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164(2025)17-0040-04
在國家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當下,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20年3月20日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了要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1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種類具有多樣化、多元化的特征,但缺乏整體性、規范性的設計與推進。
然而,中小學的創客教育就是基于勞動教育的理念和實踐,對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推進起到了創新實踐的作用。本研究選取中小學勞動教育背景下的創客教育進行研究。
一、新時代背景下創客教育政策引領
鄭州市教育局印發《關于開展創客教育的實施意見》,標志著鄭州市的創客教育全面啟動。鄭州市的創客教育基于勞動教育,回答了“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問題,明晰了基于“跨界思維”和“融合創新”快速實現突破與重構的理念框架,[3錨定了基于“鄭州創客教育十五條”的實踐方向,進一步明確了鄭州創客教育的“本質含義、價值導向、凝聚合力\"等要素。
(一)明確鄭州創客教育的三層含義
一是把目標定位于“創客教育是人類的延續和發展,創客教育是個人的生存和幸福”。二是把\"有形、有魂、有生長”作為達成上述目標的本質引領。三是在“有形、有魂、有生長”[4引領下,創設“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讓教師人人成為創客,讓學生人人成為創客\"的教育環境。
(二)明確五個方面的價值導向
一是創客教育可以讓學校更智慧。二是創客教育引發了教學形態的突破與重構。[5]三是創客教育加快了課程跨界融合。四是創客教育是低年級融合、高年級流動。五是創客教育使升學基于信任而非分數。
(三)明確要凝聚兩方面的合力
一方面,作為教育教學的獨立單位,學校應該努力把未來意識有機融入學校當下的各項工作中去,這是把“鄭州創客教育\"理念落到實處的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為學校踐行“鄭州創客教育\"理念,做好方向引領、政策調控、督導評估和服務保障。[6]
二、新時代背景下鄭州創客教育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特色
鄭州創客教育逐漸凸顯“一區一品,一校一格\"的發展態勢,在組織機構建設、空間建設、社團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學生培養等方面迅速步人特色發展階段。[7]
(一)將創客空間建設作為創客教育的基本基礎
鄭州市鄭東新區教文體局把基于勞動教育的創客空間建設作為重點,加大資金投人,建設了一批基于勞動教育的創客空間,形成了鄭東新區“一校一格'的創客教育空間建設格局。
1.以種植為特色的創客空間
鄭東新區商鼎路第一小學將農田搬進了學校,建設了“半畝田植物創客園”,成了最受學生喜愛的地方,植物創客園采用生態智能種植系統,學生在這里播撒下種子,根據植物生長所需在光照、水分、氧氣等方面進行智能調控,親自完成育種、施肥、觀察、收獲等植物成長的全過程。植物創客園彌補了都市兒童成長中的自然缺失,給孩子一個綠色的童年。[8]
2.以體驗為特色的創客空間
鄭州市第八十四中學建造一個2000平方米的創客空間體驗館,空間集合多種創客教育相關體驗設施,包括VR體驗區、編程互動體驗區、人工智能互動體驗區、模擬駕駛體驗區等,該體驗館將滿足鄭東新區乃至全市開展創客活動的交流、體驗、分享、科學探究的需求。[9]
3.以航天為特色的創客空間
鄭州市第八十八中學準備建造航空模擬創客實驗室和航天創客實驗室,航空模擬創客實驗室面積140平方米,模擬建造衛星天地通聯基站,開展模擬衛星的設計與制作課程探究,爭取將該校打造成設備一流的航天航空實驗基地。
創客空間的建設不僅要統籌區域整體規劃,彰顯區域創客教育空間建設的特色,還要合理布局每個學校創客空間建設主題的選擇,做到合理布局,主題鮮明,避免主題重復。學校創客空間的建設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比如學校場地面積、教室空間大小、主題對設備的要求等。[10]在建設學校創客空間時,要合理設計,堅持以實用為主,不用追求裝飾方面的高大上,合理使用項目資金。
(二)將創客課程融入學校整體課程體系
將創客課程融入學校整體課程體系中是鄭州市金水區一直追求的目標。鄭州市金水區實驗小學,統籌校內課程資源,將國家課程的信息科技、科學、美術課程融合開展“智慧課程\"進行創客教育普及。鄭州市金水區南陽路二小的“Scratch\"多媒體編程課程利用信息技術課堂,提高學生創造技能。鄭州市金水區緯一路小學結合原有的藝術課程,增設學生創造元素,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鄭州市第七十六中學基于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我是校園小創客”課程,把創客教育理念融入學科課程的實施中。[11]
課程是實施創客教育的重要載體,科學合理的課程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實施自己的創意,提高動手能力。各校根據自身的辦學理念、課程資源、學生需求等情況,[12]整理規劃,不斷完善創客教育課程體系。
