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數字化轉型能否提高企業的環境、社會和治理績效

2025-07-28 00:00:00李洪超聶順江
經濟學報 2025年2期
關鍵詞:變量轉型數字化

0引言

目前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包括“雙碳”目標、節能環保、科技興國等一系列問題與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在這一背景下,各企業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報告成為政策的落腳點。企業作為經濟系統中重要的單元,其經營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在ESG框架下,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本質要求企業更加關注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問題。

ESG包含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三個維度,是一種投資理念,是指企業和投資者在追求利潤的同時必須高度關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非財務績效。從本質上來說,企業應該追求社會價值最大化,讓所有利益相關者實現共贏(聶輝華等,2022)。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我國ESG發展還處在初步階段,一方面,我國ESG的起步較晚,2O2O年A股市場只有約 27% 的上市公司發布了ESG報告,本土化的ESG評價體系還不完善,評價標準不統一甚至不明確,這使得很多投資者望而卻步(孫書章和侯豫霖,2021);另一方面,我國ESG種類和規模有限,ESG投資對象集中在基金和銀行理財上,種類單一且數量少,無法讓企業享受高ESG評分帶來的優勢和紅利(王偉,2020)。

盡管如此,ESG作為當前國際社會衡量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已經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學者基于各類機構的ESG數據對ESG投資的作用展開了大量研究(李井林等,2021;黃世忠;2021),但結論尚不統一,大部分學者對ESG持肯定態度,他們認為ESG影響公司的決策,并幫助企業培養良好的聲譽,是一種新的公司競爭戰略,不僅吸引投資者還緩解融資限制,提高了企業經理和資本市場投資者之間的透明度(席龍勝和王巖,2022),從而影響了資本市場回報。此外,學者還認為ESG會降低公司債券在險價值,特別是在發生金融危機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ESG的風險緩釋作用更加明顯。但仍有部分學者對ESG持有不同的看法,主要集中在由ESG引發的風險問題上,其中,“漂綠”風險問題愈發嚴重,由人為扭曲產生負面影響,虛假地披露ESG信息對企業的可持續經營產生不利影響(Zhang,2O23)。進一步梳理文獻我們發現,ESG投資的作用集中體現在企業價值、融資成本和創新能力方面(WangandSarkis,20l7;李媛媛等,2023)。以往研究從不同角度驗證了ESG投資的經濟效益(Lietal.,2018;Renetal.,2023a),但對企業ESG績效影響因素的關注略有不足,本研究試圖通過探索企業ESG績效的影響因素來回答企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企業ESG績效離不開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當前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驅動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裴璇等,2023),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對中國企業來說,數字化已成為最重要的技術創新之一,是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數字化徹底改變了企業開展業務的方式,以及它們與消費者、供應商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建立關系的方式,并促進了商業模式創新和客戶價值創造(Matarazzoetal.,2O21)。數字化技術為利益相關者帶來了價值,包括股東、員工、客戶、社會和環境等。而企業在開展ESG活動時,應該以保證利益相關者的價值為核心,即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要考慮到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和需求,確保他們能夠從數字化中獲得價值,而不是僅僅為了企業自身的利益。這也意味著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企業要注重社會責任、保護環境、關心員工福祉、滿足客戶需求,以及創造股東價值(Rozeboom,2021),因此,企業數字化轉型與ESG績效是否存在某種關系值得思考,然而當下學者對兩者關系以及作用機制的研究仍然不足。此外,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往往需要內外協同治理,高質量的內部治理和外部監督能夠提高管理者配置資源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助力實體經濟行穩致遠(潘海英等,2022)。由此,我們進一步思考:內外協同治理是否可以有效調節企業數字化轉型與ESG之間的關系?內部控制和外部監督的調節效果又存在什么樣的差異?對此,本文以2017—2021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考察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影響及作用機制,以及內外協同治理下的調節效應,這為在數字經濟背景下企業實現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經驗證據,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與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邊際貢獻在于:(1)在理論層面,本文從數字化轉型的視角考察企業ESG績效的影響因素,為研究企業ESG績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視角;在論證方法上,本文創新性地使用了SSIV工具法來構造更標準的工具變量,此外,還采用了Heckman兩階段、PSM-DID等更有效的檢驗方法;(2)本文將企業結構優化、綠色創新能力和非效率投資納入研究框架,進一步揭示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作用渠道,為進一步細化數字化轉型與企業環境績效研究提供了思路;(3)創新性地將內外協同治理這一因素納入數字化轉型與ESG關系的研究框架中,進一步拓展了企業ESG績效影響因素的研究鏈條,討論了內部治理和外部監督對數字化轉型與ESG績效關系的調節作用,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詳細論證了內部治理與數字化轉型之間“反常”的替代效應,為進一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經驗證據。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1.1 企業數字化轉型與ESG績效

