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康復訓練 + 電針 + 溫針灸對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排尿情況及膀胱功能的影響

2025-08-04 00:00:00魏健良賴建恭李建軍藍遠琳
基層醫學論壇 2025年18期
關鍵詞:源性尿潴留宮腔鏡

脊髓損傷是中樞系統常見病,主要因暴力作用損傷脊髓結構或功能,導致軀干、四肢感覺、運動功能出現障礙。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是脊髓損傷的常見并發癥,主要是因脊髓損傷導致患者膀胱括約肌、逼尿肌功能異常,從而導致尿潴留2-3l。持續尿潴留可導致患者出現腎積水、尿路感染,甚至引發腎衰竭,是造成脊髓損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在臨床尚無特效治療方案,西醫多借助康復訓練改善患者病情,但單純開展康復訓練效果顯現較慢,整體效果欠佳。中醫將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定義為“閉”,認為其主要因督脈損傷、癡血阻滯、經脈不通所致,治療以通經脈、活血、通調水道為主要原則4。電針、溫針灸是中醫特色干預手段,在疏通經脈、行氣活血方面有顯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康復訓練 + 電針 + 溫針灸干預在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滿足研究篩選條件的基礎上,隨機將2022年6月一2024年6月收治的62例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1例。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齡33\~67歲,平均 (47.12±2.12) 歲;腰髓損傷15例,頸髓損傷10例,胸髓損傷6例。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齡 34~69 歲,平均( 48.10±2.02 )歲;腰髓損傷16例,頸髓損傷11例,胸髓損傷4例。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201)。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同《脊髓損傷神經學分類國際標準 (2011年修訂)》、《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中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診斷的各項標準描述相匹配,并通過院內影像學檢查后確認病情;已拔除留置導尿管,殘余尿量在100mL 以上;患者清楚研究的有關內容及細節,并積極配合。

排除標準:精神、交流、智力、視聽異常;完全性脊髓損傷;伴有惡性腫瘤;因其他因素導致的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臟腑功能異常;妊娠、哺乳階段的女性。

1.3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康復訓練。(1)盆底肌訓練。協助患者開展盆底肌收縮練習,按收縮2\~6s再放松2\~6s的頻率重復練習, 10~20 次/組,3組/d。(2)間歇導尿。通過一次性導尿管幫助患者導尿,結合殘余尿量確定導尿次數。殘余尿量 100~ 150mL 的患者,導尿頻率為1\~2次/d;殘余尿量151~200mL 的患者,導尿頻率為2\~3次/d;殘余尿量 201~300mL 的患者,導尿頻率為4次/d;殘余量超過 300mL ,導尿頻率5次/d;殘余量少于 100mL ,則無需導尿。導尿時間每次間隔 4~6h (3)飲水計劃。要求患者每日飲水量保持在 1.5~ 2.0L ,從每日早6點至晚8點對飲水量進行均衡分配,每次飲水控制在 400mL 以內,每次飲水、排尿間隔 2h 以上。(4)手法排尿訓練。規律地輕拍患者恥骨聯合上方,持續3~4次, 3min/ 次,再用雙手對患者腹部進行按壓,3\~4次/d,確定排尿扳機點,促進排尿。上述干預周期為4周。

觀察組行常規康復訓練 + 電針 + 溫針灸干預。常規康復訓練內容與對照組相同,電針和溫針灸干預方法如下。(1)電針。指導患者側臥,選擇八謬穴、會陽穴、中極穴,對選穴周邊皮膚進行消毒,取北京中研太和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無菌針灸針( (0.25mm×40mm) 進行針刺。中極穴采取朝下斜刺的手法,八謬穴采取朝內朝下斜刺的手法,會陽穴采取朝外朝上斜刺的手法。得氣后連接電針儀(G6805),選擇連續波,電流強度自 1mA 開始,結合患者耐受程度逐漸增加至5mA ,留針時間為 30min/ 次。(2)溫針灸。取 2cm 左右艾條置于八謬穴針柄上,燃燼后再次置入艾條,共施灸2次,留針時間為 40min/ 次。溫針灸期間需在艾條下放置隔熱墊或厚紙片,避免燙傷。上述干預1次/d,6次/周,周日暫停,干預周期為4周。

