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歌文化是中國獨特的文化現象,是紅色記憶的生動表達。紅色歌曲傳承了我們黨紅色基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有著重要的時代價值。紅色歌曲是中國所特有的,它通常旋律朗朗上口,歌曲所表達的意義通俗易懂,歌唱革命精神和偉大的祖國。吉林省作為東北解放戰爭的發起地,也是抗美援朝的后援地。在當時的情況下以抗戰精神為主題出現了許多紅色歌曲,其紅色歌曲的發展歷程不僅映射出東北抗聯等革命力量的英勇事跡,也深刻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斗爭歷史。
一、吉林紅色歌曲發展史概述
(一)革命戰爭時期吉林紅歌的啟蒙及快速發展(1919—1949年)
1.五四運動到大革命時期(1919-1927年)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反封建的群眾性愛國運動,在這一時期無產階級革命興起,革命文藝思想也迅速發展。這一時期的典型作品如《北方吹來十月的風》《五四紀念愛國歌》《工農兵聯合起來》等。20世紀20年代,吉林進入半殖民半封建的時期,這時的人們通過高唱勞動號子,以此來緩解工作的疲勞,同時也表達著他們對壓迫和剝削的反抗。如歌曲《四夯號》等,當時許多以勞動號子創作的紅色歌曲被廣泛傳唱,鼓舞人心。
2.土地革命時期(1927—1937年)
192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大革命失敗,在國共分裂的背景下中國進入土地革命時期。這一時期的紅色歌曲大多在歌唱紅軍,因為在當時的背景下對于紅軍的宣傳很缺乏,沒有朗朗上口的歌謠,所以就出現了一批旨在發動群眾、宣傳革命的歌曲,如《十送紅軍》《紅軍紀律歌》《盼紅軍》《只有跟著共產黨》等。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迫使東北淪陷,此時全國人民抗日救亡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們黨在這時也順應情況建立了革命音樂戰線,愛國主義是當時作曲家們的音樂思想核心。此時作曲家張寒暉創作出一首《松花江上》,這首歌不僅唱出了民眾們的悲憤情懷,也點燃了中華大地的抗日之火。還有作品《東北抗日聯合軍歌》《戰斗歌》《凱旋歌》等,這些抗戰歌曲都歌頌了當時中國人民不愿做亡國奴并堅決抗日的決心。
3.全面解放戰爭時期(1937—1949年)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通過毛主席在延安的講話和一系列的文化整風運動,使這一時期的紅色歌曲蓬勃發展。新秧歌運動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體現了民間音樂的“人民性”。代表作品有《兄妹開荒》《減租會》《牛永貴負傷》等,這些歌曲都唱出了我們革命英雄勇于斗爭不怕困難的大無畏精神。
(二)解放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吉林紅歌的新發展(1949-1978年)
1.建國初愛國思想革新(1949—1966年)
1949年隨著解放軍即將要解放全國,新中國的音樂大軍在毛主席文藝路線的引領下蓬勃發展。這一時期的吉林紅色歌曲曲調鏗鏘有力,唱出了人民的喜悅和激動的心情。代表作品有《長白山之歌》《我是一個兵》《草原到北京》等。這些作品都以社會主義建設為背景,以贊揚祖國、歌頌人民,熱愛領袖為主題。
2.浩劫中創作的停滯與恢復(1966—1976年)
文革時期吉林省的聲樂藝術一度停滯不前,但一些作曲家仍然依靠豐富的創造性創作出許多朗朗上口的紅色歌曲。如1971年朝鮮族作曲家金鳳浩創作的歌曲《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紅太陽照邊疆》是當時傳唱度很高的紅色歌曲,在吉林省慶祝建黨五十周年文藝匯演大會上《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這首歌曲由朝鮮族歌唱家黃仁順首唱,這首歌曲最初是朝鮮文,后來譯成中文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季谷一演唱,直到如今這首歌依舊在紅色歌曲中擁有一席之地。
(三)改革開放后吉林紅歌的多元化蓬勃發展(1976年一至今)
1.改革開放時期的大發展(1976一2000年)
1976年文革宣布結束,鄧小平同志發表了重要講話,改革開放的時代到來。思想上的解放也讓作曲家們在音樂創作上變得更加多樣化,代表性的紅色歌曲有《美麗的松花湖》《我們在長春相遇》及影視歌曲《少年壯志不言愁》《重整河山待后生》等。這些歌曲不僅豐富多樣,還充滿了活力與創新,充分地展示了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音樂道路上的繁榮景象。
2.新世紀多元化創作與研究(2001年一至今)
