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茅臺鎮,過去是看得見的污染,現在是看得見的變化。”貴州省仁懷市酒業協會副會長焦永權,對近幾年赤水河水質與沿岸環境的改善感觸頗深,“好水才能釀出好酒,保護良好生態才能永續發展。”
從過去廢水直排赤水河到構建起白酒廢水綜合治理體系,如今,茅臺鎮白酒廢水處理能力顯著提升,不但有效保障了白酒企業正常生產,而且更好地保護了赤水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促進了仁懷市經濟社會發展。
焦永權說,現在在茅臺鎮,無論是車間工人還是企業負責人,環保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大家都知道要守護好生態環境。仁懷市通過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不斷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
作為貴州五星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焦永權對茅臺鎮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干勁十足。
清朝末年,焦氏族人開始在茅臺鎮釀酒。1993年,年僅26歲的焦永權,懷揣著繼承和發揚焦氏酒文化的理想,辭掉公職,成為在茅臺鎮眾多推著板車批發散酒的小販之一。
靠著誠信和勤勞,焦永權釀的酒,慢慢地在十里八鄉打開銷路,闖出了名聲,小作坊的生意逐漸走上正軌。在市場推動下,1999年,焦永權兼并了兩家基酒廠。
如今,五星酒業已經發展成為擁有5個基酒廠、600多個傳統發酵窖池、5條現代化灌裝和包裝生產線,年生產優質醬香型白酒6000多噸、儲酒能力近5萬噸的明星企業。
焦永權也被評為中國醬香酒釀酒大師,見證了茅臺鎮醬香白酒近二三十年的發展歷程。
他說,由于赤水河流域獨特的生態優勢及近些年市場對醬香型白酒的追捧,茅臺鎮曾一度集聚著近2000家白酒生產企業和作坊。然而,隨著產業發展,產業布局不均衡、產業大而不強等問題逐漸凸顯。
仁懷市在2021年通過“三個一批”(清理整治退出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兼并重組做大一批)綜合整治,截至目前,白酒企業減少到868家。
“瘦身”后的仁懷市白酒產業輕裝上陣,專注于提升產品品質及品牌塑造。
五星酒業參與了“三個一批”綜合整治過程。
焦永權介紹,五星酒業通過“三個一批”整治,率先主動淘汰了廠區內技術及產能較為落后的基酒廠,又兼并了周邊幾家小企業、小作坊。

在兼并重組前,幾家小作坊各自生產,管理比較散亂,也缺乏配套的包裝、倉儲設施,延續著傳統的小作坊經營模式。五星酒業將其兼并后,配備了完整的白酒釀造設備等配套設施,五星酒業的經營實力也實現了躍升。
焦永權認為,兼并既符合企業自身增產擴產的需求,也合乎政府的號召和政策,“一舉兩得,一拍即合”。
通過“三個一批”整治,仁懷市白酒生產企業小、散、亂、污問題得到有效治理,企業在用地、生產許可、環保等方面手續進一步完善,白酒產業發展更加集聚、規范、有序。
在焦永權的印象中,茅臺鎮的白酒行業經歷過多次整頓。最近的這次“四改”是仁懷市有史以來最嚴厲、最徹底的一次。
“四改”,指的是2021年9月仁懷市出臺“四改造一建設四提升”工作方案,包括實施釀酒冷卻方式、窖底防滲收集、接酒池防滲、廠內廢水管道改造;建設完善企業廢水處理收集設施;提升固廢處理管理、排污排水管理、企業環保自我管理、環保綜合監管能力,切實提高污染源頭管控,提升污水、固廢管控能力。
五星酒業按照“四改”要求,投入800多萬元,對3個基酒廠進行全面改造,使得企業在環保設施設備、廠區管網、制度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有了明顯提升。
“這次提升改造,政府和企業確實下了大功夫?!苯褂罊嗵寡?,雖然當時對一些企業來講,改造成本確實負擔不小,但從后期結果看,成效顯著。
五星酒業在“四改”期間,共改造完成3個基酒廠、9個生產車間、288口窖池。
“四改”給五星酒業帶來了積極成效:通過窖池改造,節省污水處理成本;冷卻水排放方面,一個酒甑每天按照生產情況可以節約用水8到10立方米;廠區管網改造方面通過清污分流,降低企業污水處理成本和壓力。
“本次改造在不影響醬香型白酒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使得企業環保成本降低,資源得到有效利用,企業管理更加規范,效益也得到進一步提升。”焦永權說。
焦永權希望,白酒產業綜合治理成效持續鞏固,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