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25)17-0050-04
Explora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Model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mart Campus
ZHANG Jiuqiang
Guizhou Aerospac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Province, 563Ooo China [Abstract] The wide popularization of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rought newopportunities forthecomprehensive reform inthefieldofeducationandtheconceptof\"smartcampus\"hasthusemerged.Inthiscontext,thedigitalreformofphysical educationcourses in highervocational collgeshasalso becomeaninevitable trend.Tofurtherstrengthen thedriving role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eg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ofimplementing digital teaching inphysical educationcourses inhigher vocational collges,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ofimplementingsmartreforms inphysicaleducationinhigher vocationalcollges,exploresthepractical dificulties faced indigital teaching fromtheactual ituation of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culumteaching,anddesigns scientifically feasible digital teaching measures based on specific teaching practice need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Smart campu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Digital education
智慧校園是在傳統教育生態基礎上融入智慧教育理念與智能信息技術的成果,能夠為校園主體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教育服務。近年來,數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已成為常態,智慧校園的建設基礎由此形成。加之《智慧校園總體框架(2018年)》等文件的指導,智慧校園的總體架構、配套環境、基礎設施等內容逐漸明確1。為進一步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培育高職學生群體的良好身體素養,可順應智慧校園背景下的數字化教育趨勢,結合高職體育教學現狀進行數字化改革,以達成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增強高職學生體能的教育目的。
1智慧校園背景下高職體育課程數字化改革的重要性
1.1有利于豐富體育教學模式,強化學習體驗
傳統體育教學受環境場景的局限,可利用的教學模式較少,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技術與工具相對匱乏,學生可獲得的體育學習體驗也較為有限。在智慧校園背景下,高職體育課程可獲得的數字技術條件飛速提升。順勢開展數字化教學改革,可將許多先進的教學模式引入高職體育課堂,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體育學習體驗[2]
一方面,利用數字技術,可在傳統線下體育課堂的基礎上開辟線上課堂,以數字賦能的形式將線上教學模式與體育教學需求相結合,彌補線下教學的單一性缺陷,使學生能夠借助線上平臺自主查詢信息資料、上傳身體數據、進入虛擬現實場景等,打破常規體育教學模式的限制。另一方面,通過持續開發利用數字化體育教學工具,能夠融合線上線下的學習情境,充分體現網絡課程、互動課件等教學資源在體育課程中的應用功能,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
1.2有利于集成體育教學資源,提升教學質量
