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作為重要的育人方式,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索五育互育的勞動教育模式,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勞動教育模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五育包括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它們各自承擔著不同的育人職能,五育相互融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以勞樹德,幫助學生深刻且正確地認識勞動的價值和意義。通過精心設計科學的種植實踐課程,充分融人勞動教育的內涵,在勞作中體悟收獲的價值。聯動家校社多方合力,為學生打造專屬的勞動實踐平臺,讓學生深入體驗日常生活勞動,如參加社區服務、公益勞動等。促使學生真正認同勞動的價值,以勞動為榮,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以勞增智,提升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勞動教育與學科知識融合,教師引導學生整合相關學科知識,用于在勞動中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更多勞動知識和技能。例如,融合化學、生物等學科的知識,開展讓學生動手設計彩色葉脈書簽的小實驗,相對自由的實驗設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以勞強體,提高身體素質,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勞動教育和體育都需要學生掌握和運用身體技能,強調實踐能力的提升。由此,學校可以開展勞體融合的趣味比賽,設計如疊衣服、收納物品、縫紐扣等項目,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既能在勞動中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又能在比賽中收獲勞動帶來的成就感。
以勞育美,幫助學生發展審美能力和實踐能力。堅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融人教育中,將勞動教育作為文化賡續的載體。讓非遺文化走進課堂,在實操中打磨專注力,提升創造力和想象力,在勞動實踐中鑄魂育人。
五育互育的勞動教育實踐要始終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助力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斷提升綜合能力素養,淬煉品格,樹立正確的勞動觀。 歡