1.4 觀察指標

(1)排尿情況。記錄患者干預前后每日排尿次數、每日單次排尿量、每日尿失禁次數。(2)膀胱功能。干預前后,經B超檢測患者膀胱容量、殘余尿量。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 表示,行 χt 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 χ2 檢驗。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排尿情況

干預前,2組患者的每日排尿次數、每日單次排尿量、每日尿失禁次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干預后,2組患者每日排尿次數、每日尿失禁次數明顯減少,每日單次排尿量明顯增加,且觀察組變化更明顯 (Plt;0.05) ,見表1。

2.2 膀胱功能

干預前,2組患者膀胱容量、殘余尿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干預后,2組患者膀胱容量增加、殘余尿量減少,且觀察組變化幅度更大 (Plt;0.05) ,見表2。

表12組患者干預前后排尿情況比較
注:“表示與同組干預前相比, Plt;0.05 ○
表22組患者干預前后膀胱功能比較
注:a表示與同組干預前相比, Plt;0.05 。

3討論

排尿功能與膀胱、脊髓、大腦功能關系密切,主要由膀胱將排尿信號經脊髓通路傳遞至腦部,大腦接受信號后再發送排尿指令,從而完成排尿。可見,脊髓在排尿機制中發揮著傳遞功能。脊髓發生損傷后,人體喪失排尿反射,膀胱逼尿肌異常收縮,尿液難以排出,從而導致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8-9。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病理特征包括膀胱容量降低、殘余尿量增加等,伴隨癥狀包括尿潴留、尿頻、尿急、尿失禁等。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容易增加出血性膀胱炎的發生風險,影響膀胱形態及腎功能,可誘發腎積水、腎臟衰竭等嚴重并發癥,影響患者生命安全[1]

對于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的臨床干預方案,西醫主要采取康復訓練,如盆底肌訓練、間歇導尿、飲水計劃、手法排尿訓練等。其中,盆底肌訓練主要以恢復膀胱功能為目標,通過指導患者訓練強化盆底肌肉收縮功能,使患者控尿能力提升,降低尿失禁發生頻率;尿潴留患者通過間歇導尿可將殘留尿液排盡,使膀胱內部壓力下降;飲水計劃可指導患者科學飲水,使患者規律排尿,促進膀胱功能恢復;手法刺激則通過模擬膀胱逼尿肌自然收縮,促進膀胱排出尿液。綜合上述康復措施,促使患者重塑排尿反射,恢復規律的儲尿、排尿功能,改善活動能力,有利于減少膀胱殘余尿量,緩解尿潴留癥狀。但單一開展康復訓練治療周期較長,容易降低患者依從性,整體康復效果欠佳。

中醫對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的定義為“癃閉”“遺溺”,認為其病機主要為膀胱氣化功能失司,導致水道不利,病位為膀胱、腎,與三焦氣化功能存在聯系[1I-2]。針刺作為中醫特色干預措施,在二便障礙的治療中歷史深遠,通過刺激功能相關穴位,達到防病、治病目的,且操作簡單,具有微創性。本研究觀察組基于常規康復訓練聯合中醫電針、溫針灸干預,結果顯示,干預前,2組患者的每日排尿次數、每日單次排尿量、每日尿失禁次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 ;干預后,2組患者每日排尿次數、每日尿失禁次數明顯減少,每日單次排尿量明顯增加,且觀察組變化更明顯( (Plt;0.05) ;干預前,2組患者膀胱容量、殘余尿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干預后,2組患者膀胱容量增加、殘余尿量減少,且觀察組變化幅度更大( (Plt; 0.05)。結果表明,在開展康復訓練的基礎上聯合電針、溫針灸干預對患者排尿情況、膀胱功能有顯著改善作用。分析原因,認為針灸講究辨證選穴,八穴為膀胱經穴,在膀胱肌、尿道括約肌功能調節方面效果顯著;中極穴歸膀胱募穴,可調節膀胱功能;會陽穴歸太陽膀胱經穴,有暢通經氣、提升膀胱氣化功能。通過對上述穴位進行針刺,能夠有效發揮疏導水液、通調水道、補腎益氣的效果。八謬穴位于骶1-4神經,在針刺的基礎上開展電刺激,可將電流信號作用于骶1-4神經,阻斷脊髓內的植物神經信號傳導,抑制逼尿肌反射,使膀胱順應性得到恢復,從而改善逼尿肌、膀胱括約肌收縮功能,建立正常的排尿反射機制。溫針灸將艾條燃燒產生的熱效應通過針柄傳導至體內,可改善盆底肌、膀胱血液循環,有助陽化氣的功效。在康復訓練基礎上開展電針、溫針灸干預,能夠發揮三者的協同作用,進一步提升康復效果,改善患者病情。