傳統高職體育課程教學資源存在分散化、片面化的問題,教學工作中所需的資源可能無法及時獲取,或是資源供需不平衡,導致教學質量難以提升[3]。通過對高職體育課程進行數字化改革,能夠依托數字渠道的實時性、無邊界性特征,快速集成有效的體育教學資源,并將其應用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方面,體育教學相關的教材、課件、視頻等資源可集中通過智能終端設備向學生呈現,降低學生獲取學習資源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使其可在課余時間參考線上資源進行體育訓練。另一方面,在數字化教學環境下,虛擬現實技術、模擬訓練技術等資源能夠得到進一步開發應用。高職體育教學可通過場景演練、角色扮演等多種教學方法綜合推進教學質量提升,活化教學資源,形成體育教學驅動力。
1.3有利于轉變體育教學理念,革新教學體系
隨著教學環境、教學技術的迭代更新,高職體育教學的實踐空間愈發廣泛,但只有在同步革新教學理念的前提下,才能將環境優勢、技術優勢發揮到最大化。順應智慧校園趨勢,對高職體育課程進行數字化改革,有利于將先進的智慧教學理念全方位滲透于體育教學體系當中,增強數字賦能效應。
一方面,在數字化教育改革趨勢下,高職體育教學逐漸從傳統的考試結果導向轉變為健康鍛煉目標導向,更關注學生的身體素養與心理健康,致力于在日常運動鍛煉中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另一方面,在體育教學數字化改革理念的驅動下,高職院校能夠進一步客觀審視當前教學體系的科學性與完整性,從學生的實際體育學習需求出發,加大體育教學體系的重塑力度,積極引進更多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體育設施、數字資源,夯實高職體育教學基礎[4]。
1.4有利于精準制定教學決策,提高治理水平
數字技術在體育教學中可用于要素識別、信息捕捉、數據呈現等環節,對于輔助教育者精準制定教學決策、實現精細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高職院校通過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統,可將師生基礎信息、教學資源信息、體育教學考核信息等相關數據存儲其中,還可通過系統的數據采集、整合與分析,直觀反饋階段性體育教學成果,為體育教師提供清晰的教學參考依據[5]。
另一方面,通過對大數據信息的挖掘與利用,能夠快速提煉出體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處,進而針對性地制定改進決策,切實提高教學治理水平,確保教學活動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2智慧校園背景下高職體育課程數字化教學的 現實困境
2.1課程體系不合理,教學效能難以提升
目前,高職體育課程教學的數字化改革目標雖日趨明確,但在實踐過程中,常因缺乏科學合理的課程結構作為支撐,導致數字化教學效能難以達到預期。
第一,高職體育課程體系沒有結合智慧校園環境進行及時更新,缺乏具體的功能劃分,數字教學工具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方向及范圍較為模糊,總體教學框架與常規教學模式沒有明顯區別6。
第二,高職體育教學主體對個體差異性關注不到位,在體育教學目標設置中存在“一概而論”的問題,導致不同需求的學生無法獲得對應的教學方案支持,難以全面提升體育教學成效。
第三,高職體育課程體系的智慧化管理程度不足,一些與實際教學情況脫節的部分沒有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及時進行直觀呈現,難以精準輔助體育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案。
2.2數字化管理缺失,智慧環境建構不全
數字化教學環境的穩定性與健全性需以充分的管理手段進行維護。在高職體育教學工作中,數字化管理手段的缺失可能導致環境風險生成,教學環境的智慧性特征也難以體現。
第一,數字化教學管理理念在高職院校的普及力度有限,部分高職院校尚未根據體育教學的數字化改革需求落實一系列管理方案,獲取的教學數據無法得到及時轉化,削弱了智慧教學力量。
第二,針對高職體育教師的數字化素養培育力度不足,許多體育教師無法科學運用數字技術開展體育訓練數據分析、體質健康檔案管理等活動,智慧教學成效因此降低。
第三,缺乏綜合育人機制牽引,智慧教學方案的生成與應用通常較為籠統,在具體的體育訓練指導、信息數據反饋中面臨著針對性不強的問題,參考價值也相對有限。
2.3 區域性資源分散,教學系統革新困難
地方高職院校在體育課程數字化改革方面大多未形成完善的聯動體系,資源集成也面臨一定困境,不利于推進整體教學系統的數字化革新。
第一,缺乏高職體育課程區域性建設的共同目標,不同院校之間合作關系較為薄弱,各自優勢難以在短時間內匯集并發揮作用,優勢互補格局尚未形成。
第二,地方性體育教學資源匱乏。許多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資源開發中側重于通過數字化渠道搜集已有案例與經驗,忽視了當地特色化體育運動資源的開發,陷入了體育教學模式化誤區。
