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澳門博彩業專營年代一直存續至今的衛星場,快將進入終結的時刻。衛星場的落幕退場,是否標誌著經濟開新局將邁出重要的一步?是否意味著澳門博彩業“一業獨大”狀況將從根本性扭轉過來,是否以新口岸區為代表的社區經濟已找到了新的發展路向…
在博彩業專營年代,衛星場場主與博彩專營公司合作,既有利於壯大博彩業規模,也讓衛星場場主可以分享到博彩業發展利益。部分衛星場場主利用投資博彩業的利潤,在澳門進行多元化業務投資,客觀上對建設澳門有積極意義。
回歸後澳門打破博彩專營局面,原先的衛星場繼續依法存在,新加入的博彩經營公司也有開設衛星場。由於衛星場基本上設置在澳門社區內,所以澳門社會對衛星場的存在不是沒有爭議的,其中一種意見認為會助長社區賭風蔓延。
相信很多澳門居民仍然記得2013年摩卡娛樂場設在舊城區原廣州大酒店建築物(位於內港十六浦對面、靠近新馬路國際酒店)內,開業經營時遭到社會揚揚沸沸的批評之聲,導致該娛樂場只能超低調經營。摩卡娛樂場是角子機場,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衛星場,但作為博彩場所存在於社區,說明不一定受到歡迎。
至於經歷疫情後,澳門居民和旅客進入社區的消費模式、消費水平明顯出現了變化。當不同社區內的商戶普遍面對人流減弱、消費不振、叫苦連天之際,相對集中在新口岸區經營的衛星場便成為保持該區經濟活力的重要穩定器。社會上普遍從務實角度出發,權衡衛星場的正面和反面作用後,傾向認為如果可以選擇的話,現在不是讓衛星場落幕的最佳時機。
根據2022年修訂的第16/2001號法律《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對未劃定為娛樂場範圍的經營娛樂場幸運博彩的地點(指衛星場、角子機娛樂場)設3年過渡期繼經營。當過渡期結束後,衛星場場主若與博彩承批公司達成協議,可轉變為管理公司經營下去,或者由博彩承批公司收購並轉換為“直營場”經營。新法律於2023年1月1日起生效,即今年12月31日便終止過渡期。
今年6月9日,特區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指出目前擁有衛星場的3家博彩承批公司出於商業考慮,決定於過渡期屆滿前結束全部11間衛星場經營。而澳娛綜合將考慮收購十六浦娛樂場及凱旋門娛樂場所在酒店的業權,並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向特區政府申請在衛星場結束經營後以“直營場”的方式經營。新濠博亞則考慮向特區政府申請透過聘請管理公司經營3間“摩卡場”。如果沒有新的決定變化,衛星場(不計“摩卡場”)全部退出歷史舞臺的命運,已基本敲定。

6月9日,特區政府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衛星場過渡期後的相關安排。
面對衛星場的結束,特區政府表示已制定應對預案。在解決就業方面,特區政府已要求博彩承批公司必須妥善處理及全部吸納由其派駐的催員,並強調衛星場場主有責任妥善安排其聘用的本地員工。同時,特區政府會全力為每一名相關本地員工提供協助,為有需要的員工提供就業配對、職業培訓等支援。
在引流和優化衛星場所在的新口岸區方面,將會引入新的國際IP,在區內設置打卡裝置,增加社區魅力;將與內地主要售票平臺合作,為購買演唱會門票的客群贈送“優惠禮包”,內含大賽車博物館門票及區內消費優惠券等,為區內商戶引流消費;相關部門積極研究向區內酒店住客贈送區內優惠券;引導和鼓勵商會、社團在區內舉瓣更多具特色的活動等,並持續協調各部門積極研究優化社區環境及設施的各項工作。
相信特區政府會積極落實應對預案。但是,對於上了年紀且在同一崗位工作多年的員工來說,能否適應新工作崗位和能否保住原有的薪酬待遇,一直感到不夠踏實,過往的實例證明過一段時間後便可能保不住工作了。
面對工作轉變的衛星場本地員工,難免會因惶恐不安而緊縮消費開支,在原本已消費力下降的社區消費環境裏,將有可能擴大影響澳門居民的整體消費氣氛。
從去年實施的全城消費大獎賞到今年剛結束不久的社區消費大獎賞的相關資料可以得到啟示。去年全城消費大獎賞的電子優惠總核銷金額約2.27億元(澳門元,下同),聯動全澳消費逾11億元,槓桿拉動超過4.85倍。而今年社區消費大獎賞在特區政府注入較大預算金額並優化兌獎的情況下,總核銷金額約2.5億元,但聯動消費額約10.4億元,槓桿拉動僅為4.16倍。說明居民和消費者的消費意欲正在下降。

