分放松患兒的情緒,有效改變患兒的心理狀況[15-16]。其次,干預后,2組PSQI評分出現有效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原因是循證護理采取有效的心理護理,幫助患兒緩解不良情緒,使其壓力減少,對睡眠質量的影響得到有效降低,從而可以安穩入睡[17-18]。循證護理對家屬進行宣教活動,使其更加了解疾病相關情況,做到對不良情況有所預防,可以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增強患兒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減少雙方之間的矛盾[19-20] 。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兒心理狀態,幫助其提高自身的睡眠狀況,對并發癥做到預防,進一步提高患兒滿意度。
利益沖突聲明:無。
參考文獻
[1]SARVARANK,ABBASALIZADEHF,ALAEIM,etal.Prevalenceof SleepDisorders and the Effect of Sleep Health Education on Sleep Quality in Pregnant Women With Sleep Disorders[J].AmJLifestyle Med,2023,18(3):435-444.
[2]FONSECA E,CAMPOS BLANCO D M,CASTRO VILANOVA MD,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quality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patientswithepilepsy[J].EpilepsyBehav,2021,122:108127.
[3]LIUXR,RANAN,WONGNS,et al.The Effect of Auricular Acupressure on Sleep Disturbance Among PatientsWith Leukemia:A FeasibilityStudy[J].HolistNursPract,2020,34(2):103-112.
[4]BECKETT C D.The Evidence-Based Practice Certificate and the Nurs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cademy : NurseEducatorsMakinga Difference With Evidence-Based Practice [J].JNursesProfDev,2021,37(4):189-191.
[5]張慧,石林,傅松年.多導睡眠監測儀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 用及其對睡眠質量和結構的監測效果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 2024,21(3):97-101.
[6]周芬,潘慈,高怡瑾,等.兒童早期預警評分對血液腫瘤患兒病情 變化的預測價值及可行性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9,36
[7]周莎,潘淑華,徐.2014-2018年某院兒童血液腫瘤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9,18(11):1044-1048.
[8]蘇明霞,藍麗云.隱患管理和睡眠護理在兒童血液腫瘤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3,10(7):1582-1584.
[9]黃雀蘭,付勤,周敏,等.兒童重癥護理單元中心靜脈導管拔除的循證護理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23,38(7):577-582,611.
[10]楊利靈,詹莎,陳凱,等.兒童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皮膚GVHD 評估與預防最佳證據總結[J].護理學雜志,2023,38(20):39-44.
[11]黃雀蘭,付勤,周敏,等.兒童重癥護理單元中心靜脈導管拔除的循證護理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23,38(7):577-582,611.
[12]陶彩利,秦樂.基于循證醫學的應急護理團隊模式在兒童重癥支氣管哮喘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23,33(7):128-130.
[13]李英,王芬.循證護理干預在患兒行十二指腸液引流術后的臨床護理價值[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2):2267-2270.
[14]朱六連,劉琴,陳潔,等.基于循證案例分析的護理干預策略在兒童支氣管肺炎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3,29(3):122-124.
[15]陳育燕.分析循證護理干預對兒童血液腫瘤患兒護理效果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3,10(5):1070-1072.
[16]劉亞萍,張姍,朱應紅,等.觀察循證護理模式對癲癇患兒生活能力、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2,9(10) :1860-1864.
[17]陳靜,王艾紅,魏曉旭,等.血液腫瘤患者呼吸道感染預防及管理護理質量敏感指標的構建[J].中國護理管理,2022,22(9):1320-1324.
[18]朱六連,劉琴,陳潔,等.基于循證案例分析的護理干預策略在兒童支氣管肺炎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3,29(3):122-124.
[19]朱燕,戴文靜.基于循證的針對性護理模式對兒科手術室護理質量、麻醉蘇醒期躁動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4,43(2):319-323.
[20]王翠田,李艷敏,鄭燕,等.循證護理在硬化劑治療難治性血管瘤患兒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1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