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現代家庭中,往往幾個大人圍繞著一個孩子,幼兒普遍存在缺少勞動的機會、勞動意識不足等問題。勞動,是人生的第一教育,是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園積極探索以蔬菜培植為抓手的自然角勞動教育實踐途徑,使幼兒重視勞動中的能力與情感,了解勞動成果獲得的不易,進而珍惜勞動成果。
幼兒園小小的自然角蘊含著豐富的勞動教育資源,我園利用走廊、過道設立了自然角,做到小角落、大自然。在此方寸天地中我園教師發現了較大的勞動教育價值,開展以蔬菜培植為抓手的自然角勞動教育實踐,將自然角設成多個區塊。幼兒依據自身的興趣參與種植、澆水、喂養、觀察記錄、采摘等自然角勞動,自主探索有關自然角蔬菜等生長的科學知識,培養對大自然、生命的認知能力。我們努力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發展幼兒的勞動技能,豐富幼兒的勞動情感,使其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有關以蔬菜培植為抓手的自然角勞動教育實踐的探索,我園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蔬菜培植自然角勞動教育前期工作
(一)創設適宜的蔬菜培植自然角,提升幼兒參與勞動的興趣
在開展蔬菜培植自然角勞動教育活動中,教師先規劃場地,然后設計蔬菜培植自然角,師幼共同參與。教師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和其現有的勞動水平,有層次地提供幫助和引導。中大班幼兒大多對蔬菜培植自然角的布置和規劃有自己的想法,教師便和幼兒一起商量、討論,請他們將自己的蔬菜培植自然角設計圖畫下來,然后拿著設計圖直觀地向同伴介紹,再由同伴們投票選取,確定最終方案。幼兒到操場上動手搬運輪胎、梯子,找到奶粉罐、薯片桶、一次性紙杯等,按照預先畫好的設計圖有序擺放。我們對于小班幼兒的蔬菜培植勞動要求相對簡單,在勞動教育中,小班幼兒能自主參與勞動是關鍵,所以在小班蔬菜培植自然角創設中,教師先帶領小班幼兒觀看培植環境創設圖片,然后和他們一起走入社區,在社區公園里撿石子、葉子、樹枝等自然物,拿回幼兒園裝點蔬菜培植自然角。隨后,教師發動全園家長一起參與活動,收集蔬菜種子或蔬菜幼苗,讓幼兒將其培植在自己帶來的植物器血中并貼上自己制作的標識牌。中大班有能力的幼兒可以用繪畫或符號區分,小班幼兒則使用不同類型的貼紙區分。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在自然角中創設了土培區、水培區、觀賞區等,使蔬菜培植自然角各具特色,這大大提升了幼兒參與自然角勞動的興趣。
(二)探尋適合幼兒的蔬菜培植自然角勞動工具
教師們在各班蔬菜培植自然角內都放置了一些勞動工具,如小鏟子、小耙子、噴壺等。使用一段時間后,幼兒們的勞動意愿都加強了,但是問題卻出現了,勞動時小班幼兒有揮舞著鏟子在蔬菜培植自然角挖來挖去的,有拿著大噴壺給蔬菜澆水的,一會兒蔬菜培植自然角就開始污水滿地,教師只好打掃。中大班幼兒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勞動時不管不顧旁人,把勞動工具甩得“虎虎生風”,讓人不禁“心驚肉跳”。為此,我園從如何選擇勞動工具和如何幫助幼兒學會使用勞動工具這兩個方面開展了教研。最后大家明確了共識:在幼兒使用工具時,需要教師進行指導和監督。
1.選擇適合幼兒年齡和勞動能力的工具
我們咨詢了有培植經驗的家長,了解蔬菜培植前、蔬菜生長過程中、收獲蔬菜時分別需要用到哪些工具,我們認識到:使用的勞動工具應根據幼兒的年齡和能力來選擇,避免選擇過于復雜或危險的工具。勞動工具的材質、種類、數量都有差異,對小班幼兒老師提供了用塑料或者硅膠制成的小鏟子,小而輕便的灑水壺、落葉夾子、圓頭剪刀等;對中班幼兒老師提供了木質手柄的鏟子、小耙、適宜的灑水壺、圓頭剪刀等;大班幼兒教師提供了鐵制尖鍬、小釘耙、小鋤頭、剪刀以及幼兒自制的澆水、灑水裝備。恰當的工具可以給孩子帶來更好的勞動體驗,同時也能提高蔬菜培植的效率。
2.給予正確的使用指導
教師通過游戲、編兒歌等方式向幼兒介紹工具的名稱、用途和使用方法,并講解安全注意事項。如介紹圓鏟:來來來,看看看,圓鏟小助手,移土、添土好幫手。介紹小釘耙:小釘耙,手中拿,先入土,再輕拉,拉一拉,翻一翻,土塊平整了。
