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應該先更新理念。本文以北師大版第六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教學為例,談不同教師因為理念不同導致的不同教學情況,從而得出“要想落實新課程標準,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還得是首先要教師更新理念”的結論。
關鍵詞:初中數學 "學生素養 "教學理念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了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集中體現數學課程育人價值的目標。數學素養主要包括即“三會”,具體表現在九大方面,“數據觀念”是其中的一方面。筆者在交流活動中發現,“改變舊觀點,接受新理念,嘗試新教學”極為重要。下面,筆者將聯系所聞所見、結合新北師大版第六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教學,談談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對于提升學生學科素養的促進作用。
一、教材分析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是2024年新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的最后一章內容,主要有三節共五課時內容,分別是“豐富的數據世界”“數據的收集”“數據的表示”。在小學階段,學生已經參加過統計活動,體驗過簡單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過程,認識了條形、折線、扇形等統計圖,已經能根據統計圖表回答簡單的問題等。但是,對比小學階段,這一章節新增的新的顯性知識點不算多,只有定量數據、定性數據、總體、個體、普查、抽樣調查、樣本、樣本的代表性和廣泛性、頻數直方圖等。這就導致這一章的內容看似非常簡單,沒有多少值得深入挖掘的內容,而且課本教學內容多是數據與統計圖表。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二、教師的理念
2024年12月,W老師在為本學期的公開課選課題時,筆者作為學校初一數學組的備課組長,建議她直接按照課程進度講第六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內容,但是她選了第五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盈不足》這一課時,這樣備課組就要放慢一點進度,把這節課恰好安排在公開課那天。W老師的理由就是第六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內容比較簡單。的確,如上文所說,這節課沒有各種概念定理或者題型可以總結,就是對數據的分析。
外校來聽W老師公開課的L老師在課后跟筆者交流了第六章的教法,她翻開課本指著那些數據、圖表說第六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很難教,不知道應該教什么、該重點講哪些內容。
在第17周備課組集中研討交流上課進度時,W老師說她已經結束了新課,把幾個課時的重點知識都給學生畫完了——普查、抽樣、總體、個體……她的理由還是一樣,第六章沒什么好講的,只有“普查、抽樣、總體、個體……”這些知識點,所以給學生畫完就可以了。聽到這里,筆者覺得心疼又可惜。
下面講講筆者的做法。就第一課而言,先從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開始。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說說有什么發現、有什么感想、有什么建議,決定怎么做,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怎么解決,再讓他們分析課本表格的數據。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看數據、分析數據,挖掘出數據背后隱藏的信息,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并選出合適的解決方法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見。這節課除了讓學生掌握“定性、定量”知識外,主要是在引導學生看數據、分析數據的活動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他們的數據意識,讓他們看到數據背后隱藏的信息。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活動,鼓勵學生在合作交流過程中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做到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觀點,培養批判性思維——這就是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最大的價值,也是這節課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在實際運用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會以常見的方式為載體的,如任務型作業。這是一種創新型的作業設計,具體說來就是教師圍繞特定的目標,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讓學生通過表達、溝通、調查、考察、合作等形式完成任務這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知識運用能力。
每一節課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作為教師,除了教給學生顯性的知識點,還應該思考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立足核心素養發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在于教師是否更新理念,能否在教學實踐中落實新理念。在新時代背景下,“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必須明確的根本問題。“為誰培養人”,即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怎樣培養人”,即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什么人”,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新時代教育發展對教育工作提出的總要求和總遵循。教師一定要明確這一點,在教學實踐中積極落實。
關于第二課、第三課的內容,筆者就不在此一一贅述了。在備課初期,統攬全章內容之后,筆者瞬間便有了一個設想,那就是完成本章的學習之后要給學生安排一個項目式學習任務——調查同學對學校食堂飯菜的喜愛程度,并寫成報告。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還可以讓學生真正做到學有所用。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完成這個學習任務,筆者在開展每個課時的教學活動過程中都會有意識地結合課本內容分解任務。
三、總結
回看課程標準及教學目標,本章重點培養的核心素養是“數據觀念”,讓學生感受數據蘊含的豐富信息,體會“數據能幫助我們做出決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顯性教學生知識,隱性發展學生能力,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顯得尤為重要。只要教師仔細研讀新課標,認真思考,用心領會教材編寫背后的深意,那么每一節課都會變得更精彩,每一節課都可以是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