114月2日,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聯同博彩監察協調局會見幸運博彩經營公司及博彩中介人協會的代表。
至於今年首季度的零售業銷售額,在去年首季度同比下跌 12.5% 後,再進一步比去年同期減少 15% ,從另一個角度進一步顯示澳門消費市場氣氛持續轉弱。
另外,特區政府儘管花盡心思盤活社區經濟,但至今未見明顯的成功案例,一切仍在試驗和努力中。例如,特區政府為優化北區營商環境和支持區內小中企經營,開展了一系列社區經濟活動,甚至推出“San一riocharacters夢幻花園\"打卡點和\"HelloKitty\"主題巴士接載居民和旅客入區,但整個北區的經濟活力仍然不振,關門結業的趨勢並沒有停下來。現在特區政府準備應用於新口岸區的招數幾乎在其他社區都有作過類似試行,但在實踐檢驗成效極為有限的情況下,去作為替代衛星場挽救新口岸社區經濟的良方,其成效不能不讓衛星場周邊商戶打個問號
社會還特別關注衛星場結束後可能導致所在物業和周邊商舖價值大幅下滑,銀行追收物業借貸還款而衍生一系列問題。儘管特區政府官員表示衛星場向銀行借貸總額只佔銀行業總貸款比率不足 1% ,亦有物業抵押,不會產生系統性風險。但是,由於澳門銀行借貸總額超過一萬億元,不足 1% 也接近一百億吧,再加上周邊商舖的借貸,數額不低啊。這些物業肯定會因衛星場退場而貶值。
根據澳門金融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數據,去年澳門銀行業年度利潤約40億元,為2010年以來的最低年度記錄。今年的銀行利潤估計也不會好到哪裏去,一百多億物業貸款(保守估計)經大幅貶值後,銀行可能需要面對不良資産而進行撇帳,撇帳後銀行便將會降至極低的年度利潤增長率,甚至負增長。這樣,國際上對澳門的經濟狀況和銀行體系不排會作出新的評估,一連串的問題也許會接踵而來。
而且,衛星場場主多是合夥組成的,據悉部分股東或投資者是透過私人管道(不是銀行)借貸投資的,一旦衛星場結束,私人之間的追債問題會否影響社會穩定,值得進一步瞭解,不應掉以輕心。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特區政府明確限制賭怡上限,博彩承批公司若從經營上重新佈局和統一管理角度來看,對保留原來衛星場的興趣應該不大。衛星場結束後的賭怡雖然要歸還政府再作分配,但估計原與衛星場場主合作的博彩承批公司,爭取向政府申請相關賭怡而獲批一定數量的可能性比較高。如果博彩承批公司直接經營的娛樂場賭怡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可刺激博彩承公司的股價上升。因此,純粹從商業利益考慮,衛星場實難獲同意轉為管理公司模式延續運作下去。
新博彩法通過於2022年,當時沒有水晶球,不可能準確預測疫後經濟復甦不全面的狀況,加上上一屆的相關政府官員,未有充分發揮好政府在維護澳門繁榮穩定的獨特角色作用,因而沒有以適切的方式推動、協調博彩承批公司和衛星場場主提早溝通。時間一晃就到了過渡期的最後一年。
面對澳門當前的特殊經濟狀況,如果能狗減低今年不必要的變數出現,讓社會人心穩定下來,並在其他社區取得成功盤活商戶發展的經驗基礎上,再推廣至新口岸區,並依法有序解決衛星場問題,可能會是社會普遍傾向的期望。
《澳門月刊》擁有3萬餘政府部門、專業機構讀者隊伍,是眾多省地市領導、海內外巨商富賈、駐國領事要員關注和瞭解澳門政治、經濟、旅遊、民生、文化等方面的時政刊物。
《澳門月刊》每月有百萬不同階層的讀者通過平面版、電子版閲讀或收藏,倍受各界優秀精英人才、海內外近千所國際知名學府以及圖書館専業人員的青睞,並被他們廣泛推薦,成為傳閲率最高的雜誌之一。
事實上,既然特區政府要求新批給的六間博彩承批公司未來十年投放一千億元推動非博彩項目,當中包括社區建設,並指定由六間博彩承批公司高度參與六大片區的活化工作。對此,是否可研究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彈性或創造有利條件調動博彩承批公司、衛星場的聯動積極性,共同研究挖掘和結合社區特色,引流入社區,讓旅客和消費者感受與在大型度假村內不一樣的消費體驗,藉此重塑新的消費商圈和提振社區經濟,而不是簡單地考慮衛星場存續與否,以及無奈地安置衛星場澳門員工的就業問題。
