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新時代遼寧文創設計變革創新,首要任務是厘清其與遼寧文創設計的關系,正確認識人工智能技術與產品的工具屬性,明確其多角度支撐和多向度賦能遼寧文創設計變革的輔助作用。依據SWOT理論探討利弊,研究發現人工智能在藝術設計教學資源建設和平臺建設方面優勢明顯,但仍須加強監管防止濫用和誤用。基于技術與教育相關SAMR模型分析,助推遼寧文創設計數智化革新可利用人工智能創新中文教學模式,加強中文教師隊伍建設,改進文創設計教學方式,豐富藝術創作學習方式,優化遼寧文創設計資源配置,完善設計課程體系等優化路徑,為助力新時代遼寧文創設計縱深發展提供參考。
2022年11月30日,OpenAI推出全新的對話式通用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該軟件是目前用戶增長最快的消費級應用程序,作為人工智能的代表,它的出現為文創設計教育現代化帶來了更多動力和可能。
文創產業和藝術設計教育事業亟需科技賦能。比如,遼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就需要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遼寧皮影藝術發展舉步維艱,這是中國皮影發展難題的縮影,研究者和創業者可進一步探討皮影的創新傳承方式,保護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技術與產品賦能遼寧文創設計教育。隨著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緊密結合,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議題。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動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和學習型大國。在政府支持和技術發展的持續推動下,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改革效果顯著。“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深刻影響,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遼寧文創設計教育應積極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優化升級,以推進國際遼寧文創設計教育數字化轉型。
人工智能與設計教育之間的關系
人工智能多角度支撐設計教育發展。信息時代的設計教學需要依靠信息科學技術大力支撐,教學方式、教學材料和教學資源以及教學互動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新興人工智能技術產品提供技術資源。先進信息技術資源作為教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用于教學和學習的過程和環節,不僅使教師備課效率和教學效果有很大提升,還在優化教學、精準資源推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多向度賦能設計教育變革。科技進步促進遼寧文創設計宏觀和微觀方面都符合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發展要求。首先在宏觀方面。一是推動藝術設計學科體系建設,增設“數字設計”等相關專業。二是加強藝術設計學術體系建設,組織成立相關學術研究機構,提出國際化的設計理論。三是助力國際藝術設計學話語體系構建,打破以西方理念為主導的話語體系。其次是微觀方面。人工智能為教師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提供了豐富語料、多模態互動教學方法等,提高了設計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更好地幫助學生們學習文創設計。人工智能給人類帶來了更多新方法、新理念,大力推進藝術設計教育變革,積極探索設計與文化教育的未來方向。
ChatGPT對文創設計教材開發和使用影響的SWOT分析
ChatGPT的優勢。ChatGPT在文創設計領域體現出以下三個方面的優勢。第一,具有較強對未知任務的泛化能力和跨語際適用性,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文創設計革新并打破“社交繭房”。第二,具有卓越的交互能力,業界評價ChatGPT為“一部超級百科全書”,其API支持多輪對話,動態對接用戶信息需求,實現更加自然的對話流程,在降低檢索難度的同時提高了檢索質量,有利于用戶擺脫認知過載。第三,具有超凡的快速創作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撰寫論文,提供開題思路和建議,協助資料收集,并對已完成部分提供學術語言表達方面的幫助。
ChatGPT的劣勢。ChatGPT作為大規模語言模型仍具有諸多局限。首先,自身算法不完善導致的局限,其回答大多具有專題性質,不具備準確性、專業性、可靠性,且存在討好傾向。其次,數據原因導致的局限,目前ChatGPT的數據庫孤島現象嚴重,其數據并非實時更新,無法供給高時效、高質量數據,難以滿足與時俱進設計教學的需要。最后,存在數字教育治理風險。ChatGPT作為國外技術,潛藏著跨國治理難題。ChatGPT自身也承認它是帶有偏見的,其準確性只與接受的訓練數據相關。人工智能的治理問題必須得到重視,包括信息安全、中立立場、法律、道德等。
ChatGPT給遼寧文創設計帶來的機遇。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給遼寧文創設計提供了多方面機遇,為遼寧文創設計變革提供了有利條件。其一,弱化設計學習難度。利用ChatGPT生成的海量學習資源、多模態學習方法、建立個人學習檔案,可以降低學生設計學習畏難情緒。其二,創新遼寧文創設計教育組織樣態。在線教育機構和在線個體知識創作者將成為遼寧文創設計的重要參與主體,借助知識付費、流量分成等經濟價值驅動模式打破技術壁壘,融通數智化教育產品與現實用戶,在吸引更廣泛學習者、提供更優質遼寧文創設計服務的同時,催生新型教育組織和就業崗位。