綜上所述,對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開展康復訓練的同時聯合中醫電針、溫針灸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排尿情況、膀胱功能,值得采納。

(上接第22頁)

參考文獻

[1]楊潤成,毛芝芳,楊建花.溫腎利尿方聯合電針治療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臨床研究[J].新中醫,2023,55(19):109-114.

[2]劉小菁,歐陽青,吳建芬.間歇性導尿技術在腦卒中合并神經源性膀胱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23,27(36):52-54.

[3]劉培培,賈露露,牛向寶,等.溫陽通利灸聯合膀胱功能訓練治療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臨床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23,37(9):152-156.

[4]周立新,孫忠人,尹洪娜.針灸對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恢復的研究進展[J].陜西中醫,2023,44(10):1482-1486.

[5] 董明.電針聯合溫針灸治療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的效果觀察[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2022,3(24):31-34.

[6]美國脊髓損傷協會,國際脊髓損傷學會.脊髓損傷神經學分類國際標準(2011年修訂)[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1,17(10):963-971.

[7]那彥群,葉章群,孫光.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46.

[8]李萍,張小蘭.掀針聯合間歇導尿在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22,21(11):50-51.

[9]林倩倩,劉承梅,陳科委,等.針灸治療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研究進展[J].康復學報,2021,31(4):335-340.

[10]朱嘉民,孫忠人,尹洪娜.針灸治療脊髓損傷后尿潴留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急癥,2022,31(9):1489-1492.

[11]楊佳靜.中醫綜合康復療法治療不完全性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的臨床療效[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2020,1(18):81-83.

[12]朱康祥,金盛,邵文飛,等.常規康復訓練與電針聯合溫針灸治療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臨床研究[J].新中醫,2022,54(1):164-167.

(編輯:徐亞麗)

超聲在診斷子宮內膜息肉中的應用價值及治療策略探討

閔永華

(南昌市第五人民醫院,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自的探討超聲在子宮內膜息肉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及超聲引導下宮腔鏡手術的治療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22年2月—2024月12月南昌市第五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疑似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接受經陰道超聲檢查,并在超聲引導下進行宮腔鏡手術切除息肉,統計分析患者的臨床癥狀、超聲檢查結果、病理檢查結果及治療效果。結果超聲檢查顯示,患者子宮內膜平均厚度為( 12.5±3.2) mm,息肉平均大小為( (1.5±0.7) cm。術后隨訪6個月至1年,月經不調癥狀改善率為 80% (48/60),腹痛緩解率為 95% (57/60),不規則陰道出血消失率為 90% (54/60),不孕癥狀改善率為 50% (30/60)。術后復發率為 10% (6/60),并發癥發生率為 5% (3/60)。結論超聲在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而超聲引導下的宮腔鏡手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術后復發率和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超聲;子宮內膜息肉;宮腔鏡手術文章編號:1672-1721(2025)18-0023-04

