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干預是大腸癌合并腸梗阻的有效治療方式,由于手術為有創治療,術后繼發膿毒癥等并發癥的風險較高。膿毒癥是由細菌感染引發的全身綜合性炎癥,可導致機體器官功能受損,從而引發免疫功能異常、微循環障礙等問題,若治療不及時,甚至可出現膿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等嚴重結局,對患者的預后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脅[2-3]。目前,盡管ICU膿毒癥治療方法在指南中經過多次修改,但臨床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如何提高ICU大腸癌合并腸梗阻術后膿毒癥患者的護理水平,以改善患者預后尤為重要。ICNSS護理是通過對患者的病情和所需護理工作強度進行綜合評估,從而實現了對復雜護理方式的簡化、優化,同時ICNSS可以準確地反映患者的個人護理問題,有助于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經查閱多篇文獻資料,發現有關ICNSS的護理應用于ICU大腸癌合并腸梗阻術后膿毒癥患者的研究報道較少。基于此,本研究選取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一 0 醫院收治的60例ICU大腸癌伴腸梗阻術后膿毒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ICNSS護理的實施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一O醫院收治的60例ICU大腸癌伴腸梗阻術后膿毒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住院編號的奇偶性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可進行比較,見表1。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經病理及影像學檢查被診斷為大腸癌伴腸梗阻;術后繼發疾病診斷符合膿毒癥診斷標準;年齡 35~80 歲;無精神障礙,具有健全的認知能力者;營養程度正常者;本項研究遵循了《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的準則。
排除標準: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存在嚴重功能障礙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免疫功能存在嚴重缺陷者;入院資料不齊全者;依從性差者;伴有其他惡性腫瘤疾病者。
1.2 方法
2組患者均接受包括抗感染、液體復蘇、抗休克、機械通氣和營養支持等多種治療手段。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1對患者術后的生命體征進行緊密監測,對于出現血氧飽和度驟降的患者,應立即通知主治醫生,以確保病情得到及時控制。(2)責任護士應積極開展情緒安撫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鼓勵,以增強患者治療依從性。(3)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如每日對其背部進行清洗,以預防壓力性損傷的發生,進行吸痰和排痰護理,調整吸氧濃度,以確保患者身體舒適,預防院內感染。
1.2.2 觀察組護理方法
觀察組采用了ICNSS護理模式。
依據《專業技術人員崗位管理辦法》,從ICU護士的職稱、教育背景、年齡和專業技能等維度進行綜合考量,實施護理人員分級制度,將護士劃分為N1、N2和N33個等級。N1等級需持有護士護士執業證書,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且工作年限在3年以內;N2等級要求具有超過3年的專科護理經驗,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N3等級要求具備主管護師或更高級別職稱、大專及以上學歷。在護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N3護士任護理組長,低一級護士接受高一級護士指導及監督。
護理組長通過ICNSS評分對患者血壓、心率、營養狀況、通氣、語言溝通等項目進行量化評估,并從包括分級標準、護理問題、評分等級和護理目標4個方面、共16個條目進行對患者分級管理,以Likert4級評分法進行評分,總分16\~64分,得分越高代表病情越重、技術難度越大、操作越復雜、護理項目越多。(1)由N1級護士對ICNSS評分在16\~22分的患者實施I級護理。I級護理目標為維護患者身體機能,保持患者生理功能,防范潛在疾病。護理工作包括觀察病情變化、提供情感支持、優化環境、預防次生疾病、協助日常活動、管理各種管道以及監管輸液設備。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相關醫療設備的操作方法,能夠自主執行監護工作,并嚴格遵守氣管插管護理規程、維護監護儀器、合理使用及保養呼吸機、以及主動監測血流動力學等,以保障患者狀況的平穩。(2)由N2級護士對ICNSS評分在23\~32分的患者實施Ⅱ級護理。Ⅱ級護理目標為醫護人員需恰當使用醫療工具,自主進行監護,并與主治醫生協作,共同采取有效的急救行動;護理過程中能熟練運用及維護相關設備儀器,注重護理工作制度的落實,嚴格按照有關制度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3)由N3級護士對ICNSS評分高于32分的患者實施Ⅲ級護理。Ⅲ級護理目標為針對病情較重的患者,護士需精通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并能熟練、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確立核心的職責和工作體系,能夠處理護理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此外,護士應能獨立評估患者狀況,并準確記錄護理工作相關信息。
對護理方法進行積極調整。在臨床護理實踐中,患者的狀況可能會有顯著波動,這可能會影響同一護理計劃在治療過程中不同階段的效果。需重新對患者進行ICNSS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調整護理策略,以確保患者得到更恰當的護理。
干預時間從患者入住ICU當天開始至離開ICU當天結束。其間若發生嚴重并發癥,應立即告知主任醫師,并積極參與搶救。
1.3 觀察指標
(1)機械通氣時間、ICU人住時間、住院費用。統計并比較2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ICU入住時間、住院費用情況。(2)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并比較2組患者入住ICU期間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心力衰竭、腎功能下降、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情況。(3)家屬護理滿意度。依據盧小麗等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從信息支持、身心舒適、護士態度和技能、病區環境4個維度,對2組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該問卷共19個條目,以Likert5級評分法予以評分,分數從“非常滿意(5分)”到“非常不滿意(1分)”依次遞減,總分為95分,非常不滿意 19~39 分,不滿意 40~ 59分,一般60\~79分,滿意80\~94分,非常滿意95分。總滿意率 Σ=Σ (非常滿意例數 + 滿意例數)/總例數 ×100% 。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
表示,行 χt 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 χ2 檢驗。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機械通氣時間、ICU入住時間、住院費用
