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天文望遠鏡前,望著浩瀚的星空,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三體》中描寫的那個幾乎令人室息的宇宙圖景。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葉文潔按下紅色按鈕時指尖的顫抖,仿佛聽到羅輯在面壁計劃實施過程中孤獨的嘆息,仿佛看到程心凝視二維太陽系時滴落在操作臺上的淚痕……·
《三體》出自科幻作家劉慈欣之手,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讀罷,我的腦海中便有了揮之不去的史詩級畫面,我似乎找到了探索宇宙的法門,第一次觸摸到了它的體溫
這部小說講的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關于星際戰爭的科幻故事。它以科學為基礎,通過想象,探討了宇宙生命、文明存續、道德等眾多宏大的主題?!度w》中所構建的宇宙充滿令人敬畏的法則。當三體文明的“智子”鎖死人類科技,當黑暗森林法則在宇宙中悄然蔓延,我們不得不直面文明存續的殘酷邏輯。地球艦隊在三體文明的宇宙探測器前灰飛煙滅,人類的傲慢一次次將人類文明推向深淵。書中那句“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如晴天霹靂,讓人警醒。羅輯受到葉文潔的啟發,從兩條不證自明的基本公理出發,引入兩個重要概念一猜疑鏈和技術爆炸,進而揭示出:我們既不是萬物的中心,也不是注定的主宰。面對未知的宇宙,保持謙遜或許比盲目自信更重要。正如熱火朝天的AI技術,雖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便捷,但同時也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挑戰。倘若我們能保持謙遜,深耕這一領域,不盲目照貓畫虎、一哄而上,就能讓技術紅利放大,減少危害,解除危機。
想到這兒,我再次望向星空。那些閃爍的星星,對我來說,不再只是遙遠的光點,更可能是孕育著不同文明的搖籃。正如《三體》書中所言:“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比祟惖膬r值不在于存續時間的長短,而在于創造的文明的厚度。
星星到底有多少、有多亮?我不知道。我更關心處于神秘宇宙中的人。從此,我不再害怕宇宙之大,不再恐懼無瑯的黑夜,而是勇敢地面對未知的宇宙,保持謙遜和敬畏,找到自己的位置,書寫屬于自己的故事。
浙江省嘉興市秀湖學校指導老師 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