一百年風風雨雨,中國共產黨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道路上百煉成鋼。這一時期創作紅色歌曲比較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印青運用中國傳統音樂與西方音樂相結合創作出歌曲《復興的力量》,這首歌曲唱出了黨自十八大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也展現出人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印青作曲的另一首作品《強軍戰歌》是一首軍旅題材的歌曲,旋律鏗鏘有力,刻畫出了軍人保家衛國的勇敢決心。2014年《強軍戰歌》也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部推薦的戰斗歌曲之一。在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為紀念黨艱苦奮斗百年歷程,作曲家們也創作了很多紅色歌曲,如《光榮之路》《旗幟》《不忘初心》等作品。這些歌曲以優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詞,煥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著人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
20世紀中國紅色歌曲的發展也是我國先進文化的代表,從五四運動至今創作出了許多鼓舞人心而久唱不衰的經典作品。這些音樂作品不僅反映了中國人民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精神面貌,也展示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吉林紅色歌曲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紅色歌曲就是寶貴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實現文化強國、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以吉林為例,作為一片曾經被無數革命戰士用鮮血染過、被無數奮斗者的汗水澆灌過的土地,紅色資源是這里最寶貴的財富。從長白山之巔到松花江畔,吉林這片土地上承載著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在解放戰爭時期,危機四伏的吉林戰場上,一首首紅色歌曲鋪平了東北全境解放的道路。
吉林紅色歌曲發展至今見證了革命的成功和改革開放獲得的成就,與其他歌曲相比較,紅歌有著它獨有的特征。紅色歌曲在旋律上具有震撼性,節奏上鏗鏘有力。另外,紅歌帶來的意義非凡,歌曲以抒情的方式深人人心,激發群眾內心深處的共鳴。研究紅色歌曲的必要性我認為要從三個角度出發。
(一)紅色歌曲的文化價值
從理論角度來講,紅色歌曲數百年來對中國的發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首歌曲都承載著當時中國人民的心聲,并且,紅歌作為一個時代的旋律,具有一定的美育功能。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紅歌不僅是歷史的回音,也有著重要的現實價值。通過對紅色歌曲的研究和弘揚傳承,有助于社會構建堅定的文化價值體系。
(二)紅色歌曲的民族精神
從歷史角度來講,從五四運動開始至今,紅歌陪伴我們黨走過了一百多年。自新中國成立后,紅色歌曲一直發揮著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今天,紅歌的價值也成為推動新時代發展的精神動力。
(三)紅色歌曲在教育中的傳承
從現實的角度來講,要重視現如今高校以及社區紅色歌曲的傳播,這一點也是目前研究紅色歌曲需要面對的問題。我們要明確紅色歌曲的作用,它可以融入在思想教育中來傳播紅色思想,針對學生學習特點來開展培養和教育工作。
三、吉林紅色歌曲的傳承價值研究
紅色歌曲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種紅色文化形式,以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豐富的內容成為我國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同歷史時期,紅色歌曲不僅激發了人們對革命傳統與愛國主義精神的弘揚,而且極大地鼓舞了人們在新時代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理想。這種傳承價值不僅是對紅色歌曲本身所具有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教育價值以及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挖掘,而且能夠更好地將紅色歌曲融人當前新時代文化建設中,不斷增強人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意識,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一)紅色歌曲的文化功能與文化形象