3.監督使用過程
在幼兒使用勞動工具時,教師隨時注意觀察,確保他們正確地使用工具,并避免發生意外傷害。教師要提醒手拿尖利工具的幼兒注意保持合理的安全距離,使用尖利工具時將尖頭對準蔬菜或土坑,搶起工具時提醒周圍幼兒注意避讓。
4.鼓勵獨立操作
幼兒使用勞動工具時,教師應當鼓勵他們獨立操作,但同時也需要提醒他們保證安全。教師可通過現場示范講解、手把手教授、示范演示與及時鼓勵等,使幼兒勇敢地使用培植工具。
5.培養正確的態度
使用勞動工具不僅需要技能,還需要正確的態度,如隨取隨放、用后整理、分類收納、愛惜勞動工具等。
二、蔬菜培植自然角勞動教育實施過程
(一)關注蔬菜培植自然角的動植物
1.觀察并記錄,聚焦蔬菜的生長變化在蔬菜培植自然角這樣的真實情境下,幼兒從被動參與勞動到主動參與勞動,自然角引發的勞動教育活動,滿足了幼兒親近大自然、愛護蔬菜、感受生命美好的需要。勞動教育的內容之一是觀察和記錄,教師在蔬菜培植自然角內引導幼兒觀察蔬菜的生長和小蟲子的生長。教師讓小班幼兒觀察變化性強、生長周期短的植物,如大蒜、黃豆、土豆,尤其是土豆在水培區里只要提供充足的水分,一周左右即可出芽。小班幼兒用涂格子的方式記錄澆水的次數,用貼貼紙的方式記錄當天的天氣情況。中大班觀察并記錄小蝌蚪的生長變化,采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完整生長過程。適合幼兒的多形式的觀察記錄活動,提高了幼兒參與培植勞動的積極性,幼兒在獲得關鍵經驗的同時,收獲了“先有付出才有回報”“勞動創造價值\"等勞動情感。
如種下黃瓜種子后,幼兒每天都去看看黃瓜的生長情況,看一看種子寶寶的芽芽;用手摸一摸葉片、黃瓜藤;聞一聞黃瓜秧、黃瓜花;摘個黃瓜洗一洗、嘗一嘗,感受黃瓜生長過程中點點滴滴的變化和秘密。同時,幼兒用繪畫、貼紙等記錄下黃瓜生長過程中的點滴,提高了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在上海青的生長過程中,幼兒通過記錄表,觀察比較保溫膜里的上海青和露天環境里的上海青哪一組長得好。大班幼兒每天早晨來到幼兒園,就會迫不及待地拿著尺子量一量并記錄下蒜苗的長度,看到數值有變化,他們欣喜地歡呼:“哇,又長大了,長長了!”“看,咱把它們照顧得多好。\"“經常給它換水,經常勞動,它才能長大!\"幼兒對勞動的積極態度和責任心隨之建立起來。
2.勞動探究促進蔬菜健康生長
培植蔬菜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如在培育包菜時,葉片上的小洞洞影響了包菜的成長,幼兒發現原來是菜青蟲在“搗亂”。怎樣除蟲呢?膽大的幼兒提議用手抓,可是蟲子跑來跑去,這樣做太慢了;有的幼兒提議打藥殺死菜青蟲,立刻遭到了其他幼兒的反對:“不能打,農藥有毒。”“包菜長大了,我們是要吃的,打了農藥還怎么吃呀?”經過家長的熱烈討論,幼兒決定用辣椒水噴一噴,試一試滅蟲效果。經過多次努力,他們成功地解決了這一“蟲災”,包菜葉子的長勢逐漸好轉。
幼兒精心養護、耐心照顧這些蔬菜寶寶,拔掉青菜里的野草,給豌豆澆水,給包菜除蟲害,移栽土豆,給上海青架棚為了蔬菜健康生長,幼兒全力以赴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快樂勞動中積累了經驗,增長了生活智慧,懂得了感恩大自然。
(二)采摘、分享蔬菜培植自然角勞動成果
在蔬菜培植自然角勞動教育過程中,最讓幼兒興奮的無異于收獲。不同的采摘方式讓幼幾有了新的體驗,有的蔬菜可以直接用手摘,有的則需要借助于工具。小班幼兒用手將水培區的蒜苗一個一個地摘下來,再用手把菌類區的蘑菇一簇一簇地采到籃筐里。中大班幼兒采摘前討論采摘的對象和勞動的方法,確定合作方式,實行勞動分工,有的負責用剪刀等工具將芹菜葉、小番茄等摘下,有的負責運送,有的負責分類擺放,有的負責清洗,有的把蔬菜送到后廚,請食堂的叔叔阿姨幫忙烹飪,有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制作蒸菜,個個忙得不亦樂乎。