長期以來,企業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市場戰略目標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委托代理問題,損害股東權益,二是損害其他相關者的利益。現代受托責任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和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一個公司的發展離不開各種利益相關者的投入與參與,理應對所有利益相關者負責(Freeman,1984),企業不再強調僅僅為股東創造利潤,而是努力與利益相關者(包括員工、客戶、供應商、社區和政府)一起做大蛋糕,以實現多贏的目標(Rozeboom,2021),這就是ESG的目的。然而,在ESG實踐過程中,企業存在資源浪費、運營成本上升、技術落后、融資限制的問題,使得企業提升ESG績效的能力不足。當下,綠色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新時代的主題,企業數字化轉型必然會把可持續發展因素納入頂層制度設計,履行社會和環境責任。企業在數字技術支持下實現服務化轉型(杜晶晶等,2020),服務意識和質量的提高使得企業更加關注產品質量和公司的形象與聲譽,從而提高公司在ESG方面的表現;數字化轉型會突破傳統產業供應鏈的供需邊界,給市場要素、組織結構帶來系統性改變,進而引起企業內部結構變革,降低成本,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推動治理體系優化升級(祝合良和王春娟,2021)。據此,本文提出假設1。

假設1:企業數字化轉型會顯著提高企業ESG績效。

1.2 傳導路徑的理論分析

1.2.1 企業數字化轉型、企業結構優化和ESG績效

企業結構作為企業內部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開展活動、控制風險和促進信息溝通的平臺(祁國聯,2004)。企業結構優化是指對企業的組織結構、職能部門、工作流程等方面進行調整和優化,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和適應市場變化。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使得技術和業務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應用改變了企業數據的分析方式和決策,革新了企業生產方式、治理結構和商業模式的各個環節(沈劍飛等,2022)。公司的組織形式也由傳統的封閉型和垂直型向扁平化的網狀結構轉變,該結構提高了管理效率,促進了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加快了企業內部的信息流動(戚聿東和肖旭,2020),簡化了決策流程,減少了決策層級,提高了決策效率,使得企業能夠更全面、準確地了解市場需求和競爭環境,進而促使企業主動向市場提供完整、可靠的社會環境治理信息,倒逼企業更加重視在環境社會治理方面的業績,激勵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從而提高ESG績效。據此,本文提出假設2。

假設2:企業數字化轉型通過促進企業結構優化進而提高企業ESG績效。

1.2.2 企業數字化轉型、綠色創新能力和ESG績效

綠色創新是指在節能、環境保護和廢物回收利用方面進行綠色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以應對環境問題(Heetal.,202O)。數字化轉型通過增加媒體關注和降低財務風險的途徑有效降低企業的債務融資成本。隨著融資成本的降低,企業擁有更充裕的研發和創新資金。數字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方便的信息交流平臺(SutherlandandJarrahi,2018)。企業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及時全面地掌握宏觀經濟、市場供求和綠色發展機遇等信息,降低創新沉沒成本和失敗風險,減輕信息不對稱對企業的負面影響。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是綠色創新的重點,也是衡量企業ESG績效的關鍵要素,它們之間自然呈正相關關系。例如,公司開發的涉及節能、污染控制、資源循環利用等的新產品(或技術)可以改善其環境和社會績效。由此,本文進一步提出假設3。

假設3:企業數字化轉型通過增強綠色創新能力進而提高企業ESG績效。

1.2.3企業數字化轉型、非效率投資和ESG績效

效率投資是公司治理中資源配置效率的具體體現,科學合理的投資能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非效率投資是指企業或個人在資金、資源或時間上進行投資但最終無法產生預期回報或效益的情況(儀秀琴和周悅,2023)。非效率投資會導致資源的浪費,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影響企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數字化轉型可以幫助降低非效率投資,通過數據分析、自動化流程、優化資源配置和創新商業模式等方式(王敬勇等,2022),使企業能夠更加精確地了解市場需求、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投資浪費。這將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劉亦文等,2022),實現更加高效和可持續的發展。降低非效率投資可以使企業更加注重資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生產效率和經營效益(朱學義和譚雪萍,2014),同時也可以降低企業的環境和社會風險,提高企業的ESG績效。據此,本文提出假設4。

假設4:企業數字化轉型通過抑制非效率投資進而提高企業ESG績效。

1.3 內外協同治理調節效應的理論分析

內外協同治理包括內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兩個方面,內部治理指企業內部的監督和管理機制,外部治理則指企業與外部環境的關系,重點在于監控市場對環境的影響。

從內部治理角度來看,內部治理能夠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控制經營風險。基于分權制衡理論,監事會致力于維護利益相關者的權利,通過監督和約束管理者的權利來提高企業業績(Jensenand Meckling,1976)。內部治理優化和完善了內部結構,信息流通更加高效快捷,財務信息披露的質量提高,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提高各部門運行效率,節約成本,提高了ESG績效(潘海英等,2022)。然而,由于內部治理較好的企業本身經營管理和生產效率較高,信息傳遞和披露更及時準確,資源配置更有效,這類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動力可能較弱,內部治理較差的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提高ESG績效的動力則更足。從外部治理的角度來看,由于負責審計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會計師事務所和具有信息獲取優勢的機構投資者最依賴信息(Wongetal.,2022),因此本研究將會計師事務所和機構投資者的關注歸類為外部監督。會計師事務所和機構投資者(Amel-Zadehand Serafeim,2018)相對于公眾更關注環境績效和可持續性計劃(Chengetal.,2014)。如果來自外部的擔憂增加(如機構投資者份額增加),企業更有可能被要求進行環境披露,然后,企業對環境和社會問題的關注將會增加,企業經理將更加專注于通過數字化轉型提高ESG績效,以滿足外部監管機構的期望,甚至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資。因此,本文從邏輯上提出了假設5。

