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副院長、教授;賈千姿,碩士研究生
育的重要路徑,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平安中國建設推向更高水平。”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的背景下,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新時代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錨定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建設什么樣的教材體系,核心教材傳授什么內容、倡導什么價值,體現國家意志,是國家事權。”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作為重大主題教育進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國家安全教育和愛國主義教
一、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的應然邏輯
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國家重要戰略思想,承載著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重要使命。教材是傳遞理想、信念、價值觀的有效載體,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在理論、實踐、教育層面具有嚴密的邏輯自洽性。
(一)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安全的重要論述的生動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安全的重要論述,是國家安全事業發展的根本引領,總體國家安全觀是其中最為核心的內容。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概念,明確“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等核心要義。2015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頒布,確立每年的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17年10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和《中國共產黨章程》,進一步推動了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一個內涵豐富、開放包容、不斷發展的思想體系。其核心要義可概括為“五大要素”和“五對關系”。“五大要素”是指“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4;“五對關系”強調統籌發展與安全、內外安全、國土與國民安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自身與共同安全,構建起全方位、多領域、多層次的國家安全框架。
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安全的重要論述的直接呼應與具體實踐。總體國家安全觀從戰略高度強調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最終要落實到個人,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增強了教材的思想性和時代性,通過教材學習,學生深刻認識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引,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安全的重要論述轉化為全社會的廣泛共識與實際行動。
(二)加強國防建設、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路徑
當前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全球風險挑戰日益加劇,我國保障國家安全的任務更加緊迫。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是加強國防建設、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路徑。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與風險挑戰。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是關乎我國興衰存亡的關鍵領域。黨中央從戰略高度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國家安全事業提供科學理論指引和實踐指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新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是危機并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5我們要以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規避風險,把握機遇,化解危機。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激勵學生自覺服務于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事業,培養具有戰略眼光的高素質人才,筑牢國家安全防線。
(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
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培根鑄魂、啟智增慧是教材建設的重要目標,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將更多有價值的知識納入教材體系,進一步彰顯教材的德育要素和當代價值。
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是厚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塑造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重要路徑。總體國家安全觀涵蓋“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不斷拓展的新型領域安全”[8,強調統籌傳統與非傳統安全。教材能夠系統呈現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核心要義,學生由此形成對其全面、正確的認識,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二、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的價值旨趣
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在國家、教育、學生
三個層面形成了“國家引領一教育傳導一個體踐行”的邏輯閉環,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和教育強國建設。
(一)國家層面:普及總體國家安全觀,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國家安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提出和發展,精準呈現了我國當前面臨的重大安全問題及戰略對策,為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指引。
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加速推動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普及,凝聚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的社會合力,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首先,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促使教師提升自身國家安全素養。教師系統研習國家安全知識,深刻領會教材中有關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思想精髓,并將重要內容有機融入教學實踐。其次,學生通過教材學習和教師教學形成自己的見解,深化對個人和國家關系的思考,實現從觀念到素養的內化,最終形成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行動自覺。最后,學生發揮輻射效應,帶動家庭成員重視國家安全,助力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普及。
(二)教育層面:促進教材改革與創新,深化愛國主義教育
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將國家戰略轉化為可教可學的內容,構成國家戰略與個體成長間的傳導中介。教材是學校教學的重要依托,是師生教與學的文本鏈接,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促進了教材改革與創新。客觀而言,現有教材存在對新型安全問題側重較少、關注不夠和引進介紹不及時等問題,導致學生難以形成對國內外動態的全面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有助于解決上述問題,及時呈現我國面臨的重大安全問題,豐富教材內容,優化教材結構,促進教材改革和創新。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是對愛國主義教育的深化。學生時期是價值觀、人生觀、祖國觀、民族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要從小抓好愛國主義教育這一課。教材將國家安全知識系統化呈現,拓展和深化了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愛國主義教育的現實針對性和時代性。
(三)學生層面:筑牢國家安全意識,提升防范意識和能力
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防范意識和能力,促使個體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反哺國家層面的安全戰略需求。2020年9月,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指導綱要》),對各學段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主要目標作出規定:“小學階段,重點圍繞建立國家概念,啟蒙國家安全意識;初中階段,重點圍繞認識個人與國家關系,增強國家安全意識;高中階段,重點圍繞理解人民福祉與國家關系,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大學階段,重點圍繞理解中華民族命運與國家關系,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9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培育是全學段的系統任務,國家安全教育目標遵循教育規律,層層遞進,逐步深化學生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認知和踐行。
學生正處于求知欲旺盛、易受外界干擾的認知發展階段,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和抵御風險的能力。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網絡信息指數級增長,海量信息良莠不齊。部分西方媒體惡意對我國形象進行扭曲、抹黑,企圖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別有用心地歪曲青少年的價值觀,動搖國家發展根基。在此背景下,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能夠幫助學生順利度過成長關鍵期,提高學生的信息甄別能力與抵御風險能力,使其成長為國家安全的堅定捍衛者。