第三,數字化體育教學資源的應用與優化缺乏相應制度保障,容易造成資源流失、資源浪費等問題,也可能催生出數字濫用、數字異化等教學風險。
2.4主體協同性不足,智慧動能發揮受限
高職體育數字化教學涉及的多元智慧主體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根本動能,但各主體之間的協同合作程度大多未達到預期,導致數字化教學動能發揮受限。
第一,高職體育數字化教學主體的類型與職能范圍不明確,部分教學主體未將數字素養培育納人職責范圍,整體教學隊伍的數字化能力建設進程緩慢。
第二,教學主體的合作形式、組織形式較為陳舊,對數字化工具利用不足,部分教學數據信息未得到及時傳輸與交互,影響教學動能發揮。
第三,智慧體育平臺在高職院校中尚未得到常態化應用,一些適宜的先進技術未及時在體育教學訓練中推廣,無法對教學主體的有效協作起到支撐作用。
3智慧校園背景下高職體育課程數字化教學的 實施框架
3.1圍繞數字化教學目標,調整體育課程結構
高職體育的數字化教學改革具有系統性特征,要從根本上達成深層改革自標,應從明確的數字化教學目標出發,設置結構清晰、層次科學的教學結構,支撐后續數字化體育教學方案有序實施。
第一,在已有的高職體育課程基礎上,朝著智慧體育建設目標設置整體課程框架,包括基礎課程、社團活動、運動訓練、課外鍛煉等部分,將數字化要素滲透于每一個教學環節,同時運用數字教學工具串聯不同的教學功能及項目,使體育教學課程體系形成有機、統一的整體框架[8]
第二,結合高職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按照身體條件、運動基礎、興趣方向等要素劃分具體的體育目標,如運動訓練的強度、體育核心素養的培育情況、運動競賽的成果等,致力于為不同需求的學生提供對應的體育教學方案,并借助數字技術工具對相關數據進行記錄、篩選、分析,作為后續優化課程設置的參考,確保教學課程始終與學生的真實需求相符。
第三,推動高職體育課程體系的智慧化管理,不定期通過數字化平臺自動評估體育課程設置的合理性,以數據形式直觀顯示課程結構中與實際需求脫節的部分,輔助體育教師快速調整體育課程結構,找準恰當的教學方法。
3.2打造數字化管理體系,鞏固智慧教學基礎
基于智慧校園背景特有的技術優勢,高職體育課程在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可依托的數字工具豐富且多元。但要使數字工具的技術優勢在實踐中得到最大化發揮,還需打造對應的數字化管理體系,防止數字濫用、數字異化等現象發生,從根源上維護高職體育教學環境的健康性與穩定性。
第一,可從高職院校的領導決策層出發,加大數字化教學管理理念在領導群體中的普及力度,推動高職體育課程數字化改革舉措落實,包括建立學生健康體質檔案、進行運動競賽數據分析、智慧化組織管理體育社團活動等,或將體育教學成果與教師的獎助體系、評優評獎體系進行銜接,形成良性循環鏈條。
第二,重點關注高職體育教師數字素養的提升,圍繞體育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客觀評估教師的數字工具運用水平、對數字信息的提取與加工能力,并根據體育教師的數字素養缺口開展針對性的培訓,促使體育教師盡可能滿足高職體育課程數字化轉型需求,掌握合理運用數字技術工具開展體育教學的能力,夯實數字體育教學根基。
第三,可通過打造綜合育人機制,細化數字教學方案,形成對體育課程的牽引力,全方位細化落實智慧教學方案。一方面,將高職體育課程數字化教學目標劃分為不同板塊,包括基礎運動技能板塊、訓練競賽板塊、體質健康板塊等,并在智慧體育平臺中開設對應端口。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分別錄入對應數據,從中觀察不同板塊的體育教學成果,利用智能技術生成教學調整方案,確保綜合教學效果提升。另一方面,在設置體育育人機制的過程中,可重點結合智慧體育云端網絡的形成,根據采集到的教學信息數據,智慧化分析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具體運動表現,從分析報告中獲取育人機制改良的參考依據。同時,還可將學生在日常訓練、運動競賽中取得的階段性成績作為錨點,縱向觀察育人機制改進前后的具體作用
3.3搭建數字化教學平臺,集成地方資源優勢
高職體育課程的數字化教學容易面臨課程資源單一、院校辦學方向局限等問題??赏ㄟ^搭建區域內的共建共享平臺,整合不同高職院校的辦學優勢、體育資源,形成區域性體育教學空間,在院校聯動過程中發揮體育教學的最大合力。
第一,區域高職院校可共同圍繞“建設數字化體育課程\"這一共同目標,建立協同共建關系。各院校分別根據自身資源優勢進行投入,匯集各方人力、物力等資源,共同打造品質化、智慧化區域體育教學平臺,使區域內的師生均可通過平臺獲取所需資源。
第二,引入地方特色化體育運動資源,如舞龍舞獅、板式網球、高腳競速等。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持續強化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在充分感知地方體育文化魅力的基礎上,全面提升體育學科素養。
