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全國學校國家安全教育指導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委員會章程,并研究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強調圍繞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核心要義、形成邏輯、重大意義和實踐要求,全面加強全國大中小學一體化的學校國家安全教育,凸顯背后夯實新時代國家安全教育的強大國家意志和時代主旨引領。
教育乃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近代大國崛起與國家間的競爭無不指向教育現代化事業。面對近年來國際環境劇烈變化、大國競爭帶來的外部施壓,深入推進適應世情國情黨情社情變化的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實踐和教育事業發展,業已成為黨治國理政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與此同時,國家安全事業維護和國家安全教育不斷面臨新情況、新要求、新任務,建立健全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共同體,形成鞏固大中小一體化全覆蓋宣傳教育格局,著力夯實其中基礎即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勢在必行。
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使命與任務
中小學階段是廣大青少年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和世界觀的關鍵時期,事關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中國教育的根本問題。近年來,美西方對我國大打宣傳戰、認知戰和滲透戰,一些青少年出現歷史虛無主義情緒,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與能力跟不上時代要求,意識形態安全面臨挑戰。在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核心引領下,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要求系統推進國家安全教育進課程、進教材、進校園,全面增強大中小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提升維護國家安全能力,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堅實基礎。
綜合來看,作為其中的基礎,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使命與任務展現在以下幾個層面。其一,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統領,相關教育以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強化政治認同為引領,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捍衛總體國家安全為價值驅動。
其二,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學生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增強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具備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小學階段,重點圍繞建立國家概念,啟蒙國家安全意識,初步了解國家安全基本常識,感受個人生活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初中階段,重點圍繞認識個人與國家關系,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初步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掌握國家安全基礎知識,理解國家安全對個人成長的重要作用,初步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高中階段,重點圍繞理解人民福祉與國家關系,樹立并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初步掌握國家安全各領域內涵及其關系,認識國家安全對國家發展的重要作用,樹立憂患意識,增強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使命感。
其三,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戰略使命在于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在中小學教育體系中筑牢國家安全防線,推動包括中小學生在內的全社會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全面增強青年一代維護國家安全的理論自覺和行動意識。在此基礎上引導廣大中小學生自覺成為國家安全的維護者和踐行者,有效提升維護國家安全的系統能力,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內容和體系
為全面、系統、有效地實現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知識網絡及育人宗旨的對接和承繼,根據總體國家安全觀、《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教程》相關要求,中小學階段的國家安全教育要突出啟蒙性并增強學生受眾的國家安全意識,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符合青少年成長規律且體現總體國家安全觀育人宗旨的行為準則,實現相應的層次化和遞進式育人目標;確保國家安全教育得到全領域、全學段覆蓋,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實現有機融入,將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宏觀要求分領域加以全面闡述,將核心要義細化為可理解、可實施的學習內容與具體要求;夯實實施國家安全教育的各類保障基礎,確?!坝腥斯堋薄坝腥私獭薄坝休d體”。
具體來看,中小學各階段和各學齡均要向學生講授政治安全、經濟安全、軍事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國土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網絡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新型領域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極地安全、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和基本內容,同時掌握相關安全領域面臨的各類風險挑戰,進而明晰維護相關領域安全的方式方法。在青少年各學齡不斷強化相關國家安全知識板塊,并根據學生心智成長特點有序提升知識難度和完整度,將不斷錘煉和強化中小學生對于國家安全知識的自我濡化與自覺領悟,形成大中小學乃至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的有機網絡,以此確保我們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為護航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強大思想武器。
科學全面推進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教學體系
面對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及相關戰略壓力的對內溢出效應,我國內部治理與長治久安受到挑戰,維護國家安全日益重要且艱巨。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嚴肅提出:必須高度警惕國家被侵略、被顛覆、被分裂的危險,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被破壞的危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被打斷的危險。在千頭萬緒的總體國家安全維護事業中,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在組織體系、課程體系、資源體系、師資體系、保障體系、評價體系等多方面,還有進一步科學、全面加以推進和完善的必要性。
組織體系和資源體系層面,建立健全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共同體是題中之義,尤其要以學術界相關權威且新穎的國家安全研究成果為素材,建設跨區乃至全國共享的優質教學資源庫,整體設計課堂教學、日常引導、文化浸潤、實踐育人等培養方案,著力強化其中的學理深度和說服力,推進形成大中小一體化全覆蓋的宣傳教育格局;積極推動有關部門、學校、地方有效整合培訓研修資源,搭建交流互學平臺,持續加強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以綱領解讀和學理深挖為抓手,不斷提高教師的政策解讀、形勢分析和解疑釋惑能力。
課程體系和師資體系層面,課程建設是有效開展國家安全教育的核心基礎,不斷學習黨和國家相關綱領、持續提升國家安全知識學養的教師隊伍則是國家安全教育長效實施的關鍵保障。除去在小學課程編排中開展普遍性、啟蒙性的國家安全教育,中學階段要注重必修課程的顯性切入與隱性融合,兼顧選修課程的分層開發與動態創新,注重各學科教育的有機融合滲透,著力結合中小學生的心智特點完善課程培育。通過課堂教學、主題班會、專題講座等形式,引導學生通過各渠道、多維度掌握國家安全基礎知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強化對中國模式和中國道路的捍衛及認同。
保障體系和評價體系方面,要始終不渝地將國家安全教育融入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因地制宜制定《貫徹落實lt;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 gt; 責任分工清單》,全面明確國家安全教育工作目標、內容、方法和步驟,進一步完善長效工作機制,為各地中小學開展專門國家安全教育提供管理、財政等各方面制度保障。積極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和《關于全面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蘊含的“一條道路”“五大要素”“五個統籌”“十個堅持”和“二十個重點領域”等重要內容與核心要義,作為引領學科發展和教育實踐評價體系建設的根本遵循。
綜上,面對國家安全新形勢新任務,全國中小學堅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全面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既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現實需要,也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教育系統引導廣大中小學生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和能力,有助于凝聚全社會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此次全國學校國家安全教育指導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及相關政策推動,將進一步促進國家安全教育事業落地落實,更加行穩致遠地護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艘大船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