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本文系2024年度省教育科學規劃常規課題“基于主題意義的中學英語深度閱讀的教學策略\"(立項批準號:FJJKZX24-328)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5)11-0040-03
“深入研讀語篇,把握主題意義、挖掘文化價值、分析文本語言特點及其與主題意義的關聯,是教師落實核心素養目標、創設合理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課堂教學設計應以主題意義為中心,基于學情確定閱讀教學目標,安排多種學習活動,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巧設由淺入深的問題鏈,應用多元評價、布置分層次的作業,通過多樣化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理解、實踐運用、遷移創新中,學習語言和多元文化知識,感悟語篇語言、內容、結構和內在意蘊之美。
一、主題意義的界定
主題\"為語言學習和課程育人提供語境范疇”,[2“主題意義是人們借助文本所傳遞的對某一事物所持的思想、文化、情感、態度、價值觀等”。[3
“主題意義探究應是學生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內容,直接影響學生對語篇理解的程度、思維發展水平和語言學習的成效”。
二、深度解讀語篇,明確主題意義
如果語言學習不解碼文本,不懂文中詞句,則根本無法深刻理解內容,那么其他能力的培養也都談不上。作為閱讀教學最關鍵的一步,教師只有在自身深人多視角解讀文本之后,才能真正踐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人教版高中英語(2019年版)必修一“我們為何慶祝節日\"這個語篇,教師反復細讀教材和教學參考書,找到了節日慶祝緣由的歷史發展過程,這條暗線與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個階段相吻合:從農業社會的收獲節,到現代社會的春節禁止燃放鞭炮和西方宗教節日萬圣節的東進流行,再到信息社會的節日慶祝商業化的利與弊。文本中慶祝節日的理由,除了首尾段外,還隱含在每一段的字里行間,就是節日慶祝發展的三個階段歷史進程中。這是文本解讀的重難點,需要教師創設語境,設置關鍵問題,引導學生通過一系列相關活動,探究主題意義,融合語言、思維和文化學習。
這節市級觀摩課后,筆者與課題組成員探討研磨,對語篇的閱讀教學活動內容設計進行調整與優化。
三、據學情定目標,設計學習活動
該課時閱讀教學通過“我們為什么慶祝節日”主題意義探究,設計了這幾個相互關聯的基礎性和綜合性的語言學習活動,如解構語篇的體裁、結構和語言等,引導學生挖掘節日慶祝的名稱種類、文化內涵、價值意義、流程方式和理由,整合有關節日語言知識學習、技能發展、跨文化意識形成和學習策略運用,落實核心素養。
大部分學生對節日的了解停留在表層的認識和體驗上,如,了解中外節日的名稱、慶祝活動和相關標志物,卻講不清楚節日的來龍去脈,對慶祝節日的文化內涵的理解比較膚淺和零散,寫不出相應的英語詞匯,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1.辨析語篇的體裁;2.理解慶祝節日緣由、發展和內涵;3.梳理文章的結構,找出論說方法;4.分析節日慶祝商業化的利與弊,培養批判性思維;5.了解語篇銜接與連貫的方式,解讀節日慶祝的意義和價值。
四、教學過程
基于“語境—意義—語用—文化\"的綜合閱讀語言觀,創建相關語境,開展多種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挖掘特定主題所承載的文化信息,發展學生思維品質。1
(一)創設適切語境,激活認知圖式
活動一:檢查反饋預習情況
強調“教\"之前就要養成自求索解、自致其知的讀書習慣。余文森教授強調\"學生先學教材在所有的教學環節中最具本質意義”
問卷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對中外節日名稱和慶祝活動的理解和表達比較膚淺、零散,甚至有誤,例如 watch the moon,International Day 等。
活動二:解讀標題,觀察插圖,辨析體裁
從解讀標題入手,抓住題眼“why\"這個話語標記語的語篇功能詞,引導學生結合課本兩幅插圖猜測主要內容,進一步明確文本體裁類型,梳理語篇信息組織方式。
引導學生回顧必修一Unit2Travelingaround主題Explore Peru 中的閱讀小貼士Recognize texttype,要求學生瀏覽標題、圖片和其他信息(功能詞如because,inorderto,to dosomething等表示說理的詞語證據,以及forexample等舉例論證法)。
(二)抓住關鍵詞匯,文本思維外顯
活動三
運用多讀細思這把閱讀理解的金密鑰,引導學生談論最近的慶祝節日活動,快速激活學生已有經驗。結合PPT帶領學生一起復習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話題,復習要點包括節日名稱,節日慶祝方式、時間和理由。為準確理解新語篇內容意義與語言形式激活認知圖式,請學生朗讀有關節日慶祝的關鍵詞,在新語篇中圈畫出與其詞義相近的新詞匯或者表達法。
活動四
1.抓住關鍵詞匯,創設真實語境,文本可視化掃清詞匯障礙,保留使用九個核心詞匯(range,figure,origin,charm, custom, significant, commercial,reflect,occasion)進行課堂操練。
快讀全文,找出各段落關鍵詞并畫線。第一段關鍵詞common,spirit,表明節日慶祝的內涵、目的和精神追求。
2.討論不同觀點,提高鑒別評判能力