ChatGPT給遼寧文創設計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人工智能可能引發設計誠信危機、信息甄別能力缺失困擾等風險。ChatGPT降低了作弊和學術不端的成本,顛覆學術倫理。2023年1月美國紐約市教育部已經宣布禁止在學校的設備和網絡上使用ChatGPT,檢驗論文是否為機器寫作的軟件也應運而生。由于ChatGPT所生成文本格式的規范性,用戶不易察覺其可能存在的欺騙性,部分錯誤信息難以正確識別,需要用戶反復檢查與確認。
人工智能對遼寧文創設計發起的挑戰主要有四點:一是對藝術設計學科建設的挑戰,二是原有教育理念遭遇科技沖擊,三是人才培養機制亟需改革升級,四是對設計教學實踐活動的挑戰。在準確定位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工具屬性的前提下,如何規范、安全、有效使用人工智能服務于遼寧文創設計將是未來要解決的重要難題。
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將加速遼寧文創設計的發展,尤其是在設計教學資源和平臺建設優勢明顯,但仍須加強監管防止濫用和誤用,應取其精華,防患未然,提前預判未來技術與教育結合會出現的情況,將人工智能的輔助作用最大化。
根據SAMR模型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遼寧文創設計中的優化路徑
SAMR模型是針對如何在教學中選擇、運用、評價信息技術問題而創建的關于技術與教育教學進行融合的理論分析框架。人工智能技術和遼寧文創設計中的特性可根據SAMR模型,擴大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同時,教育實踐也將反作用于人工智能,促進其優化和迭代,如圖1所示。

創新設計教學模式。人工智能可為遼寧文創設計打造智慧課堂,“機器人 + 真人”的分工教學模式正在不斷完善。第一,擴展教學視野,將遼寧史學、哲學、地理學等融入設計課程,有利于增加教學吸引力。第二,加強課堂管理,教師使用專業助手有效管理課堂,可節省更多備課時間與學生交流互動。第三,加速教學進程,以數字化形式呈現內容,可增強認同感加快教學進程。第四,提高教學效果,以自動翻譯和自動模擬可使新知識呈現在熟知領域,幫助學生理解,提升教學效果。
加強設計教師隊伍建設。人工智能技術能夠為中文教師隊伍建設提供教學、實踐、考核、反饋等環節全方位支持,如協助中文教師提高信息素養,為新手中文教師提供教學實踐和交流機會,幫助教師節省批改時間并強化教學能力,協助教師充實理論知識增強科研能力,為教師培訓縮短培訓周期并減少學習成本等。
改進設計教學方式。人工智能或將改變教材為主要學習材料和老師一言堂的現狀。其一,教學材料多樣化,增加動畫、音像、游戲等;其二,教學渠道多樣化,融合直播、錄播、面授,線上線下都可以學習設計;其三,強化教學互動,達到設計即需、即學、即用,微課、Qamp;A等服務被深度挖掘;其四,轉變教學風格,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靈活教學,智能推送知識內容和練習。人工智能將使設計教學方式多樣化。
豐富設計學習方式。人工智能技術可開啟多種新穎的設計學習方式。一是構建沉浸式虛擬3D場景,模擬現實中的教學與生活;二是提供智慧化教學手段,如個性化設計課程等;三是創設交互性學習與社交情境,如元宇宙社區等,人工智能將使遼寧文創設計教育更加富有趣味性。
優化遼寧文創設計資源配置。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融合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打造教學、學習、考核資源共享平臺,實現教育資源國際化和公平化。教育資源共享平臺一方面可將國內最優中文教學資源(如MOOC資源)共享給師生,還可以將遼寧文創設計資源進行整合,有助于提高遼寧文創設計質量和全球設計經驗交流互鑒;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遠程設計教學軟件和影音同步交互技術,實現遼寧文創設計資源公平。
完善設計課程體系。根據遼寧文創設計發展總體規劃和地區大數據實際情況,制定遼寧文創設計學習標準、課程標準以及考試大綱等,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對遼寧文創設計的輔助和保障作用。具體來看,一是可依托大數據精準掌握設計學習情況,使課程設置、課時分配決策數據化;二是可利用人工智能迅速進行教學考核與反饋,從而彌補目前課程監管滯后的不足。
人工智能順利融入遼寧文創設計仍需深度探索。應加強自主研發,完善頂層設計,加快推出中國版人工智能前端產品;不斷健全法律法規體系,構建有效的數據管理機制;構建以數據為核心的標準規范體系,加強遼寧文創設計資源體系建設;加快“遼寧文創設計 + 人工智能”的人才培養,提高師生信息素養,助推新時代遼寧文創設計走深走實。
作者簡介:
薛婧婧,女,魯迅美術學院大連校區講師,遼寧師范大學20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藝術設計理論等。白雅欣,女,本文通信作者,魯迅美術學院23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油畫語言在動畫中的應用研究。本文為遼寧省高校基本科研業務專項資金資助青年項目“‘遼寧特色文化’主題學術論文寫作實踐研究”(2024-JBZX-QNJS-32)、遼寧省高校基本科研業務專項資金資助一般項目“遼寧新‘六地’文旅品牌形象設計與視覺傳達策略”(2024-JBZX-YBXM-18)的研究成果。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魯迅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