文獻標志碼:A 中國圖書分類號:R711.74

子宮內膜息肉是婦科常見疾病之一,主要表現為子宮內膜表面或腔內的局限性增生,形成息肉樣病變-3],嚴重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這一疾病在育齡婦女中發病率較高,尤其是35\~50歲的女性。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癥狀多樣,常見的包括月經不調、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出血以及不孕等[45。由于這些癥狀與其他子宮內膜病變相似,準確診斷對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超聲檢查,特別是經陰道超聲檢查,因其無創性、實時性和高分辨率,已成為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重要手段之一6-8。超聲不僅可以清晰顯示子宮內膜的厚度、形態及內部結構,還能通過多普勒技術評估病灶的血流情況,從而提高診斷的準確性-0。近年來,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進步,超聲引導下的宮腔鏡手術已成為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主要方法之一。該技術結合了超聲的實時成像優勢和宮腔鏡的微創治療特點,能夠在直視下精確切除息肉,降低術后復發率[1-12]。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22年2月—2024月12月南昌市第五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疑似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超聲在診斷子宮內膜息肉中的應用價值,并評估超聲引導下宮腔鏡手術的治療效果,以期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依據,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2年2月—2024月12月南昌市第五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疑似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年齡25\~65歲,平均年齡(42.5±8.6) 歲。所有患者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月經不調、腹痛等癥狀,具體臨床表現包括月經周期紊亂、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出血以及部分患者出現不孕癥狀。這些癥狀的多樣性和非特異性增加了臨床診斷的難度,因此需要借助高精度的影像學檢查手段進行輔助診斷。

在所有患者中,月經不調是最常見的癥狀,占比約為 75% ;其次是腹痛,占比約為 60% ;不規則陰道出血和不孕癥狀分別占比約為 40% 和20% 。這些癥狀的出現不僅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能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準確診斷和及時治療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患者在入組前均接受了詳細的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并排除了其他可能引起類似癥狀的疾病,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增生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經陰道超聲檢查,以評估子宮內膜的厚度、息肉的形態、大小及數量等,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超聲檢查。所有患者在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接受經陰道超聲檢查。檢查時,患者取膀胱充盈狀態,以確保最佳的聲像圖質量。使用高頻探頭(5~9MHz) ,通過二維超聲觀察子宮內膜的厚度、形態及內部結構。對于可疑病灶,進一步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評估其血流情況,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息肉切除。對于超聲檢查中發現的疑似子宮內膜息肉病例,均在超聲引導下進行宮腔鏡手術切除。手術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進行,患者處于膀胱充盈狀態。在宮腔鏡直視下精確定位并切除息肉,確保切除徹底,減小手術后復發的可能性。

病理檢查。切除的息肉標本均送病理科進行組織學檢查,以確認診斷。病理檢查包括常規蘇木精-伊紅染色及免疫組化染色,以評估息肉的組織學類型及有無惡性變。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癥狀指標

詳細記錄患者的月經情況,包括月經周期的規律性、經量的多少以及月經時間的變化,以綜合評估月經不調的程度。同時,對腹痛癥狀進行細致的評估,包括腹痛的性質(如鈍痛、刺痛、隱痛等)、疼痛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疼痛持續時間以及其與月經周期的相關性。此外,還記錄了患者是否伴有不規則陰道出血、不孕、性交痛等其他相關癥狀,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1.3.2 超聲檢查指標

測量子宮內膜的最厚處厚度,并對息肉的特征進行了詳細觀察。息肉特征包括大小、形狀、數量、邊界清晰度以及內部回聲特點,如均勻性、是否存在囊性變等。同時還對息肉基底部及其周圍的血流信號進行了評估,內容包括血流分布、流速以及阻力指數,以全面地了解病變區域的血流動力學狀況。

1.3.3 病理檢查指標

采用宮腔鏡手術摘除息肉,隨后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以確診。根據病理檢查結果,將息肉分為單純型和復雜型(后者包括腺瘤樣、伴炎癥、伴囊性變等亞型),并對各類息肉的比例進行詳細記錄,以符合醫學研究的嚴謹性要求。