對比中西節日,從多元文化視角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學生再讀第三段,觀察、比較、分析、概括出節日發展的兩個趨勢:中國有些傳統節日習俗逐漸消失,西方有些節日逐漸流行。
再如,請學生細讀第四段,引導他們找出歸納要點并討論:節日商業化的利與弊。通過深入閱讀,小組討論,學生對節日起源、不同習俗文化的源與流有了更豐富的具象認識、更深刻的直觀體驗,形成個性化觀點。
3.賞析典型句式,深讀主題意義
通過綜合性、關聯性的語言學習和思維活動,幫助學生構建新知,體驗不同生活。賞讀第五段中的第二、三、四這三個句子,讓學生結合語境,觀察句式特點,思考分析句中的三個“they\"所指對象,并從語用知識的角度說明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語境是詞匯教學的核心要素,然后利用PPT讓學生領悟排比修辭手法,解釋作者是如何表達節日慶祝的三大功能及其哲學的根本問題。
借助學生所繪的思維導圖,概述節日慶祝的三個階段特征及其四重意蘊一一人們的愿望、信仰、態度和三觀。
(三)關注銜接連貫,深化主題意義
快速閱讀第五段,找出首段銜接呼應的句子和關鍵詞。細讀inordertoavoidairpollution,理解習俗消失的緣由。第三段中的exciting與首段的 joy,love與下文的happiness、wishes的銜接與連貫。這些語篇銜接與連貫的發現之旅,可以體會篇章起承轉合的結構之美,領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獨運匠心,深化理解慶祝節日的意義和價值。
(四)詞義循證概括,內化主題價值
教師寫出changes 這個詞,讓學生根據changes的拼寫順序,從語篇里分別找出首字母相同的至少三個詞語,重構主題意義語境,如celebrate,culture,customs-topics。
本活動屬于過渡性導引活動和總結生成性活動,它是課堂語言學習活動中導引知識、啟迪思維的關鍵紐帶。學生通過使用語言,多元操練、多樣表達,增加關鍵語言的交流頻次,在交流互鑒中提升語言能力,培育素質。
同屬語言教學,英語學科也應該重點教“怎樣從形式到達內容”,讓學生學會咬文嚼字,側重形式的探究,培養學生到字里行間去自主發現和求索的習慣,學會解讀出“怎么樣的什么”。葛炳芳指出“割裂語言與理解是閱讀課堂教學中一切問題的核心”。他說教師重視文本解讀,必須關注閱讀策略的培養,關注文本意義與語言形式的結合,才能實現閱讀教學過程的優化。
(五)品讀整體感悟,遷移創新表達
語言教學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以創新產出為導向的品讀,往往與學生課堂上的有效輸入、內化感悟活動及預留的默讀靜思時間相關聯。教師通過在讀前、讀中和讀后不同階段設計詞匯練習,既有助于學生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理解詞匯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和用法,又有助于學生利用已有詞匯認知圖式,學習新情境下的目標詞匯,內化語言學習;同時,以修辭為突破,幫助學生學會精準表達,實現詞匯學習的良性循環。
活動五
1.播放課文錄音,學生再次閱讀課本,完成課本第五頁填空練習。
2.課后作業
必做題:(1)完成作業changes活動。(2)文章標題為什么用問句?標題中的“We\"可以換成\"People\"嗎?為什么?(3)深入閱讀語篇,你還能提出哪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選做題:創立一個新節日,要求用英語寫出節日的名稱、起源、慶祝的理由和方式。
五、結語
解讀文本,教師應堅持“三以五度”,即以語篇主題為依托,以主題意義為核心,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融合多媒體技術,運用多模態語篇,打開文本的寬度,設計由淺入深的一系列語言學習活動,拓展課程資源的廣度,透析字里行間隱含著的豐富旨趣,體驗情感生活的厚度,提升學生思維的高度,挖掘主題意義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升華主題意義的深度,從而感悟語言表達的藝術魅力,培養閱讀素養和品格,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6.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12.50.
[3]趙東亮.教材文本主題意義解讀的常見問題、原則和路徑[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1(5):55-60.
[4]程曉堂.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教學理念 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10):1-7.
[5]劉道義.正確處理英語教學中一系列矛盾之我見[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0(5):3-8,39.
[6]余文森.新時代中國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4.
[7]葛炳芳等.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閱讀素養與綜合視野[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9:5,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