假設5:內部治理會降低企業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促進作用,外部監督則有助于放大企業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正面影響。

2 研究設計

2.1 數據來源與樣本選取

ESG評級來自Wind數據庫,數字化轉型數據來自各上市公司年報,其余財務、治理數據均來自CSMAR數據庫。本文選取2017—2021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數據作為研究樣本,同時為保證實證數據的準確性,按照如下步驟對原始樣本進行篩選:(1)剔除金融行業公司樣本;(2)剔除ST和*ST公司數據;(3)刪除相關指標缺失嚴重的公司數據;(4)為消除極端值的影響,本文對所有變量進行前后 1% 的Winsorize處理。最終得到3587家上市公司的14547個有效樣本觀測值。

2.2 變量選取與說明

2.2.1 被解釋變量

本文的被解釋變量是ESG績效。借鑒王琳璘等(2022)和蔣海等(2023)的研究方法,本文選取由上海華證指數信息服務公司構建的ESG評價體系來衡量企業ESG績效。華證ESG評價體系根據指標得分劃分了 C~AAA 九檔評級,這里我們將 c~ AAA九檔評級分別賦值 1~9 ,數值越大,企業ESG績效越好。

2.2.2 解釋變量

本文的解釋變量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借鑒李俊久和張朝帥(2023)和吳非等(2021)的研究方法,本文通過對上市公司公布年報中構成企業數字化轉型核心底層技術架構的技術進行詞頻測度,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代理指標,以此來衡量各公司的數字化轉型程度。

2.2.3 控制變量

參考龔星宇和余進韜(2023)和雷雷等(2023)的研究,本文選取以下8個可能影響企業ESG績效的控制變量:企業總資產(tasset)、企業年齡(age)、資產負債率(alra)、托賓 Q值(TbQ)、獨立董事占比(indir)、兩職合一(dual)、股權制衡(sharestru)、監管層總人數(Tnregper)。此外,本文還控制了年度效應(Year)和行業效應(Industry)。

2.2.4 中介變量

(1)企業結構優化:企業結構一般指企業經濟活動中的產品、組織、技術和資金結構,產品結構是企業結構的基礎,因為企業技術、工藝、指標等最終都會通過產品結構表現出來(祁國聯,2004)。產品結構優化的關鍵目標是降低成本(Hongetal.,2022),因此,本文采用運營成本率作為企業結構優化代理變量,數值越低代表企業結構優化越好。

(2)綠色創新能力:本研究參考郭秋秋和馬曉鈺(2022)的做法采用綠色專利申請數量作為綠色創新能力的代理變量。

(3)非效率投資:借鑒徐倩(2014)的研究,用非效率投資程度來衡量。非效率投資是指實際投資規模偏離最優投資規模的程度,數值越大,非效率投資程度越大,投資效率越低。

2.2.5 調節變量

(1)內部治理:參考帥正華(2022)的做法,從迪博數據庫獲取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數來衡量企業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數值越大,則企業內部治理質量越高。

(2)外部監督:隨著社會對環境質量的關注普遍增加,公眾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和期望也隨之增加。與普通股東相比,機構投資者更關注公司的ESG表現,他們可以通過股東大會行使投票權或擁有更多董事會席位,以影響公司的ESG投資決策。因此,本文參考Renetal.(2023b)的做法,使用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作為外部監督的代理變量。變量定義如表1所示。

表1變量定義

2.3 模型構建

為驗證企業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影響,借鑒林炳洪和李秉祥(2024)的研究,構建如下基準回歸模型:

ESGi,ι01digtrani,ι2controlsi,ι+Industry+Year+εi,ι

其中, i 為企業, ΨtΨΨ 為年份, ESGi,t 為企業 i 在 Ψt 年的ESG績效,digtran為企業 i 在 Ψt 年的數字化轉型程度, controlSi,Λt 代表8個控制變量, α012 為回歸系數,Industry代表行業固定效應,Year代表年份固定效應, εi,t 為隨機誤差項。

進一步,本文采用逐步回歸的方式檢驗企業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作用機制,模型如下:

ESGi,t01digtrani,t2Mediatori,t3controlsi,t+Industry+Year+εi,t

模型(3)為數字化轉型對三個機制變量的回歸的合并表達式,其中, Mediatori,t 代表三個機制變量,在本文分別是企業結構優化、綠色創新能力和非效率投資。其余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控制變量和年份、行業固定效應同式(1)。為控制異方差的影響,下列研究涉及的所有回歸均采用公司層面的聚類標準誤。

3實證分析

3.1 描述性統計分析

表2報告了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被解釋變量ESG的均值為6.439,中位數達到6.000,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為1.000和9.000,這表明我國上市公司的ESG績效總體表現較好,標準差為1.240,反映不同企業之間ESG表現差別較大,部分企業對ESG責任的重視程度偏低;解釋變量digtran均值為3.293,中位數為3.258,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為0.693和5.971,說明2017—2021年我國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程度總體處于中等水平,但1.154的標準差和5.278的極差也意味著各企業之間的數字化轉型程度存在較大差異,部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程度較低。