1.3.4治療效果指標

詳細記錄了患者的月經恢復情況、腹痛緩解程度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此外,為了評估手術的長期效果,對患者進行了至少6個月至1年的隨訪,以監測息肉的復發率,從而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參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 χ2 檢驗;計量資料以 表示,行 χt 檢驗。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在60例患者中,月經周期恢復正常的患者占80% (48例),經量減少的患者占 75% (45例),經期縮短的患者占 70% (42例)。腹痛癥狀緩解明顯,輕度腹痛患者減少至 10% (6例),中度腹痛患者減少至 5% (3例),無重度腹痛患者。術后不規則陰道出血癥狀消失的患者占 90% (54例),不孕癥狀改善的患者占 50% (30例),見表1。

表1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2.2超聲檢查結果

術前經陰道超聲檢查顯示,所有患者子宮內膜厚度超過正常范圍,平均厚度為( ?12.5±3.2? mm 。息肉的平均大小為( ?1.5±0.7) cm ,形態多樣,主要為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息肉基底部及周圍血流信號豐富,流速較高,阻力指數平均為 (0.65±0.1) ,見表2。

表2超聲檢查結果

2.3 病理檢查結果

術后病理檢查結果顯示,60例患者中,單純型息肉占 70% (42例),復雜型息肉占 30% (18例)。復雜型息肉中,腺瘤樣息肉占 50% (9例),伴炎癥息肉占 30% (5例),伴囊性變息肉占 20% (4例)。所有息肉未發現惡性變,見表3。

表3病理檢查結果

2.4治療效果及復發率

術后隨訪期間,患者的月經恢復情況良好,腹痛緩解顯著,并發癥發生率低,僅有 5% (3例)的患者出現輕微術后感染,經抗生素治療后痊愈。息肉復發率為 10% (6例),復發患者均再次接受超聲引導下宮腔鏡手術,效果良好,見表4。

表4治療效果及復發率

3 討論

本研究通過對60例疑似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了超聲在診斷子宮內膜息肉中的應用價值,并評估了超聲引導下宮腔鏡手術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超聲檢查在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超聲引導下的宮腔鏡手術則為治療提供了有效手段。

超聲檢查,特別是經陰道超聲檢查,因其無創性、實時性和高分辨率,已成為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中,所有患者通過超聲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厚度超過正常范圍,息肉的形態、大小及血流情況得到了詳細評估。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能夠清晰顯示息肉基底部及周圍的血流信號,為臨床診斷提供了可靠依據。超聲檢查不僅能夠提供子宮內膜息肉的形態學信息,還能通過多普勒技術評估病灶的血流情況。研究表明,子宮內膜息肉的血流信號特征與其病理類型密切相關,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夠幫助區分良性和惡性病變,提高診斷的準確性[13-14]。此外,超聲檢查還可以用于術后隨訪,監測息肉的復發情況,為臨床治療提供持續的影像學支持。超聲引導下的宮腔鏡手術結合了超聲的實時成像優勢和宮腔鏡的微創治療特點,能夠在直視下精確切除息肉。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患者月經不調、腹痛、不規則陰道出血等癥狀均顯著改善,復發率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也較低。這表明,超聲引導下的宮腔鏡手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宮腔鏡手術在超聲引導下進行,能夠提高手術的精確性和安全性。超聲實時成像可以幫助醫生在手術過程中準確定位息肉,避免誤切或漏切,從而減小術后復發的可能性。此外,超聲引導下的宮腔鏡手術創傷小,患者恢復快且術后并發癥少,住院時間短,具有明顯的臨床優勢。