三、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的實踐路徑
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需要建立起包含頂層設計、內容篩選、教學實施、成效評價的完整路徑。四
個環節層層遞進,推動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向好向深發展,推動中國特色高質量教材體系建設。
(一)頂層設計:加強對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的統籌規劃和政策引領
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頂層設計對整個工程的有效推進和長效落實起著關鍵性作用。目前,跨部門協同機制未能建立,財政支持力度不足。我國已經頒布了《教育部關于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等相關文件,但部分地區、學校和教師對文件的學習不到位,影響整體效果的發揮。從宏觀層面加強統籌協調、完善政策支撐,為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筑牢制度根基。
首先,構建多部門協同機制。由教育部、國家安全部、宣傳部等多個部門共同制定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的各項細則規定。教育部牽頭制定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的指導方案,做好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的學段銜接。其次,完善相關政策規定。強化政策支撐,規范教材編寫、修訂、審核等環節的流程;建立起教材內容動態調整更新機制,確保教材內容和國家安全戰略布局同步更新。最后,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設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教材開發、師資培訓的專項資金,聘請各學科專家和國家安全領域研究專家合作開發教材,保證教材內容的適切性和專業性;加強對學科教師的相關培訓,使其能將總體國家安全觀有機融入教育教學。
(二)內容篩選:以穩定性課內教材為主體,靈活性課外資源為補充
科學的內容篩選是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取得實效的重要一環。教材內容既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要突出呈現當前我國面臨的重點安全問題,需要兼顧正確價值觀念的穩定性與時代發展的適應性。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應以穩定性的課內教材為主體,以靈活性課外資源作為補充拓展,形成動靜結合、層次分明的教材內容體系。
一方面,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要以穩定性課內教材內容為主體,觀照價值性和基礎性。一要慎選課內教材內容,以正確價值觀念為指引。總體國家安全觀教材內容和案例的選擇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體現正確思想指引;二要精選課內教材內容,體現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精髓。課內教材要將國家安全重點領域納入其中,引導學生關注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等傳統安全領域以及不斷拓展的新型安全領域。《指導綱要》指出,學生主要學習“國家安全各重點領域的基本內涵、重要性、面臨的威脅與挑戰、維護的途徑與方法”[10]。提煉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思想精髓作為教材重點,是構建高質量教材體系的重要一環。另一方面,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要以靈活性課外資源為補充,觀照時代性和發展性。依托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呈現國內外最新發展動態,拓展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增強了時代適切性;利用短視頻、虛擬仿真技術等多樣化的數字資源,圍繞網絡安全、生態安全等熱門話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學實施:專門課程、實踐育人與學科滲透協同推進
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需要依托具體的課程教學和實踐活動來實現。在教學實踐中,教材和課程怎樣結合,如何育人,仍是亟待研究的現實問題。學校應搭建起專門課程、實踐育人、學科滲透三位一體的教學推進機制[],推動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的有效落實。
首先,開設總體國家安全觀專門課程,關注學段差異與教育資源適配性。《指導綱要》指出:“高等學校依托校內相關教學科研機構,開設國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礎課。鼓勵支持地方和中小學(含中職)挖掘和利用校內外國家安全教育資源,開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12課程設置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充分考慮到不同學校教育資源的優勢,提升教育教學實效性。其次,開展豐富多彩的國家安全主題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資源開展實踐。加強校園文化宣傳,在國家安全日組織豐富的節日活動以強化國家安全教育;加強學校和公共文化場所的合作,組織多種類型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深化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解。最后,找準學科結合點進行學科滲透,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中小學立足學科特點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課程思政。在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等學科可以采用專題式教學,如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開展關于政權安全、制度安全的專題學習,在歷史課堂中開展“近代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專題研討,在地理課堂中開展“環境破壞和修復”專題學習,從而強化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生態安全等國家安全教育。在語文、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等學科開展滲透式教學,教師要“做好總體國家安全觀知識儲備、關注國家安全動態、形成良好的專業教學素養、并具備開展知識融合教學的過硬本領”[13],將相關內容有機融入本學科教學,起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在普通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中,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要依托學校、學院資源,立足各專業、學科的特點,設置總體國家安全觀公共基礎課程,并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專業課程。學生只有打好專業基礎,將自身專業成長和國家安全事業緊密結合,才能成長為服務于國家安全戰略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四)成效評價:搭建反饋評價機制提升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育人效果
引導學生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國家安全事業培養后備人才,是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的重要目標。有效的反饋評價機制可以衡量國家安全教育目標的達成度,為改善教材質量提供重要依據,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
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三個層面逐步深入搭建反饋評價機制。在“進教材”層面,掌握教材編寫和使用情況。加強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相關教材編排工作的檢查,重點評估教材內容的科學性、內容編排的合理性和各學段教材的匹配度;同時,在各學段的學校中檢查相關教材使用情況,避免出現“編而不用”的情況。在“進課堂”層面,通過公開課、課堂巡查等形式,檢驗教師在課堂中對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的落實程度及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在“進頭腦”層面,注重過程性評價,突出素養導向。《指導綱要》指出:“客觀記錄學生參與國家安全專題教育、課程學習和社會實踐等活動中的態度、行為表現和學習成果。”[4將行為表現、長期追蹤情況計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有助于衡量國家安全教育的效果,了解學生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思想歷程。通過建立逐漸深入的反饋評價機制,推動總體國家安全觀進教材落地見效,為國家安全事業積蓄年輕力量。
參考文獻:
[1]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平安中國建設推向更高水平[N].人民日報,2025-03-02(1).
[2]習近平.論教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4:153.
[3]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4.
[4]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報,2014-04-16(1).
[5]習近平.正確認識和把握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J].求是,2021(2):4-10.
[6]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朝著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標扎實邁進[N].人民日報,2024-09-11(1).
[7]培根鑄魂啟智增慧(思想縱橫)[N].人民日報,2021-02-19(2).
[8][9][10][12][14]教育部關于印發《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EB/0L].[2025-05-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010/t20201027_496805.html.
[11]2021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第一場:介紹統籌謀劃重大主題教育進課程教材情況[EB/0L].[2025-05-10].http://www.moe.gov.cn/fbh/1ive/2021/53640/twwd/202108/t20210824_553862.html?ivk_sa ?= 1023197a.
[13]楊小微,張華維.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中小學課程的實踐路向[J].教育研究與實驗,2024(3):1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