表2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

表3為各主要變量之間的相關性檢驗結果。上三角的Spearman相關性檢驗結果顯示:ESG和digtran的相關系數為O.O49,在 1% 的水平上顯著,下三角的Pearson相關性檢驗結果顯示:ESG和digtran的相關系數為O.O54,在 1% 的水平上顯著。兩種檢驗結果都初步表明企業數字化轉型與企業ESG績效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的關系。其余的控制變量在 1% 的水平上也顯示出了與解釋變量ESG顯著的相關性。

表3各主要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
注:***、**和*分別表示在 1%.5% 和 10% 水平上顯著。

3.2 基準回歸結果分析

表4報告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影響結果。第(1)列和第(2)列報告了未控制行業和年份的回歸結果,第(3)列和第(4)列報告了控制行業和年份的固定效應回歸結果,其中,第(1)列和第(3)列為只加入解釋變量(digtran)的回歸結果,第(2)列和第(4)列為加入控制變量后的回歸結果。結果顯示,第(1)列和第(2)列digtran的回歸系數分別為0.058和0.055,在 1% 的水平上顯著;第(3)列和第(4)列digtran的回歸系數分別為O.159和0.052,在 1% 的水平上顯著。結合 F 檢驗和Hausman檢驗可知,控制行業和年份的固定效應模型更為合適。以上結果均表明企業數字化轉型會顯著提高企業ESG績效,即企業通過提高數字化轉型程度能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提高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表現,假設H1得到驗證。

表4基準回歸結果:企業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影響
續表
注:括號內為 t 值。***、**和*分別表示在 1%.5% 和 10% 水平上顯著。

3.3 穩健性檢驗

3.3.1 內生性檢驗

1)反向因果和遺漏變量問題

為防止反向因果關系導致內生性問題,我們采用兩階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核心解釋變量一階滯后兩種方法進行穩健性檢驗,同時2SLS還能夠檢驗遺漏變量帶來的內生性問題,內生性檢驗結果如表5所示。

表52SLS和核心解釋變量滯后的檢驗結果
續表
注:括號內為 χt 值。***、**和*分別表示在 1%.5% 和 10% 水平上顯著。

第(1)列和第(2)列是工具變量法的回歸結果。這里,我們使用Shift-shareIV(份額轉移法或Bartik工具法)構建工具變量IV。第(3)列報告了核心解釋變量一階滯后的檢驗結果。在考慮反向因果和遺漏變量的內生性問題后,我們的研究結論依然穩健。

2)樣本選擇偏差問題

為了解決樣本選擇偏差問題,我們采用Heckman兩階段模型進行分析。這里我們生成一個新的二分類變量ESGpl,自然災害(風雹導致農作物受災面積fb)作為影響企業披露ESG信息的外生沖擊。如表6所示,Heckman第二階段結果顯示IMR在 10% 的水平上不顯著,說明原模型可能不存在嚴重的樣本選擇偏差問題,核心解釋變量digtan的系數為0.049,在 1% 水平上顯著,與基準回歸結果很接近,研究結論是穩健的。

表6Heckman兩階段模型檢驗結果
注:括號內為 ΨtΨt 值。***、**和*分別表示在 1%.5% 和 10% 水平上顯著。

3)樣本自選擇問題

樣本選擇偏差側重于樣本的問題,樣本自選擇則更側重于模型的問題。本文采用傾向得分匹配雙重差分(PSM-DID)模型來降低樣本自選擇,緩解內生性問題,以2019年中辦和國辦《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出臺作為準自然實驗,該意見首次提出“互聯網十中小企業”的內容。

我們采用 1:1 卡尺為0.05的鄰近匹配法對處理組和控制組進行匹配。對根據傾向得分匹配后的樣本進行DID回歸。回歸結果如表7所示,核心解釋變量DID在四個回歸中的系數都為正,全部在 1% 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在考慮樣本自選擇問題后,研究結論依然穩健。

表7 PSM-DID檢驗結果
注:括號內為 χt 值。***、**和*分別表示在 1%.5% 和 10% 水平上顯著。

3.3.2其他穩健性檢驗

首先,為避免代理變量選擇帶來的問題,我們采用彭博ESG指數來替代華證ESG指數進行基準回歸;其次,為使樣本數據更具時效性,我們采用2019—2021年三年的數據進行檢測;最后,添加控制省份的固定效應。綜合考慮以上穩健性檢驗結果(見表8),本文基準回歸結果具有很強的穩健性,研究結論可靠。

續表表8其他穩健性檢驗結果
續表
注:括號內為 Ψt 值。***、**和*分別表示在 1%.5% 和 10% 水平上顯著。

4機制分析

為探索企業數字化轉型提高ESG績效作用機制的“黑箱”,本文參考江艇(2022)的方法,采用兩步法分別對企業結構優化、綠色創新能力和非效率投資三個途徑進行檢驗。

4.1 企業結構優化

由前文理論分析可知,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可以促進企業結構優化,從而降低營業成本,提高運營效率,進而提高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表現。對該影響機制的檢驗結果如表9第(1)列所示。第(1)列的結果顯示,digtran的系數為一O.005,在 5% 的水平上顯著,表明企業數字化轉型降低了營運成本,優化了企業結構。而良好的內部結構會降低信息不對稱,促使企業向外披露更加完整可靠的信息,倒逼企業重視自身在社會、環境和治理方面的表現,從而提高ESG績效(祁國聯,2004)。也就是說,企業數字化轉型通過優化企業結構提高了ESG績效,假設H2得到驗證。