當然,特區政府按照法律規定處理衛星場的問題,是可以理解的。關於衛星場落幕可否有助改變澳門對博彩業的過度依賴,而讓經濟適度多元展現新局面呢?由於賭怡總量上限仍然保持在六千張,假如未來也不作改變的話,沒有依據顯示博彩業的發展規模和對本地生產總值佔比,會因社區衛星場消失而必然出現下調變化。相反,在博彩承批公司統一經營和管理下,不排除會擴大博彩消費規模。當然,博彩毛收入總量決定於很多政策因素、周邊經濟環境、國際博彩市場的競爭、博彩承批公司的營銷策略,澳門綜合的引客成效。衛星場的消失,只會給社區經濟帶來影響,對澳門整體博彩業規模和助力經濟適度多元,暫時看不到有必然聯繫。
毋庸置疑,澳門社會已形成廣泛共識必須做好經濟適度多元的\"必答題\",並期待可開出充滿生機、可讓廣大居民安居樂業的經濟新局面。但正如行政長官岑浩輝在今年2月經濟發展委員會全體大會上指出,預料博彩業一業獨大的結構性問題在相當長一段時期之內,恐怕難以實現根本性的轉變。
基於此,在全球博彩業加速發展的趨勢下,在確保維護國家安全和澳門博彩業健康發展的前提下,進一步發揮博彩業的正面作用,加大力度遏止博彩業負面作用,是澳門社會需要認真探索的問題。其中,必須加快拓展國際博彩客源,有序減少對內地客源依賴是具有迫切性的。
國際博彩大客,很難無緣無故跑到澳門來博彩娛樂的。澳門除了要豐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內涵和提升綜合吸引力外,優化面向國際客源的博彩中介人的支持政策,讓中介人既嚴格守法,又具有積極性針對國際客源引進入澳門,是讓博彩業開新局的重要思考方向。事實上,美國拉斯維加斯、韓國、東南亞國家都在積極發揮澳門中介人的經驗與力量呢!

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自6月10日開始,持續派員走訪“衛星場\"較集中的新口岸區,深入了解區內各商戶的情況和需要,聆聽意見,並向商戶介紹各項引流促消的工作計劃,以及各項支援中小企業的政策措施,為有意轉型發展的中小企提供支援。
引入國際博彩大客在澳門娛樂之餘,再以這些大客聯動更多的國際商務大客進入大灣區考察投資環境,爭取更多符合國家所需、大灣區所需的大型項目落地,是值得研究的。
另一方面,澳門在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進程中,固然要不斷完善澳門的營商環境,出臺更多有利的法律和政策支撐,加快琴澳一體化和擴大琴澳聯動效應,還應該實事求是看到部分新興産業尚處於扶持階段。經濟學上的幼稚產業如果失去政府的財政支持,其應有的發展潛力便可能沒法展現出來。
特區政府善用公帑、堅持審慎理財的原則是正確的,但如何把公共資源精準扶持新興産業發展,仍然有優化的空間。運用財政資助產業發展,需要政府有穩健的財政收入和敢於善於投入資源。據悉現時特區政府投放支持中醫藥產品研發的資源非常有限,可能連內地大型藥企自身投入研發經費的零頭數都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制約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在澳門發展的進度與成效。
澳門無論在理順博彩業發展或奮進開新局的過程中,都必然面臨新舊交織、錯綜複雜的問題與矛盾,需要有魄力、承擔和智慧去應對解決。相信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只要堅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澳門回歸25周年活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結合動態發展中的澳門實況,守正創新並廣泛凝聚社會共識,既秉持原則又靈活地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落實一個又一個建設項目,澳門經濟社會必然可以開出美好的新局,澳門一定會更加繁榮穩定,“一國兩制”偉大實踐將會不斷創造新輝煌。(本文作者 陳錚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