一會兒,蒸菜做好了,孩子們急不可耐地吃起來。王一諾津津有味地吃著:“芹菜葉蒸菜真好吃,還是我們自己做得好吃!”昊昊說:“好香呢,蒸菜真好吃!\"“我以前不喜歡吃菜葉,原來菜葉這么好吃!”意涵補充道。“回家,我和奶奶一起做蒸菜,讓爸爸媽媽嘗一嘗。\"幼兒在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中,感受了蔬菜帶來的美好的味覺體驗,積累了勞動經驗,收獲了勞動帶來的驚喜,這又有助于幼兒改掉挑食的毛病。有時,教師會把這些勞動成果分發給幼兒,請他們帶回家進行烹飪和家人一起享用。親子一起勞動,既增強了幼兒的勞動技能,又培養了幼兒勤儉節約、珍惜勞動成果的良好品質。
教師請幼兒在收獲勞動成果后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勞動體驗,這些采摘、烹飪的勞動活動大大增強了幼兒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和理解。勞動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是給幼兒提供勞動機會,滿足他們的勞動需要。幼兒在勞動中感知、探索、體驗收獲的喜悅,逐漸意識到勞動的價值,珍惜起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
(三)家園合作踐行蔬菜培植自然角勞動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設良好的條件。實施勞動教育關鍵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從開始家長們收集動物、植物,到最后品嘗勞動成果,我園依托蔬菜培植自然角實施的勞動教育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改變了家長的觀念。家庭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以前家長對幼兒過度溺愛和保護,讓幼兒喪失了許多接受勞動教育的機會;現在教師邀請家長參與蔬菜培植自然角勞動教育活動,請家長在家里布置一個蔬菜微型自然角,給孩子機會去勞動。
在蔬菜培植自然角勞動教育活動中,家長與幼兒共同查閱資料,記錄經驗,這不僅增進了親子關系,也豐富了家長蔬菜培植方面的知識。此外,蔬菜培植自然角勞動教育活動在家庭中的延伸也進一步提升了家長對勞動教育價值的認識,使家長在陪伴幼兒的過程中不斷更新勞動教育觀念(勞動能促進幼兒的認知能力、精細動作的發展,學習勞動技能又能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助力幼兒成長。
三、蔬菜培植自然角勞動教育的未來用力方向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園將繼續完善蔬菜培植自然角勞動教育實踐的內容。幼兒只有親身體驗,全程參與,才能增進對蔬菜培植自然角勞動的認識。教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開展勞動教育,幼兒才能夠愿意勞動。親身參與勞動的幼兒既是勞動者又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幼兒在勞動中能夠感受生命的成長,從而敬畏生命。
站在幼兒的立場,以幼兒為主體加強對蔬菜培植自然角勞動教育實施價值的挖掘,開展基于幼兒立場以蔬菜培植自然角為載體的勞動教育實踐。幼兒根據自身發展特點和興趣參與種植、澆水、培植、觀察記錄、采摘等自然角勞動,自主探索有關蔬菜培植自然角動植物生長的科學知識,加強對大自然和生命的認知。
教師應該相信幼兒的力量,相信他們是有能力的,給他們提供機會,在他們探索勞動失敗時,接納他們失敗的情緒,引導他們積極面對種植、培植的不好結果,讓他們的整體操作一直貫穿蔬菜培植自然角勞動教育活動全過程。
參考文獻:
[1]易瀟琳,王彥峰.幼兒勞動教育的價值意蘊、現實困境和實踐路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1):99-100.
[2]張妙妙.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實踐困境與對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0.
責任編輯:黃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