術后隨訪結果顯示,患者的月經周期恢復正常,經量減少,經期縮短,腹痛緩解,不規則陰道出血消失,不孕癥狀也有所改善。這些結果表明,超聲引導下的宮腔鏡手術不僅能夠有效切除息肉,還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月經不調是子宮內膜息肉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術后月經周期恢復正常的患者比例高達80% ,經量減少和經期縮短的患者比例分別為75% 和 70% 。腹痛癥狀的緩解也非常顯著,術后僅有 10% 的患者仍有輕度腹痛,且無重度腹痛患者。不規則陰道出血癥狀在術后消失的患者比例高達 90% ,不孕癥狀改善的患者比例為 50% 。這些結果表明,超聲引導下的宮腔鏡手術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方面具有顯著效果。本研究中,術后息肉復發率為 10% ,復發患者均再次接受超聲引導下宮腔鏡手術,效果良好。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僅有少數患者出現輕微術后感染,經抗生素治療后痊愈。這表明,超聲引導下的宮腔鏡手術在減少術后復發和并發癥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復發率是評價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5。本研究中,術后息肉復發率較低,復發患者再次接受手術后效果良好,表明超聲引導下的宮腔鏡手術在減少息肉復發方面具有較高的有效性。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且主要為輕微感染,經及時治療后均痊愈,進一步證明了該手術方法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超聲檢查在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超聲引導下的宮腔鏡手術則為治療提供了有效手段。該方法不僅能夠準確診斷和切除息肉,還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減少術后復發和并發癥,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蕊.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子宮內膜息肉診斷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2):249-250.

[2]陳會娟.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老年性子宮黏膜下肌瘤與子宮內膜息肉的鑒別診斷意義[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19):2759-2760.

[3]吳紅楊,沈麗蕓,陳春妃.經陰道超聲檢查對88例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價值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0):1392-1393.

[4]路翠霞.經陰道三維超聲在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中的診斷效果及超聲征象研究[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4,30(12):105-107.

[5]胡笑玲,徐英姿,馮澤陽,等.多模態超聲在子宮內膜息肉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24,62(7):55-58.

[6]楊艷雙.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應用有效性探討[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4,30(6):122-124,147.

[7]趙子夜.超聲血流參數對子宮內膜息肉與子宮內膜癌的鑒別診斷價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4(9):177-179.

[8]閆丹丹,張丹,李燕東.子宮內膜息肉樣腺肌瘤的超聲與病理分析[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23,39(10):1191-1194.

[9]黃麗華,向梅.子宮內膜息肉研究新進展[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4,41(1):43-46.

[10] 余紅星,張春玲.陰道超聲檢查與腹部超聲檢查在婦產科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陜西醫學雜志,2019,48(4):445-448.

[11] 羅雪梅,程秋蓉,孟曉軍,等.子宮內膜息肉發病的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6):588-590.

[12]胡越,朱世釵,耿筱虹,等.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價值[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3,12(10):636-637.

[13]王瑩,徐彩臨,曹艷花,等.宮腔鏡技術在異常子宮出血病人的診斷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5,21(4):527-529,533.

[14]張穎,陳梅,郭銀樹,等.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息肉樣癌及其癌前病變的臨床特點及宮腔鏡診斷價值[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6,51(5):366-370

[15]陳蘭芳,蔣志宏,朱娟.子宮內膜病變臨床診斷中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的應用及其臨床價值探討[J].影像科學與光化學,2020,38(5):862-865.

(編輯:肖宇琦)

猜你喜歡
源性尿潴留宮腔鏡
神經源性膀胱不良反應之排尿困難怎么辦?
胚物殘留與宮腔粘連的診療研究進展及相關性
循經通絡按摩 + 收腹提肛運動在脊髓損傷后尿潴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間苯三酚聯合低頻電刺激對產后尿潴留初產婦排尿情況的影響
撤針治療對足月陰道分娩產婦產后尿潴留、排尿功能及盆底肌張力的影響
量子點技術在動物源性食品諾氟沙星快速檢測中的應用
中藥離子導入聯合穴位埋針在腹腔鏡術后鎮痛中的應用
健康之家(2025年9期)2025-08-07 00:0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 99在线小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天堂网|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天天躁狠狠躁|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97狠狠操| 精品视频91|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第五页| 国产青青操| 伊人天堂网|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视频 第一页|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亚洲午夜天堂| 五月婷婷综合网|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一级片免费网站|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www.国产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 日本a∨在线观看| 香蕉精品在线| 麻豆精品在线| 久草视频精品|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网站|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欧美在线伊人|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欧美日韩午夜| 99re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2020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一级爆乳无码av|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综合18p| 69视频国产| 亚洲视频色图|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啪啪网| jizz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成人国产|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91香蕉国产免费|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在线五月婷婷|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在线国产资源|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毛片最新网址|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