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ICU入住時間、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 (Plt;0.05) ,見表2。
2.2 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Plt;0.05) ,見表3。
2.3 家屬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Plt; 0.05),見表4。




3討論
人體腸道內部血液灌注不足時即會導致腸道組織缺氧和缺血,進而損傷腸黏膜。對于經歷大腸癌梗阻手術的患者來說,會面臨較高的腹腔感染風險。這是因為手術過程中,腸道細菌和內毒素可能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內毒素是某些革蘭陽性細菌的毒素,能夠激活體內的巨噬細胞,導致炎癥反應的加劇,從而可能引發膿毒癥8。有研究指出,大腸癌腸梗阻患者術后有較高概率發生膿毒癥]。當前對膿毒癥患者的治療,臨床上提倡綜合治療,主要采用抗感染、營養支持、補液和糾正電解質紊亂的療法]。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對患者實施恰當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進程2。在ICU中多采用的常規護理中,因未實行分級管理,造成護士的工作水平不能較好地適應患者個人情況,容易出現護理資源浪費現象,甚至影響護理質量。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種有效的護理干預模式,以應對上述挑戰。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ICU入住時間、住院費用較對照組低 (Plt;0.05) ,提示對ICU大腸癌伴腸梗阻術后膿毒癥患者實施ICNSS的護理可有效縮短治療時間,減輕患者家庭經濟分擔。分析原因,常規的護理干預因未能對護理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繼而難以及時有效地開展相應層次的護理干預,影響了護理質量。
ICNSS能夠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對其實施分級管理,優化人力資源配置,能在提升護理服務質量的同時改善患者的護理管理效果[13]。同時,ICNSS護理便于實施,能迅速有效地對患者病情輕重進行科學合理的等級劃分,利于護理人員依據患者等級情況開展后續護理工作,及時調整護理方案。上述均對于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及ICU入住時間縮短、住院費用降低具有積極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Plt;0.05) ,提示采用ICNSS的護理可明顯降低ICU大腸癌伴腸梗阻術后膿毒癥患者的并發癥發生風險。分析原因,在ICNSS的護理之下,通過對患者的血壓、心率等病狀進行評分,在有效提升患者綜合情況的反應效果的同時,護理人員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及時調整與之相應的護理人員配置,從而保障了患者能在ICU治療期間得到良好護理服務,有效預防了因護理經驗不足而導致的并發癥出現;通過實施ICNSS的護理干預,可為個性化護理提供可靠的依據,有效減少護理過程中的盲目性,促使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有明確的方向和標準,從而更好地完成各項護理任務,同時亦可加強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力度,從而減少了由意外事件造成的并發癥發生。
本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家屬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家屬護理滿意度偏高 (Plt;0.05) ,提示ICU大腸癌伴腸梗阻術后膿毒癥患者家屬對實施ICNSS的護理干預效果認可度較高。分析原因,通過實施ICNSS的護理干預,護理人員能夠快速、準確地了解所分管患者的病情變化及實施護理后的效果等情況,據此為患者制定相應級別配置的個性化護理方案,以提供良好的護理服務,進而增強了患者及其家屬治療疾病的信心。本項研究由于資源限制,納入樣本數量較少,可能存在個體間差異。未來研究需要克服這些限制,以期獲得更廣泛適用的研究結果。
綜上所述,在ICU大腸癌伴腸梗阻術后膿毒癥患者中采用基于ICNSS的護理干預,可顯著縮短其機械通氣時間、ICU入住時間,減少住院費用,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護理滿意度,這種護理干預模式為未來ICU中大腸癌合并腸梗阻手術后膿毒癥患者的護理實踐提供了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曾凡勇,何啟成,嚴強,等.結直腸癌合并腸梗阻患者結腸鏡下支架置入術后行擇期腹腔鏡手術的時機選擇及療效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21,24(2):188-190.
[2]FONTMD,THYAGARAJANB,KHANNAAK.Sepsisandseptic shock-basicsofdiagnosis,pathophysiologandclinicaldcisionmaking[J].Med Clin North Am,2020,104(4):573-585.
[3]朱晴,張逸雪,劉洋,等.膿毒癥的病理生理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2,32(16):2551-2555.
[4]LOMBARDIS,ARTANENPFRANCIAP,etal.Clasifyingspsisfromphotoplethysmography[JHalth InfSciSyst,2,(1):30.
[5]周霞.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在ICU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21):194-197.
[6]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休克與膿毒癥專業委員會.中國膿毒癥/膿毒性休克急診治療指南(2018)[J].臨床急診雜志,2018,19(9):567-588.
[7]盧小麗,吳孟航,陳弟洪,等.以病人信息需求為導向的健康教育對ICU肺癌術后病人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9,33(19):3432-3435.
[8]白圓圓,董貝貝,于泳浩.膿毒癥與腸道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22,19(10):38-41,76.
[9] DOUDAKMANIS C,BOULIARIS K,KOLLA C,et al.Bacterial translocation in patientsundergoing major gastrointestinalsurgeryand itsroleinpostoperative sepsis[J].WorldJGastrointestPathophysiol,2021,12(6):106-114.
[10]祝云鶴,吳召利,崔旭,等.血必凈注射液對大腸癌腸梗阻術后并發膿毒癥患者炎癥反應、凝血功能、血流動力學、免疫功能、血栓彈力指標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2,7(1):54-57.
[11]嚴靜,沈延飛.膿毒癥的診斷及治療進展[J].浙江醫學,2021,43(14):1479-1482,1488.
[12] DIERKES A M,AIKENL H,SLOANE D M,etal.Assciationof hospital nursingand postsurgical sepsis[JJ.PLoSOne,2021,16(10):e0258787.
[13]高愛紅,程艷偉.ICNSS 評分下的系統護理干預在重癥顱腦損傷術后昏迷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研究,2022,30(3):17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