4.2 綠色創新能力

由前文理論分析可知,數字化轉型能夠使企業擁有更充裕的研發和創新資金以及更高的綠色創新熱情,從而提高了自己的綠色創新能力,進而改善企業的環境、社會和治理績效。對上述作用機制的檢驗結果如表9第(2)列所示。第(2)列的結果顯示,digtran的系數為0.049,在 1% 的水平上顯著,表明企業數字化轉型提高了綠色創新能力。而綠色創新體現在環保產品研發和治污技術的創新上,這將有助于企業節能減排,從而改善環境績效,同時,綠色創新可以減少廢棄物處置,既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也為公眾提供綠色環保的產品,提高企業的社會績效(王珮等,2021)。也就是說,企業數字化轉型通過加強綠色創新能力提高了ESG績效,假設H3得到驗證。

4.3 非效率投資

由前文理論分析可知,數字化轉型能夠提高企業投資效率,抑制非效率投資,從而獲得更高的回報,提高企業的環境、社會和治理績效。對上述作用機制的檢驗結果如表9第(3)列所示。第(3)列的結果顯示,digtran的系數為一O.OO1,在 1% 的水平上顯著,表明企業數字化轉型抑制了非效率投資。而效率投資可以提高資金利用率,優化企業的資金配置,創造更大的價值,激勵企業積極履行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責任,從而提高企業的ESG績效(朱學義和譚雪萍,2O14)。也就是說,企業數字化轉型通過降低非效率投資提高了ESG績效,假設4得到驗證。

綜上所述,企業數字化轉型通過優化企業結構、提高綠色創新能力和抑制非效率投資改善了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表現,提高了ESG績效。

表9機制路徑檢驗
注:括號內為 t 值。***、**和*分別表示在 1%.5% 和 10% 水平上顯著。

5調節效應分析

從內部治理的視角出發,將樣本分為了高內控質量和低內控質量兩類。表10第(1)和(2)列的回歸結果顯示,高內控質量下digtran的回歸系數為0.O46,低內控質量下digtran的回歸系數為 0.216(gt;0.046) ,均在 1% 的水平上顯著,說明低內控質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促進作用更強。進行Suest組間系數差異檢驗后發現,兩組的差異在 5% 的水平上顯著。由此可見,企業數字化轉型在不同內部治理的情況下呈現非對稱特征,內控質量較低的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提高ESG績效的效應更大,說明數字化轉型與內部治理之間存在部分替代效應。

表10內部控制和外部監督的調節效應
續表
注:括號內為t值。**、**和*分別表示在 1%.5% 和 10% 水平上顯著。

造成這種替代現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可能的解釋:首先是重視合規性而非可持續性。內部控制嚴格的企業可能更加注重合規性和風險管理,而非必然關注ESG問題。因此,數字化轉型可能更多地用于提高合規性和風險管理的效率(JensenandMeckling,1976),而對ESG方面的影響相對較小。其次是優先級不同。內部控制嚴格的企業可能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內部流程、財務報告和風險管理等方面(潘海英等,2022),而對于ESG問題的關注可能并不是首要考慮的事項。最后是傳統觀念和文化。內部控制嚴格的企業可能存在較為傳統的觀念和文化,對于ESG問題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可能相對較低,因此數字化轉型對ESG的促進作用也會相對較小。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內部控制嚴格的企業就不重視ESG,而是數字化轉型對ESG的促進作用相對較小。

從外部監督的視角出發,將樣本分為嚴格的外部監督和寬松的外部監督兩類。第(3)列和第(4)列的回歸結果顯示:嚴格外部監督下,digtran的系數為O.086,在 1% 的水平上顯著;寬松的外部監督下,digtran的系數為 0. 02(lt;0. 086) ,在 10% 的水平上不顯著。這說明數字化轉型提高ESG的效應只顯著體現在外部監督嚴格的企業中。Suest組間系數差異檢驗結果表明在 5% 的顯著水平上兩組存在顯著差異。由此可見,企業數字化轉型在不同內部治理情況下的作用具有異質性,在外部監督更嚴格的企業中數字化轉型提高ESG績效的效應更強,說明數字化轉型與外部監督之間存在互補效應。

綜上所述,外部監督有助于加深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促進作用,存在互補效應,而內部治理則弱化了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促進作用,存在部分替代效應,假設5得到驗證。到這里我們發現,“內松外緊”的協同治理策略可能會使企業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產生更大的效應。

6拓展研究

由于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巨大差異,數字化轉型對不同企業ESG績效的影響可能差異很大。在地理位置方面,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數字金融發展程度遠高于中西部地區,上市公司的數字化轉型程度也要遠高于中西部地區,本研究按照國家發改委基于政策的劃分,將上市公司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①。