紅色歌曲與其他類型歌曲最天的區別即是意義的不同。首先,紅色歌曲通過獨特的思想綻放自身的藝術魅力,展示中華民族的力量,增強人們的國家認同感、民族自豪感。能夠讓人民真實乘坐在國家這艘巍巍巨輪上,喚醒人民的愛國情懷,找到國家歸屬感。其次,紅色歌曲也通過歌詞以及演繹,讓人們更多地了解當時歷史時期下的細節。讓民眾能夠感同身受地理解當時的各種政治行為和舉措的合理性。要認同就要先了解,紅色歌曲就通過了自己的方式做到了這一點。最后,紅色歌曲傳承和弘揚的革命精神與文化是其他類型歌曲不能望其項背的。紅歌記錄了革命歷史,從一艘小小的紅船到如今成為行穩致遠的巨輪,紅歌成為史官。記錄中華民族的種種坎坷、記錄槍林彈雨的戰斗、記錄壯懷激烈的犧牲、記錄上下求索的追尋、記錄執著堅定的前行。
(二)紅色歌曲的動員作用
從整個中國革命歷史來看,紅色歌曲從誕生到發展再到流傳都與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歷程密不可分。紅色歌曲以其鮮明的時代特征與豐富內容始終貫穿于中國革命發展歷程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紅色歌曲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了獨特作用,它不僅代表著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事業取得勝利與發展中所付出努力的高度肯定,而且還是我們黨不斷創新和完善自身發展道路與思想理論建設過程中重要動力來源。
1.工農運動歌曲動員作用
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爆發后,出現了一批具有無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工農運動歌曲,由于當時幾乎沒有音樂家投入創作歌曲,所以大部分工農運動歌曲都是選曲填詞,如《革命軍》《體操-冰操》等以四樂句為主的短小歌曲。這些歌曲都體現了革命力量越來越向工人和農民們傾斜,對廣大工農群眾起到很大的動員作用。
2.愛國歌曲的動員作用
進人20世紀30年代,諸多音樂家投人愛國歌曲的創作中,《抗敵歌》《贈前敵講師》等歌曲的出現將愛國主義歌曲與西方作曲技巧相結合。歌曲通過節奏表現出戰斗的場面,烘托出激動的情緒,熱情地贊頌了我國人民堅強的斗爭意志和最終取得勝利的決心,表現出了人們的悲憤之情。這些歌曲深刻地反映出戰爭年代人民悲苦的環境及堅定的意念,起到一定的動員作用。
3.新紅歌的動員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國人民艱苦地奮斗,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同時,越來越多的新紅歌涌現出來,如《走進新時代》《好日子》等歌曲,旋律抒情,歌詞清晰易懂,表現了新時代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心情。通過這些新紅歌的傳唱,扎在人民心里愛國的種子也茁壯生長,這也體現出了新紅歌的動員作用。
(三)紅色歌曲與時代發展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紅色歌曲在新時代具有很大的傳承價值,不僅有利于弘揚中國革命精神,而且對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增強中華民族自信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要發揮好紅色歌曲的傳承價值。首先是要在教育方面下足功夫,通過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和體驗式教學,使學生了解和感受紅色文化內涵,從而更好地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通過對紅色歌曲的改編和創作,使紅色歌曲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并融入新時代特色。其次是要在宣傳方面下足功夫。充分發揮學校和媒體的作用,用紅色歌曲的歌詞和旋律來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四、結語
從音樂藝術角度出發,紅色歌曲不僅是一種優秀的藝術表現形式,同時還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對吉林紅色歌曲在不同歷史時期所具有的價值進行挖掘與研究,有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吉林歷史革命歷程,并充分認識到其在新時代所具有的意義。同時,在新時代傳承和弘揚紅色歌曲,對弘揚民族精神,傳承革命精神具有重大意義。作為21世紀的新一代年輕人,我們更有幸來傳承先輩們留下的紅色文化。
(作者單位: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