第三,以資源優化制度為保障,維護教學系統穩定。智慧校園環境雖能為高職體育課程帶來大量數字化資源,但要切實將這類數字化資源轉化為牢固的教學保障,還需以對應的資源優化制度為支撐,形成源源不斷的教學資源供給系統,保障體育教學系統的穩定性。一方面,建立資源分類制度,提高資源提取與利用的效率。例如,可根據院校、教師、學生等不同使用主體進行資源分類。面向高職院校的數字資源主要以學生數據為主,包括學生個人體質健康信息數據、階段性運動鍛煉成效數據、競技比賽成績數據等;面向體育教師的數字資源主要以數字教學工具為主,如智能教案、自動化教學數據分析軟件等;面向學生的數字資源主要以自主學習工具為主,如線上體育教學課程、運動類APP等。另一方面,建立區域資源共享制度?;趨^域共建前提,可圍繞區域資源的統籌分配問題,制定對應的優化管理制度,如針對區域內各高職院校在資源投入、資源分配環節的責任義務進行劃分,要求相關院校在達到基礎投入標準的前提下共享資源,確保協同合作效應得到最大化發揮。另外,建立資源互通互評制度,搭建“縣級一市級一省級一國家級\"數字化體育資源互通共評通道,針對資源的可開發性、可利用性進行綜合評價,從宏觀視角判斷智慧體育平臺教學資源是否能夠發揮預期的教學價值,并從查漏補缺的角度審視資源體系的空白之處,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針對性補充。
3.4明確各主體對應職能,集成智慧組織力量
高職體育課程的數字化教學改革需要多元主體共同推進,在形成智慧組織的基礎上匯聚協同力量,依托數字化技術,實現各主體教學力量的智慧化變革與整合,形成高職體育課程數字化教學質量持續升級的根本動能。
第一,整合參與高職體育課程數字化改革的力量,打造具備數字素養的專業化體育師資隊伍。聘請體育領域內相關的專家、學者、一線運動員參與體育教學指導工作,并面向整個師資隊伍開展數字素養及相關能力的培養,推動師資力量的數字化升級。
第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組織形式,搭建高職院校智慧體育組織共同體。院校領導層、校內師資隊伍、外聘人員等主體均可通過線上交流與線下研討的形式靈活參與到數字化教學方案的制訂中,在實時交流對話的過程中確保教學信息的及時交互。
第三,運用適宜的數字技術為教學主體提供智慧動能,推動數字化技術在高職體育教學全過程的常態化應用,并結合高職院校的需求及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智慧體育平臺的系統功能架構,為教學主體發揮專業教學能力提供更牢固的支撐。
4結語
綜上所述,在智慧校園背景下,高職體育課程的數字化改革具有明顯的現實必要性,對體育教學模式、教學資源、教學理念、教學決策的優化均可產生積極影響。因此,在未來的高職體育數字化教學中,可進一步立足智慧校園環境優勢,破解客觀存在的現實難題,逐層完善數字化體育教學框架,創新符合智慧發展趨勢的高職體育數字化教學模式,全方位落實高職體育數字化教學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智慧校園總體框架[EB/OL].(2018-06-07)[2025-04-28].https://www.uta.edu.cn/_upload/article/files/90/ca/b83b28fd439c8f61daf0d53fa65a/a12d61eb-3b09-436c-9dc3-a1664aaa47fb.pdf.
[2]王銘達,楊光,馮振偉.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數字治理:邏輯、困境及路徑[J].遼寧體育科技,2025,47(2):105-111.
[3]羅鐘,彭程.人工智能融入高校體育理論課程的教學實踐——以ChatGPT為例[J].體育世界,2025(3):11-14.
[4]周寶偉,洪偉,巢春波.智慧體育引領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高職課程實踐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5(2):196-198.
[5]于翰舟,黃格.教育數字化背景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邏輯基點、實施框架、推進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32):89-93.
[6]戈文文.數字時代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信息化提升策略研究[J].運動精品,2024,43(9):19-21.
[7]易峰,張奕.“天天跳繩\"APP在高職智慧體育的設計與運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10):193-195.
[8]渾濤.大數據與體育教育創新視角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36(3):6-7,10.
[9]吳鳳彬.智慧體育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產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5):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