表11為區域異質性的檢驗結果。由回歸結果可知,西部digtran的回歸系數為O.144,在1% 的水平上顯著,東部digtran的回歸系數為O.035,在 5% 的水平上不顯著,中部digtran的回歸系數為0.068,在 5% 的水平上不顯著,說明中東部地區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促進作用不明顯,而西部地區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促進作用顯著。Suest組間系數差異檢驗結果顯示,東部和中部、中部和西部之間差異并不顯著,而東部和西部在 5% 的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這意味著與東部相比,西部地區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會對ESG績效產生更大促進效應。西部地區之所以出現更明顯更大的促進效應,這可能是因為西部地區較東中部地區的金融服務發展相對緩慢,數字化轉型極大促進了西部地區上市公司的融資流程,從而可以加大對ESG的投資。在金融業蓬勃發展的東部地區,數字化轉型的效果可能沒有那么顯著(就像錦上添花)。這種差異證明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在促進區域平衡發展方面的效果。經濟弱勢地區的企業應抓住數字化轉型的機遇,建立ESG披露制度,努力提高ESG績效。

表11區域劃分的調節作用
注:括號內為 Φt 值。***、**和*分別表示在 1%.5% 和 10% 水平上顯著。

7結論與啟示

本文將“雙碳”目標背景下可持續發展框架和企業數字化轉型視角結合起來,以2017—2021年中國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構建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回歸,實證分析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影響機理和調節效應。主要研究結論如下:(1)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夠顯著提高企業的ESG績效;(2)企業數字化轉型通過促進企業結構優化、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抑制非效率投資這三種方式提高企業的ESG績效;(3)企業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促進作用在外部監督較嚴格的企業中更加顯著,又因企業重視合規性而非可持續性、優先級不同以及傳統觀念和文化等原因,企業數字化轉型對ESG績效的促進作用在內部治理欠缺的企業中反而更加顯著,這也意味著數字化轉型與內部治理存在部分替代效應,數字化轉型在“內松外緊”模式下可能要比在“內外雙緊”模式下產生更大的效用。此外,相較于東中部地區,企業數字化轉型對經濟相對落后的西部地區的企業貢獻更大,證明了數字化轉型在促進區域平衡發展方面的效果。在解決內生性問題并進行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研究結果仍然穩健。

根據上述發現,得到以下政策啟示:(1)企業應抓住數字經濟帶來的機遇,加快數字化轉型,將數字信息技術同企業傳統生產經營過程深度融合。建立ESG信息披露制度,應該正確認識ESG投資的重要性,并關注環境、社會和治理之間的協同發展。(2)監管機構可以建立合理的ESG強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并將ESG績效納入監管框架。引導企業開展環境友好型投融資行為,發揮金融機構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另外,主管部門和金融機構應重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深化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數字經濟應用。發揮數字經濟、綠色金融和實體經濟的協同效應、互補效應。(3)投資者在作出投資決策時應充分考慮公司的ESG績效。由于極端氣候災害對企業來說可能是一場災難,因此關注企業的環境績效可以降低投資風險。企業可持續發展是確保投資長期回報的可靠方式。

參考文獻

杜晶晶,胡登峰,張琪.2020.數字化環境下中小企業社會責任重構研究——基于重大突發事件的思考[J].宏觀質量研究,8(4):120-128.Du JJ,Hu DF, Zhang Q. 2o20.A study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of small and medium-sizedenterprises in a digital environment:Enlightenment from major emergencies[J].Journal of Macro-QualityResearch,8(4):120-128.(inChinese)

龔星宇,余進韜.2023.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何影響勞動收入份額?[J].現代經濟探討,(5):24-35.Gong X Y,YuJ T.2023. How does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affect the share of labor income?[J].Modern EconomicResearch,(5):24-35.(in Chinese)

郭秋秋,馬曉鈺.2022.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對企業綠色創新的影響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綠色專利視角[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9):44-50.Guo QQ,Ma X Y. 2022.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market-driv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the green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en patent of listed companies[J].Journal of TechnicalEconomicsamp;Management,(9): 44-5o.(in Chinese)

黃世忠.2021.ESG視角下價值創造的三大變革[J].財務研究,(6):3-14.Huang SZ. 2021. Three major changes in value creation from the ESG perspective[J]. Finance Research,(6): 3-14.(in Chinese)

蔣海,陳霜怡,王梓峰,2023.新發展理念下的ESG投資與商業銀行風險承擔——基于中共二十大報告綠色發展視角[J].金融經濟學研究,38(1):65-83.Jiang H,Chen S Y,Wang ZF.2023.ESG investment and risk-taking of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newdevelopment philosophy:Basedon theperspective of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2O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eport[J]. Financial Economics Research ,38(1):65-83. (in Chinese)

江艇.2022.因果推斷經驗研究中的中介效應與調節效應[J].中國工業經濟,(5):100-120.Jiang T.2022.Mediating effctsand moderating effcts incausal inference[J].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5):100-120.(in Chinese)

雷雷,張大永,姬強.2023.共同機構持股與企業ESG表現[J].經濟研究,58(4):133-151.Lei L,Zhang D Y,Ji Q. 2023. Common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ESG performance[J]. EconomicResearchJournal,58(4):133-151.(inChinese)

李井林,陽鎮,陳勁,等.2021.ESG促進企業績效的機制研究——基于企業創新的視角[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42(9):71-89.Li JL,Yang Z, Chen J,et al. 2021.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ESG promoting corporate performance: Based on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innovation[J].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cience amp; Technology,42(9):71-89. (in Chinese)