(三)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創客教育課程體系
經過鄭州市各區縣(市)教育局和各中小學的實踐,基于勞動教育的創客教育立足學校發展目標,開展創客教育課程建設,[13]初步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創客教育課程體系。[14]
1.開好通用國家課程
開好“勞動與技術\"\"綜合實踐活動\"“信息科技”“通用技術\"等技術類基礎必修課程,豐富“技術基礎”“電子控制技術\"“簡易機器人制作”\"建筑及其設計”等選修內容,作為創客教育核心基礎課程。
2.探索創客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整合
充分利用各學科課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意識的內容。[15]比如鄭州市第八十四中學、鄭州市第四十二中學、鄭州市惠濟區大河路中心小學等學校,都將創客教育與信息技術課程、科學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機融合。鄭州市二七區棉紡路小學建立了“數學創客空間”,在課程設計上共分為四個版塊:數學的歷史、妙數的應用、數學與現代中國、暢游妙數,讓孩子們帶著問題去“玩\"數學,在“玩\"中質疑,在“玩\"中成長。
3.研發創客教育普及校本課程
一是建設“創意訓練課程”,主要包括創新思維方法、創新技法、最新科技與發明創意集錦等,引導學生“有想法”。二是建設“創客人門課程”,主要包括:設計的一般過程、材料與加工、結構與功能、專利與眾籌等,引導學生“會動手”。如鄭州市二七區鐵三官廟小學與武漢大學樂造創客合作,開發了包括3D打印、創制機器人等8個陣營的Magic(魔力)創客大本營。
三、新時代背景下鄭州創客教育的啟示
(一)勞動教育背景下的鄭州市創客教育是一個整體推進跨界融合
鄭州市教育局的基礎教育處、鄭州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鄭州市信息化教學中心、鄭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與評估中心、鄭州市教學資源保障中心等有關處室、單位分別從政策支持與推進、課程研發與實施、教育科研、技術普及、裝備配置等多方面、多維度進行了資源整合與跨界融合,促進了鄭州創客教育的整體性推進與項目化實施的快速發展。
1.創客教育與教學研究的深度融合
鄭州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為尋求一條普適性創客教育的路徑,實現讓學生人人成為創客的教育愿景,打破學區學段、學科的界限,成立了鄭州創客教育課程教研中心及鄭州創客課程教研聯盟,開展了基于項目主題的教學研究,將基于國家課程核心素養的全學科內容嵌人創客課程,從而創建了鄭州行知行創客課程體系,形成課程理念一“造”,敢造會造,求做求實;“創”,敢想會想,求思求異;“行”即“造”“知”對應“創”,再“行\"對應“創新”。鄭州行知行創客課程體系目前開發《創客跟我來》《創客看我來》創客任我來》等系列讀本。
2.創客教育與教科研的深度融合
鄭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與評估中心的“區域中學創客教育實踐的研究\"課題在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單位資助教育部規劃課題成功立項,充分發揮了教育科研的帶動和促進的作用,通過研究和解決鄭州創客教育中存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更好地為鄭州創客教育有效實踐與探索提供科學的對策和建議。結合縣區、學校的創客教育實踐情況,從創客教育本土理論建構研究、區域中學創客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區域創客教育政策研究三類內容出發設計課題,組織全市各學校圍繞《\"區域中學創客教育實踐研究\"子課題選題指南》申報子課題研究工作,意在通過教育科學研究,解決各學校實踐與探索創客教育存在的問題。
3.創客教育與技術的深度融合
首屆鄭州創客教育文化藝術節的開幕,將創客教學活動、創客社團活動、中小學電腦制作大賽等各項活動相結合,打造創客教育線下展示平臺。信息中心將通過創客教育網絡資源及展示平臺及鄭州教育博客等網絡平臺,創立創客資源推送窗口,推送最新創客活動優秀案例,為廣大師生在網絡平臺上展示創客作品,交流創客經驗,促進思想的碰撞和創意的再生成,大力培育具有鄭州區域特色的創客教育文化。
4.人與裝備、環境的多邊深度融合
鄭州市教學資源保障中心支持學校建立功能各異的創客實驗室,為每個創客空間配備創客活動必備的足量的工具和器材,滿足學生研究和實踐的需求。
5.活動與教育高度融合
從2017起,連續三年舉辦了鄭州市首屆、第二屆、第三屆創客教育文化藝術節暨鄭州市首屆、第二屆、第三屆創客教育論壇?;顒又?,創客教育之火在鄭州市迅速蔓延,各區縣(市)各單位、各學校圍繞創客教育,在區域和學校發展、質量和內涵提升、課程和教學方法、教師和學生成長、氛圍和環境營造等方面,制定出各具特色的機制和措施,可謂百舸爭流、千帆競發。數百項以“創客教育”為主題的活動,“創客教育”之風席卷鄭州,“鄭州創客教育\"理念進一步根植于廣大教育工作者心中,并逐步內化為自覺發展的具體行動。人民日報·海外版、河南日報、河南廣播電視臺、鄭州電視臺、大河網、中原網等數十家媒體爭相報道了鄭州市創客教育開展盛況。同時,創客教育發展還存在一些不均衡的狀況,部分縣(市、區)和學校對“鄭州創客教育\"理念學習不夠、認知不夠、踐行不夠。部分學校仍未能自覺在“鄭州創客教育\"發展引領下積極行動,沒有主動把“鄭州創客教育\"發展切實融人自身的辦學理念、辦學定位、辦學實踐中。
(二)勞動教育背景下,鄭州市中小學學校實施創客教育的啟示
1.強調實踐與創新
培養創新思維,創客教育鼓勵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問題,培養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符合《創客教育的發展分析及啟示》中提到的創客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提供實踐平臺,學校應提供豐富的實踐平臺,如創客實驗室或創客空間,配備3D打印機、激光雕刻機等工具設備,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這有助于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2.注重團隊合作與分享
合作完成項目,創客教育鼓勵學生組建團隊,共同完成項目。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為他們未來的工作和社交打下重要基礎;分享成果與經驗,團隊成員在完成項目后,可以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經驗,這不僅能夠增強團隊的凝聚力,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競爭意識。
3.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與師資培訓
健全課程體系,創客教育需要健全的課程體系支撐,包括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設計適合不同學段的創客教育課程;加強師資培訓,創客教育需要教師具備跨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
4.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提供多樣化的學習內容,創客教育的內容應涵蓋多個領域,包括科學、技術、藝術等,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學校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項目,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探索欲望。
5.與傳統教育模式融合
融合創新,創客教育需要與傳統教育模式進行有效的融合和轉變,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與創客教育的實踐探索相結合,形成互補優勢;更新教育理念,教師和教育管理者需要更新教育理念,認識到創客教育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小濤,高海燕,鄒佳人,等.“互聯網 +, 背景下的STEAM教育到創客教育之變遷:從基于項目的學習到創新能力的培養[J]遠程教育雜志,2016,34(01):28-36.
[2]鐘啟泉.現代教育課程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24-27.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4]黃政杰.課程改革[M].臺北:漢文出版社,1985.
[5]楊剛.創客教育雙螺旋模型構建[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01):62-68.
[6]Halverson ER,Sheridan K M.The Maker Movement in Eduction[J]. HarvardEducational Review,2014,84(04):495-504.
[7]EricaRH,KimberlyM.The Maker MovementinEducation[J].HarvardEducational Review,2014,84(04):495-504.
[8]SylviaLM,Gary S.Invent toleam:Making,tinkering,and engineringintheclassroom[M].Constructing modermknowledge press,2013:69-72.
[9]Harel I. E,Papert SE. Constructionism[M]. Norwood,HJ:Ablex,1991:56-61.
[10]John D. Logic:The Theory of Inquiry[M].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84.
[11]余文倩.基于STEAM教育與創客教育整合的小學科學課程設計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12]龐婕好.初中創客教育課程開發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8.
[13]徐寧.技術支持下的中小學創客教育研究[D].漢中:陜西理工大學,2018.
[14]許鳳鳴,武小艷,婁曉民,等.河南省營養改善計劃不同供餐模式滿意度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8,45(05):810-813.
[15]薄麗娜.STEAM教育理念下中小學創客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04):36-39.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