李俊久,張朝帥.2023.數字化轉型與企業出口“提質增量\"[J].世界經濟研究,(5):17-31,135.Li JJ,Zhang C S. 2023.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improv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of enterprise export[J].World Economy Studies,(5):17-31,135. (in Chinese)

李媛媛,殷俊明,錢駕佳,等.2023.ESG表現與綠色創新[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32-42.LiY Y,Yin J M,Qian JJ,et al. 2023. ESG performance and green innovation[J]. Journal of Nanjing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 32-42. (in Chinese)

林炳洪,李秉祥.2024.ESG責任履行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基于資源獲取與資源配置視角[J].軟科學,38(1):61-66.Lin B H,Li B X. 2024. The impact of ESG responsibility performance on enterprise Ramp;D investment:From theperspective of resource acquisition and resource alocation[J]. Soft Science,38(1): 61-66. (in Chinese)

劉亦文,譚慧中,陳熙鈞,等.2022.數字經濟發展對實體經濟投資效率提升的影響研究[J].中國軟科學,(10):20-29.Liu Y W,Tan H Z, Chen X J,et al. 2O22.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on the investmentefficiency of the real economy[J]. China Soft Science,(1o):20-29.(in Chinese)

聶輝華,林佳妮,崔夢瑩.2022.ESG:企業促進共同富裕的可行之道[J].學習與探索,(11):107-116.Nie H H,Lin JN, Cui M Y. 2022. ESG: The feasible way for enterprises to 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J].Learning and Exploration,(11):107-116.(in Chinese)

潘海英,朱憶丹,新夫.2022.ESG表現與企業金融化——內外監管雙“管”齊下的調節效應[J].南京審計大學學報,19(2):60-69.Pan HY,Zhu Y D,Xin F. 2022. ESG performance and corporate financialization—The regulatory efectof both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ervision[J]. Journal of Nanjing Audit Uniuersity,19(2): 60-69.(in Chinese)

裴璇,劉宇,王穩華.2023.企業數字化轉型:驅動因素、經濟效應與策略選擇[J].改革,(5):124-137.Pei X,Liu Y,Wang W H. 2023.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Driving factors,economic effcts andstrategic choices[J].Reform,(5):124-137. (in Chinese)

祁國聯.2004.以產品結構優化帶動企業結構優化[J].企業活力,(11):20-21.Qi G L. 2004. Product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rives enterprise structure optimization[J]. Enterprise Vitality ,(11):20-21. (in Chinese)

戚聿東,肖旭.2020.數字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變革[J].管理世界,36(6):135-152.QiY D,Xiao X. 202o.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 the era of digital economy[J]. Journal ofManagement World,36(6):135-152.(inChinese)

沈劍飛,李亞杰,王濤,等.2022.數字化轉型與企業資本結構動態調整[J].統計與信息論壇,37(12):42-54.ShenJF,LiY J,Wang T,et al. 2022.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dynamicadjustment ofcorporatecapit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Statistics and Information,37(12):42-54.(in Chinese)

帥正華.2022.中國上市公司ESG表現與資本市場穩定[J].南方金融,(10):47-62.Shuai ZH. 2O22.ESG performance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and stability of capital market[J]. South ChinaFinance,(10):47-62.(in Chinese)

孫書章,侯豫霖.2021.不同市場條件下的ESG投資模式有效性分析[J].征信,39(9):81-88.Sun S Z,Hou Y L. 2021.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ESG investment model under diffrent market conditions[J].CreditReference,39(9):81-88.(in Chinese)

王敬勇,孫彤,李珮,等.2022.數字化轉型與企業融資約束——基于中小企業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科學決策,(11): 1-23.WangJY,SunT,LiP,etal.2022.Digital transformationandfinancingconstraintsof 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Empirical evidence basedon GEMlisted companiesJ].Scientific Decision Making,(11):1-23.(in Chinese)

王琳璘,廉永輝,董捷.2022.ESG表現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機制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5):23-34.Wang L L,Lian Y H,Dong J. 2O22. Study on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ESG performance on corporate value[J].SecuritiesMarketHerald,(5):23-34.(inChinese)

干珮:楊淑程,黃珊2021環境保護稅對企業環境.社會和治理表現的影響研究——基干綠色技術創新的中介效應

[J].稅務研究,(11):50-56. Wang P,Yang S C,Huang S. 2021.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o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 performance-based 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J].Tax Research,(11):50-56.(in Chinese)

王偉.2020.ESG投資理念生根發芽[J].中國外匯,(20):62-64. Wang W. 2020. ESG investment concept took root[J]. China Foreign Exchange,(20): 62-64. (in Chinese)

吳非,胡慧芷,林慧妍,等.2021.企業數字化轉型與資本市場表現——來自股票流動性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 37(7):130-144,10. Wu F,Hu H Z,Lin H Y,et al. 2021.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capital market performanc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tock liquidit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37(7):130-144,10. (in Chinese)

席龍勝,王巖.2022.企業ESG信息披露與股價崩盤風險[J].經濟問題,(8):57-64. Xi L S,Wang Y. 2022. Enterprise 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stock price crash risk[J]. On Economic Problems,(8):57-64.(inChinese)

徐倩.2014.不確定性、股權激勵與非效率投資[J].會計研究,(3):41-48,95. Xu Q. 2014. Stock option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behavior under uncertainty[J]. Acounting Research ,(3): 41-48,95.(in Chinese)

儀秀琴,周悅.2023.環境信息披露、媒體關注度與企業非效率投資——基于重污染企業數據[J].財會通訊,(5): 53-58. Yi X Q,Zhou Y. 2O23.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media attention and ineficient investment of enterprises—Based ondata of heavily poluting enterprises[J].Financial Communication,(5):53-58.(in Chinese)

祝合良,王春娟.2021.“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戰略背景下產業數字化轉型:理論與對策[J].財貿經濟,42(3):14-27. Zhu H L,Wang C J. 2021. Industry digitalization against the strategic background of the new development paradigm:Theory and countermeasures[J]. Finance amp; Trade Economics,42(3):14-27. (in Chinese)

朱學義,譚雪萍.2014.媒體監督、非效率投資與企業價值一 來自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證據[J].南京審計學院學 報,11(6):43-51. Zhu X Y,Tan X P. 2O14. Media supervision,ineficient investment and corporate value:Evidence from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Journal of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11(6): 43-51. (in Chinese)

Amel-Zadeh A,Serafeim G. 2018. Why and how investors use ESG information: Evidence from a global survey[J].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74(3): 87-103.

Cheng B T,Ioannou I,Serafeim G.20l4.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access to fin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35(1):1-23.

Freeman R E. 1984.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M]. Boston: Pitman.

He F,Ma YM, Zhang X J. 202o. How does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affect corporate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China listed companie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mp; Finance,67: 225-239.

Hong Z X,Feng Y X,Li Z W,et al. 2022. Performance balance oriented product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nvolving heterogeneous uncertainties in intellgent manufacturing with an industrial network[J]. Information Sciences, 598:126-156.

Huang QP,LiYJ,LinMM,et al.2022. Naturaldisasters,risk salience,and corporate ESGdisclosure[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72:102152.

Jensen MC,Meckling W H.1976.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4):305-360.

Li Y W,Gong MF, Zhang X Y,et al. 2O18. The impactof environmental, social,and governance disclosure on firm value: The role of CEO power[J]. 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5O(1) : 60-75.

Matarazzo M, Penco L,Profumo G,et al. 2021.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customer value creation in Made in Italy SMEs:A 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23:642-656.

Ren X H,Li JY,HeF,et al. 2023a. Impact of climate policy uncertainty on traditional energy and green markets: Evidence from time-varying granger tests[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173: 113058.

Ren X H,Zeng GD,Zhao Y.2023b.Digital finance and corporate ESG performanc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J].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79:102019.

Rozeboom G J.2021. Grow the pie:How great companies deliver both purpose and profit,by Alex Edm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0. 382 pp.[J].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31(4): 644-647.

Sutherland W,Jarrhi M H. 2ol18.The sharing economy and digital platforms:A reviewand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43:328-341.

Wang ZH,Sarkis J. 2o17.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governance,outcomes,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J]. JournalofCleaner Production,162:16o7-1616.

Zhang DY.2023.Does green financereally inhibit extreme hypocritical ESG risk?A greenwashing perspective exploration[J]. Energy Economics,121:106688.

Abstract Currently,the digital economy is booming,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and micro manifestation,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in environmental, social,and governance aspects. Using panel data from Chinese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O17 to 2O21,this study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impact and mechanism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ESG performance,as well as the moderating effect und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firstly,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will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ESG performance. Secondly,th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mechanism indicates tha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can indirectly promote ESG performance by promoting corporat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mproving green innovation capabilities,and reducing inefficient investment;Thirdly,the analysis of regulatory efects shows that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ESG performance is more significant in enterprises with weak internal governance and strong external supervision.There is a partial substitution effect betwee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internal governance,and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with“loose internal and tight external\" is more likely to max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enterprises.This“abnormal” phenomenon overlaps with the company's regulations rather than continuity Different priorities and traditional beliefs and cultures are related. In addition,digital transformatio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promoting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robustness test indicates that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is reliable. Th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empirical evidence to promote enterprises to better fulfill their ESG responsibilities and implement the“dual carbon”goals.

JELClassificationF832.51,F49,X322,F271

猜你喜歡
變量轉型數字化
林曉偉:讓數字化成為企業的增長底氣
中國商人(2025年15期)2025-08-19 00:00:00
教育數字化與數字化教育的共生演進
換元法在高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中條件求值問題的解法探討
用表格厘清多變量問題思路
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轉型的策略與實踐研究
今日財富(2025年12期)2025-07-29 00:00:00
努力對職業地位獲得影響幾何?
人口與經濟(2025年4期)2025-07-27 00:00:00
企業審計數字化轉型的問題與對策
投資北京(2025年7期)2025-07-23 00:00:00
人口轉型為何在加速 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轉型
童話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91在线视频福利|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99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免费看a毛片| 色视频国产| 噜噜噜综合亚洲|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91网址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91系列在线观看|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91精品专区|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国内精品免费|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国产欧美另类|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91|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日韩免费毛片| 色成人亚洲|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理论片| 国内精品91|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 91亚洲精品第一|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黄色在线不卡|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在线国产毛片手机小视频 | 欧美日韩91|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毛片基地|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免费jizz在线播放|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在线欧美国产|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 亚洲香蕉久久| 亚洲无线视频|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AV熟女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